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外科学

国际外科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국제외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96/R
  • 国内刊号: 谷俊朝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ijs@cmaph.org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刘立;吴文川;刘保池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自身免疫耐受、免疫自稳、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抑制自身抗原或者非自身抗原如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人们对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新研究表明其能够诱导肿瘤特异性抗原和局部的免疫反应.此综述将讨论Treg细胞的相关表面分子及其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Cyclophilin A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黄侃;胡世雄;王三明;彭林

    腹主动脉瘤是常见的血管疾病.炎性反应与细胞基质退化在该病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主要分子机制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氧化应激、局部促炎性因子释放增多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活化增强.亲环素A(CypA)是亲环蛋白家族中重要的成员,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量表达,与腹主动脉瘤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MiR-21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保贵;刘炳亚;燕敏

    Mie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具有调控功能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长度18~23 nt,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近,大量研究表明,miR-21可作为原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参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凋亡等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miR-21的自身合成与表达调控、靶基因的验证及临床意义等方面作一综述,以便为将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重要资料.

  • 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丛菲;陈燕昌

    甲状腺髓样癌(MTC)来源于滤泡旁C细胞,占甲状腺癌的5%~10%,其中25%具有遗传性.MTC能够较早的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故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本文描述了MTC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并对新的治疗手段及预防性措施进行了阐述.

  • 微囊包裹人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作者:马明哲;程东峰;韩宝三;彭承宏

    微囊是指直径在200~1500μm的球形生物相容性半透膜,这种膜允许营养物质、氧气、细胞分泌的产物及废弃物双向通过,却能阻止大分子物质如抗体和免疫活性细胞通过.体内原位注射微囊化的肿瘤细胞在细胞生长、模拟体内细胞生长环境、制造原位肿瘤模型、器官转移模型等方面相对于体外单层细胞、团块状细胞培养,体内原位、远端器官肿瘤细胞注射及肿瘤组织种植,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微囊化人肿瘤细胞可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疗效评估等.本文对微囊化人肿瘤细胞的优点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应用与进展

    作者:张松泽;马金良

    肝切除一直是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的普及,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但也存在着操作复杂、器械昂贵、止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就有关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问题及疗效评价作一综述.

  • 抗血管生成拟态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东晓;杨力

    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经典肿瘤血管生成完全不同的血管模式,即由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围成一种周围只有肿瘤细胞而没有血管内皮细胞包绕的、由细胞外基质界定的、过碘酸-希夫染色阳性的、互联的网状管道.血管生成拟态与肿瘤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是,传统的以内皮细胞为靶向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抑制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无明显效果.因此,对高侵袭肿瘤设计抗肿瘤血管治疗方案时,应该考虑血管生成拟态这一重要因素,抗血管生成拟态治疗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重点综述抗血管生成拟态治疗的研究进展.

  • 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大鼠肝移植术后的变化意义

    作者:庄卓男;张培建;孟中良;张杰;苏辉

    目的 探讨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I)以及m-AS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手术中的变化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门静脉灌注的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A组:自体原位肝移植组;B组:正常大鼠假手术对照组.测定两组大鼠术后各时间段血清中m-AST、AST及ALT,计算出m-AST/AST比值,观察其在手术后的变化.结果 术后1 h A组ALT为1149.2 U/L,而B组ALT为111.3 U/L;术后1 h A组AST为819.5 U/L,而B组AST为128.2 U/L;术后1 h A组m-AST为290.8 U/L,而B组m-AST为40.5 U/L.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m-AST、AST及AL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A组与B组相比肝脏损害的程度明显增加.A组m-AST/AST随时间延长其变化较明显.m-AST较AST在血清中半寿期短,而术后AST在本试验中则缓慢恢复正常,致使A组m-AST/AST比值术后6 h明显下降,值为0.12,说明术后6 h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有所恢复.结论 血清m-AST的变化有利于大鼠肝移植手术的预后判断,较AST相比更能在早期反映肝细胞损伤及恢复情况,对大鼠肝移植术后的肝细胞及其线粒体损伤的评估和诊断治疗有指导价值.

  • 系统评价指导下PVP/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孟纯阳;李庆伟;胡侦明;郝杰;盛遵启

    目的 探讨系统评价指导下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2009年3月,针对性选择46例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根据系统评价包括:Jikei骨质疏松分级、Genant半定量法分级、伤椎数量.分为A、B两组.A组2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52~78岁,平均69岁.骨折椎体节段:T6~L5,其中胸椎14例,腰椎6例,胸腰椎5例.B组21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54~82岁,平均71岁.骨折椎体节段:T6~L4,其中胸椎11例,腰椎6例,胸腰椎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疼痛强度评价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测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问12~45个月,平均23.5个月.A组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85.95±4.31)%.B组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93.64±3.35)%(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使用(AID),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系统评价选择使用PVP及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疗效优良、并发症少的优点,且疗效相似,创新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理念.然而,PKP可以更好的恢复椎体的高度.

  • 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感染脂肪干细胞

    作者:王克明;马继光;栾杰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对脂肪干细胞的感染效率以及感染后是否可形成有效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确定感染强度(MOI)值.方法 利用消化分离方法和脂肪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分离人脂肪干细胞,利用相同MOI的Ad-HGF感染脂肪干细胞,ELISA法检测HGF的表达.结果 脂肪干细胞均呈贴壁生长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原代培养的细胞7~10 d即达70%~80%融合,Ad-HGF感染脂肪干细胞后HGF可在48 h高效表达.结论 提示腺病毒可有效介导HGF基因,可感染脂肪干细胞,并能够产生有效浓度的HGF.

  • 微管蛋白Transgelin判断肝癌切除术预后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邱继刚;翁永强;唐健雄;袁祖荣

    目的 研究肝癌中转胶蛋白(Transgelin)表达预测肝癌切除术患者复发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3例肝癌切除术患者肝癌和癌周组织的Transgelin表达水平.以Logrank检验、Kaplan-Meier分析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Transgel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ransgel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肿瘤TNM分期以及术前血清AFP水平呈正相关性.Transgelin阳性表达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ransgelin是影响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0.01).结论 Transgelin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肝癌切除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残余或再生结石1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汤志刚;黄强;陈炯;郑浩;邵成颂;虞德才

    目的 探讨肝胆管残余或再生结石外科治疗方法,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136例行以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残余或再生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死亡1例(0.7%),胆漏6例(4.4%),膈下脓肿2例(1.5%),其余正常.全组随访时间2.5~8.3年,115例(84.6%)无自觉症状,6例(4.4%)有胆道感染表现,6例(4.4%)仍有残余结石,9例(6.6%)于术后2~5年出现结石复发.结论 肝胆管结石患者应采用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并配合术中纤维胆道镜及术中B超定位取石,有利于提高疗效.

  • 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48例的临床经验与分析

    作者:蒋国庆;谈景旺;柏斗胜;赵伟;张克志;胡本顺;宗亮;陈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手术操作要点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2006年8月-2009年4月对48例肝囊肿施行腹腔镜治疗,其中开窗术46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单发肝囊肿41例,多发肝囊肿7例.结果 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一例胆漏、出血.除左半肝切除术,手术时间均为30~96min,平均45 min;出血量10~90 mL,平均26 mL;住院时间3~9 d,平均5 d;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32个月.复发2例.结论 丰富的经验与合理妥善的手术操作规范是避免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关键.腹腔镜治疗肝囊肿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的特点.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囊肿 复发
  • 腹腔镜肝切除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丁佑铭;汪斌;黎朝良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2例肝血管瘤患者中,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5例,腹腔镜肝段或局部切除7例,其中3例合并胆囊结石同时切除胆囊.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5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 mL,术后肺部感染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 d.术后无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0个月无复发.结论 在严格控制手术指征、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操作的前提下,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安全可行.

  • 身体质量指数与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家宏;卢云

    目的 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肝癌患者手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按照BMI把患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和肥胖体质量组.每组患者记录手术前后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结果 正常体质量组、肥胖体质量组和超体质量组患者手术前后ALT差值分别为(14.9±1.98)U/L、(15.4±2.27)U/L、(22.2±1.32)U/L;γ-GGT差值分别为(16.2±1.33)U/L、(18.7±0.97)U/L、(22.3±1.27)U/L;TG差值分别为(0.18±0.44)mg/dL、(0.21±0.08)ng/dL、(0.25±0.03)mg/dL.超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肝功能恢复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体质量组肝功能恢复明显慢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AST、ALP、TC、HDL、LDL手术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γ-GGT、TG手术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体质量指数与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有关,肥胖BMI患者肝功能恢复较正常BMI患者预后慢.

  •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

    作者:翁永强;唐健雄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由于影像技术的普及与提高,该病的发现率和报道也日趋增多.目前对该病的起因及来源尚存在许多疑问,治疗标准也各有不同,因此在做出医疗决策时常有分歧:对于体积较小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长期随访固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但在如何判断瘤体是否会增大以及选择大血管周围血管瘤合适的手术时机,以避免更大手术创伤和风险时,却十分困难,必须慎之又慎.

  • 艾滋病合并肝脏巨结节型结核瘤的2例诊治分析

    作者:刘保池;曹烨;刘立;李垒;司炎辉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肝结核瘤是一种少见的腹内脏器结核.艾滋病合并巨大肝脏结核瘤更是鲜见报道.我们手术切除2例艾滋病合并肝脏巨结节型结核瘤,现报道如下.

  • 伴发副肿瘤天疱疮的腹膜后Castleman病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夏强;邹湘才;梁国健;林建生;洪楚原;张继民

    副肿瘤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常伴发于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如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胸腺瘤及Castleman病等,也可伴发于非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包括肠、前列腺、胰腺和乳腺的腺癌、炎性纤维肉瘤及恶性黑素瘤等.该病临床比较罕见,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近确诊2例腹膜后Castleman病伴发PNP的患者,均及时手术切除肿瘤,治愈后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 腹膜原发浆细胞腺癌1例分析

    作者:高峰;于进;谷俊朝

    1病例资料武某,女,72岁.主因:大便习惯改变伴右下腹痛1周.1周前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加,4~5次/天,伴排便不尽感,每次量不多,无血便、黑便,同时出现右下腹痛,无腹胀、恶心、呕吐.3 d前至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大兴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予静脉补液抗炎治疗后腹痛较前好转,查下腹部CT示升结肠旁占位,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 成人肝血管瘤诊疗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谢文彪

    肝血管瘤的处理素存争议[1].健康体检的开展和B超、CT等影像检查设备的普及使人群中该病的发现率明显增加.新的治疗手段如经肝动脉栓塞(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等的出现,给该病的处置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如何减少盲目的治疗干预、杜绝无原则的趋利性医疗行为,对有处理指征者选择有利的干预方法显得日益重要.本文结合文献及自己的临床实践,就成人肝血管瘤诊疗中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胆相关并发症探讨

    作者:王晓雯;郭晏同;赵景明;胡琳;王欣;毕敬涛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肝癌的治疗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既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姑息性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又可以作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前减少肿瘤大小及血运的辅助治疗方案[1].

国际外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