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

河北医学杂志

Hebei Medicine 하북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河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6233
  • 国内刊号: 13-119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4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河北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诺敏;鹿亚平;张海龙;冯立新;刘先霞;徐勇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疗程8周。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质量指数( LVMI )、室间隔厚度( IVS )、左室后壁厚度(LVWP)、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射血分数(EF)和舒张功能指标( E/A),以及血浆脑钠素( BNP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肝肾功能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1),且治疗后的心功能各指标(除NYHA分级IV)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LVEDV、LVESV、LV-MI 、EF和E/A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后BNP、VEGF及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且治疗组BN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 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作者:毕红革

    目的:分析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胃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优势及缺点。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近端胃切除术,A组患者接受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B组患者接受残胃空肠侧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C组患者接受空肠-空肠侧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三组患者均接受1年以上的随访时间,评估三组患者食管反流情况、肝肾功能、生活质量的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随访期内没有发现吻合口瘘、梗阻或狭窄等严重并发症。随访结束后发现三组肝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0.05);随访期内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组、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组和空肠-空肠侧侧吻合组分别出现1例、7例和4例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χ2=5.65,P=0.023)。根据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三组分别有1例、5例和9例患者发现钡剂反流入食管(χ2=6.46,P=0.034)。三组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表EORTCQLD-C30各项目得分较术前显著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A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食管空肠端侧吻合胃肠重建术作用更为明显,临床建议推广。

  • 臂丛神经阻滞中右美托咪定的辅助镇痛效果研究

    作者:高伟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前臂骨折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9例前臂骨折患者,手术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纳入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A组)、咪达唑仑( B组)和安慰剂(生理盐水、C组),比较三组不同时间点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 )、呼吸频率( RR),记录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中随着麻醉和手术进展,心率、平均动脉压逐渐下降,在手术开始时、复位操作和手术结束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C 组。 B组患者于手术切皮时和复位操作时的呼吸频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并且显著低于A组和C组(P 均<0.05)。 A组、B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30min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 P 均<0.05),C组芬太尼使用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地达到臂丛神经阻滞下前臂骨折手术的辅助镇痛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对比研究

    作者:吕乔;刘卫华;程微;扬子斌

    目的:对比分析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P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及影像学结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腰椎退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ynesys组(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和PLIF组(PLIF治疗),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特征。结果:Dynesys组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02.3±19.23)min,短于PLIF组的(128.4±21.87)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ynesys 组术中出血量为(227.1±43.2)mL,明显少于PLIF组的(361.2±6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ODI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ODI以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手术末次随访两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近侧邻近节段椎间高度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后末次随访节段椎间高度Dynesys组变化更明显( P<0.05);Dynesys组手术节段ROM由术前为7.1度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4.6度,而PLIF组则由术前为7.2度降至末次的0度( P<0.05)。 Dynesys组5例患者出现影像学中邻近节段退变,PLIF组出现影像学中邻近节段退变16例,两组比较差有统计学差异( P<0.05),PLIF组出现1例邻近节段退变,行二次手术。结论: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均能取的理想的效果,与融合术相比,Dynesys动态内固定对保留手术阶段部分的ROM、邻近节段椎间ROM的增幅以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数率均较低。

  • 严重创伤患者血糖水平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金益;华文良;马渝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住院部和创伤急救中心患者病历498份,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6.1mmoL/L)和升高组(>6.1mmoL/L)。统计不同血糖水平组MODS发生率和感染率变化。结果:创伤患者498例血糖正常114例,占22.89%,血糖升高284例,占77.11%,严重创伤患者血糖升高百分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百分率( P<0.01);血糖升高组384例发生感染325例,感染率为84.64%,出现MODS274例,MODS发生率为71.35%;血糖正常组114例发生感染34例,感染率为29.82%,出现MODS28例,MODS发生率为24.56%,血糖升高患者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患者( P<0.01);274例创伤死亡MODS患者空腹血糖( mmoL/L)与ALT、AST、BUN、Cr、PCO 2、CK明显正相关;血糖升高患者伤情明显比血糖正常患者严重,且3d内死亡构成比显著高于血糖正常者。结论:严重创伤高血糖反应与MODS、感染明显相关,血糖升高用作MODS早期诊断及创伤后感染防治。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作者:王义围;李军;曹俊杰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合并抑郁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76例TIA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 HAMD,17项)心理测试,筛选出合并抑郁患者129例作为研究组,无抑郁症状的147例为对照组,均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试,比较两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因子及支持利用度的差异。结果:TIA合并抑郁发生率46.74%,研究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支持利用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TIA患者易合并较明显的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因素对其发挥重要作用。

  • 两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研究

    作者:史帅涛

    目的:研究两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 )式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4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结合补片成形术(PCEA)以及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PCEA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ECEA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44.35±16.57)mL、手术时间(87.99±19.65)min、住院时间(15.87±4.5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61.59±30.54)mL、手术时间(118.45±24.56)min、住院时间(16.86±5.4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以及术后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EA和PCEA 两种术式均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两者相比ECEA 具有更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必须结合患者的颈动脉情况以及执刀医师的技术水平择优选择。

  • AECOPD 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玉军;何剑成;郑涛;何兴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稳定期患者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AECOPD 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机械通气标准分为ICU治疗组28例及内科治疗组32例),60例COPD稳定期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日立7170 A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和日本捷斯特产Chestac-8800型肺功能仪检测三组人员的血清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间接胆红素( IBIL)水平及肺功能,同时分析TBIL、DBIL、IBIL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TBIL、DBIL、及IBIL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 P均<0.05),其中ICU治疗组降低的趋势较内科治疗组明显(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FEV1%,FEV1/FVC明显弱于对照组(P 均<0.01),其中ICU治疗组降低的趋势较内科治疗组明显(P<0.05);经过直线相关分析后可知:COPD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FEV1.0,FEV1/FVC,FEV1%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反应机体氧化/抗氧化失衡的敏感指标,反应疾病的发展程度,同时抗氧化治疗可能是预防和控制AECOPD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 APACHE 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比较

    作者:卢涛;张戈;晋照明;李华;徐棵;魏艳君

    目的:探讨APACHE 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评估比较。方法:临床上选取146例危重患者,按照APACHE Ⅱ评分高低分为A、B、C组,评估各组血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评估血乳酸清除率、APACHE Ⅱ评分。结果:146例危重患者中死亡23例(15.8%),存活123例(84.2%)。 B、C两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A组,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A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B、C组24h血乳酸水平都比即时血乳酸水平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 Ⅱ分值的增加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在减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4h血乳酸水平都比即时血乳酸水平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血乳酸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评估危重患者的患病情况,利于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微瓣吻合技术在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中的应用

    作者:罗文广;叶刚;童敏;周林路

    目的:报道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时使用微瓣吻合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在49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中应用微瓣吻合技术,术后随访以患者症状的改善及鼻内镜评估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随访2~12月,治愈48例(57眼),好转1眼,治愈率为98.2%。结论:利用微瓣吻合技术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显著,具有面部无切口疤痕、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

  • 布地奈德与泼尼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肺功能及安全性对比

    作者:蔡明文;谭琳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与泼尼松在阻抑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继发诱导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两药的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COPD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A组)34例,泼尼松组36例(B组),A组给予布地奈德2mg/次(1次/8h)雾化吸入,B组给予泼尼松龙静脉滴注,40mg/次(1次/q12h),分别对比治疗3、5、10d时患者FEV1/预汁值、Pao2、PaCO2情况,并对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FEV1/预计值和动脉血气 PaO2均较入院时升高, PaCO2较入院时降低,其中治疗5d、10d 时 A 组FEV1/预计值/Pa02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治疗10d时A组较B组的得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布地奈德和泼尼松均能改善COPD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状况,但布地奈德在提高FEV1/预汁值、PaO2、临床症状评分及减少应激反应的中具有长远作用。

  • B超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病灶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杨静茹

    目的:为了进一步寻求佳的肺部周围病灶的检测,对比和研究B超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取120例肺周围病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通过CT引导下行肺周围病灶穿刺活检术进行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通过B超引导下行肺周围病灶穿刺活检取术进行检查,对比在不同的影像设备的引导肺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过对研究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肺穿刺活检术均达到100%的穿刺成功率,而且两种不同的引导方法终活检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6(10.00%)和观察组相比明显升高2(3.33%),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肺周围病灶无论是B超引导还是CT引导进行穿刺活检取病理,都具有很高的成功率,但是应该准确两种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B超引导和CT引导相比更加方便、简单,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值得推广和使用。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静脉镇痛的效果研究

    作者:陆叶;苏露露;苗素琴;吕德珍;高红;韩蓓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例分为三组,每组30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负荷剂量0.5μg/mL,B组给予0.75μg/mL,C组给予1.00μg/mL。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2h,三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24h,C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且疼痛评分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选用舒芬太尼负荷剂量1.00μg/mL,维持2μg/mL是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理想剂量。

  • 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定向分化神经细胞研究

    作者:李鹏斌;车彪;张振兴;王凯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 )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分化后细胞的功能特征。方法:制备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分别将BMSCs接种于RADA16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对照组)与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实验组)表面,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用预诱导剂bFGF和EGF及定向诱导剂(SHH+RA)时序诱导,应用Nestin、MAP2、GFAP、ChAT和VAT染色,比较分化后神经样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标志的差异。结果: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共培养及诱导剂的特定组合和时序的诱导下增殖分化呈现神经元细胞样改变,MAP2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GFAP 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功能标志ChAT和VAT只在实验组表达。结论: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能定向诱导分化为具有功能的神经细胞。

  • 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刘胜华;姚庆宁;唐协林;黎乾科;赵超;钟俊;肖奎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降颅压,观察组根据颅内压监测结果应用脱水剂,比较二者预后情况等。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患者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死亡率10.00%、预后良好率53.33%,对照组死亡率26.67%、预后良好率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有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愈后日常生活能力。

  •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耿谊;高镇松;张胜佳;陈伟鹏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1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PK-MB)等3项心肌酶检测和心电图检查,每周1次,连续4周,统计AST、LDH、CPK异常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并应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前4周心肌酶谱总异常率为50.6%,其中,AST异常率为34.8%,LDH异常率为37.2%,CPK-MB异常率为38.4%。前4周心电图总异常率为37.8%。较大剂量氯氮平、长时间联合用药、严重阳性症状、高血压和锥体外系反应是心肌酶谱异常和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并定期监测心肌酶和心电图,控制危险因素,对指导治疗有参考价值。

  • 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超特征研究

    作者:黄菊霞

    目的:探究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超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基本状况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为糖尿病患者,每组41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不同类型斑块发生率、血管内径和厚度以及血管狭窄情况。结果:研究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 P<0.05)。研究组粥样硬化软斑和硬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混合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均小于对照组( P<0.05),厚度大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O级狭窄的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Ⅲ级狭窄的比例小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的粥样硬化发生率、股总动脉、股浅动脉的内径与厚度比较和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的狭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彩超检查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临床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探讨

    作者:潘险峰;龙健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位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法治疗,此为对照组;另30位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治疗,此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放疗及化疗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近期疗效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两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较多,但无明显差异。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有很好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化疗 同步
  • 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连波;张玉辉;杨明;周继梧;凌云鹏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价值,为冠心病需行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方法:选取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观察组103例,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21±1.33)h、(5.08±0.57)d、(21.20±2.34)d和(997.68±96.35)mL,观察组分别为(7.73±0.74)h、(2.83±0.16)d、(15.67±1.18)d和(901.53±89.3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为6.54%,观察组均为0.97%,观察组术后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低心排、二次开胸止血、脑血管病变、肺部感染、围手术期心梗以及死亡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对于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 胸水腺苷脱氨酶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张倩云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对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测所有胸腔积液患者胸液ADA、LDH、CEA ,分析52例已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组)及54例癌性胸腔积液(恶性组)患者胸液ADA、LDH、CE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组胸水ADA高于恶性组(P<0.05),CEA低于恶性组(P<0.01),差异非常显著。两组患者胸水LDH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胸水ADA、CEA对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LDH不能单独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依据。

  •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与经腹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建东

    目的:比较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与经腹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细菌性肝脓肿39例,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前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后者采用经腹切开引流术,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3例和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和有效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与经腹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是前者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评价

    作者:杨红坡;师苹;张海红;李哲恒;屈银辉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入的以多发肋骨骨折为主症的重症胸外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2例,对照组64例。手术组患者接受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诸如,年龄,性别,肋骨骨折数,入院时、治疗后2h、24h、48 h、72 h的疼痛指数,镇痛药用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例患者性别、年龄、平均肋骨骨折数、入院时疼痛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手术组较对照组治疗后2h疼痛指数(5. ;45±0.94vs.6.81±0.99,P=0.004)、治疗后24h疼痛指数(4.67±1.03vs.5.94±1.15,P=0.000)、治疗后48h疼痛指数(3.93±0.92vs.5.75±1.29,P=0.000)、治疗后72h疼痛指数(2.83±0.96vs.5.45±1.25,P=0.000)均变小,镇痛药用量(P=0.000)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9vs.37,P=0.027)降低,住院天数(11.14±1.84vs.17.41±7.72,P=0.004)缩短。结论:较保守治疗而言,在治疗重症胸外伤时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康复的影响

    作者:张子扬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病情管理能力以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认知、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用药依从性等症状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对照组,哮喘积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临床护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哮喘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术后护理效果探析

    作者:杜丽涛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6.82%),且实验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显著,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广泛应用。

  • 湿润烧伤膏治疗尿布皮炎128例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杨锦萍;苏建荣;孙锦宏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尿布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患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氧化锌软膏和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患儿对治疗的反应。结果:采用氧化锌软膏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d,采用湿润烧伤膏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5d。结论: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尿布皮炎,具有疗效快,痛苦小,止痛快的优点,是治疗婴幼儿尿布皮炎的理想外用药。

  • 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

    作者:陈丽

    目的:观察和探讨雾化吸入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采取护理干预的措施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模式,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患者的住院时间、SAS 及SDS 评分均显著减少,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雾化吸入法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手段,同时,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伍李明;王丽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延续护理,比较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QLQ-C30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单项问题各项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6个月,对照组患者QLQ-C30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单项问题评分与入院时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功能领域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症状领域的恶心呕吐和疼痛,单项问题的失眠、食欲减弱、便秘及腹泻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QLQ-C30总的健康问题评分(47.34±8.13)分、对照组为(48.42±8.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观察组为(63.68±7.10)分,高于对照组的(52.61±8.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琳;李明莉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临床效果,降低VAP发生率。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二者VAP发生率及入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VAP 发生率19.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14.57±6.49)d,对照组患者入住ICU时间(18.39±6.84)d,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及未发生VAP的患者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有效预防重症患者VAP的发生,缩短入住ICU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术中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

    作者:李红英;陈晓玉

    目的:探讨术中采用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保温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复苏情况及凝血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6.67%、寒战发生率6.67%,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33.33%、寒战发生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IB)指标检测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PT、TT、APTT和FIB指标检测结果与手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与手术前比较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促进麻醉复苏,提高苏醒质量,保护凝血功能。

  • 下颌骨颈胸 CT 连续扫描在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肺膈炎诊治意义

    作者:贾占涛

    目的:观察分析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在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膈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采用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意义。结果: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经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可见组织间不规则气体阴影或蜂窝状软组织阴影,手术治疗后明显改善,临床胸腔积脓,心包积脓、积气,胸膜增厚,纵膈气肿现象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对于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基本治愈率,其中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可科学判断感染范围,对确定引流部位具有指导意义,降低死亡率,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中及术后相关处理

    作者:孙松涛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中及术后相关处理。方法:对80例颅内血肿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颅内血肿。结果:本治疗组患者恢复较理想。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颅内血肿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友云

    目的:通过对11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2个月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脑梗死进展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脑梗死的进展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脑梗死的进展率和复发率。

  • X线结合 Lauge-Hansen分型系统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价值研究

    作者:吴炳国

    目的:探讨X线结合Lauge-Hansen 分型系统对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根据Lauge-Hansen、Denis-weber 分型系统对本组患者进行分型,并采用X线测量本组患者下胫腓间隙(TFCS)、下胫腓重叠阴影(TFO)、距骨内踝间隙(MCS)及距骨胫骨间隙( TCS),结合Lauge-Hansen、Denis-weber 分型及X线检查结果评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并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X线发现下胫腓联合损伤相对于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TFCS和TFO测量结果与下胫腓联合四条韧带损伤进行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结果:MRI诊断为下胫腓联合损伤41例,无下胫腓联合损伤15例;X线结合Denis-weber分型判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真阳性20例,假阴性21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9%、100%;X线结合Lauge-Hansen分型判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真阳性38例,假阴性3例,假阳性1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94%。下胫腓重叠阴影与下胫腓后韧带成弱负相关,与骨间韧带也成弱负相关,下胫腓间隙与下胫腓横韧带损伤成中等程度正相关,下胫腓间隙与骨间韧带损伤成弱正相关,其余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X 线结合 Lauge-Hansen分型判定下胫腓联合损伤与MRI检查结果接近,下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叠阴影不与下胫腓联合损伤成完全对应关系,X线结合Lauge-Hansen分型可作为基层医院判定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有否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辅助指标。

  • 彩超引导孕囊内介入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丽杨;张天斌;张磊

    目的:探讨孕囊内介入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 CSP )的临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彩超引导妊娠内介入甲氨蝶呤( MTX)杀胚再在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剥离电切术。结果:总有效率达96%,治愈率达94%。结论:彩超引导妊娠囊内介入联合宫腔镜治疗切口妊娠方法安全有效经济无痛苦疗效显著。

  •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张志鹏;李佳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研究组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鼻内镜检查( Lund-Kennedy )计分。结果: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Lund-Kennedy计分在治疗前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研究组中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用于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又能彻底去除病灶。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内镜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赵异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运用磁性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义齿修复的患者62例,对其运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修复,运用吸光度法比较修复前,修复后即刻,修复后4周患者咀嚼效率。问卷测评修复前后包括外观,是否疼痛,语言的患者满意度。记录修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研究患者修复后即刻、修复后4周与修复前对比,咀嚼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即刻与修复后4周咀嚼效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意义( P>0.05)。修复术后患者对外观,疼痛度,语言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4%。结论: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术,可明显提高患者咀嚼效率,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美观性,舒适度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建议广泛推广使用。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服用抗凝药物患者上尿路结石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海广;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李震;阮元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患者上尿路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4年2月期间25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资料。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管栓塞性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均无出现大出血,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平均下降1.82±0.8g/dL,术后8~10d出院,术中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血栓性疾病。结论:只要加强术前术后抗凝药物的调整和监测及谨慎术中操作,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服用抗凝药物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饮食限制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于海芳;纪福利;李晓惠;解金凤;吴永利;苏立红

    目的:观察饮食限制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05例腹泻病住院患儿在口服用药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同时限制经肠道进食。对照组仍为常规补液治疗及照常进食。比较两组有效率、止泻时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及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病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限制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显著且可降低腹泻患儿出院后短期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 右美托咪啶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镇静效果研究

    作者:陈勇;康乐燕;李斌飞;黄锡强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的下肢手术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抽取180例下肢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者行相应的椎管内麻醉,之后均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静脉泵注,0.4μg/kg;之后给予右美托咪啶泵注至手术结束,观察组维持剂量和速度为0.2μg· kg-1· h-1。对照组维持剂量和速度为0.4μg· kg-1· h-1。结果:除时刻T0外,观察组各时刻点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0.2μg· kg-1· h-1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建议在椎管内麻醉中,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酌情追加剂量。

  • 疏肝调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评价

    作者:罗玉辉

    目的:探讨疏肝调经汤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8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痛经宝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调经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痛经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痛经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疏肝调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血清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水平。

  • 小柴胡汤联合五灵肝复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周晓辉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与五灵肝复胶囊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五灵肝复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联合五灵肝复胶囊进行治疗,两组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HA、LN、ⅣC、PⅢNP、ALT 复常率、HBeAg 和HBV-DNA转阴率、应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LN、ⅣC、PⅢN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9.8,5.7,5.3,10.2,均P<0.05);对照组ALT复常率、血清HBeAg、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分别为55.0%、42.5%、47.5%及57.5%,与观察组的77.5%、65.0%、72.5%及8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柴胡汤与五灵肝复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可降低肝酶、恢复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学清;高风;宋晓东;赵健新;王洪丹

    目的:观察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慢性肾衰竭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使用肾衰宁。对两组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和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的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血Scr、BUN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 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Scr、BUN水平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肾衰宁片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血Scr、BUN水平,而且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通心络胶囊治疗72例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丽;袁全才;李亮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佐治糖尿病心肌病的药物疗效。方法:将纳入对照研究的72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6例给予降血糖、降血压、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再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液流变学、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BG、PBG、HbA1c血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ηb、ηp、Fg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显著(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Ad、LVEDd、IVSd、LVPWd心脏结构指标水平和 EF、FS、PE、PA、E/A 心脏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佐治糖尿病心肌病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心肌重构,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和提高。

  • 心衰治疗中选择性精氨酸加压素 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文博;刘凯;陈晓平

    目前,心力衰竭已成为危害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衰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系统、RAAS系统激活,心输出量降低及肾脏功能的下降共同引起了反复的容量负荷过重[1]。因此,利尿是心衰治疗策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可减轻容量负荷,缓解水肿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氧合状态。常用的循环利尿剂(如速尿)可以显著的增加水钠排泄。精氨酸加压素也称抗利尿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调节血浆渗透压和血压。托伐普坦( Tolvaptan)是一种新型的非肽类选择性血管加压素( AVP ) V2受体拮抗剂,作用是抑制血管加压素与肾脏集合管V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同时不引起明显的电解质丢失,在许多国家已经被批准作为一种新的利尿手段在心衰患者中使用。托伐普坦已经被许多研究证明可减少容量负荷,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低钠血症,同时不影响肾功能。本文将对托伐普坦在心衰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新的研究进展行相关介绍。

  • 农村待孕夫妇优生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金光桥

    目的:分析和总结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待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为孕前优生指导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择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检的15930对夫妇中检出的乙肝病毒感染3364例,进行HBV感染性别分析,女、男HBV感染比例、夫妇双方感染与单方感染比例等分析。结果:待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乙肝病毒感染人数占总参检人数的10.56%;占筛查出的高风险人数的57.0%。 HBV感染性别分析;女男HBV感染比例为:1:1.42;夫妇双方感染与单方感染比例为1:2.59。结论:该县为HBV感染高发区。了解和掌握了农村待孕夫妇优生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孕前优生健康指导的方法和措施,明显降低了我县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出生的人数。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意义。

  • 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范大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同时增加药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分析和探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结果:经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差于观察组患者,且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明显不如观察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上采取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而且能够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效果明显,复发率低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血浆内毒素检测在快速诊断革兰阴性菌引起全身性感染的应用

    作者:蔡志军;韦群;周鹰豪;陈瑜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检测与传统血培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LKM-02-32动态试管检测仪检测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并与血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37例患者中内毒素检测阳性35例,占10.39%,内毒素检测阴性302例,占89.61%;内毒素检测阳性组血培养出革兰阴性菌19例,占54.29%,内毒素检测阴性组血培养出革兰阴性菌2例,占0.66%。内毒素检测阳性组血培养出革兰阴性菌显著高于内毒素检测阴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毒素检测阳性的35例患者中,19例血培养阳性的内毒素含量也显著高于16例血培养阴性的内毒素含量( P>0.05)。以血培养为标准,内毒素检测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94.94%,阳性预测值为54.29%,阴性预测值为99.34%,结论:内毒素检测较传统的血培养法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全身性感染的早期辅助诊断。

  •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和 AFP 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郜艳芳;尹金明;王进;李奎英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GPC-3)和甲胎蛋白( AFP )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以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判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寻求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方法:本次实验我们采用分组对比的实验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0例,并选取肝组织正常的对照者80例。分别将他们三组并命名为观察组,非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根据不同的病理指标观察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在三组患者血清以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运用。结果:经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以及正常肝组织的对照者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水平分别为(238.24±117.55)、(72.36±30.18)、(37.52±16.21),所以在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GPC-3)浓度上,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要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以及正常肝组织对照者;在检测手段方面我们发现,单一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GPC-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9.22%、特异性为88.33%。单一甲胎蛋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7.43%、特异性为80.46%。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和AFP 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87.55%、特异性为97.72%。所以两者的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任意单一检测。经检测甲胎蛋白( AFP )阳性肝癌血清中GP C-3阳性率为95%,而在甲胎蛋白( AFP )阴性肝癌中GPC-3阳性率为65%。结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和AFP 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确诊率,而检测GPC-3也有助于提高AFP阴性患者肝癌的确诊率,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培养血量与血培养阳性率的关系探讨

    作者:张敏;韩树梅;韩静;刘国华;于秀娟;关强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血培养标本采集数量和培养阳性率的关系,为合理采集血培养标本提供参考。方法:血培养采用BD公司BACTEC9120及相应的需氧树脂和厌氧培养瓶。一个穿刺点采集20mL血培养标本,每瓶10mL为一套。对血培养阳性且与临床相符合的进行统计。同时采集的不论几套只要有一瓶或一瓶以上有有意义细菌生长视为血流感染状态。结果:血流感染状态下采集10mL血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为74.26%;需氧树脂培养瓶阳性率为77.64%,厌氧培养瓶阳性率为70.89%。采集20mL血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为91.56%。采集40mL血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为96.13%。采集60mL血液培养阳性率为96.97%。结论:成人血培养只采集10mL血培养阳性率达不到要求,怀疑有血流感染培养40~60 mL血液合理,采集60 mL以上培养是不合理的。

  • 自制一楔合成计算软件在二维放疗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梁鸿鹄;齐曼;王立志;郑艳杰;宋冀;左彦珍;孙大永

    目的:二维放疗中使用一楔合成技术实现楔型野,使照射野剂量学分布更好,但手工计算任意角度的楔型野,计算量大,易出错。自行编制一套软件,解决这一难题。方法:自行设计一套软件,用于二维放疗中使用一楔合成技术实现任意角度楔型野时的计算,分别使用手工计算及TPS对该软件进行验算,并在加速器下实测验证,并在WindowsXP 和Windows8系统测试运行。结果:自行设计的计算软件,经与手工计算及TP S 的结果验算对比,完全一致,便捷可靠。结论:自行设计的计算软件,用于二维放疗中使用一楔合成技术实现任意角度楔型野时的剂量计算,经验算、验证及测试,结果准确,便捷可靠。

  • 医学论文前言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初探

    作者:陈辉;赵海燕;任玉皎

    医学论文的前言对医学论文写作至关重要,这开门见上的几句话,能提领全文,起到承上启下,引文入题的作用。是论文开头用以揭示研究工作的缘由、内容及主旨的简短引导性叙述,是全篇文章的“辅垫性”文字,是论文的开场白。它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来龙去脉,向读者提供理解正文内容的基础条件和预备知识,并激发读者对全文的关注和阅读兴趣。

    关键词: 医学论文 前言 要求
河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