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外科学

国际外科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국제외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96/R
  • 国内刊号: 谷俊朝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ijs@cmaph.org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血管介入技术在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文;陈学明;李晨宇;冯海

    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手术方式也一直发展变化,而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此类手术更为安全和方便.本文总结了肾动脉介入、下腔静脉滤器、球囊和血管镜在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中的应用.

  • 腹部切口疝的诱因分析与治疗进展

    作者:刘霞;张培建

    腹部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部切口疝形成的两大直接原因是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和腹内压升高,所以引起切口愈合不良和腹内压升高的因素都是切口疝的诱因.目前手术治疗是腹部切口疝唯一的根治方法,主要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本文对近年来腹部切口疝诱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 射频消融术对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以宁;季洪亮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年轻化,随着乳腺癌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明显升高,使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日前绝大部分乳腺癌患者要求小仅要彻底地切除肿瘤,同时也要保证生活质量,减少心理压力,并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因而过去常规治疗(手术加放化疗、雌孕激素)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追求,而乳腺癌的射频消融治疗也就成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本文简要地从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治疗方法、当今治疗现状、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阐述.

  • Chiari Ⅰ畸形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作者:马志明;王义荣

    ChiariⅠ畸形是后脑发育异常的先大性畸形,有关其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如容积学说、遗传学说等.而近几年学者们又根据Chiari Ⅰ畸形伴发脊髓空洞症总结了一些新的学说,但具体机制至今未明确.本文从Chiari Ⅰ畸形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角度对该疾病进行综述.

  • 深静脉血栓中静脉瓣破坏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周瑜;乔彤

    静脉瓣在人体中起重要作用,观察发现当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溶解时,静脉瓣多有损坏.目前关于静脉瓣损伤的机制还没有完全阐述清楚,其中诸多不利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血栓形成,以及血栓形成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在深静脉血栓病程中普遍存在.故本文着重在炎症方面回顾近年来深静脉血栓中静脉瓣破坏的研究进展.

  •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尹文娟;夏想厚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总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包含生存资料的159点乳腺癌组织芯片MMP-13(126例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组织芯片中MMP-13的表达.统计分析MMP-13在乳腺癌组织、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MMP-13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的相关性;高MMP-13表达组与低MMP-13表达组的乳腺癌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MMP-13在乳腺癌组织(54.4%)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7.5%)(P=0.003);MMP-1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0.257,P=0.006)、临床TNM分期(r=0.310,P =0.001)、HER2表达(r=0.192,P=0.041)呈正相关,而与肿瘤大小(r=0.143,P=0.128)、肿瘤组织学分级(r=0.010,P=0.915)、ER/PR表达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MP-13高表达组乳腺癌病例总体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结论 MMP-13高表达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和独立的小良预后因素.

  •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庆阳;万智恒;侴丽鸿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相对于传统术式的优越性.方法 对60例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n=30)和腹腔镜手术(n=30),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下地活动时问、胃肠恢复功能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程度、切口瘢痕,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胃肠恢复功能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切口瘢痕细微、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相对具有较多微创优点的方法之一.

  • 保留与去空肠黏膜的胰肠套入吻合方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力斌;陈思远;覃谦

    目的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保留空肠黏膜与去空肠黏膜胰肠直接套入加捆扎两种不同的吻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2003年2月 2012年12月对5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胰空肠套入吻合术;其中A组28例采用保留空肠黏膜残胰直接套入空肠3~4 cm,在距离残胰腺断端2~3 cm处将包盖于残胰腺体的空肠段用7-0丝线予以捆扎.B组30例则为去黏膜化,空肠黏膜外翻3 cm并去黏膜化处理并行肠黏膜下肌层与残胰体断端缝合,之后将空肠复位,随后按A组方法将包盖于残胰体的空肠予以捆扎.结果 A、B两组胰-肠吻合时间比较,A组比B组平均缩短(36±0.34) min(P <0.001);A组和B两组术后并发胰瘘分别为0和20.0%;A组和B两组术后迟发性残胰断端出血分别为3.6%和3.3%.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保留空肠黏膜与去空肠黏膜两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中,前者不受残胰质地、胰管大小影响和具有操作简便以及可以降低胰瘘发病率的优点.

  • 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尤小兰;王元杰;王道荣

    目的 研究Ki 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Ki-67、ER、PR、C-erbB-2的表达,分析Ki-67与ER、PR 、C-erbB-2、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6例(5%);Ki-67表达(+)36例(30%);Ki-67表达(++)31例(25.83%);Ki-67表达(+++)47例(39.17%).Ki-67表达与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表达、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年龄、月经状况之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R、PR受体表达、肿瘤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结论 Ki-67不能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 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荣君;章佳新;符德元;邵稳喜;石静;章幂

    目的 观察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与乳腺良性增生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预后提供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0例浸润性乳腺癌与3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中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期(pTNM)、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危险度分组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5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SOX7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21/50)和70%(35/50),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为70%(35/50).在浸润性乳腺癌中,SOX7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乳腺良性增生病的70% (21/30) (P =0.021<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乳腺良性增生病的43.3% (13/30) (P =0.033 <0.05)和20% (6/30) (P =0.000< 0.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5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SOX7和β-catenin蛋白同时阳性表达12例,同时阴性表达5例;SOX7和cyclinD1蛋白同时阳性表达11例,同时阴性表达5例;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同时阳性表达28例,同时阴性表达8例.经Spearman相关分析,SOX7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与p-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282,P=0.046 <0.05;r =-0.327,P =0.020 <0.05),β-catc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33,P=0.018 <0.05).在浸润性乳腺癌中,SOX7蛋白的表达在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ER、PR、Her-2和危险度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直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在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Her-2和危险度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7、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在大多数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异常,且三者在浸润性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通过同一通路发挥调节作用.SOX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三者的表达情况可成为临床上判断浸润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机械性抽吸与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长海;张希全;王义平;朱亮;潘晶晶;刘焕亮;任可伟

    目的 分析比较机械性抽吸与溶栓抗凝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229例):采用局麻下经皮穿刺患侧股静脉,导丝引导下插入12~ 14 F鞘管直接抽吸髋上髂、股静脉内血栓,髋下股、腘静脉血栓,利用Fogarty取栓球囊导管将血栓拖拉至髂、股内,再经患侧股静脉机械性抽吸血栓;髂、股、腘静脉血栓清除后,113例造影显示髂静脉存在狭窄或闭塞,行经皮血管腔内成行术或支架置入辅助处理;腘静脉以下残存血栓,术后辅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抗凝.B组(151例):采用单纯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结果 患肢肿胀、疼痛开始消退或减轻;A组术后当日,而B组则于术后3-7d.血栓完全清除(Ⅰ级):A组(63.32%)明显高于B组(37.09%)(x2=20.53,P=0.002).结论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机械性血栓抽吸优于单纯抗凝溶栓治疗,尤其在保护静脉瓣膜功能方面更具优势;血栓抽吸配合髂静脉成形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TKI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新前沿进展——2013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学术报道

    作者:梁小波

    1 前言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1].美国1992-2000年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校正年龄后的GIST年发病率为6.8/100万[2].欧洲地区的年发病率为6.5/100万~14.5/100万[3-6].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但有研究指出,每年临床新增病例在不断增加[7].

    关键词:
  • 可吸收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小桥;任旺

    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概念的提出,近30年来,聚丙烯、聚酯以及膨体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作的不可吸收合成补片在疝修补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腹股沟疝的复发率,提高了治疗效果[1-2],但术后慢性疼痛、异物感以及感染等风险依然困扰着部分患者,究其原因,这些永久性补片植入人体后产生的局部过度炎症反应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轻量型和复合补片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不够完美[3].对于腹股沟疝而言,理想的修补材料应当既能够实现足够强度的腹壁修复、杜绝复发;同时又没有异物存留,不会导致慢性疼痛等不适.可吸收补片显然能够满足后一方面的要求,如果在此基础上能保证可靠的远期修复效果,就有望解决永久性补片带来的诸多缺陷[4].鉴于此,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可吸收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5].

    关键词:
  • 小儿腹股沟疝治疗的若干问题思考

    作者:陈亚军

    早在公元前1 500年,在古老的希腊雕像上即出现了腹股沟疝的艺术表现,同时期,在埃及人的著作(Ebers的草纸书)中也描述了由咳嗽引起的腹股沟突出物.罗马的Celsus医师被认为在公元50年左右实行了早的疝手术[1].现代疝外科学开始于19世纪,当时医学界对腹股沟的解剖结构已有了准确了解.随着无菌手术的出现,有力推动了疝外科的发展.1871年Marcy施行的手术方法,今天小儿外科医师仍在沿用[2].

    关键词:
  • 疝与腹壁外科的前沿和争议

    作者:胡星辰;唐健雄

    20世纪后期,疝与腹壁外科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多数成年人的腹壁缺损并非是由于解剖学异常引起的,而是与胶原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结缔组织损害、生存时间延长、吸烟或者基因表达异常有关.目前,外科医师已达成共识:在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的手术方式迟早会被淘汰.所幸的是,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假体补片已被临床实践反复证明具有良好的组织耐受性和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 低位半月线疝一例报道

    作者:孙惠军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8岁.主诉:腹股沟右侧可复性肿物1年,左侧可复性肿物1个月.病史:右侧腹股沟肿物1年,约鸽子蛋大小.站立、咳嗽及腹压增高时肿物出现,但不降入阴囊.休息时肿物可以自行还纳.肿物出现时伴有坠感,无放射.无腹疼、腹泻、恶心、呕吐,未予治疗.1个月前左侧腹股沟出现一个相似大小的肿物.所有情况相仿.门诊诊断"双侧腹股沟疝"拟手术治疗收住院.既往高血压史20余年,血压高15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不规则服药治疗.吸烟20支/d.无酗酒史.BMI:26.2 kg/m2.查体发现站立位右侧腹股沟4 cm×3 cm肿物,质软光滑,无压痛.肿物不降入阴囊,手法可以还纳.左侧腹股沟5 cm × 3 cm肿物,质软光滑,无压痛.肿物不降入阴囊,手法也可以还纳.双侧透光试验均阴性.

    关键词:
  • 艾滋病血友病合并痔疮的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二例报道

    作者:刘保池;李垒;张伟伟;司炎辉;黄朝刚

    痔疮是一种小的常见病,但是危害不少.如果是血友病、艾滋病患者合并痔疮,传统手术切除痔疮的方法可能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免疫功能障碍容易合并感染.我们对2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合并痔疮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结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大动脉炎手术治疗二例分析

    作者:刁永鹏;宋小军;郭李龙;陈跃鑫;连利珊;李拥军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多发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相应受累部位缺血表现.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是TA治疗的基础,是保障开放或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于已经出现严重缺血症状的患者需进行外科干预,对于处于濒临缺血状态的患者是否需要处理,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介绍2例TA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关键词:
  •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一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作者:李宇;滕长胜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是乳腺的一种罕见恶性肿瘤,中英文报道大多数为个案,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经验不多.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了1例恶性AME患者,结合中英文文献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入院前1年余前体检发现左乳肿物,直径约2.0 cm,无明显不适.术前钼靶提示:左乳内下象限肿物直径2.3 cm,可见毛刺及分叶,恶性可能.

    关键词:
  • 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张有成;郭小虎

    自从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问世以来,关于手术方式的探索就未曾中断过.尤其是随着人工修补材料的广泛应用,疝修补的手术方式似乎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由之前无可靠的人工材料可用到今天品种繁多的人工材料的普遍应用,甚至有过度或不当使用人工修补材料的苗头,因而,不得不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关键词:
  •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操作技巧

    作者:张晨波;李健文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于1993年由McKeman和Laws[1首次报道,2009年,欧洲疝协会在《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中大力推荐该术式[2].TEP的本质是利用腹腔镜器械、通过后入路、在直视下操作进行的一种腹膜前修补手术.其特点是不进入腹腔,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进行操作.2013年4月29日,在济南召开的第一次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工作会议上,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共同制定了《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规范化操作指南》[3].本文结合指南和自身的经验,谈一谈TEP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作者:王秋爽;沈世强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hernia repair,LIHR)作为一项新技术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等优点[1].LIHR包括内环口关闭术、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虽然较开放性手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但术中和术后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并发症,为了使并发症降到低,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姚干;吴志强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日渐被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接受.但因操作方法完全不同于开放性疝手术,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对解剖不熟悉及采用新技术有关,且各有特点.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清楚地认识手术并发症,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才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文旨在阐述常见的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
  • 疝外科的新诊治进展(摘译)

    作者:谷俊朝

    食管裂孔疝的开放式修复和腹腔镜修复对比Open versus laparosc0pic hiatal hernia repair[J].[美国] Fullum TM,Oyetunji TA,Ortega G,et ai.JSLS,2013,17(1):23-29.背景已有文献报道了食道旁食管裂孔疝修复的腹腔镜方法的有效性.然而,对于优选的手术方法,以及食道旁食管裂孔疝修复相关的风险还没有大量数据的回顾性评价.方法 查询了1998-2005年通过腹腔镜、开腹或者开胸手术进行复杂的(将整个胃移进胸腔)和简单的(仅将胃的上部推进胸腔)食道旁食管裂孔疝修复的患者资料.对人口统计学和发病率进行多方差分析,并寻找病死率的独立风险因子.结果总共入选了23 514例患者.对于手术方法,55%的患者进行了开腹修复,35%的患者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并且10%的患者进行了开胸修复.腹腔镜修复后,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都显著降低(P<0.001).60岁以上患者和非白色人种死亡的概率更大.在简单组中,腹腔镜修复和肥胖与更低的病死率相关.结论在简单组中,腹腔镜修复食道旁食管裂孔疝的病死率更低.而年龄和人种与病死率相关.

    关键词:
国际外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