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국제생물의학공정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81
  • 国内刊号: 12-13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8-86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李迎新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织缺损研究进展

    作者:陆莹莹;许争;温东朋;王国胜

    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是一类经过特殊方法分离皮肤表皮与真皮,去除真皮层内的朗格汉斯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附件细胞以及抗原成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而仅保留胶原纤维、弹力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特殊生物材料.ADM不引起机体排斥反应,为组织修复提供了良好支架,便于血管化和宿主细胞植入.其制备过程包括分离表皮与真皮、脱细胞成分及打孔、冷冻干燥等.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ADM可分为同种异体ADM和异种ADM、补片型及注射型ADM、交联型与非交联型ADM,同时已有产品相继问世,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ADM现已广泛应用于各外科领域,如深度皮肤烧伤、乳腺癌术后乳腺重建、修复口腔黏膜、腹壁疝及声带麻痹等.因其自身特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就ADM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基于α波控制的新型异步脑机接口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史丽娟;许刘杨;何欣奇;赵云;林俊堂;于毅

    脑机接口(BCI)是在人脑和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一种直接的信息交流和控制通道,是一种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传输通路的全新信息交流系统.基于α波控制的新型异步脑机接口技术可实现系统“工作”模式和“空闲”模式的自动切换,选择与运动想象关联较大的脑电信号.首先对脑机接口和基于α波控制的异步脑机接口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并对基于α波控制的新型异步脑机接口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后对研究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Smac模拟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杜亚南;王彦;刘强

    肿瘤细胞对治疗因素产生耐受是治疗疗效受限的主因.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的高表达是肿瘤细胞产生治疗抗性的重要因素.Smac作为一种有效的促凋亡蛋白,可明显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但是,外源Smac蛋白及其活性基团均不能进入细胞而发挥功能.因此,对于Smac模拟物的研发及其作用机制的探索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针对近年来Smac模拟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基于生物雷达的人体步态非接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帅杰;李钊;王梦梦;张华;吕昊;梁福来;祁富贵;王健琪;路国华

    人体步态是一个全身肌肉骨骼协调运行的复杂机制,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身份识别或临床疾病诊断的依据,在灾害救援、战场救护、反恐安保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传统的步态非接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学图像和超声等,其易受光线、能见度及障碍物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生物雷达技术发展迅猛,基于生物雷达的人体步态信号非接触检测技术更具优势,主要表现在:不受光线影响,可全天候识别;可穿透衣物、伪装甚至墙壁;可在烟、尘、雾等能见度低的天气条件下使用等.论述了生物雷达技术非接触检测人体步态的技术原理和方法,综述其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低能量激光照射对降低血脂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臣;刘伟超;王宏;沙洪

    高血脂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的高血脂人数逐年攀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脂症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运动饮食预防、抽脂手术以及低能量激光治疗等.很多研究表明,低能量激光照射治疗对降低血脂具有一定的疗效.针对有关低能量激光照射降低血脂的方法及血脂降低的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治疗血脂异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胃肠道施药胶囊驱动力智能调节方案

    作者:鲁正平;郭旭东;罗璐;陈雯;潘甜甜

    目的 依据胃肠道遥控施药胶囊在肠道内的姿态信息,智能调整所需的施药驱动力,以控制施药速度和施药量,节省功耗.方法 采用MPU6050 6轴传感器,使其Z轴与施药胶囊的中心轴重合,方向与施药胶囊出药口方向一致.监测X、Y、Z3轴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利用内置的数字运动处理器转换为四元数,再换算为欧拉角,实时获取施药胶囊姿态角,从而实现施药驱动力的智能调节.结果 根据实验,验算6轴传感器测得的姿态角与实际角度的误差小于1°.结论 设计的胃肠道遥控施药胶囊的施药驱动力智能调节方案,可高精度快速获取姿态角,为施药驱动力的智能调节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 激动型CD40单克隆抗体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飞;崔建功;张骜;周扬;李卫东;付蔚华

    目的 探讨激动型CD40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树突状细胞(DCs)经结肠癌冻融抗原致敏后予以不同条件激活,分为激动型CD40单克隆抗体组、阴性对照组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对照组,诱导培养至第7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表面分化相关抗原CD8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DCs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质量浓度,噻唑蓝比色法检测DCs体外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进而检测DCs所诱导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激动型CD40单克隆抗体组活化的DCs表面抗原CD8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DCs上清中IL-12的质量浓度亦显著升高((716.80±53.43) pg/ml比(405.51±12.17) pg/ml,P<0.05),活化的DCs具有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刺激指数2.006 2±0.438 3比1.365 0±0.209 8,P<0.05),活化的DCs所诱导的CTL对HCT116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抑制率(66.08±0.41)%比(46.60±1.10)%,P<0.05);而与TNF-α阳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激动型CD40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可促进DCs的活化与成熟,进而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的产生,从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

  • 一种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便携式医用内窥镜图像显示方法

    作者:孙荣贵;李丕丁;曾红雨;徐超

    目的 研制一种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便携式医用内窥镜图像显示方法,以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内窥镜工作站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方法 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内置的Video4Linux程序驱动的高清摄像头进行图像数据采集.使用无线网卡建立点对点网络,搭建局域网服务器.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访问局域网服务器获取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并可实现在LCD屏幕上的实时显示.结果 采集到的图像的分辨率为1 024×768像素,图像位深度为24位,帧率为30帧/s,实际平均传输速率约为2 MB/s.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采集的图像清晰,且可节约成本,对满足偏远地区的使用有效且可行.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颅脑创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商崇智;阴慧娟;董化江;孟慧鹏;丁红军;张艳龙;李刚;赵明亮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颅脑创伤(TBI)大鼠受损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TBI后注射生理盐水)和UC MSCs移植组(TBI后注射UCMSCs),每组10只.UCMSCs移植后第10天处死大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损伤区周围脑组织中UCMSCs的比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区周围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损伤区周围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UCMSCs移植组大鼠损伤区周围脑组织中CD90、CD73和CD105全阳细胞数比例较模型组明显增多(0.4%比0.1%,P<0.05);HE染色结果显示UCMSCs移植组大鼠脑损伤情况较模型组有所减轻;UCMSCs移植组大鼠损伤区周围脑组织中VEGF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GFAP和BDNF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UCMSCs移植治疗TBI大鼠可有效改善损伤区域的血管重建并促进神经恢复.

  • 超声射频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股动脉弹性早期改变

    作者:张军;齐夏;张恩琴;周艳华

    目的 应用超声射频信号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早期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1例T2DM未合并MA患者(A组)和53例T2DM合并MA患者(B组).为观察受检者股动脉管壁早期弹性变化,二维超声剔除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 mm者.二维超声清晰显示股动脉后,实时启动内-中膜厚度定量分析(QIMT)及动脉僵硬度定量分析(QAS)系统,检测受检者IMT、内径(D)及弹性参数,包括管壁扩张系数(DC)、顺应系数(CC)、弹性系数(α、β)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两组间上述参数差异及相关性.同期获得A、B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CRE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同组内男性与女性间及左、右两侧股动脉各弹性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CC、DC较A组降低,而α、β、PWV均高于A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组CC与α、β、PWV均呈负相关(r=-0.305、-0.312、-0.412,均P<0.05);DC与α、β、PWV亦均呈负相关(r=-0.319、-0.324、-0.405,均P<0.05).两组间股动脉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G、HbA1c、FPG、2hPG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TC、HDL-C、LDL-C、CREA、BMI、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脉弹性功能减退早于形态学改变,T2DM合并MA时股动脉弹性功能已减退,应用超声射频分析技术对其临床早期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