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 항천의학여의학공정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837
  • 国内刊号: 11-27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61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善广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氩氦刀冷冻手术中冻结与复温问题的数值模拟

    作者:邓中山;王洪武;刘静

    目的通过对Endocare型氩氦冷刀的工作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考察其优缺点,为肿瘤冷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组织的冷冻及复温,用等效比热法及等热流边界条件预测刀头外周组织的温度变化及组织内冰球的生长演化过程,并分析活体组织内的传热行为.结果氩氦刀冷冻时,刀头附近组织能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很低的温度;冰球在冷冻初期增长很快,此后增长速率明显下降,当工质由氩切换为氦后,冰球很快熔化;相同冷冻条件下,氩氦刀在不同组织中产生的冰球的增长速度差别较大.结论氩氦刀具有较好的快速冷冻和复温性能,但其有效杀灭范围十分有限,对大块肿瘤,需采用多刀联用.

  • +Gz重复暴露大鼠脑应激基因表达谱的cDNA微阵列研究

    作者:蔡庆;刘红巾;姜树强;姜建东;朱美财

    目的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Gz重复暴露大鼠脑应激基因表达谱,探讨+Gz引起脑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Gz重复处理组,对照组大鼠G值为+1 Gz, 实验组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了3次+10 Gz/1 min(两次间隔30 min)作用,于暴露后6 h处死大鼠取脑.分别从+Gz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鼠脑中提取总RNA,用α-32P dATP逆转录标记作为探针.将合成的2种cDNA探针分别与具有207个濡激基因的cDNA微阵列杂交,灰度扫描后分析两者表达谱差异.结果有15个应激基因在+Gz处理组表达升高.结论 +Gz重复暴露可引起脑组织中多个基因表达变化,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是脑损伤在基因水平上的表现,而cDAN微阵列是一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有效方法.

  • 基于特征融合和相关反馈的医学图像检索技术

    作者:夏顺仁;莫伟荣;王小英;严勇

    目的探索新型医学图像检索技术,以方便用户高效快速地查询到所需图像.方法在分别研究基于颜色聚类、颜色纹理和形状等单一特征医学图像检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特征融合和相关反馈的医学图像检索算法.结果通过对800幅标准临床内窥镜图像构成的数据库进行实验研究,分别给出了基于单一特征、特征融合以及相关反馈图像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利用特征融合和相关反馈逐步求精的方法,实现了更有效、更快捷的医学图像检索能力.

  • 高+Gx作用对猴肺脏的病理学影响

    作者:吴斌;刘兴华;阚广捍;田向东;赵德明;姜世忠

    目的观察高+Gx作用对猴肺脏的病理学影响. 方法 13只健康雄性成年恒河猴被随机分为对照组、+15 Gx组、+18 Gx组和+21 Gx组,分别在动物离心机上承受相应峰值的抛物线形过载曲线作用,然后解剖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HE染色光镜观察. 结果 +15 Gx组、+18 Gx组和+21 Gx组在过载作用后即刻肺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肿、萎陷、淤血和出血,+21 Gx组还出现了血管内溶血、细支气管粘膜脱落和出血等,肺脏的病理损伤随G值升高而明显加重;+15 Gx作用造成的肺脏损伤在1个月后基本恢复,而+21 Gx作用后1个月肺脏的损伤尚未恢复,且出现了白细胞浸润、浆液渗出和增生等炎症反应. 结论高+Gx作用可引起猴肺脏病理损伤,其中+15 Gx造成的损伤相对较轻,且容易恢复,而+21 Gx造成的损伤严重,且难以恢复.这为载人航天型号任务中可能遇到的高过载医学要求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 脉冲与脉冲稳态复合型强噪声对豚鼠听觉器官的影响

    作者:何延军;刘亚光;李道德;郑素贤;刘钢;牛聪敏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脉冲噪声与脉冲稳态复合型高强噪声对豚鼠听觉器官的影响. 方法 4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5次151 dB (Ps,TB=20 ms) 脉冲组(P1)、9次151 dB脉冲组(P2)、9次155 dB脉冲组(P3)、9次155 dB脉冲加110 dB稳态噪声复合组(Com1)、5次155 dB脉冲加118 dB稳态噪声复合组(Com2),每组8只.检测噪声暴露前后中耳损伤、ABR听阈及1周后的毛细胞变化.结果中耳无明显损伤;暴露后即刻、24 h各暴露组均有明显的暂时性听力损失(P<0.01),1周后,复合噪声组听力仍未完全恢复(P<0.05);各暴露组的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缺损,并伴有基底膜变薄内陷. 结论脉冲噪声可引起豚鼠暂时性听力损失,并造成毛细胞部分缺损,复合高强度的稳态噪声时,可造成豚鼠永久性听力损失.

  • 48 h睡眠剥夺对正常人J7-E型模拟器飞行操作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砚锋;詹皓;景百胜;李彤;韦四煌;唐桂香

    目的观察48 h睡眠剥夺(SD)对正常人模拟器飞行操作能力的影响,为制定相应对抗措施进而提高飞行人员的应急工作能力提供有关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国产J7-E型飞行模拟器和飞行员心理生理评价系统,以6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为对象,在48 h睡眠剥夺实验条件下进行模拟器飞行操作测试.实验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时间点成绩与基础值的差别,并记录不同飞行阶段出现的操纵错误次数.结果睡眠剥夺条件下,模拟器飞行成绩随睡眠剥夺时间延长而下降;在第3天1:00、3:00、5:00、7:00成绩显著降于基础值(P<0.05);出错次数随着SD延长而增加(在第3天时出错次数较多),并且左上转弯和着陆阶段的操纵错误较多.结论 48 h睡眠剥夺条件下人体模拟器飞行操作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而且睡眠剥夺时间较长及复合生理节律低谷时下降尤其明显;左上转弯和着陆阶段的操纵错误增加.

  • 缺氧状态下海马神经细胞NO扩散动力学研究

    作者:甘卓慧;宁钢民;杨勇;郑筱祥

    目的建立离体脑缺氧状态下海马神经细胞NO扩散的仿真模型,并据此探讨脑缺氧时NO的生理作用.方法在NO扩散的点源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离散化神经元群的平板模型.引入缺氧状态下NO合成的模拟函数,对缺氧状态下NO的扩散进行仿真.结果缺氧发生后,神经元合成的NO增加,缺氧5 min后神经元合成的NO增加到缺氧前的168%;NO有效作用范围增加,以0.3 μmol/L为NO阈值浓度,静息态有效距离约为401 μm,而缺氧态有效距离为2 600 μm;缺氧初期,NO扩散距离随缺氧的加重而增加,但当缺氧超过一定程度后,NO扩散对缺氧程度加重不再敏感.结论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缺氧情况下NO的扩散并可定量研究NO的作用.

  •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皮层神经元蛋白羰基化的影响

    作者:肇海;杨唐斌;钟萍;曲丽娜;元艳红

    目的研究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对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将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分别回转0 h、12 h、24 h、36 h、48 h.提取细胞总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检测羰基化蛋白的水平.结果与1 G对照组相比,回转24 h、36 h、48 h 显著增加皮层神经元羰基化蛋白的水平(P<0.05).结论回转显著增加皮层神经元羰基化蛋白的水平,这可能是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 面孔识别特异性脑机制的ERP研究

    作者:彭小虎;王国锋;魏景汉;罗跃嘉

    目的研究面孔识别加工成分N170是否真正反映面孔识别加工的特异性及其是否是衡量面孔结构编码的特异指标;另外尚运用偶极子定位法论证面孔识别加工特异脑区、面孔识别加工是否具有右半球优势等问题.方法 16名被试学习和再认面孔照片,记录其脑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仅半数被试出现N170;认知任务显著影响N170波幅.结论 N170不仅反映面孔的结构编码还反映视觉直接加工等其他加工单元,是否反映面孔识别加工特异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面孔识别加工时两半球的优势在加工速度与加工强度两个维度上各占优势,并非单纯的右脑优势,提供了支持半球间两维关系观点的新电生理学证据;面孔识别加工的脑区不仅限于梭状回,顶叶后部偏右的皮层下结构应该也是一个面孔识别加工脑区.

  • 内源性和外源性NO对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调节

    作者:宁钢民;杨晓玲;李海燕;郑筱祥

    目的研究内源性和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不同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 PE, 30 μg·kg-1),改变大鼠血压,诱发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分别静脉注射硝普钠(SNP, 10.2 μg·kg-1)和L-精氨酸(L-Arg, 25 mg·kg-1)以产生外源性和内源性NO,静脉注射L-NAME(10 mg ·kg-1)抑制内源性NO的产生,并估测NO的产生或抑制对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状态比较,L-Arg使大鼠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Gmax)和血压-心率拟合曲线斜率τ显著下降[Gmax=-1.469±0.120 beats/(min·mmHg) vs. -0.664±0.080 beats/(min·mmHg), P<0.01;τ=0.086豹0.005 vs. 0.049±0.007, P<0.05].SNP尽管也引起了上述参数的减小,但作用不显著.与L-Arg和SNP的作用相反,L-NAME导致了Gmax和τ的上升,但变化不显著.结论内源性和外源性NO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作用不同,内源性NO可能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敏感性.

  • 细粒化复杂度算法及其在心电RR间隔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陆宏伟;陈亚珠

    目的研究精确描述动力学性质的复杂度算法,防止生物医学信号粗粒化处理时可能导致的原始信号中信息的丢失.方法提出细粒化复杂度算法,并研究Logistic映射,正常年轻人、正常老人和房颤病人心电RR间期的复杂度.结果发现细粒化复杂度比粗粒化复杂度描述动力学更加精确.结论建议采用细粒化复杂度作为复杂性度量,细粒化复杂度可望成为无损伤诊断心、脑疾病的客观指标.

  • 下体负压-立位作用下ST-T改变与心肌氧耗的关系

    作者:唐志忠;李勇枝;范全春;石宏志;白桂娥;赵爽

    目的探讨负压-立位作用下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肌氧耗的关系.方法 68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对照组21只,负压-立位组47只,根据家兔在负压-立位过程中的ST-T变化,将负压-立位组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测量的指标有:心率、血压、左室内压及室内压变化速率峰值、室内压差×心率等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负压-立位作用下血压、左室峰压、室内压变化速率峰值、室内压差与心率乘积出现了明显下降,阳性组的左室峰压、室内压变化速率峰值、室内压差与心率乘积在-30 mmHg 2 min和4 min时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阴性组,而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动脉血压在负压初期无明显差别.结论负压-立位作用下ST-T改变不仅与动脉血压明显下降有关,还与心肌氧耗水平较高有关.

  • 中药复方对卧床模拟失重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范全春;李勇枝;石宏志;白桂娥;王宝珍;鲁力立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对卧床模拟失重骨超声速率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男性16人、-6°头低位卧床3周模拟失重,观察中药复方对人体胫骨超声速率(speed of sound ,SOS)、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生长激素(GH)、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指标的作用.结果与卧床前比较,卧床第7、14、21天及起床后第6天胫骨超声速率(SOS)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 中药组比对照组胫骨超声速率增高,但无显著差异;中药组卧床第18天及起床后第5天血磷均显著升高;中药组卧床第18天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功酶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中药组骨钙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即卧床第18天时骨钙素较卧床前升高,起床后第5天骨钙素较卧床第18天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中药组卧床第18天甲状旁腺激素显著降低,与卧床前比较,P<0.05;肾上腺皮质激素两组的变化趋势相同,在起床后第5天显著增高,与卧床前及卧床第18天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中药方可从整体上对抗骨丢失,促进骨的正常代谢活动,对模拟失重骨丢失有保护作用.

  • 心音自动分段算法研究

    作者:赵治栋;赵知劲;张嵩;潘敏;陈裕泉

    目的实现心音信号的自动分段:第一心音、收缩期、第二心音、舒张期.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无需心电参考的心音自动分段算法,首先用优的小波阈值滤波技术对心音信号预处理,保留并突出心音信号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希尔伯特变换提取信号包络,对包络信号采取一定策略实现心音的自动定位.结果对临床采集得到的大量正常人心音与心脏病人心音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尽管心音信号复杂多样,用此算法的正确分段率超过95%.结论心音自动分段算法正确率高,鲁棒性强,为各种心脏病的进一步诊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CO2还原钌催化剂的研究

    作者:刘静霞;侯文华

    目的提高萨巴特(Sabatier)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CO2还原反应的转化率.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基CO2还原催化剂,研究了其在CO2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建立了以Ru为活性组分的高性能CO2还原催化剂的稳定制备方法,并对制备出的催化剂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研制的催化剂在启动温度、反应温度、反应转化率、产水水质等技术指标接近国外的水平.结论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T=200~300 ℃,P=0.1 Mpa,GJSV=4 500 h-1)下,制备的钌催化剂作用下的CO2还原反应产水转化率达96%以上.

  • 中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合调节及其在航天应用中的展望

    作者:赵爽;李勇枝;高建义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机体内多维立体网络调控机构,神经、内分泌、免疫3大系统在自身保持协调的同时,主要靠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间信息传递,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节整合.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对该网络具有良性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中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性腺等与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关航天医学的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航天医学领域的发展做了展望.

  • hPer1 bHLH-PAS结构域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构建

    作者:李英明;汪宇辉;胡丽娟;刘延友;王跃圹;王正荣

    目的构建hPer1 bHLH-PAS结构域的酵母双杂交系统,以寻找与hPer1相互作用的新蛋白.方法构建pGBKT7-hPer1 bHLH-PAS重组诱饵质粒及pGADT7-Rec-脑cDNA文库质粒;将两种质粒顺序转染至酵母细胞AH109中,进行营养缺陷筛选阳性克隆株.结果经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诱饵质粒pGBKT7-hPer1 bHLH-PAS构建成功.脑cDNA文库转化效率为1.2×106/3 μg pGADT7-Rec.结论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得到24个阳性克隆.这为寻找脑组织中与hPer1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奠定了基础.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