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

河北医学杂志

Hebei Medicine 하북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河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6233
  • 国内刊号: 13-119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4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河北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病因探讨及外科治疗

    作者:程岭

    目的与方法: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69例行外科治疗的直肠癌病人进行了随访及跟踪治疗。结果:169例中有3例局部复发,占7.3%。复发时间在术后3个月至50个月不等;局部复发与肿瘤的原发癌部位、Dukes分期、肠管切除长度及手术术式有关,而与癌肿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63例中55例接受了病灶切除术,其中46例接受了根治切除,病灶切除和根治切除后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22.2%和34.8%。结论:根治切除术仍是延长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人生存期限的有效的手段。

  • 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控镇痛80例临床观察

    作者:叶建新;王培山;韩平国;程太平;李岩;段纯成

    目的:观察术后病人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术和静脉自控镇痛(PCVA)术,对疼痛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根据病人术后镇痛方法及配制镇痛药物的不同,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40例。A组选用PCEA术,持续注射吗啡+布比卡因混合液;B组选用PCVA术持续注入芬太尼,比较两组在镇痛过程中的差异。结果:A组和B组都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优良率相比(P>0.05)没有显著差异。A组的负作用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B组病人选用PCVA术,持续注入枸橼酸芬太尼,有95%的病人达到了优良的镇痛效果,并且副作用发生率很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后镇痛疗法。

  • 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

    作者:谢洪峰;郭桂英;王宝稷;杜心如;刘宝勋

    目的:探讨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对27例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临床的诊断及治疗。结果:以脱水为主的早期综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疼痛,减少腰肌劳损发病率。结论:对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及早期治疗,对预防或减少慢性腰肌劳损所致的慢性腰痛具有重要意义。

  • SPR对痉挛性脑瘫眼部斜视的疗效及其机理

    作者:孙松涛;王波;徐林;吴夕

    目的:观察脑瘫痉挛与斜视的关系及SPR术后改善情况。方法:对82例儿童脑瘫术前行肌张力检查,同时行眼部常规检查,并对其中20例斜视病儿术前、术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斜视角及肌张力对比观察,随访10个月。结果:①脑瘫手术病儿中斜视发病率较高,本组为24.4%,术后斜视改善率为25%。恢复率10%。②术前斜视类型及斜视角与肌张力无明显线性关系,但术后肌张力改善明显者斜视改善亦明显。结论:①脑瘫伴斜视为中枢性损害。②眼位的改变支持外周—皮层—外周的大环路学说。

    关键词: 脑瘫 痉挛 SPR 斜视
  •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的术式探讨

    作者:胡超峰

    目的:探讨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的术式。方法: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178例,传统横切口剖宫产42例,直切口剖宫产54例,新式剖宫产68例,分别记录4组病例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改良组与新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传统组和直切口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提前、术中出血减少、术后病率降低(P<0.01)。结论: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减少了手术步骤和组织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术后肠蠕动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手术瘢痕美观,更易被接受。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切口 腹膜
  • 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作者:吴迪春

    目的:观察科素亚的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科素亚50~100mg,每天l次,治疗8周,记录科素亚治疗EH患者的降压效果,用超声心动图测量LVH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科素亚可使血压平稳下降且左室质量指素较治疗前减低(P<0.05)。结论:科素亚能有效控制血压,并对LVH有逆转作用。

  • 脐带异常对围产儿的影响

    作者:黄艳波

    目的:分析脐带异常对围产儿影响,采取措施,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193例脐带异常组与674例无脐带异常组对围产儿影响,分类分析脐带异常与围产儿预后。结果:脐带异常组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IUGR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脐带异常组,(P<0.01)。各类脐带异常中,对围产儿预后影响大的是脐带脱垂和脐带扭转。结论:脐带异常是影响围产儿生长和预后的重要因素。脐带脱垂、脐带扭转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综合监测是降低围产儿窒息率、死亡率的具体措施。

  • QT离散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培全;刘成华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与心源性猝死(SCD)的联系。方法:测量34例CHF患者的QTD与LVEF,并进行为期36月的随访。结果:SCD组的QTd与存活组、心力衰竭死亡组相比显著延长,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成负相关。结论:QTd可作为CHF患者猝死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指标。

  • 乳果糖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作者:高月求;陈建杰;王灵台

    目的:为探讨乳果糖(苏威制药,杜必克)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SHE)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观察了30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SHE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氨、数字连接试验、画线试验等指标变化。结果:乳果糖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而且明显降低血氨和数字连接试验的时间以及画线试验的时间及错误次数(P<0.05)。以四氯化碳(CCL4)和苯巴比妥染毒造成大鼠肝硬化模型,通过观察血清血氨,肝脏病理及Y型电迷宫试验。乳果糖可降低血氨,改善肝脏病理,而且使大鼠Y型电迷宫试验错误次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乳果糖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其机制可以是通过降低血氨和通过排便而清除内毒素等减轻肝脏炎症而起作用`

  • 女性慢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尿中巨噬细胞的探讨

    作者:曹建政;孙廷录

    目的:探讨尿中巨噬细胞的出现,对慢性泌尿系感染这一女性好发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指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女性泌尿系感染者的尿中巨噬细胞在发病期,无症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216例中发病期检出率为98.15%,无症状期检出率为62.50%。结论:在慢性泌尿系感染者无症状时检出巨噬细胞,即视为未愈,可复发,有发展成慢性肾盂肾炎的危险,应坚持治疗至完全消失。

  • CD31、CD44的正常表达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作者:董爱英;罗亚丽

    目的:通过观察再生障碍贫血(再障)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CD31(PE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44水平,评价粘附分子对再障发病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髓及外周血单单个核细胞(MNc)CD31、CD44抗原表达水平。结果:再障组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CD31、CD44抗原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骨髓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31、CD44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中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均呈正相关。结论:粘附分子表达异常可能在再障发病中起—定作用

  • 小儿病毒性脑炎56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霞;于毅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方法:复习199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病历并分析治疗方法。结果:22例(39%)治愈,28例(50%)改善,6例(11%)自动出院,未进一步治疗,其中3例死亡。结论:作者的经验指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治疗,抗病毒剂(阿昔洛韦)是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脑炎 病毒 阿昔洛韦
  • 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志萍;朱光;李新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讨论儿童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屈光度的选择和术后处理。方法:23例34只眼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26只眼为先天性白内障,8只眼为外伤性白内障。结果:术后矫正视力满意,但术后葡萄膜反应及后囊膜混浊严重。结论:儿童白内障摘除后植入人工晶体是恢复视力的好方法。

  • 围术期心理应激及护理

    作者:吴旭丽;钱沂;缪秀华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是指由于各种因素所起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的综合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1]。由于疼痛、精神紧张、失血、失液等刺激,致使下丘脑垂体系统和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出现应激活动。前者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抗利尿激素(ADH)、生长激素(GH)等释放增多,因而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多;而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亢进,儿茶酚胺释放增加。继而通过各种正、负反馈途径导致一系列内分泌和代谢的改变,并使相应的器官功能发生各种复杂的变化[2]。在此反应过程中,心理情绪因素具有决定性影响,对应激反应的后果发挥正负两方面效应:而麻醉和手术作为一个较强的应激源会造成病人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到疾病的康复。1 临床资料 为了解病人在接受麻醉时的心理、生理变化,我们对150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表1)。同时测量入室血压、脉搏与入室前的基础血压、脉搏对照,并对24例手术病人测定了术日晨八时血皮质醇(血F)浓度(表2)。

  • 腹部多脏器损伤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作者:陈玉兰;陈爱英;朱志云

    我们自1997年9月至2000年9月共接诊123例腹部多脏器损伤病人,现将救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3例,男102例,女21例,年龄7~78岁,其中腹部闭合性损伤108例,开放性损伤15例。致伤原因:交通肇事62例,高处坠落23例,挤压伤21例,暴力伤17例。来诊时伴不同程度休克80例,发生率65%。死亡28例,死亡率22.8%。2 护理体会 腹部多脏器损伤病人病情多危重,变化快,复合伤多,常缺少典型的主诉,因此想方设法及时发现腹腔内脏合并伤,尽早施行剖腹手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1 为及时诊断寻找依据:了解致伤原因,根据损伤作用机制,判断有无合并伤因素,注意病人的神志,有无烦躁不安,精神恍惚,嗜睡,昏迷等。观察病人的自然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并重点检查腹部有无腹膜刺激征。与此同时,迅速测量生命体征指标,做好记录。当腹腔内脏破裂出血时,即有早期休克的表现如脉率加快,脉压变小,呼吸浅快,血压下降趋势等。此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做腹腔穿刺,B超检查,血化验等确诊措施。

  • 肠造口的临床护理

    作者:陈广珍

    本文仅就我院直肠癌手术造口的护理的有关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肠造口虽是解决食物残渣出路的必需措施,但患者接受困难。更有患者因拒绝肠造口而延误直肠癌的治疗。一般癌肿患者,根据保护性医疗制度,可以对患者隐瞒病情,但直肠癌手术造口对患者形体和自尊者都是一个刺激,在术前应让病人了解基本病情及手术造口的意图,使患者认识到肠造口在他的疾病治疗中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愉快地接受手术。这需要医护人员采取合适方式,做耐心的细致的有技巧的解释及教育工作,让患者明白肠造口手术只是将食物残渣排出口由原肛门处移至腹部,对消化功能无影响。肠造口手术后只要学会正确护理,完全可以从事正常学习,工作社会交际等。安排与性格开朗术后问题处理较好的相同患者与交谈,介绍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氨甲喋呤加用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宫外孕的护理

    作者:徐甄;李小萍

    随着β-HCG检查敏感性的提高及高分辨阴道B超的开展,提高了早期宫外孕诊断的准确率[1]。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0月应用氨甲喋呤(MTX)加用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宫外孕67例,治愈62例。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本组67例,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5岁。初产妇49例,经产妇18例,放环56例,有停经史52例,无停经史15例,下腹轻微腹痛36例,不规则阴道出血34例,妇检附件区触痛包块增厚42例,67例血β-HCG均<2000miu/L,B超确诊“宫外孕”,包块<4cm,未见明显心管搏动,盆腔积液<5mm,肝肾功能均正常。

  •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

    作者:陶世梅

    1 产妇分娩期常见的心理特征1.1 紧张、忧虑不安与缺乏信心 多数初产妇对分娩过程无体验,对假阵痛、见红、胎膜早破或规律性宫缩高度紧张,出现焦躁、不耐烦,处于满然不知所措、吃不下睡不着状态。胎儿偏大,产妇身材偏小或年龄偏大,有妊娠合并症等产妇异常情况,影响着产妇正常分娩的信心。特别是高龄产妇,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缺乏足够的正常分娩的信心。1.2 焦虑与恐惧 面临分娩,产妇有种前景叵测、人生“闯关”的感觉,不免产生几分恐惧、忧虑,怕阵痛。临床观察证明,分娩疼痛与产妇的精神状态有着密切关系。恐惧、疲惫、缺乏信心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影响产妇的痛阀,以致于轻微的疼痛引起产妇强烈的反应,严重的疼痛可使子宫颈口扩展的协调关系失去平衡,从而导致产程进展异常。怕出血、怕宫口扩展不顺利、怕胎儿处于不利状态,如听到胎心超过160次/min 就认为是胎儿窘迫,B超提示有脐带绕颈就担心胎儿处于窘迫状态。有的孕妇怕会阴侧切创口疼痛,怕难产,怕胎头吸引或产钳术给新生儿带来颅脑损伤,怕因阴道试产失败改做剖宫产而“两遍罪都遭”。产妇在婴儿出生前对胎儿健康与否、有无畸形等健康状况总有些担心,由此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对孕妇形成心理压力。温坚等对122例正常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前进行心理评分,并与分娩过程的几个生物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指出:焦虑与潜伏期及总产程时间有显著相关性,抑郁与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有相关性,且对产后出血有一定影响。说明心理应激对产妇产程进展不利。有异产史、死胎、死产、新生儿早期死亡史的产妇怕重蹈复辙。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

    作者:沈琼琏

    总结自1998年7月至1999年12月,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其中男性35人,女性13人,年龄在65~82岁,均有明显的外伤史。住院时间14d~45d,合并心肺疾患者6例,其中l例合并冠心病而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出院时无褥疮等并发症发生。2 护理措施2.1 术前护理有效的术前宣教、护理及合理的检查是手术成功的前提。2.1.1 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病人在手术前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在病人精神放松的情况下施行手术,将会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增强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机会[1]。本组病例均系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更需加强心理护理。我们便从细微处入手。从新病人入院起,就注重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为了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我们热情相迎,主动介绍医院的有关情况,主管医生和护士的姓名,并为其布置舒适、整洁、安静的病房。在与病人交往的过程中,更注重了礼貌言语、耐心倾听、细心解答,取得老人们的信任,经常下病房了解他们的需要,和他们交谈,使他们从中知道手术的目的和好处,从而乐意接受手术。尤其对其中5例丧偶老人,更是关心、体贴、尊重他们。例如一女性患者一年前老伴因故去世,儿子媳妇在外地工作,此次骨折由于不小心在家中滑倒,由邻居送来医院住院治疗,心情特别沉重。得知此情况后,我们一边劝慰老人不要太担心,一边主动与其在外地的儿子媳妇联系,在家属未来到之前,护士不仅为其解决了生活上的许多困难,还经常陪老人谈心,向她介绍同病种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共同探讨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使老人的焦虑、抑郁减少到轻程度。等家属赶到后,积极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尽量抽时间陪伴老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为老人顺利度过手术关奠定了基础。

  • 浅议心理治疗的作用

    作者:朱翠玲;孙笑茜

    心理治疗是按新的医学模式提出的新的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在心衰病人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患者张某,55岁,男。工人、因风心二狭并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二十余年,喘憋,重度水肿,少尿半年,不能平卧休息半月。第一次入院查体,BPl2/9Kpa;二尖瓣面容,口唇紫绀,巩膜重度黄染,颈静脉怒张,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前区可闻及双期杂音,双肺底少许湿罗音。腹胀,腹壁凹陷性水肿,叩移动性浊音,中等量腹水,肝右肋下4cm,质中度、触痛,肝颈静脉回流(十),脾未及,两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四肢末端发绀。入院后除给予持续吸氧,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及保肝等治疗外,全科人员以非常饱满的热情对待病人和家属。因病程较长,病人先后在多家医院治疗均效果不佳,对治疗信心不足,情绪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心衰进一步加重;加之食欲差,有时拒绝治疗,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就采用了心理治疗配合躯体症状的治疗。首先对病人态度和蔼,了解病人的心情,多谈心,让他知道病情是可以好转的、关健是病人要配合,并告诉他病情好转后可择机手术治疗,让他有希望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其次,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每用一种药物都给病人讲清楚,这种药对他有何作用,一旦病人得到了治疗效果,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给病人谈点家常,让他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他在家庭中的地位,让病人增强生命的希望和他的社会价值。这样病人情绪好了,有时甚至还有笑声,在融洽的气氛中治疗疾病。经过我们近一个月的努力,病人喘憋减轻,可下床活动,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腹水减少,肝功能Bil由300Umol/L降至少30Umol/L,r-GT由300U降至于140U,BUN由17.95mmol/L降至5.03mmol/L。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前去上级医院准备手术换瓣治疗。然而,在上级医院准备手术的过程中,由于病人心情急躁,加上有些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欠佳,没注意到心理治疗的作用,结果病人情况变坏,开始不能进食,后心衰又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又反复,并出现少尿,在病危的情况下病人第二次又转来我院治疗。当时病人神志恍惚,面色灰暗,巩膜深度黄染,全身重度水肿,全身瘙痒,口唇紫绀,双肺底广泛的湿罗青,肝大,心电图示:①心房纤颤;②心肌劳累;③洋地黄作用。这次病人及家属均失去了信心,因心衰不能人工透析,故决定保守治疗。我们除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外,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扩张肾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6.25mg/d,先锋必控制感染,持续吸氧。同时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对病人实行全方位护理及周密的心理治疗,在病人清醒时问寒问暖,并向病人讲明病情加重的原因,让他不要放弃治疗,要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念,配合治疗。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病人终于在入院后d2尿量增加到800ml/d,心衰症状及情绪也随之好转,病人再一次度过了死亡线。

  • 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对策

    作者:臧雪红

    我科实施整体护理,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对减轻术后疼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15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的75例作为观察组,对1996年7月至1997年7月的7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作为对照组。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种、手术方式基本相同,观察组运用心理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为传统护理方式心理护理。结果显示,由于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在缓解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 健康教育在肝炎病人中的实施

    作者:于淑英;李玉玲;刘玉春;席兰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肝炎患者及家庭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治疗效果的巩固,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1 健康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1.1 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和家庭为发展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进不良生活习惯,配合治疗护理,尽快恢复健康。1.2 按照教育理论,知识是促成行为形成和改变的必要条件。随着知识的增长,理解和加深,需求愿望的增大,将逐步地影响病人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终导致行为的改变。1.3 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心理上的挫折十分强烈,从而加重思想负担,造成心理状态失衡。通过健康教育,使其减轻心理压力,从被动服从的护患关系转变成共同参与的合作关系,使心理过程不断完善,尽快达到身心相适应。

  • 普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体会

    作者:张元云;郭杰

    1 健康教育的内容1.1 入院教育 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责任护士作自我介绍,陪同病人到床旁,介绍主管医生、同病室病友、入院须知、病区环境等,以消除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尽快调整自己,适应医院生活。要利用适当的时机,向病人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使病人能正确地描述出所患疾病的知识,使病人能正确地描述出所患疾病的情况,但对于患癌症的病人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因手术对病人是一种心理应激,因此要注意,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适时地进行心理疏导,使病人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1.2 术前教育 术前准备的完善与否是决定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除了要认识到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外,还要做好病人方面的健康教育,以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作者:刘向荣

    现将我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体会介绍如下:1 学习相关知识,保证良好心态 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意义、目的,介绍手术的一般过程,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手术后的效果等。鼓励患者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对我们的充分信任,以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2 正确指导饮食,减少便秘发生,有利康复 在以往对骨科病人的护理与观察中,发现术后便秘与腹胀是困扰许多卧床病人正常生活与病情恢复的一大难题。因此,围手术期对病人加强饮食指导,向病人讲解必要的营养知识,对病人的尽快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1 术前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教,让其明白合理的饮食对疾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正确的指导。部分文化水平低下的患者对饮食治疗不理解,认为治疗主要是“靠打针吃药做手术”,忽视了饮食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的重要性,饮食是摄取营养的重要途径,既方便经济又符合生理要求。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每天早晚各加一个鸡蛋、半斤牛奶,中午吃适量的肉类,一日三餐均有新鲜蔬菜,午餐、晚餐前1h或晚餐后吃水果,一日三餐主食粗细粮合理搭配,而且责任护士协助督促病人进行合理的饮食。

  • 56例氟乙酰胺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

    作者:徐雪华;夏淑娇

    我院自1997年3月至2000年1月共收住氟乙酰胺中毒5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56例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小年龄3岁,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35岁,并参照有关中毒强度标准:轻度中毒18例,中度中毒17例,重度中毒21例。其中5例在急诊室因频繁抽搐不能控制抢救无效死亡,3例在医院住院期间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48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85.7%。1.2 临床表现 服氟乙酰胺后,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1]。①除8例外,其它患者都出现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呕吐次数5~10次不等。②神经系统症状。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惊厥。表现为痉挛性、强直性、局部性及全身性,持续时间2~10min,抽搐次数:1~2次为10例,3~5次为28例,频繁抽搐18例:昏迷8例,谵语,谵妄15例。③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率>100次36例。心率高者130~160次/min。血压下降30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全部病例查血常规,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肝功能检查SGDT升高15例,高达136单位,心电图检查异常36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其中伴严重心律失常5例,腰穿5例,脑脊液常规正常,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 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特点及重要性

    作者:朱美云;徐雪华;李美莲

    我科自1996年开始,重视在护理工作中对乙肝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健康教育对象 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家属及亲朋好友。2 健康教育内容2.1 对乙肝传染性的认识 乙型肝炎以母婴传播(垂直传播)和体液传播(水平传播)为主,体液是指血液、精液、唾液以及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这种传播方式常见于输血、输液、药物注射、针刺等,母婴包括经胎盘、分娩、哺乳、喂养等方式传播,乙肝是否具有传染性与肝血清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无关,而与乙肝标志物有关,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核心核原(HBcAg)和乙肝病毒DNA多聚酶(DNAP),乙肝病毒核酸(HBV-DNA)阳性者传染性强。

  • 坏疽性膀胱炎诊治体会

    作者:杨兆伟;田仲侠

    1 病例摘要 例1:男,65岁,排尿困难1年余,尿路反复感染,因尿毒症于1996年3月10日住内科治疗,因留置导尿管堵塞,经反复冲洗也不能排尽尿液,请外科行膀胱造瘘术。术中见膀胱内积有大量棉絮状坏死物质,有腐败恶臭味,膀胱内凹凸不平,呈灰色,未见正常膀胱粘膜,从膀胱内取出棉絮状坏死组织约300g,将其送病理检查,诊断为坏疽性膀胱炎。膀胱内置造瘘管,充分引流尿液,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作膀胱冲洗,定时以甲硝唑液保留灌注膀胱。护理每日两次清洁尿管及尿道外口。经上述处理20d,尿内脱落坏死组织及腐臭氨味消失。终因患者肾功能损害过重,并发全身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 56例乳突根治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邱建鹤

    我科自1988年至1998年共收治中耳乳突手术后再次行乳突根治术患者56例,现对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56例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小为11岁,大为68岁,第一次手术至本次手术时间,长的23年,短的32d,其中已行二次根治术者8例。再一次手术均在局麻及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无发生面瘫者,术中所见病变主要有①病灶清除不彻底:乳突气房未全部敞开,其中发现中下鼓室胆脂瘤或肉芽9例,上鼓室,鼓室胆脂瘤35例,乳突腔胆脂瘤32例。②引流不畅:其中外道口狭窄29例,鼓窦入口狭窄包括肉芽填塞19例,面神经嵴过高36例,乳突气房残留23例,听骨残留12例,多数患者以上病变同时存在。再次手术后随访一年以上,获干耳48例,占85.5%。2 讨论 中耳乳突因其解剖复杂,手术难度较大。若术者对解剖不够彻底了解,操作欠熟练,容易造成术中病变组织残留,术腔不能彻底开放或因术后处理不当,生长肉芽,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术后长期流脓,不得不再次手术。

  • 新型脊柱前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

    作者:钱普键;林钢;李德祥

    我院自1998年采用自行研制的脊柱前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器械结构 新型固定器由钢板、螺钉及固定螺母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钢板开有相平行的通长槽,螺钉中部有一凸块。在应用时螺钉通过钢板能槽植入椎体,钉—板借助螺母锁定形成牢固的框架结构,实施对脊柱的三维固定。1.2 使用方法 以胸1骨折为例,拟固定胸12—腰2。侧卧位手术显露胸12—腰2椎体侧方,胸12及腰2各选两点,四点相连呈前长后短的梯形,在两椎体背侧点钻孔、置钉、上钢板,螺母固定,再通过钢板滑槽在椎体腹侧两点定位、钻孔,松开螺母,使钢板活动,经两孔置钉,螺钉凸块旋转能过钢板滑槽,使四钉块在一个平面,固紧螺母使胸12两枚螺钉及腰2背侧螺钉与钢板固定。脊柱过伸复位,再用自制复位钳撑开腹侧两枚螺钉使椎体复位。再用螺母将第四枚螺钉与钢板固定。

  •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体会

    作者:褚联洲;李清泉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HP在慢性胃炎和胃溃疡(GU)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达60~80%,而十二指肠溃疡(DU)胃窦部的阳性检出率达90%以上。HP主要定居在胃粘膜上皮层,通过其毒素的直接作用和尿毒酶的产氨作用,导致胃粘膜屏障受损,上皮细胞变性及炎细胞浸润。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粘膜糜烂形成溃疡。此种胃型上皮的化生为HP在十二指肠定居提供了条件,使长期处于高酸状态下而化生的十二指肠粘膜,更易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导致DU发生。HP释出的氨干扰了G细胞的酸反馈。或炎细胞浸润产生的中介物直接刺激G细胞所致,使胃酸分泌过多。HP感染虽不影响溃疡的正常愈合,但却是溃疡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把根除HP作为消化性溃疡的第一线治疗。根除是指停止药物治疗一个月后无HP检出。

  • 206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作者:任雪娟

    我院从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间共收住异位妊娠病人206例,现作回顾性临床诊断治疗分析。1 临床资料 对我院从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间住院异位妊娠病人206例,其中异位妊娠未破裂型10例,流产型126例,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38例,陈旧性包块型32例,其中有基层卫生院转送入院56例,本院外科转入7例,内科转入15例,年龄大45岁,小为17岁。2 诊断 早期异位妊娠时症状不明显,诊断较为困难,206例异位妊娠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能及时作出诊断为200例(早期诊断10例),6例通过剖腹探查确诊,均有术后组织病理检查后确诊。2.1 全面询问病史:除月经史外,对异位妊娠有关的病史也应全面考虑和询问,如不育史,下腹部手术史,盆腔炎史,人工流产和宫内节育器,阴道炎史,性传播性疾病史等,为病史提供诊断依据。本文206例中有人工及药物流产者56例,宫内节育器者26例,盆腔炎者21例,阴道炎者66例,剖宫产者15例,性传播性疾病者8例,输卵管结扎术后4例,输卵管吻合术后10例。

  • 巯甲丙脯酸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作者:蒋在强

    巯甲丙脯酸(CPT)用于肺心病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我院1993年至2000年8月应用巯甲丙脯酸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观察结果表明,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结果1.1 一般资料:本组为住院患者100例,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7岁~83岁,平均67岁。咳痰喘病史5年~56年,平均18年。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73例,支气管哮喘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48例,支气管哮喘17例,对照组原发病慢性支气管炎25例,支气管哮喘10例。

  • 新生儿颅内出血56例诊治分析

    作者:张新华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疾病,也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于1993年6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56例。现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0例,女16例。足月儿48例,早产儿3例,过期产5例。产钳助产2例,臀位产5例,胎头吸引产24例,脐带绕颈4例,急产4例。出生时体重<2500g4例,超过3000g32例,2500~3000g20例。发病时间:小lh,大3d,2d以内47例,占84%。1.2 病因:56例中单有产伤史者3例,单有缺氧史者17例,同时有产伤和缺氧史者27例,原因不明者9例。1.3 临床表现:发热8例,低体温ll例,易激惹10例,烦躁23例,尖叫30例,拒乳28例,呕吐9例,凝视16例,前囟张力高40例,瞳孔不等大7例,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26例,并发头颅血肿16例,肺炎16例。

  • 475例老年人原发性肺癌临床分析

    作者:郭海泉;蔡克芳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327例,女性148例,男女之比为:2.2:1,年龄61~70岁145例,占30.52%;51~60岁162例,占34.1%;31~40岁120例,占25.3%;大于40岁48例,占10.1%;平均53.8岁。1.2 临床病理类型 腺癌172例,占36.21%;其次鳞癌157例,占33.05%;其他未分化癌54例,占11.37%细支气管肺泡癌37例,占7.8%;腺鳞28例,占5.9%;未定型27例,占5.7%。1.3 组织学检查 淋巴结活检52例,肺部穿刺69例,手术活检96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115例,纤维支气管镜刷涂71例,胸膜活检44例,胸水28例。1.4 临床症状 咳嗽163例,占34,3%;咳血86例,占18%,气短气急64例,占13.5%;发热66例,占13.9%;胸闷或胸痛58例,占12.2%无症状38例,占8%。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

    作者:朱海峰;张千

    我院外科自1994年至2000年共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10例,本文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治疗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8岁。1.2 临床特征:以咽痛伴发热为首发症状者2例,以甲状腺部位疼痛并向下颌、耳或枕部放射伴畏寒发热5例,心悸,失眠,情绪激动等神经症状者3例。体检均伴有甲状腺I度~II度肿大。1.3 实验室检查:ESR测定均明显增快,甲状腺摄碘率明显降低,T3、T4测定早期升高3例,但后期均降低。

  • T型管拔除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作者:班开河;王儒良;钱磊

    型管拔除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是胆系手术中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我科1990年6月至2000年6月出现2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性,62岁,以“胆石症”住院。CT示:胆囊、胆总管结石。术前各项检查及准备完成后,施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术中探及胆总管下端狭窄,遂使用胆道扩张器扩张,术毕置T型管引流。术后12d夹管24h,做T管逆行胆道造影,证实胆总管下端仍有少许狭窄,但造影剂可通过。造影后夹管3d病人无不适,拔除T管。拔管后6h病人出现右上腹痛,发热(T38.1℃)及局部腹膜刺激征,立即在原窦道置尿管引流,应用抗生素,同时给予B超动态监视积液情况。4h后病人T39.6℃,腹痛剧烈并出现腹膜刺激征,即行剖腹探查,术后冲洗腹腔。探查见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狭窄,遂施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重新置T管引流,术后住院28d,痊愈出院。

  • 脑梗塞380例临床与CT分析

    作者:焦建民;宋文棉;李瑞峰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10例,女170例,30~39岁1例,40~49岁40例,50~59岁112例,60~69岁组138例,70岁以上89例,有高血压病史249例(占65.53%),其中32例发病时血压正常,148例发病时血压偏高,糖尿病52例(占13.68%),有明确冠心病史37例(占9.74%),脑血管病史71例(占18.68%)。1.2 起病形式:184例在睡眠或安静时发病,127例在日常工作中发病,29例在情绪激动时发病,40例病人因常规体检或因其它原因检查时CT确诊。1.3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意识清醒328例,嗜睡40例,不同程度昏迷12例,头痛176例,头晕62例,呕吐24例,言语不利或失语48例,不同程度偏瘫230例,肢体麻木32例,无任何症状者40例。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陈建浩

    晚发性维生素K(Vit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因子依赖缺乏症,是体内缺乏Vitk所致。由于该病起病突然,病情变化迅速,尤其是颅内出血,死亡率高,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且本病早期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七年来收治的25例晚发性Vitk缺乏性颅内出血误疹病例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8例,女7例,发病年龄31d~4个月,其中31d~2个月12例,~3个月9例,~4个月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2h4例,>24h10例,>48h21例,所有病人均未用过Vitk。其中单纯母乳喂养16例(64%),慢性迁延性腹泻5例(20%),反复使用抗生素3例(12%),肝炎综合症1例(4%)。

  • 丁卡因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疗效评价

    作者:陶萍

    绝经后妇女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宫体、宫颈萎缩,而环不能随之萎缩,环相对于宫腔来说大了,故常规方法取环有困难,受术者痛苦也多。我院采用丁卡因颈管麻醉后行取环术,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1994年1月至2000年4月来我院门诊要求行绝经后取环术共203例,年龄45~71岁,平均56岁。绝经时间7个月至21年,平均5年。宫内置环时间9年~28年,平均19年。203例全部为分娩2胎以上的经产妇,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禁忌症。随机将203例分成观察组106例,对照组97例,两组的年龄、置环时间、绝经时间等无差异。

  • 早期功能锻炼在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陆涛;买德绪;彭继红

    自1992年开始我们注意指导老年性股骨粗隆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在功能恢复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对1992年至1998年收治的97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部骨折进行随访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和方法:本组男41例,女56例;年龄60~94岁;股骨粗隆向骨折9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3例;I型31例,II型51例,III型15例[1,2]。本组牵引治疗55例。内固定治疗42例,其中采用麦氏鹅头钉10例,加压螺纹钉25例,多根骨园针2例,Richards钉1例,普通钢板辅以钢丝,螺丝钉1例。

  • 369例巨大胎儿分析

    作者:石英

    1 临床资料1.1 资料:我院从1997年12月至1998年12月1年间分娩总数4558例,其中巨大胎儿为369例(体重≥4000g)发生率为8.1%。孕妇年龄小为26岁,大为38岁,初产妇320例,经产妇49例;37~42孕周者317例(85.9%)≥42孕周者52例(14.1%)。1.2 产前检查:369例巨大胎儿分娩前均有宫高、腹围记载,宫高+腹围≥140cm者188例,占50.9%;分娩前一周内有B超记载胎儿双顶径(BPD)及股骨长(FL)者320例;BPD≥9.6cm,FL≥7.5cm且BPD+FL≥17cm294例,占92%。1.3 分娩方式与并发症:369例巨大胎儿中,阴道分娩169例,剖宫产200例,巨大胎儿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相比,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伤机会均明显减少。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1。369例巨大胎儿中手术助产243例(占65.9%),与同期单胎正常体重4189例中手术助产939例(22.4%)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见表2。

  • 核糖核酸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作者:陈巧彬

    笔者自1997年起采用核糖核酸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RA),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符合RA诊断标准,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中部分病例已在院外多方诊治未愈),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5~58岁,病程1~17年;治疗组15例,男性11例、女性6例,病程318年。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合理饮食,口服双氢克脲噻、卡托普利等利尿剂及心得安降低门脉高压;有电解质紊乱或合并感染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组予核糖核酸48mg~60mg每天静脉滴注;对照组则予支链氨基酸、复方丹参注射液、维生素治疗。以1个月为疗程。1.3 疗效标准与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显效:①症状消失、腹水消失,全身状况好,②腹围缩小大于20cm。有效:症状明显缓解或腹围缩小超过10cm。无效:①症状无缓解或②腹围缩小不足10cm,结果见表1。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治疗未见任何副作用。

  • 百忧解、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邹忠平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群,国内统计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临床治疗无特殊手段。我们用百忧解、西沙必利联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2]制订:①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暖气,恶心,厌食,烧灼感等症状持续4周以上;②胃镜检查正常或排除了糜烂、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③实验室、B超及X线检查排除了肝胆胰疾患;④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精神病;⑤无腹部手术史。1.2 一般资料:将符合上述条件的门诊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长者7年,短者2个月,平均病程2.4年。对照组80例,其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0.1岁;病程长者9年,短者2.5个月,平均病程2.3年。

  • 肝胆结石片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明霞;李维强

    我院从1995年以来,肝胆结石片(石方牌,四川旭华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治疗肝内胆总管结石,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用肝胆结石片;对照组100例,用消炎利胆片治疗,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100例,男47例,占47%,女53例,占53%。病程短2年,长8年。胆内胆管结石38例,胆总管结石42例,胆囊结石20例,对照组100例的一般资料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异。1.2 诊断方法,两组200例经B超诊断。

  • 水泥角结膜烧伤188例临床分析

    作者:章洪

    我院自1988年5月至1998年12月治疗水泥角结膜烧伤188例,统计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188例中,男167例,占88.83%,女21例,占11.17%,年龄大59岁,小17岁,平均38岁。职业:工人164例,农民24例。烧伤后2h内就诊者133例,占70.75%,烧伤后2~4d就诊者53例,占28.19%,5d以上2例,占1.06%。其中双眼烧伤11例,占5.85%,左眼烧伤83例,右眼烧伤94例。烧伤程度按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通过的分度标准1,I度138例,占73.40%,II度32例,占17.02%,III度14例,占7.45%,IV度4例,占2.13%。2 临床表现 水泥进入眼角结膜后,患者眼睑痉挛,眼异物感严重,刺痛、畏光、流泪等角膜刺激症状,睑、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剥脱等,患眼难以自睁,一般都为急诊就诊。检查时眼睑痉挛,按烧伤不同程度表现为角膜上皮片状脱落,角膜水肿,混浊甚至组织坏死。

  • 善得定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30例疗效观察

    作者:汪春霞;叶纪沟

    我院于1996年10月至1999年1月对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7例,用善得定治疗30例,垂体后叶素治疗27例,现就临床疗效对比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57例呕血或(和)黑便患者均做急诊胃镜检查,证实为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随机分为善得定治疗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9~71岁,平均48.5岁。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者22例,酒精性肝硬化者8例。经child分级A级2例、B级22例、C级6例。垂体后叶素治疗组27例,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32~68岁,平均46.8岁。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24例,酒精所致肝硬化3例,child分级A级2例、B级20例、C级5例。两组间各项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 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7例

    作者:李绍锦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如未经有效合理治疗,往往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共济失调等[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合理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1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采取我院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的脑病病例17例。17例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出生体重平均为3.5±0.38kg,胎龄均满37周未满42周的足月产儿。这些病例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分度标准[2],其中重度2例、中度8例、轻度7例。17例病儿均有明显的围生期缺氧窒息史,生后出现异常神经系统症状:易激惹、嗜睡、昏迷、惊厥、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其中经头颅CT检查并发颅内出血者2例,均表现为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选取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1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对照组。

  • 术后肝外胆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作者:张昌富

    我院1979年至1998年共收治术后胆管损伤8例,现就其损伤原因及其防治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1~63岁。中位年龄42.6岁。损伤发生在胆囊切除术6例,胃大部切除1例,胃癌根治术1例;损伤部位:右侧副肝管损伤l例,胆(肝)总管裂伤3例,胆总管洞穿孔1例,胆总管部分勒伤1例,完全勒伤1例,横断1例。发生于低资医生操作6例(6/8)。术中及时发现胆管损伤5例,3例术后1~2周发行进行性黄疽,B超检查胆总管上段扩张,再次手术确诊,其中1例为外院转入。8例中,损伤胆管修补T管引流4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3例,1例副肝管损伤术后胆漏,腹腔引流3d自愈。全组无再手术后死亡病例。

  • 微波消毒根管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陈惠珍;张英怀

    近年来,微波消毒的研究日益增多,并用于治疗某些口腔疾患。本文就微波消毒根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微波消毒根管的效果 根管治疗是牙髓炎、根尖周炎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根管消毒不彻底。尤其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出现的术后反应,主要是根管制备不彻底,根管内残留细菌或根管内容物被推出根尖孔,刺激根尖周组织所引起[2]。近来有关感染根管的微生物学研究表明,感染根管是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常见,感染的根管牙本质深层主要存在专性厌氧菌,而感染根管牙本质内的内毒素在300um内较高[3,4]。因此,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彻底消毒根管。近来有人报告应用微波消毒根管,采用电流30mA,时间3s~6s的治疗方案,并尽量将针状电极插至根尖处,接近根尖周的生活组织,从而观察到根管下1/3段的微波消毒区内几乎无细菌,根管壁清洁度高,玷污层少,对深入牙本质小管内约300um的细菌仍具有一定的杀伤力[5,6]。丁兰英等[3]的研究显示,用微波辐射60s,温度达到49~50℃时即可杀灭99.6%的金黄色萄葡球菌,99.95%绿脓杆菌以及其他细菌。周国珍等[7]对20例病人在感染根管内作微波消毒前后的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术前根管内培养100%有细菌生长,消毒后80%的根管内无细菌生长;微波消毒根管前培养出厌氧菌8株,消毒后未培养出一株厌氧菌。另外,根管内含水量对微波的杀菌效果有较大影响。姜明等[8]通过实验指出,根管内含水量在8~13ul时,微波有较明显的杀菌作用;当根管内含水量在5ul或20ul时,微波无明显的杀菌效果。该作者同时指出,此结果对临床有实际操作意义,但在临床如何控制根管内的含水量以取得佳的消毒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应用

    作者:张晓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病之一,因之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明,目前西医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我国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成绩。许多学者用多种方法建立UC的动物模型,探讨其病因、发病机理及中药药理。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就UC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动物选择及模型的正确选择应用进行介绍。1 乙酸模型 在国外,Takagi等[1]在1970年制造出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七十年代末建立了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2~4]。以后经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三种方法:①经浆膜涂擦法;②经浆膜注入肠腔法;③经肠腔灌注法。国内将乙酸模型应用于中医药研究较早者为马贵同氏[5]。其方法是将豚鼠禁食24h后,以2%戊巴比妥钠溶液作腹腔麻醉(30mg/kg),并作肠腔清粪。制备0.3×0.3cm[2]棉花纸浸沾10%冰醋酸,通过细橡皮管由肛门送入结肠腔内6~8cm,豚鼠苏醒后进食。间隔2d重复进行,连续3次。夏冰等[6]将大鼠麻醉后,将聚乙烯导管按所需部位插入鼠结肠内,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酸0.5ml,经10~20s作用时间后用生理盐水5ml冲洗两次,并发现注入乙酸的佳浓度为4%~8%。乙酸模型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乙酸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国外报道佳致炎浓度为经浆膜法35%,肠腔灌注法10%。

  • 服用木通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尸检

    作者:何洪敏;赵宇;王鑫

    患者,男性,62岁,因腿疼一次服用木通75g(水煎服)。出现急性少尿、尿闭。急送某医院抢救,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治疗10余天,无效死亡。1 尸体检查 尸检尸检于死后20h进行,提取双侧肾脏及肝脏。肾脏被膜易剥离,切面皮髓质界线不清,肾乳头苍白色;肝脏切面灰黄色、贫血状。尸检号:A732 镜下观察 绝大多数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在许多坏死的肾小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球结构尚完整(图①)。肾门及肾周脂肪组织内可见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多数肾小球内皮细胞空泡变性、肝组织内肝细胞轻度颗粒变性、部分肝细胞浆内有胆色素沉积、汇管区及肝被膜有淋巴细胞浸润。

  • 支气管平滑肌瘤样增生并霉菌感染误诊l例

    作者:崔国亭

    患者,男,60岁。主因发烧、腰痛一月余,加重3d,曾在外院就医,按”上呼吸道感染、胆囊炎、胆结石”给消炎利胆治疗。病情日渐加重,并出现胸闷,活动后气短。于2000年9月2日入院。住院号:133762。入院后查体:平车推入科,神志恍惚,发热貌。T38.7°,精神差,消瘦体形,查体欠合作。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罗音及哮鸣音,心律齐,心率86次/min,肝脾肋下未触及,左髋部可见一约4×5cm左右的褥疮,骶尾部5×6cm的皮肤紫褐伴肿胀。皮肤无破损。入科后按“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治疗。给吸氧、解痉平喘治疗症状缓解:仍不能生活自理。活动后胸闷、气喘。入科后先后作X线胸片检查报告“慢性支气管炎,两肺间质性炎症”。胸部CT示:“两肺慢性支气管炎、双侧胸腔少量积液”。2000年9月2日纤支镜检查见左侧上舌叶嵴部可见米粒大小新生物。表面光滑。周围未见充血、水肿。右侧总支气管见较多粘稠分泌物,见狭窄及新生物。作刷片行细胞学检查见到炎症细胞。未见肿瘤细胞。2000年9月6日再次行纤支镜检查:左上舌叶支气管嵴部可见米粒大小样隆起。取材一块做病理学检查报告:支气管平滑肌瘤样增生。刷片作细胞学检查报告:见到多量霉菌芽孢团:留痰检查见到真菌孢子。给大扶康200mg静滴治疗一周症状改善出院。到外地进一步检查治疗。

  • 巨大胃间质肿瘤1例

    作者:于书奎;陈学志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63岁,1年前发现上腹部有一拳头大小肿物,无疼痛及不适感,未行诊治。肿物近日逐斯增大,并出现上腹胀痛,时有恶心呕吐胃内物,病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来院就诊。 B超检查:上腹部偏左可探及一个30cm×30cm大小的不均匀实性团块,其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12×9.1cm,内可见细小点状回声,B超检查:腹腔实性占位并液化及出血。 CT检查:上腹部偏左见一巨大囊实性肿物,约19.2cm×18.6cm×12.3cm,囊壁厚薄不均,并可见结节样突起。肿块前缘贴前腹壁,其分界尚清,上界与肝左外叶下缘分界不清。胃体位于该肿块下后方,明显受压变形,呈哑铃状。肿块与胰腺头体部分界不清,胰管不扩张,胰尾基本正常。 手术所见:胃小弯侧有一直径25cm大小类圆形巨大肿物,基底与胃小弯侧相连,表面不平似有多个结节,内部液化,为血水样腐臭液,约1000mL,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初步印象:胃体平滑肌肿瘤。 病理:胃间质瘤。

  • 迟缓性青霉素过敏反应1例

    作者:姜桂峰;赵兰芳

    1 病例摘要 某孕妇,29岁,于2000年9月23日以“足月妊娠”入院。查体:T36.8℃,P80次/min,R20次/min,BPl7/10kPa,宫底剑下二指,左枕前位,胎心140次/min,宫口容指,胎膜未破,骨盆狭窄。实验室检查:WBC8.6×109/L,Hb9.0g/L,血型“O”型。因“骨盆狭窄”行剖宫产术,术后做青霉素皮内试验阴性后,给“青霉素800万”加液体静脉点滴,40min后,产妇自述手掌热痒感,继而胸、腹、背部痒感,出现全身米粒状红色皮疹,伴有胸闷,气短,躁动不安。立即停用青霉素给氧气吸入,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mg,异丙嗪25mg,静脉点滴5%GS500m1+氟美松5mg,30min后胸闷,气短缓解,2h后消失,红色皮疹5d后消失,改用头饱三嗪后,未出现上述反应。2 讨论 青霉素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菌素,它的G盐是一种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和组织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可使T淋巴细胞致敏而产生特异性抗体,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过敏反应。该产妇为青霉素慢性过敏,按正常操作常规应用青霉素出现上述反应,由于抢救及时愈后良好。因此,使用青霉素治疗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询问有无青霉素和其它药物过敏史。②仔细观察皮试反应,询问有无自觉症状,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③用青霉素过程中,注意病人用药后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 以单侧膝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1例

    作者:梁桂珍;杨文贤

    1 病例摘要 成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以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起病,而以单侧膝关节痛为首发症状,再无任何症状者实属少见。我院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王某,男,57岁,因单侧膝关节疼痛到某医院就诊,给予抗风湿病及感冒等类药物治疗,l周余不见好转,来我院。病人自述一侧膝关节痛,再无任何症状。查体:颈部可触及2个比花生米小的淋巴结,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末触及,脑电图检查正常。实验室:血象:WBC 70.4×109/L幼稚细胞占90% N 0.02 L0.08 PC76×109/L Hb110g/L。类风湿因子(-)抗“0”(-)。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原粒占89%,可见棒状小体,化学染色,过氧化酶强阳性。诊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当晚ll时许,鼻及口腔出血大约2000ml左右,抢救无效死亡。2 讨论 成人急性白血病多以贫血、出血、肝脾肿大、发热、胸骨压痛、全身疼痛起病。四肢关节痛,儿童较多见,而成人单纯单侧膝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无贫血、出血、肝脾无肿大,甚为少见,很易误诊为风湿病。 所以说个别白血病的病人的症状较特殊,并不象书本上描述的那样,因此临床单纯关节疼痛,千万不要忽视,要详细检查,后做出正确诊断。

  • 巨大阔韧带平滑肌瘤1例

    作者:江世敏;黄风;牟秀华

    1 病例摘要 患者43岁,因下腹包块5年,腹胀1年,于1998年6月1日收入院。患者5年前妇女普查时发现盆腹腔肿物、大小不详,诊断为子宫肌瘤。当时建议手术治疗,病人月经规律正常,无腹痛腹胀等不适,5年未治。近1年来,病人感腹胀、腰骶部胀痛,腹部增大,劳动时弯腰困难,随来诊收入院。患者月经正常、经量不多、无痛经,IMP:1998年5月20日,G2P2L2。入院查体:T:37℃,P:76次/min,R:21次/min,BP:14/9Kpa,身高1.58m,体重60Kg,慢性消耗病容,心肺正常,腹膨隆,可扪及一巨大包块,下起耻骨联合,上界达脐上四指、质韧,表面规则,活动受限,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被推到左上方,子宫及双附件区触诊不清,盆腹腔触及孕6个月大包块。B超示:子宫肌层可见28.2cm×21.5cm×18.0cm实性强回声,双附件显示不清,提示:子宫肌瘤。入院诊断:盆腹腔巨大包块(子宫肌瘤?)于6月4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开腹后即见左侧阔韧带内有一巨大包块,质韧、形状规则表面无结节、上有丰富血管走行、进一步探查见子宫正常,被挤到包块右下方,子宫左侧峡部与包块基底部相连一蒂约2cm×3cm,双侧输卵管、卵巢正常,整个盆腔无粘连,无腹水。诊断为左侧阔韧带内肿瘤,随打开左侧阔韧带,于阔韧带内钝性剥离肌瘤,分离完善后自基底部钳夹切断蒂部,切除肿瘤约30cm×26cm×20cm,重9Kg,包膜完整,剖示见肿瘤内为灰白色水肿的实性肌性组织,螺旋状结构不清。送快速病理为良性肿瘤故保留子宫及双附件。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侧阔韧带内平滑肌瘤透明变性。病人8d痊愈出院。出院诊断:左侧阔韧带内平滑肌瘤。2 讨论 阔韧带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一种类型,可分为真性阔韧带肌瘤和假性阔韧带肌瘤。本例为假性阔韧带肌瘤,仅以一蒂与子宫相连,肌瘤生长快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透明变性,又因子宫正常,故临床上月经无改变,以至病人五年病史未治,直至肌瘤长到9Kg出现压迫症状,行动不方便方才求治,临床上实属少见。诊断上亦难确诊,有时需在手术中方才确诊,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输尿管。

  • 红细胞引起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假阳性结果

    作者:曾蕴华

    ELISA法检测HBsAg对标本的要求是:空腹抽血、标本不能溶血。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溶血标本不影响测定结果,但遇到有些血标本量太少,测定HBsAg吸血清时有微量红细胞吸入,使结果产生假阳性现象,现就我们实验的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美国伯乐550型酶标仪,美国伯乐1575型洗板机。1.2 试剂:ELISA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试剂合,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3 取20份HBsAg阴性标本,用经离心后无红细胞的血清测定HBsAg,然后,仍用以上20份标本,加样时吸入微量红细胞测定HBsAg,用同批号试剂,按说明书进行操作,经37℃30min用洗板机洗涤5次拍干,加显色剂,37℃放置15min,加终止剂,酶标仪比色。

  • 尿微量蛋白定量的比值法测定

    作者:吴莹

    尿微量蛋白的定量测定需留取24h尿,殊为不便。近年我科用尿蛋白/肌酐(up/uCr)的比值取代原方法,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我们曾对50例肾病患者男性27人,女性23人,小年龄7岁,大年龄46岁,平均年龄23.55岁。病例包括尿毒症11例。肾病综合征19例。亚临床肾炎20例,均同时作二种方法检测对照。2 方法 尿总蛋白(TP)用3%磺基水杨酸沉淀法测定,尿白蛋白(Aib)、IgG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同时取晨尿标本检测尿肌酐(采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计算出up/uCr之比值。3 结果 晨尿up/ucr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呈高度相关。Aib测定结果,二者的相关系数在正常人为0.97,在肾脏病患者为0.93;IgG测定结果,二者的相关系数正常人为0.85,肾脏病患者为0.99;亚临床肾炎患者的尿常规检查TP均为阴性。本组患者IP为0.41土0.18g(正常入0.20土0.03),差异具显著性、P<0.01。实验提示:晨尿的up/ucr比值法检查替代24h尿微量蛋白测定具可行性,可以准确筛选肾脏病患者。

  • X线机高压硅柱热击穿故障检修与分析

    作者:王春平;黄雪峰

    1 资料 近期去某医院放射科检修北京医用射线机厂生产的F30—ⅡD型200mA、单管、旋转阳极、全波整流X线机。据使用人员介绍此机在透视时工作正常,摄片时电源电压V表及KV表指示有明显下降,机器嗡嗡声也较前明显加重,而mA表指示增高或冲顶,偶尔控制电路保险丝熔断。照片质量欠佳,甚至已不能诊断而浪费。2 分析及检修2.1 按常规这种故障现象应考虑高压部分有击穿、漏电,负载时电流增大所造成。首先拆下高压初级V1、V2并接交流电压表核对各mA档位KVP/V的对应值与说明书数据相符。接回V1、V2用钳形电流表检测高压初级在50mA、60KV,1s投照条件曝光时的负载电流在85A以上,远超过正常范围,因此初步认定故障发生在高压部分。

河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