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하북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6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205
  • 国内刊号: 13-12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31
  • 曾用名: 河北医学院学报;新医药研究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段惠军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扬生;黄鑫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无骨折脱位型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8月-2011年11月非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病例39例.其中A组(MP+HBO治疗组)17例,在伤后8h内使用MP冲击治疗,在持续心电监护下15min内经静脉快速滴注 MP 30mg/kg(冲击治疗),45min后继续给予 MP 5.4mg·kg-1·h-1,持续23h.冲击治疗后72h内即开始HBO治疗,连续30d.B组(MP治疗组)12例,大剂量MP冲击治疗后未进行HBO治疗.C组(HBO组)10例,仅HBO治疗,未使用MP治疗,仅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3组均给予20%甘露醇脱水及奥美拉唑针预防应激性溃疡治疗.随访6个月,评估3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伤后6周,A组和B组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C组(P<0.01);而A组和B组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A组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和C组,而C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差.3组消化道溃疡 、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大剂量MP冲击联合HBO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同时消化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未增加.

  • 基层医院产前超声筛查20例相关问题分析

    作者:刘静怡;周爱霞;王嘉悦

    目的 进一步明确基层医院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引起相关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提高基层医院产前超声诊断水平,减少因产前筛查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 对20例产前超声筛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产前超声筛查相关的医患矛盾,符合孕期18~24周必须检查出来的畸形占15%.结论 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和减少基层医院产前超声引起的纠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 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临床观察

    作者:楼丽颖;徐华永;裘静英;罗志芳;董志春

    目的 观察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选择应用预混人胰岛素(优泌林70/30 R)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改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全天平均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全天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1);②平均胰岛素用量少于治疗前(P<0.05);③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血糖较预混人胰岛素好,糖化血红蛋白更易达标,日间血糖波动性减少,但注射次数增加,对患者的依从性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血糖
  • 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观察

    作者:桑琳霞;魏忠梅;王秀丽;高增敏;刘莉

    目的 观察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3月住院的患者120例,导尿前无尿路感染,并随机分为A、B、C、D共4组.A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7d更换1次,B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10d更换1次,C组则应用普通引流袋每3d更换1次,D组应用普通引流袋每1d更换1次,比较各组菌尿的发生率.结果 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普通引流袋3d更换菌尿发生率低于每天更换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菌尿发生率低于普通引流袋,而抗反流引流袋7d更换菌尿发生率低于10d更换者.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尿路逆行感染的风险低于普通引流袋,以抗反流引流袋每7d更换1次为宜.

  •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38例临床分析

    作者:卢庆;许恩赐;江玮;蔡伟忠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38例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32例,无症状经体检发现者6例,均行内分泌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肿瘤位于左侧21例,右侧17例,肿瘤直径2.5~6.5cm.结果 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45~160min,术中出血量40~400mL,术后住院时间5~9d,无重大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3~50个月,术后1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患者36例,另2例血压较术前低,但仍需口服降压药物,所有肿瘤均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安全、出血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值得在具备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

  •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宏侠;郭君

    目的 观察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初产妇140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欣普贝生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2组Bishop评分、疗效评价、产程评价、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引产失败率和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ishop评分在治疗前和用药6、12、24h分别为(4.38±1.37)、(5.98±1.39)、(7.18±1.53)、(8.62±1.62)分,而对照组分别为(4.41±1.42)、(4.79±1.40)、(5.62±1.28)、(6.21±1.33)分.2组用药6、12、24h的Bisho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1产程和总产程[(4.63±1.68)h和(5.59±1.54)h]较对照组[(5.78±1.98)h和(7.12±1.87)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引产失败率和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或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出生1min和5min后Apgar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的药物,可缩短产妇的临床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

  • 新生儿TORCH感染状况及早期检测的应用

    作者:赵立敏;鹿雷鸣;陈志诚;陈素哲;赵刚

    目的 了解新生儿TORCH即弓形虫(toxoplasma,TOX)、单纯疱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ic virus,CMV)、风疹病毒(herpessimpiex virus,HSV)的感染情况,对筛查阳性的患儿其母按年龄、职业、区域进行分类,了解TORCH在孕妇中的感染情况,达到早期预防,减少新生儿感染的目的.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住的新生儿3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血清CMV、TOX、HSV、RV、IgM抗体.结果 350例新生儿中CMV-IgM阳性9例,TOX-IgM、RV-IgM、HSV-IgM各1例,感染率分别为2.6%、0.25%、0.25%、0.25%,TORCH总感染率为3.4%,临床无特异表现,孕妇以农民居多.结论 新生儿TORCH感染危害性大,对新生儿进行筛查是必要的,预防须从母孕期开始.

    关键词: 病毒 感染 婴儿 新生
  •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综合分析和防范

    作者:李学;李玉杰;李莹;李华琳;李剑锋;王志明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与发病规律等,促进对该病的提早认识和警醒.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统计和分析其用药史、临床表现、血液生化以及治疗效果等相关因素,后给予综合判断.结果 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和剂型很多,其中以中草药多,其次为抗结核药物,与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用药时间以及并发其他疾病等相关,绝大多数治疗预后较好.临床表现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其次是胆汁瘀积型,混合型较少见.治愈131例,好转21例,加重或未愈3例(其中癌变1例),死亡1例.结论 中草药和抗结核药仍然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虽然大多预后较好,但是临床医生必须在源头上及各个环节高度警醒和充分重视,注意监测肝功能,并严加防范.

  • 利用影像数据坐标转换定位头颅外体表标志与颅内靶点关系

    作者:李滨;雷学;戴萌;王润辉;毕艳华;范振增

    目的 利用螺旋CT图像及其后处理工作站,结合颅外标志,寻找颅内病灶与头皮各点的对应位置关系.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的CT及后处理工作站(AW4.0),选择患者头颅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水平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等4种图像重建,从中获得双侧外耳门上缘、病灶侧颧弓上前缘皮肤点、手术靶点的原始三维坐标值.设病灶侧外耳门上缘为原点,颧弓上前缘皮肤点位于x轴,对侧的外耳门上缘位于xoy平面上,将原始坐标数据代入坐标转换数学公式,求出上述4个点在新坐标系的新三维坐标值x1,y1,z1,即x1值为靶点距原点外耳门上缘前(后)的距离,z1值代表靶点距原点外耳门上缘上(下)的距离,y1值代表靶点垂直深度距离.该法用于13例需手术定位患者,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成功定位靶点.结论 利用螺旋CT和CT工作站,获得颅外体表标志以及颅内靶点的原始三维坐标值,建立以病灶侧外耳门上缘为原点,眶耳线为x轴的新三维坐标系,通过数学方法转化,获得靶点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实现对颅内靶点的体表定位.该方法实用可靠,是一种新的简易颅内病灶定位方法.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3、IFN-γ和TNF-α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孟淑英;孟祥海;段红艳;郭春红;王欣颖;郑秀环

    目的 检测毛细支气管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发病中的意义及与哮喘发病的关联.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毛细支气管炎、非喘息性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IL-13、IFN-γ和TNF-α的水平.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3、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喘息性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FN-γ的水平明显低于非喘息性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P<0.05),而非喘息性肺炎患儿与健康儿童上述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异常,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 细胞色素P4501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ER相关

    作者:王瑾;笪纪平;徐培培;李雪静;程建新;李利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细胞色素P4501B1(cytochrome P450 1B1,CYP1B1)、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子宫内膜癌及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使用奥林巴斯公司DP70成像系统完成采图,应用Image-Pro Plus5.1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标本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腺上皮胞浆中CYP1B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而COMT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P1B1表达随雌激素受体表达增强而增强(P<0.05).CYP1B1与COMT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正直线相关关系(r=0.384,P<0.05).结论 CYP1B1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发挥依赖雌激素受体,而COMT起保护性作用.此2种酶共同维持机体内正常的雌激素代谢,防止过多致癌物的产生.

  • 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灶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吉英;孙萍

    目的 探讨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灶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室内强回声灶的胎儿1 0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心室内强回声灶大小、数量与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1 068例中,其中心室单发强回声灶983例(左心室965例,右心室18例),心室多发强回声灶62例(左心室48例,右心室14例),双心室强回声灶23例;心室单发强回声灶直径<2mm者547例,强回声灶直径2.0~2.5mm者420例,强回声灶直径>2.5mm者14例.在1 068例有心室强回声灶的胎儿中不伴发心脏结构异常者985例,伴有心脏结构异常者83例.结论 胎儿右心室强回声灶、心室多发强回声灶、双室强回声灶及左心室单发强回声灶直径较大者与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相关性大.

  •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加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观察

    作者:杜建华;李晓民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配合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8例)和治疗组(B组,48例).A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消脓汤.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9.0%,B组总有效率为96.3%,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胆总管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监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

    作者:林秀红;张茜;任瑞芳

    目的 观察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的变化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择期行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夹闭T管,试验组术后1、3、5d经T管监测胆总管压力及胆管流速,并对2组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T管夹管、闭管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5、7d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T管监测胆道压力和流速可提早夹闭T管,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乳腺钼靶X线表现局限性结构扭曲阴影43例分析

    作者:张俊梅;孟庆波;赵林;刘晓鹏

    目的 探讨乳腺内局限性结构扭曲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特点,以提高其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43例钼靶X线表现为乳腺内局限性结构紊乱的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对病灶的形态结构、密度及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1例.结论 对局限性结构紊乱进行仔细分析,加深认识,提高乳腺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 乳腺肿瘤 X线 诊断
  • 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无菌检查法验证

    作者:魏建层;赵珊;苏五缺;齐晓光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的无菌检查方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无菌检查法,采用酶中和结合薄膜过滤法消除头孢唑兰的抑菌活性.结果 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的抑菌活性被消除.样品管无菌生长,六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 酶中和薄膜过滤法可作为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无菌检查的常规方法.

  • CT动态增强扫描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徐泉平

    目的 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4例(后均经手术病理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增强CT扫描,观察组使用动态增强CT扫描,比较2组的扫描情况及确诊率.结果 对照组疾病确诊率为42.9%,观察组疾病确诊率为8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动态增强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确诊率,为切实的治疗提供保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 水林佳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作者:何冬娟;刘加和

    目的 观察水林佳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指导,给予诺和灵30R控制血糖(剂量随血糖调节),对照组单纯给予以二甲双胍,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加水林佳,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HbA1c)、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胆固醇(cholesterin,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BG、PBG 、HbA1c、ALT、AST、BMI、TC、T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 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林佳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CINⅠ、CINⅡ及CINⅢ发病高危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王丽双;毛原夫;杨晶;韩世愈

    目的 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发病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CIN患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218例CI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CIN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INⅡ、Ⅲ组较CIN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HPV总转阴率为75.78%,总有效率为99.08%,术后随访6~18个月,发现病灶残留4例,复发2例(0.92%).回归性对照研究发现流产史、HPV阳性、过早的性生活、多性伙伴,不洁性交、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lled diseases,STD)、口服避孕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阳性、STD、多性伙伴、过早的性生活、不洁性交、流产史与CIN发病高危因素显著相关,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前期病变,发现其发病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CIN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 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37例手术体会

    作者:苏铁柱;白惠;幺文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早期手术方式,更好杜绝动静脉内瘘的失败.方法 手术前行双上肢彩超后,在肘上选择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或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供透析使用.结果 37例内瘘术后通畅均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2~24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20例仍在继续使用.7例因家庭条件放弃治疗,8例因患者不在本地失访,2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早期确定手术方法,在肘上高位建立动静脉瘘维持透析是比较好的方法.

  • 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作者:杨丽萍;刘彦霞;杨艳辉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临床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2组咳嗽消失、喘憋消失、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治

    作者:毛伟坤

    Whipple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大,故出现了对Whipple术的改进,其中流行的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yorus-preserv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PPPD),其较Whipple手术,具有预防术后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点,但其术后易发生胃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影响了该手术的广泛开展.本文回顾性总结PPPD 82例,就术后DGE的诊治报告如下.

  •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2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颖丽;邸禄芹;刘玲

    本文统计了2003年1月1日-2012年2月3日在我科诊治的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儿23例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患儿,男性5例,女性18例;年龄11个月~1岁2例,>1~3岁12例,>3~7岁6例,>7~14岁3例;发病地区来自农村16例,城乡结合部5例,城市2例;起病年龄6个月~1岁1例,>1~2岁13例,>2~3岁2例,>3~7岁5例,>7~11岁2例;病史6个月~7年;有家族史5例,其中4例母亲血磷低,1例外祖母、母亲血磷均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矮身材,骨骼畸形.20例在院外误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例疑诊为成骨不全症.

  • 中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艳侠;陈立敏;王颖

    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与非糖尿病肾病(non diabetic nephropathy,NDN)血液透析患者相比,中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并发症多,其远期预后差,本文就本院30例中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生存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患者生存的各种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 肝脏未分化胚胎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智峰;赵忠良;张绍东

    肝脏未分化胚胎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L)早于1978年由Stocker和Ishak首先报道并命名[1],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恶性的、源于肝脏间叶细胞的梭形细胞肿瘤.儿童较为多见,在儿童肝脏肿瘤中发病率居第3位,好发年龄为6~10岁;成年人极为罕见,在过去50年里,成人UESL报道案例不足60例,可用于研究的成人病例微乎其微[2-3].因为少见,故UESL术前诊断非常困难,误诊率极高,常被误诊为肝包虫病、肝脓肿、肝母细胞瘤、原发性肝癌等,常因诊断不明而延误治疗[4-6].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 近年来,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进步,其预后亦得以不断改善.May等[9]报道5例UESL患者平均生存期达53个月.术后予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3].早期明确诊断、手术完整切除、术前术后辅以化疗为主的多种综合治疗手段等被认为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潜在风险因素评估与护理对策

    作者:梁书荣

    膝关节表面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重度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佳治疗方法,主要适应证包括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血友病性关节病、膝关节或者股骨胫骨的干骺端感染、严重涉及关节面的创伤性骨关节炎等疾病[1].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老龄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增高,进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人群也在增加,手术指征逐渐放宽,相应的手术风险也随之增加,并发症种类也逐渐增多.为了减少风险因素,降低手术并发症,增加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度,现就其围手术期潜在风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 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神经性疼痛的治疗进展

    作者:邱轩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引发的神经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该并发症的治疗基于以下3个方面:①基础疾病治疗;②基于发病机制的治疗;③对症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提供不同的药物治疗,其中α-硫辛酸、依帕司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度洛西汀和普瑞巴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糖尿病慢性神经性疼痛的药物治疗依然是困扰医生的难题之一.本文就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神经性疼痛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下腰痛的发生机制与影像学检查

    作者:张旭静

    下腰痛是一种由非急性病长期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下背部、腰骶部及臀部慢性疼痛[1],是具有腰背部疼痛的脊柱、神经根和软组织一组疾患的总称[2].下腰痛在临床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且病因非常复杂.60%~80%人在一生中可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是成年人失业或致残的常见病因之一,其中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性下腰痛.近年来,人们对于下腰痛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许多深入研究,以期望能得到更准确的诊断及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影像学是重要的检查手段.本文就下腰痛的发生机制与影像学检查综述如下.1

  • 髌骨骨巨细胞瘤1例

    作者:尧浩;扈文海

    患者,女性,29岁.因右膝关节疼痛1年,间断性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右侧髌骨骨软骨炎",给予非甾体类药物、理疗等治疗,疼痛症状有所好转.1个月前患者右膝关节疼痛不适加重,上楼、下蹲时明显,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大腿肌肉较对侧轻度萎缩,右侧髌骨上缘10cm处周径35cm,左侧同处周径39cm,右髌骨较左侧略微肿大,表面皮肤无明显红肿,皮温正常,未见明显静脉曲张,压叩痛(+),浮髌试验(-),右膝关节活动度轻度受限,屈120°,伸0°,右下肢血运、感觉正常,未见静脉怒张,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X 线片示:右髌骨溶骨性骨破坏,内见多房性骨嵴,骨皮质变薄,骨皮质边缘欠完整,轻度骨膨胀,未见软组织肿块(图1).CT示:右髌骨肿瘤,皮质变薄,边缘清晰,边界硬化带缺如(图2).

    关键词: 髌骨 巨细胞瘤 治疗
  • 直背综合征合并外伤性胸骨塌陷1例

    作者:苏建辉

    患者,女性,24岁,主因间断胸闷、心悸数月就诊,自述曾因心悸、胸闷在北京及石家庄市数所医院就诊,均未查明原因.5岁时曾因外伤导致胸骨塌陷.查体发现患者消瘦,身高170cm,体质量仅41kg,胸廓前后径明显缩短,胸骨明显凹陷呈漏斗状.心脏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偏快,不除外胸廓压迫所致.动态心电图:①窦性心律(部分时段出现多源性异位房性心律);②室性早搏(3个),室上性早搏(181个),部分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X线表现:胸部正位片(图1)示胸椎上部轻度右凸左凹变形,心脏略向两侧增大,心胸比率0.57;胸部侧位片(图2)示胸椎曲度明显变直,胸骨厚度增宽,与椎体近于平行,胸廓呈扁平状,胸廓前后径明显缩短,约64.5mm(T8胸椎椎体下缘至胸骨后缘水平距离),胸廓横径(通过右膈面高点两侧肋骨内缘间的水平距离)为259.97mm ,前后径与横径比值为24%,T3~T12胸椎曲度弧高(T3胸椎前上缘与T12椎体前下缘连一直线,再做T3~T12椎体前缘弧形连线,取两条连线之间的长垂直距离)约5.34mm,胸骨后间隙明显变窄,心后间隙缩小,诊断:直背综合征.

  • 肝胰结核1例

    作者:何津;张景华

    患者,女性,67岁,主因间断上腹部隐痛6个月伴间断发热1个月入院.发热多于下午出现,高体温38.7℃,伴夜间盗汗.无腹胀、腹泻,无咳嗽、咳痰,无黄疸,无体质量下降.患者否认结核病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7℃;腹平坦,柔软,无肌紧张,上腹剑突下轻压痛,肝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6.29×109/L.血HBsAg阴性.血肝功能正常.血甲胎蛋白、CA199、癌胚抗原均在正常范围.胸部CT示未见异常.腹部CT平扫表现为肝脏外形无明显改变,左外叶可见一类圆形密度减低影,直径约5cm,边界不清,无钙化斑;胰腺体部见一类囊性低密度影,边界清楚,直径约1.3cm.增强CT扫描后可见胰腺及肝脏病灶周边环形强化.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近似于CT表现.入院后初诊为胰腺癌并肝转移.拟行全身化疗.但加查结核菌素试验为强阳性,故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示干酪样坏死.后确诊为肝胰结核,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复查腹部CT见肝脏病灶明显减小,胰腺病灶已近消失.

    关键词: 胰腺 结核
  • 下肢大动脉损伤以远动脉血栓形成2例

    作者:李志;梁忆;张学斌;赵昌平;宋朝晖

    下肢大动脉损伤(髂动脉、股动脉等)是比较严重的创伤,处理不当可导致截肢,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据报道[1]结扎髂外动脉的截肢率为46.7%,结扎股动脉的截肢率为80%.刘建龙等[2]报道上肢主干动脉损伤后远端动脉内有血栓形成.而下肢动脉损伤后的远端动脉血栓形成,尚未见明确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2例下肢大动脉不全损伤或血管挫伤后远端动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报告如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