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杂志

Hebei Medical Journal 하북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7386
  • 国内刊号: 13-109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18-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河北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狄岩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NT-proMPT、CTnI、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价值研究

    作者:冯星源;陈谦;关义健

    目的 探讨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MPT)、心肌肌钙蛋白T(CTnI)、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价值.方法 收治的39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基于参考群体浓度的各种生物标志物和基于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三分位数的截点来确定全因死亡的风险.生物标志物研究包括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TnT.估计死亡的相对风险并计算生存曲线.结果 399例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跟进期间共发生101例死亡.基于正常临界值,NT-proBNP浓度升高并不能预测死亡率.然而,NT-proBNP的等级分析显著预测死亡率,并且有一块ROC面积等于或优于曲线下的任何其他生物标志物.独立预测存活的生物标志物分别是hs-CRP、cTnT和cTnI.在hs-CRP、cTnI和cTnT浓度均正常的情况下,2年死亡率为6%(n=45);在hs-CRP、cTnI增加和cTnT浓度正常的情况下,死亡率为19%(n=173);在hs-CRP、cTnT增加而cTnT浓度正常的情况下,2年死亡率为44%(n=160);在不管hs-CRP或cTnT浓度,cTnI(Dade)增加时,死亡率为61%(n=21)或cTnI(Beckman)增加时,死亡率为47%(n=74).由正常临界值定义,提出增加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各种比例化验:NT-proBNP,99%;hs-CRP,46%(Roche和Dade化验都有);cTnT,85%;cTnI,19%(Beckman化验)和5%(Dade化验).结论 血浆hs-CRP、cTnT和cTnI高于在我们的参考(正常)人群中的临界值,都是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对NT-proBNP的等级分析也显示出预后价值.

  • 动态增强CT时间密度曲线参数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张莹;耿广;侯志华;魏晗;袁帅;李雯;王新举

    目的 探讨在肺部三期强化检查中,由时间密度曲线归纳出的参数——主动脉期(23 s)与延迟期(90 s)CT值差值(绝对值)能否在强化峰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孤立性肺部结节(或团块)的良恶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有病理结果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或团块三期(13 s、23 s、90 s)CT强化图像,测量其ROI(感兴趣区)的CT值,分别计算强化峰值与主动脉期(23 s)与延迟期(90 s)CT值差值.在排除无明显强化的病例(强化峰值<15 Hu)后,以t检验分析剩余的肺癌与炎性病例的主动脉期、延迟期CT值差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排除无明显强化的病例(强化峰值<15 Hu)后,肺癌与炎性病例的主动脉期、延迟期CT值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2).以强化峰值>15 Hu作为判断恶性SPN(或团块)的阈值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28.6%.以强化峰值>15 Hu且主动脉期、延迟期CT值差值<20 Hu作为判断恶性SPN(或团块)的标准时,特异度可提升至84.2%.结论 大部分恶性SPN强化曲线的流出期表现为平台型,而炎性SPN通常为表现为持续上升或速升速降.在肺部三期强化检查中,主动脉期、延迟期CT值差值可以在强化峰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孤立性肺部结节(或团块)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槲皮素通过EMT途径抑制H3122细胞迁移

    作者:赵存玲;郭风龙;谈燕燕;童广清;莫晨玲

    目的 基于上皮-间质细胞转换(EMT)途径探索槲皮素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3122细胞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检测H3122细胞侵袭迁移情况;ELISA实验检测H3122细胞分泌EGF和HGF能力变化;qPCR检测H3122细胞Snail1、E-cadherin表达情况;Western bloting检测对H3122细胞Fibronactin、Vimentin、ZO-1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槲皮素可抑制H3122细胞的增殖,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并可显著抑制H3122细胞的侵袭迁移(P<0.05),对H3122细胞分泌EGF、HGF的能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槲皮素可显著降低H3122细胞Snail1 mRNA表达以及H3122细胞Fibronactin、Vimentin蛋白含量,增加E-cadherin mRNA、ZO-1蛋白含量.结论 槲皮素具有抑制H3122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并可抑制H3122细胞分泌EGF、HGF以及表达Snail转录因子的能力,提高E-cadherin mRNA表达,降低Fibronectin、Vimentin两种蛋白的表达,促进ZO-1分子蛋白的表达,以此抑制H3122细胞迁移.

    关键词: 槲皮素 EMT 肺肿瘤 迁移
  •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志彬;刘鹏云

    目的 探讨门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善情况.方法 80例门诊初诊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另外在健康体检中心随机纳入4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根据紫癜消退时间和疗效判定标准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别,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患者紫癜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细胞、CD4+/CD8+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D8+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辅助用药临床推广.

  • 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

    作者:吴晓强;曾俊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C3、C4与ARC的关系.方法 选择收治的ARC患者267例(ARC组),其中,核性白内障患者100例,皮质性白内障患者71例,后囊膜下白内障患者96例.另取同期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对ARC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RC组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核性白内障患者血清C3、C4水平低,其次是皮质性白内障和后囊膜下白内障患者,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对AMI患者诊断的AUC为0.785(P<0.01),敏感性为0.835,特异性为0.674;补体C4对AMI患者诊断的AUC为0.736(P<0.01),敏感性为0.819,特异性为0.577;补体C3对ARC的预测价值优于补体C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补体C3、补体C4均是AR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RC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显著降低,且与ARC类型有关,补体系统可能与ARC发病机制有关,对ARC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内毒素检测联合细菌培养对化疗后脓毒症诊断的价值

    作者:刘金玉;钟祖军;谢春芳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内毒素检测联合细菌培养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脓毒症诊断的价值.方法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脓毒症患者分为化疗后革兰阳性杆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G+菌组,n=57)、化疗后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G-菌组,n=43),另选取30例化疗后未发生脓毒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0).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流式细胞学原理、动态比浊法测定三组受试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阳性百分率以及内毒素水平,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内毒素单独及联合预测化疗后G+菌、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结果 对照组受试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阳性百分率、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G+菌组以及G-菌组(P<0.05),G+菌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G-菌组,且3组受试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阳性百分率、内毒素三者联合预测化疗后G+菌、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时,曲线下面积为0.851,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0.2%和88.2%,联合预测化疗后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时,曲线下面积为0.896,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2.1%和96.2%.结论 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内毒素水平有利于化疗后脓毒症的诊断并能够对G+菌、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进行鉴别,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独检测其中一种.

  • TGF-β1在脊髓空洞前状态的表达变化研究

    作者:王浩;陈东;胡继良

    目的 用免疫组化技术动态观察新西兰白兔脊髓空洞症模型中TGF-β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脊髓空洞前状态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健康、体重1.5~2 kg的新西兰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Kaolin组、0.9%氯化钠溶液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于术后第1、3、7、10、14天后处死,迅速完整取出C1-2节段4 mm,置4%多聚甲醛后固定48 h,供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TGF-β1阳性反应物积分光密度值(IOD)进行半定量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对照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动物颈髓灰质和白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均有弱阳性表达.Kaolin组动物于术后第1天上颈髓组织神经元表达有明显升高,神经胶质细胞亦可见阳性表达,主要为胞浆表达;第3天、7天、10天在上颈髓灰质及白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胞浆可见粗的棕黄色颗分布,以第10天为显著.第14天则TGF-β1表达稍微减弱.0.9%氯化钠溶液组和对照组TGF-β1表达的IOD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olin组动物颈髓组织中TGF-β1表达与0.9%氯化钠溶液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其中以第10天为显著(P<0.01).结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在脊髓空洞形成早期,脊髓组织TGF-β1表达上调,提示其在脊髓空洞前状态病理生理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独活寄生汤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杰;牛素贞;谈力欣

    目的 观察经方独活寄生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7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中药口服治疗组62例给予独活寄生汤口服,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日2次温服;中药熏蒸治疗组66例给予独活寄生汤熏蒸治疗,1剂/d,水煎取汁1000 ml,2次/d外用熏蒸治疗;对照组59例给予甲钴胺片0.5 mg,3次/d口服;维生素B1片20 mg,3次/d口服.3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感觉神经电流阈值CPT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口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与中药熏蒸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中药口服治疗组与中药熏蒸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感觉神经电流阈值(CPT值)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PT值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口服治疗组、中药熏蒸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组CPT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中药口服治疗组和熏蒸组感觉神经电流阈值(CR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药口服治疗组与熏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方独活寄生汤能够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64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志峰;胡杰;袁亚琴;徐丽梅;王书行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好发部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行64排螺旋CT检查的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患者.首次CT检查在骨折发生1周内,后期以每周为单位进行CT复查,并以薄层骨算法重建图像为基础,结合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等各种后处理技术,对患者不同时期复查新检出骨折的发生情况及发生部位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在伤后1周首次行CT检查,共检出骨折594根.所有患者获得至少6周的随访复查,有29例多次复查与首次检查存在差异,纳入到差异组.差异组在第3、4、6周复查时新检出隐匿性骨折分别为16、28、8根.统计显示,隐匿性肋骨骨折好发于骨小梁、肋骨角及肋内/外缘,细微性肋骨骨折好发于肋骨角、肋内/外缘及肋软骨处.隐匿性骨折与细致性骨折在骨小梁、肋内缘、肋外缘的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小梁、肋骨内外缘、肋骨角、肋软骨等部位易发生隐匿性及细微性骨折,临床需着重加强上述部位的CT检查,并在伤后2~4周内注意复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率.

  • PCT、IL-1β和NLCR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早期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陈东;牛新荣;刘艳

    目的 研究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CR)及其联合检测对早期病原菌引起血流感染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以革兰阳性菌感染共73例作为革兰阳性组,革兰阴性菌感染共68例作为革兰阴性组,剩余未检出血流感染者7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血培养作为金标准,用上转发光法进行检测PCT水平,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IL-1β水平,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NLCR水平.结果 革兰阳性菌感染共73例,占51.78%(73/141),革兰阴性菌感染共68例,占48.22%(68/141).与对照组比较,革兰阳性组和革兰阴性组PCT、IL-1β和NLCR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2、8.16、9.60,P<0.05);而革兰阳性组与革兰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PCT、IL-1β和NLCR分别为0.887、0.722、0.667,PCT、IL-1β和NLCR对细菌性血流感染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Z=4.28,P<0.05);ROC曲线下面积进行两两Z检验比较,可得PCT均大于IL-1β和NLCR(Z=3.21,P<0.05);PCT单独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高于IL-1β和NL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P<0.05),采用联合检测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6%、90.32%、84.24%、100%,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80,P<0.05).结论 联合检测PCT、IL-1β和NLCR水平可为早期病原菌引起血流感染进行鉴别诊断.

  •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张雪梅;郑晓;郑桂敏;于织波;李芳;张风肖;王超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治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例结缔组织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特点、主要治疗方法和转归以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31例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结缔组织病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人数多,其中男20例,女111例;平均年龄(51.2±17.7)岁.入院时常规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肺动脉压平均值为(66.1±25.4)mm Hg.所有患者主要合并症为间质性肺病(31例)、肺部感染(2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21例(>420μmol/L),系统性红斑狼疮占13例.治疗上,分为针对原发病结缔组织病的治疗,以及根据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对应降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出院后,连续随访1年,复诊时,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高压平均值为(46.2±18.9)mm Hg.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肺动脉高压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结缔组织病患者治疗效果更佳,肺动脉高压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结缔组织病常见并发症,经分析,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结缔组织病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人数多,血尿酸水平可能在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起一定作用,其与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型和血液学分析

    作者:曾文冰;朱晓洁;刘露;刘瑞玉

    目的 结合基因型以及血液学的分析,对筛查不同临床表型的地贫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方法 154例符合研究要求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按照其临床表型分为α地中海贫血(n=52)、β地中海贫血(n=48)和α地中海贫血复合β地中海贫血(n=54),对其基因型、血液学特点、血红蛋白电泳等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不同表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α 地中海贫血中--SEA/αα(23,44.23%)基因型数量多;β 地中海贫血中CD41-42M/N(21,43.75%)基因型数量多;α地中海贫血复合β地中海贫血中--SEA/ααwith CD41-42M/N(21,38.89%)基因型数量多.不同临床表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父母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含量的比较中,三种临床表现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父亲和母亲HbA2、MCV、MCH、HbA2、HGB、RDW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表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电泳结果的比较,3组患者单独HbF正常或升高、HbA2降低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型和血液型的检测分析结合血红蛋白电泳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患者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型,为临床筛查与防治地中海贫血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具有较大的临床的应用意义.

  • 冠心病PCI术患者HMGB1、BNP水平变化及与发生心力衰竭的关系

    作者:王丹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与发生心力衰竭(HF)的关系.方法 选取收治的冠心病PCI患者100例,依据院内发生HF情况分为HF组(n=24例)和无HF组(n=76例),收集所有患者超声心动图及血生化检查资料,检测HMGB1、BNP水平并分析其与发生HF的关系.结果 HF组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DS)、HMGB1、BNP水平明显高于无HF组,H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低于无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VDS、HMGB1、BNP高水平和LVEF低水平是患者院内发生HF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GB1与LVDS、BNP呈正相关及与LVEF呈负相关,BNP与LVDS呈正相关及与LVEF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在预测患者院内发生HF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HMGB1以>3.0μg/L为临界值时为50.00%、73.68%、37.50%、82.35%,BNP以>385pg/ml为临界值时为58.33%、76.32%、46.67%、82.86%,二者联合时为为91.67%、94.74%、84.62%、97.30%,二者联合时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PCI患者HMGB1、BNP水平变化与院内HF的发生有关,检测二者水平对HF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佳的预测效能.

  • 复方银杏颗粒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熊立

    目的 观察复方银杏颗粒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复方银杏颗粒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注射盐酸博来霉素A5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银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作为正常组,造模第2天起,正常组和模型组用0.9%氯化钠溶液灌胃,阳性对照组10 ml/mg(0.32 mg/ml),复方银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5 g/kg、7.5 g/kg、3.75 g/kg)灌胃给药,大鼠处死抽取肺泡灌洗液,计数白细胞并检测BALF蛋白与血清总蛋白浓度,计算血管通透指数(PPI);双抗夹心ELISA法对肺组织匀浆的细胞因子IFN-γ 、IL-2、IL-4和IL-10水平进行检测,HE染色、Masson染色和羟脯氨酸含量研究肺部炎症及纤维化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IFN-γ及IL-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白细胞数目和PPI均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匀浆液细胞因子IFN-γ 、IL-2、IL-4和IL-10释放增加,HE染色、Masson染色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大鼠造模成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大鼠IFN-γ、IL-4在肺组织表达上调.阳性药和复方银杏颗粒治疗后,大鼠白细胞数目和PPI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肺组织匀浆液细胞因子IFN-γ 、IL-2、IL-4和IL-10释放减少,HE染色、Masson染色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大鼠纤维化停止甚至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组大鼠IFN-γ、IL-4蛋白在肺组织表达下调.结论 复方银杏颗粒明显改善肺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h1/Th2信号通路有关.

  • miR-23b过表达对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

    作者:胡涛;韩璐

    目的 研究过表达miR-23b对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4组:正常葡萄糖(NG)组、高糖(HG)组、miR-23b阴性对照(NC)组和miR-23b过表达(mimic)组,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23bmRNA的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qRT-PCR检测波形蛋白(VIM)、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D)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VIM、α-SMA、E-CD、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G组比较,HG组中miR-23b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23b mimic后,HK-2细胞中miR-23b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NG组比较,HG组、NC组和mimic组HK-2细胞出现大量纺锤形细胞,细胞中VIM、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E-CD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TEN蛋白表达上调(P<0.05),PI3K、p-Akt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HG组、NC组比较,mimic组HK-2细胞纺锤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中VIM、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E-CD、PI3K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PTEN蛋白表达下调(P<0.05),PI3K、p-Akt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过表达miR-23b抑制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 ω-3鱼油脂肪乳对SIR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作者:许春阳;汪易岚;郑峰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治疗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51例SIRS患者,根据病历号单双号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全胃肠外营养,研究组同时给予ω-3鱼油脂肪乳,治疗5 d后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及相应指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IgA、IgG、IgM、CRP、TNF-α、IL-1、IL-6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提高(P<0.05),CRP、TNF-α、IL-1、IL-6水平、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IgA、IgG、IgM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CRP、TNF-α、IL-1、IL-6水平、APACHEⅡ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2组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治疗SIRS患者对免疫学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卵巢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慧慧;杜泽清;渠冉;赵素芬

    卵巢癌为妇科恶性肿瘤中致死率高的,由于缺乏有效的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方法,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一经诊断已处于晚期.尽管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可以使其获得临床缓解,然而大多数患者仍会复发并终死亡,且5年生存率仅约30%.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来改善卵巢癌的临床结局.卵巢癌具有免疫原性并可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免疫系统在卵巢癌的发病机制、疾病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免疫治疗,一种新型的治疗卵巢癌的方法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免疫治疗又可以分为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以及联合免疫治疗,均在卵巢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免疫治疗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相关的靶点方面做一综述.

  • 肿瘤患者PICC拔管各种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欣;朱玉欣;刘富德;刘朝兴;尹欣欣;张聪聪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PICC拔管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主动拔管或被动拔管84例肿瘤患者,拔管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上肢静脉血管血栓形成情况,预测拔管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肿瘤患者PICC拔管困难相关影响因素,规范拔管流程,观察拔管后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经统计84例拔管的肿瘤患者,计划拔管66例占78.57%,非计划拔管18例占21.43%,其中出现不能处理的并发症14例;84例拔管的肿瘤患者中出现拔管相关的并发症18例(21.43%).结论 PICC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但由于出现各种不能处理的并发症而拔管,使PICC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由于导管留置时间长,可能出现各种拔管相关并发症.通过分析导管留置期间及拔管出现的问题,规范导管维护及拔管操作,以其做到安全使用及撤出PICC,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

  • 前瞻性针对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华利;范海燕;李翠华;单梅芳

    目的 探讨前瞻性针对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就诊的脑出血偏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实施常规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共75例;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实施前瞻性针对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共70例.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偏瘫治疗结果、独立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偏瘫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独立生活能力BI评分、NCSE评分(包括理解力、注意力、定向力、组织结构、命名、判断力及记忆力)、FIM评分(包括转移、交流、行走、自我照顾、社会认知及括约肌控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前瞻性针对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偏瘫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循证护理对外科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张阿宁;郗凌云;刘红;叶妮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外科ICU行CVC放置导管操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CVC相关性并发症(导管断裂或脱出、感染、导管堵塞、局部渗血渗液、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114例患者中发生CVC相关性并发症32例(28.07%).插管部位和时机与CVC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2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CVC置管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局部渗血渗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2组导管堵塞、导管断裂或脱出、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非计划拔管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外科ICU患者CVC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于4P医学模式的社区护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倩;赫晓慈;武鹏;孙柯聘;王艳峰;张霆;郭娅平

    目的 探讨基于4P医学模式的社区护理对改善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石家庄市某社区>40岁的常住居民1196人进行基线调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脑卒中高危人群218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基于4p医学模式的社区干预,干预1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行为危险因素管理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人群在行为危险因素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行为危险因素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干预前,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4P医学模式的社区干预有利于改善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管理效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中、术后个体化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SAQLZ评分和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张杰;周鲲鹏;戴光耀;赵淑玲;孟书珍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中、术后个体化护理策略对患者临床症状、SAQLZ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术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形成术中监测数据量表.术后依据患者饮食、精神、心理、血压、血糖、血脂及术后创面恢复情况标准化成"术后护理数据量表",根据量表数据制定个体化护理策略.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鼻阻力、鼻塞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白天嗜睡主观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Gai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AQLI)评分,观察2组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鼻阻力、鼻塞VAS评分和白天嗜睡E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日常生活、社交情况、情绪、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日常生活、社交情况、情绪、症状、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中、术后个体化护理策略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优质护理在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腹腔镜术后生活质量的应用

    作者:陶华洁;郝艳冰;乔秋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腹腔镜术后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30).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各症状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医德满意度、业务水平满意度、服务水平满意度及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腹腔镜术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品管圈管理对LPD术后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规范率的影响

    作者:王桂春;孔晔宏;李秀轻;乔秋阁;赵伟红

    目的 探讨采用品管圈管理对护士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患者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效果影响.方法 2017年8~12月品管圈管理活动前行LPD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行LPD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对LPD术后患者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护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对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比较在品管圈管理活动前与活动后护士对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状况,以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评价状况.结果 实行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状况及患者对工作评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应用于LPD术后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使用心电监护仪规范率,使心电监护仪使用得当,及时提供患者的生命信息,指导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 急诊科护士社会支持及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晓莉

    目的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ptual stress scale,CPSS)分析急诊科护士社会支持及心理压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急诊科护士114名,应用CPSS与SSRS问卷调查急诊科护士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诊科护士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科护士CPSS总分值为(27.47±6.09)分,工作年限≤5年、护师或主管护师、大专或本科、不轮班与本地的急诊科护士CPSS总分值、紧张感评分、失控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工作年限6~22年者、护士、中专、轮班与外地的急诊科护士(P<0.05).急诊科护士SSRS总分值为(37.63±6.25)分,工作年限≤5年、大专或本科与已婚的急诊科护士SSRS总分值、支持利用度分值、主观支持分值与客观支持分值均明显高于工作年限6~22年者,中专与未婚的急诊科护士(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高于健康危险压力,而社会支持仅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以减轻心理压力的负面作用.

  • 秦皇岛市育龄女性孕前接种麻疹疫苗调查研究

    作者:卢凌凌

    目的 观察秦皇岛市育龄女性孕前接种麻疹疫苗(MV)的效果,并探讨孕前接种MV的时间对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450例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孕前接种的MV时间分成A组(孕前3~6个月进行MV接种)、B组(孕前7~12个月进行MV接种)、C组(孕前>12个月进行MV接种),每组150例,比较3组孕妇在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接种前及接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水平,观察其孕前接种MV的效果.结果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1个月,A组、B组、C组麻疹IgG抗体水平较接种前均上升明显(P<0.05);接种前、接种后1个月3组麻疹IgG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前3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前、接种后1个月3组组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前3组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前和接种后1个月3组组内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时,3组母亲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母亲所产新生儿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3组母亲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母亲所产新生儿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育龄女性接种在接种时都可能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且MV的佳时间为孕前3~12个月,在此时间段内接种可以更好地增加婴儿麻疹的抗体水平,减少育龄女性及婴儿的麻疹发病率,具有比较显著的疾病预防价值.

  • 大气颗粒物对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作者:王忠丽;聂倩;焦丽娜;田丽丽;刘承浩;郝志华

    目的 探讨大气颗粒物对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早期危险因素的影响,为预防或延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5年6~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地区20~6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符合入组条件者进行体格检查,并收集该地区环境保护局公布的空气颗粒物监测数据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该地区2013至2015年均PM10及PM2.5水平均严重超出国家标准;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早期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均较对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电图ST-T段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暴露于大气颗粒物中可能引起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的异常改变.

  • 城市社区老年人急救自救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春容

    目的 了解广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急救自救服务需求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老年人现场急救自救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深圳市社区97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各种日常常见急危重病症和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救知识和服务需求.老年人自救急救服务需求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影响因素采用有序结果的累积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仅有14%的老人接受过急救自救培训;家庭常见病急救、危重病急救、常见外伤急救和家庭意外急救这四部分的自救急救需求率分别为81.8%、62.5%、66.7%、60.0%.对急救自救知识的总体需求率为62.9%;社区老人急救自救服务需求率受到性别(OR=0.436,95%CI:0.197~0.965)、年龄(OR=0.431,95%CI:0.197~0.965)、独居(OR=2.775,95%CI:1.225~6.285)的影响.结论 社区老人急救自救服务需求强烈,目前急救培训的状况极差,针对不用群体的老年人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急救自救培训方案,提高社区老人急救自救能力.

河北医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