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합이빈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905
  • 国内刊号: 23-11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101
  • 曾用名: 哈医大学报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朱大岭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WT1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行;李晓云;李强;吕苏龙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aqman荧光探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患者38例(其中慢性期25例,进展期13例)和1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细胞WT1基因的表达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正常人均未检测到WT1基因的表达,38例CML患者22例表达阳性(57.8%),慢性期12例表达阳性(48.0%),进展期10例表达阳性(76.9%).WT1基因在CML中高表达,WT1基因的表达与疾病的进展呈正相关.WT1基因的表达量与外周血原始细胞的百分比成正相关.结论 检测WT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评估CML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 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

    作者:李莉;赵国红;焦永红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2例(20眼)高度近视引起的固定性内斜视行手术治疗.20眼均先行超常量的内直肌后退,4眼因外直肌菲薄行上直肌颞侧1/2肌束截除并转位于外直肌上方止端旁,其余16眼行外直肌上方1/2~2/3肌束截除并转位于上直肌颞侧止端旁.转位的部分肌束截除量是8 ~12 mm.结果 12例(20眼)术前内斜视在90△~ 120△以上,下斜视30△~50△,术后1周,16眼行内直肌后退联合外直肌部分截除并转位术的患者眼位正位,2眼轻度欠矫(内斜小于15△),下斜视基本矫正,小于10△,眼球运动明显改善,外转时颞侧角膜缘距外眦角2~3 mm,上转过内外眦水平连线;4眼行内直肌后退联合上直肌部分截除并转位术的患者,其中3眼水平眼位矫正,1眼残存20△内斜,4眼均残存15△~30△下斜视,3眼外转可过中线,1眼外转刚到中线,上转可到内外眦水平连线.经3~26月随访未出现明显回退.结论 内直肌超常量后退联合外直肌或上直肌部分截除加转位,对治疗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内下斜视效果肯定,且减少手术肌肉条数.

  • 伴淋系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戴海滨;姚丹丹;张延清;姜永芳;李璐璐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淋系抗原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106例初诊AML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①106例AML中伴淋系抗原表达者占58.49%(62/106).②CD56+ AML、Ly≥2+AML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及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 free survival,RFS)与Ly-AM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CD7+ AML、CD19+ AML的CR率及RFS与Ly-AML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伴有CD56表达或多个淋系抗原表达的AML预后较差.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相干光断层扫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英;廖敏华;郑江娉;刘平

    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CSC的43例患者(45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FFA及OCT检查影像特征.结果 两者对比观察,OCT检出40眼(88.9%)为神经上皮脱离,其中39眼(86.7%) FFA表现为荧光渗漏,且均在OCT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内,另1眼(2.2%)未见异常荧光;OCT检出3眼(7.5%)神经上皮伴色素上皮脱离,其中2眼(4.4%) FFA见黄斑区片状强见荧光,另1眼(2.2%)未见异常荧光;2眼(4.4%) OCT仅见色素上皮脱离,FFA表现为局限性强荧光.结论 FFA和OCT在对CSC的诊断上各具优势,FFA可定位血管渗漏点,反映疾病的范围和程度,利于激光治疗.OCT可明确观察到视网膜病变的形态改变,两者结合可以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CSC.

  • 血脂代谢紊乱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鞠礼;张明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定66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和3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脂,分析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对氧化应激各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组患者血清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具有更低的SOD和GSH-Px活性和更高的MDA水平(P<0.05).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程度.

  • 血浆置换联合灌流治疗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媛媛;张福民;吕洪波;李玉梅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灌流治疗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13年5月油田总医院集团收治的62例HM患者,对比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加血浆置换联合灌流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共缓解39例,缓解率62.9%;单纯药物治疗缓解13例,缓解率41.9%;药物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缓解26例,缓解率83.9%;两种治疗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灌流治疗肝性脊髓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组织多普勒超声自发显影对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意义

    作者:李少君;郭媛媛;程佳丽;李述峰;栾颖;张丽丽;张烁;李志韬;李宁

    目的 研究组织多普勒超声左房自发显影阳性的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方法 对47例心房颤动(AF)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查,观察左房(LA)自发显影(SEC)情况,根据自发显影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G1-G4),同时对各组患者进行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化验检查,并以之作为患者血栓形成危险性的指标,比较各组生化指标的差异,对比研究组织多普勒超声左房自发显影的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结果 各组间Fib及D-Dimer水平差别显著(P<0.05),各组Fib及D-Dimer水平两两比较差别显著(P<0.05),组织超声自发显影阳性组生化指标水平高于阴性组,低于二维超声自发显影阳性组及血栓形成组.结论 组织超声SEC较传统的SEC诊断方法更加敏感,能更早预测血栓的形成.

  • 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构成调查

    作者:柴琳;詹渊博;张弘驰;闫颖;穆森;张梅兮;张瑞敏

    目的 通过调查牙周黏膜科患者的疾病构成,为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牙周黏膜科患者资料,并对其主要诊断进行分类.结果 5年患者共37 076人次,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城、乡患者均等.就诊患者平均年龄(42±17)岁,25~36岁及43~59岁为牙周黏膜科门诊就诊的高峰年龄.牙周病与口腔黏膜病患者共31 146人次及其累计构成比85.43%.牙周病与口腔黏膜病共53种,并指出就诊率高的前6位疾病及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论 牙周黏膜科患者疾病种类繁多,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慢性牙周炎居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牙周黏膜科门诊患者的疾病就诊需求及趋势.

  • 每搏量变异度在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预测液体治疗反应性的应用

    作者:刘德胜;王东春;刘淑娟;孙波

    目的 评估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指导下的液体治疗是否能够使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器官灌注更好.方法 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大于65岁,被随机分为SVV组(n=30)和对照组(n=30).SVV组在每搏量变异度指导(Vigi-leo/FloTrac系统)下管理液体的输注,当SVV> 10%时,输注3 mL/kg的胶体液使SVV低于10%.对照组行常规监测,由麻醉医生选择输液方式和种类(晶体液或胶体液).分别比较两组术中晶体输注量和胶体输注量及总的输液量.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基础(T0),气管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手术开始即刻(T4),全髋置换完成(T5),手术结束(T6),拔管后(T7)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采集动脉血插管前(L0),换臼后(Ll),换头后(L2)及拔管后(L3)进行血气分析,监测血浆中乳酸浓度.记录患者术中低血压事件发生的次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术中SVV组患者输注的晶体量(1 300 mL±264 mL和1 089 mL±232 mL;P <0.0001)和胶体量(960 mL ±210 mL和756 mL±281 mL;P =0.0186)均更多,总的液体输注量也更大(2269 mL±331 mL和1 593 mL±446 mL,P<0.0001),而发生低血压的人数更少(5和12;P =0.0049).SVV组患者在拔管后血浆乳酸值更低(1.71mmol/L ±0.86 mmol/L和2.15 mmol/L±1.21 mmol/L,P<0.05).结论 老年患者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在SVV指导下的液体治疗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降低手术结束后血浆乳酸水平,器官灌注更好.

  • 鱼鳞胶原蛋白对免疫低下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

    作者:朱伟;张晓莉;刘洋;王小花;李玉婷;张子薇;李敬超;高美尼

    目的 探索鱼鳞胶原蛋白对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免疫低下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通过水提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利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模型,MTF法检测鱼鳞胶原蛋白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免疫低下小鼠伤口处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mRNA表达、合成及M2型巨噬细胞含量.结果 鱼鳞胶原蛋白促进了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当浓度达到40 mg/L时,增殖率可达38.65%.鱼鳞胶原蛋白0.5 mg组及1 mg组明显促进了免疫低下小鼠伤口愈合.治疗第15天,鱼鳞胶原蛋白1 mg组愈合率可达96.34%;鱼鳞胶原蛋白1 mg组明显促进了伤口处PDGF、TGFβ mRNA表达及合成,并且增加了伤口处M2型巨噬细胞含量.结论 水提法提取的鱼鳞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促进免疫低下小鼠伤口愈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

    作者:马莹;宋印利;包颖

    目的 检测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探讨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EGFR、HER-2、VEGF及IGF-1R的表达,比较4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在胃癌组织中就4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除VEGF表达与远处转移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外,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分化、增殖、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标志物.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强迫游泳行为及HPA轴的影响

    作者:王晓滨;许瑞;孔明月;孙荣华;刘树民

    目的 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的影响.方法 选择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作抑郁模型,观察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的变化,并用酶联免疫法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及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S)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延长(P<0.05);下丘脑CRH、血清CS水平增高(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缩短了模型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降低了下丘脑CRH水平及血清CS水平,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作用相近(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环节之一.

  • 三氧化二砷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韩剑宇;庞建华;陈伟华;玉光哲;肖志波;郝立君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MTT比色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法检测As2O3对体外培养的HSFB增殖活性的影响;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As2O3对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HSFB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As2O3明显抑制了HSFB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以8μ g/L浓度组第3天作用为显著;HSFB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呈抑制改变.结论 As2O3具有抑制HS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为应用该药治疗瘢痕提供了实验依据.

  • 构建仿生解剖外形的个体化人工骨的新方法

    作者:杜大江;刘真;邵林;韩剑锋;牛田多加志;古川克子

    目的 研究利用微球胶联法和快速成形技术制备具备解剖结构的个体化人工骨的可行性.方法 首先制备三磷酸钙微球,以兔股骨的一段作为重建模型,通过CT图像重建三维数字模型.利用反求法建立模板数据模型,再用激光固化快速成形法制备出模板实体.将三磷酸钙微球填充入模板,藻酸胶联塑形,去除模板后对个体化人工骨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结果 成功制备出三磷酸钙微球,并根据CT图像借助激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成功制备出光硬化树脂模板.将微球填充入模板并用藻酸钠水凝胶交联塑形,成功获得与兔股骨解剖外形一致的个体化人工骨.结论 微球胶联法结合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可以成功制备具有解剖外形结构的个体化人工骨,该方法作为间接法制备个体化生物陶瓷支架的新技术可以应用于组织工程中.

  • CD44v6和MTA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江;陈福来;迟月明;张磊

    目的 研究CD44v6和MTA1在骨肿瘤中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66例骨肉瘤,骨巨细胞瘤9例,尤文氏瘤6例,软骨瘤11例,骨瘤12例,进行了CD44v6和MTA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CD44v6和MTA1在骨肉瘤组织均为高表达,但两者表达无差异.在局部复发的骨肉瘤和肺转移病例中CD44v6和MTA1表达明显高于无复发和转移病例.CD44v6和MTA1阳性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 CD44v6和MTA1均是骨肉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指标,但两者表达无相关性,两者是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独立性因素.CD44v6和MTA1检测有助于推测骨肉瘤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情况.

    关键词: CD44V6 MTA1 骨肉瘤 预后
  • 2型糖尿病合并硬红斑1例

    作者:石越;郭琳;李强

    硬红斑(erytherna induratum)是一种常发生于女性的疾病,常表现为小腿部红色结节性损害,伴明显压痛.而2型糖尿病者患合并硬红斑国内尚少见报道.本科曾收治1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硬红斑,通过该病例的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旨在加强对糖尿病合并硬红斑的认识.

    关键词: 糖尿病 硬红斑 治疗
  • 氘代氨基酸合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佳宇;苑振宽;张宇;韩维娜

    氨基酸(amino acid)是所有生命物质结构的原始单位,其组成的蛋白质(protein)、多肽(polypeptide)以及体内的酶(enzyme)可以通过组织构造和酶等生理单位经过复杂的生化途径来获取和分配能源,从而维持生命体的本质特征[1].1931年美国化学家哈罗德·克莱顿·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利用光谱检测的方法发现了同位素氘的存在,随之也开始了氘代氨基酸的合成研究.鉴于氘代后的氨基酸较为稳定,1938年Anchel等[2]在研究人以及动物的代谢途径时,将氘代氨基酸作为中间代谢产物进行示踪并对各种代谢途径进行研究;Krawczyk 等[3]在2012年利用氘代丝氨酸对抗菌肽进行示踪标记,并终确定了抗菌肽的脱水的顺序;此外,氘代氨基酸还可以作为内标物质在体外进行氨基酸代谢疾病的检测[4].

    关键词: 氨基酸 合成
  • 贝伐单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研究进展

    作者:陈辉;蒋传路

    脑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中多数为恶性[1].脑胶质瘤按WHO分级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也称恶性胶质瘤.高级别脑胶质瘤主要包括Ⅲ级间变性脑胶质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等)和Ⅳ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恶性胶质瘤标准治疗为大安全地手术切除、放疗及替莫唑胺靶向治疗.随着脑胶质瘤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分子靶向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脑胶质瘤富含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为治疗脑胶质瘤的重要靶点.贝伐单抗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2009年5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复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

  • 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金纳米修饰玻碳电极DNA传感器研制

    作者:张广腾;常东;潘洪志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可快速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方法 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利用金-硫键固定巯基修饰的ssDNA探针,制备了一种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利用制成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以亚甲基蓝为杂交指示剂,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在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单增李斯特菌靶基因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 ×10-11mol/L ~ 1.0×10-8 mol/L,相关系数r=0.9989;检出限为1.0×10-12 mol/L.结论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电化学DNA生物感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选择性良好,可以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