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국제부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870
  • 国内刊号: 12-13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滋养细胞凋亡的二阶段与子痫前期二阶段发病机制关系的探讨

    作者:徐欣然;陈叙;崔洪艳;贾艳菊

    子痫前期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孕产妇健康,而且影响后代远期预后,发病原因至今不清.该病是胎盘源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病理生理变化形成过程,以滋养细胞浸润异常,螺旋动脉重铸不良,胎盘血流灌注减少为特点;第2阶段为器官受损阶段,导致各种临床征象发生.滋养细胞凋亡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失衡可导致其侵袭能力异常.在子痫前期发病的不同阶段,滋养细胞凋亡的机制也不同.总结相关文献发现,第1阶段为蜕膜自然杀伤细胞及诱导绒毛外滋养细胞凋亡引起螺旋动脉重铸不足的阶段,第2阶段为螺旋动脉重铸不足引起胎盘缺血缺氧导致合体滋养细胞凋亡的阶段.其相关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妊娠晚期合并绞窄性膈疝致呼吸心跳骤停一例

    作者:张悦;陈悦

    膈疝是由于膈肌先天性缺损、薄弱点或外伤引起膈肌裂口,使腹腔内脏器进入胸腔而形成的疝[1].妊娠合并膈疝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是一种罕见的危重症.妊娠早期症状多不典型,随着孕周增大,子宫逐渐增大,腹腔压力随之不断增大,使胸腹腔压力差增加,膈肌上下压力失衡,致使腹腔脏器从膈肌薄弱处嵌入胸腔.早期嵌入组织脏器少,多以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就诊,常在诊断时多考虑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等常见病,从而造成误诊、漏诊.随着嵌入组织脏器增多,临床症状随之明显、加重,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结局.若嵌入脏器组织不可回纳,则可逐渐发展成嵌顿性或绞窄性膈疝,因组织脏器长期嵌顿缺血,可导致组织局部坏死,甚至脏器破裂.若腹腔压力突然增大,嵌入组织骤然增多,甚至可能造成急性猝死.现报告1例妊娠晚期合并绞窄性膈疝在检查中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例.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亮氨酸氨基肽酶的关系

    作者:叶桂云;池细俤;朱家瑞;黄远茂;陈莉青;李文燕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的关系以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南平市第一医院产检正常的妊娠妇女404例,经体检未孕健康妇女101例.选取同期在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HDCP妇女116例.检测受试者LAP、碱性磷酸酶(ALP)、D-二聚体、尿总蛋白、尿肌酐等,计算尿总蛋白肌酐比(UTPC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趋势图分析D-二聚体与LAP、UTPCR等的关系.结果:HDCP组患者收缩压、D-二聚体浓度和UTPCR高于非妊娠期组和正常妊娠各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P浓度低于妊娠晚期组(P<0.05).妊娠晚期组的D-二聚体浓度仅与UTPCR值呈正相关(r=0.190,P=0.011).HDCP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与孕周和LAP浓度呈负相关(r=-0.505,P=0.000;r=-0.443,P=0.001),与UTPCR值呈正相关(r=0.372,P=0.004).趋势图显示HDCP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于正常妊娠晚期妇女,血浆LAP浓度低于正常妊娠晚期妇女.结论:HDCP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LAP相关性较好,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LAP,结合UTPCR对HDCP早期发现、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临床价值.

  • 超声预测足月胎儿出生体质量方法的探究

    作者:张曼;马琳;孙玉伟

    目的:比较传统预测方法及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预测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探讨预测足月胎儿出生体质量的佳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7月产前0~5 d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并分娩的单胎足月孕妇224例,收集临床及超声资料.根据胎儿实际体质量,分为非巨大儿组(胎儿体质量<4000 g,n=183)和巨大儿组(胎儿体质量≥4000 g,n=41).使用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评价不同方法预测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参数、联合参数(临床+超声)的BP-ANN在不同组别预测胎儿体质量的误差小于传统预测方法(P<0.05),联合参数的BP-ANN在巨大儿组中随着训练样本数的增加误差降低(P<0.05);联合参数的BP-ANN在非巨大儿组、整体224例中误差均小于临床参数、超声参数(P<0.05),巨大儿组中联合参数、超声参数的BP-ANN误差小于临床参数(P<0.05),但联合参数与超声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NN预测胎儿体质量准确性优于传统预测方法;预测足月胎儿出生体质量的佳模型为联合参数的BP-ANN.

  • STAT家族在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荣荣;张玉泉;杨晓清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的自然流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多种因素可导致RSA,如染色体或内分泌异常,血型、免疫、生理解剖异常和生殖道感染.RSA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因素,尤其是与免疫调节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存在极大的关联性,其中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h)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的稳态在RSA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调控其平衡也已成为免疫学治疗自然流产的研究热点.调节免疫相关分子的信号通路中,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是目前研究为广泛也是被认可的经典通路.RSA发生时,JAK/STAT信号通路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发挥其生物学效应.STAT作为此信号转导通路上的关键分子,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 宫颈机能不全孕期手术方式的探讨

    作者:蒋倩颖;盛春燕;余为花;陈茜;赵绍杰

    目的: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孕期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孕期患者,单胎妊娠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共67例,其中自愿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峡部环扎术30例(研究组),自愿接受经阴道宫颈环扎术37例(对照组).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13±1.85)min vs.(16.24±2.29)min,P=0.00].而研究组术后平均分娩孕周较对照组显著延长[(37.07±3.15)周vs.(29.11±6.43)周,P=0.00],研究组的流产率(6.67%)、早产率(13.33%)低于对照组(51.35%、35.14%),足月产率(80.00%)高于对照组(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7±0.42)d vs.(5.32±1.63)d,P=0.00].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腹腔镜下子宫峡部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相比中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

  •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健;白文佩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亦称剖宫产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经期延长、不孕、瘢痕妊娠等临床表现,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常用的辅助检查为经阴道超声或盐水灌注宫腔声学造影.治疗方法以微创手术为主,包括宫腔镜、腹腔镜、阴式手术.宫腔镜是微创的手术方式,通过电切憩室周边的瘢痕组织利于憩室内经血引流,同时电凝憩室内膜组织减少不规则出血,还可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有利于妊娠,但因有电损伤及子宫穿孔等风险,适合于残余肌层大于2 mm的患者,术后妊娠者需要按照子宫破裂高危人群进行管理.而对于瘢痕憩室处子宫肌壁厚度<2 mm的患者建议采用腹腔镜手术或经阴道手术,通过切除瘢痕憩室后再次缝合,可有效改善症状.

  • 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婴分娩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肖青青;高静;李幸;余静雅;郭潇潇;刘洁

    目的:系统评价初产妇在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CINAHL、CBM、CNKI、VIP、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自由体位分娩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4月4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36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由体位分娩与常规卧位分娩在总产程时间(MD=-2.98,95%CI:-3.29~-2.68,P<0.00001)、剖宫产率(RR=0.43,95%CI:0.37~0.51,P<0.00001)、自然分娩率(RR=1.33,95%CI:1.27~1.39,P<0.00001)、产后出血发生率(RR=0.25,95%CI:0.15~0.40,P<0.00001)、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RR=0.33,95%CI:0.17~0.67,P=0.002)、宫颈裂伤发生率(RR=0.34,95%CI:0.21~0.55,P<0.00001)、新生儿窒息率(RR=0.31,95%CI:0.21~0.47,P<0.00001)、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RR=0.22,95%CI:0.08~0.57,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发生率(RR=0.73,95%CI:0.30~1.80,P=0.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卧位分娩相比,初产妇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总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降低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增加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风险.但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产程时限研究进展及适宜的产程干预时机选择

    作者:陈凤兰;颜建英

    六十余年来,国内外对产程时限的划分达成了共识,Friedman提出的产程曲线成为了全球大部分产科工作者进行产程管理的标准.但随着当今分娩人群的变化、产程中缩宫素使用、人工破膜、分娩镇痛等产程干预措施的实施以及临床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既往一直沿用的产程时限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并逐渐呈现出不适应当代分娩人群的趋势.因此,重新评估既有的并建立新的正常产程时限标准,对指导产程处理、减少不必要的产科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产程标准的出台,更推进了相关产科干预措施实施的必要性探讨.回顾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产程时限的研究,就低危产妇入院时机选择、缩宫素使用时机、人工破膜及分娩镇痛实施时机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新产程标准下产科干预时机有所认识.

  • 年轻女性宫颈癌诊治新进展

    作者:李俊俐;戴莘悦;王毓莉;吴颜丞;陈露露;胡燕

    年轻女性宫颈癌患者通常指35岁以下者,近年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年轻女性宫颈癌较年长者进展迅速,可能与年轻女性雌激素水平高、易发生阴道微环境紊乱等因素有关.年轻患者非鳞癌比例高,诊断难度大,近年影像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等辅助手段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年轻女性宫颈癌的诊断率.在治疗方面,年轻患者对生育功能及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传统手术基础上催生了微创手术、子宫移植等多种新型治疗方式,提高了年轻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以放化疗为主,三维适行放疗、调强放疗等新型放疗能够有效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杀灭,同时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评估模型的系统评价

    作者:刘传忠;李力;赵冰冰

    目的:系统评价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方法:搜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CNKI、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评估模型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检索语种限于英文和中文,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截至2017年3月31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相关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CT和CA125评估模型总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38、0.816、0.616及0.651、0.830、0.824.通过计算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下面积计算相应模型的总准确度,腹腔镜、CT和CA125评估模型的AUC分别为0.949、0.928及0.828.结论:在所研究晚期卵巢癌接受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评估模型中,以CA125评估模型的准确性较差,CT及腹腔镜探查的评估模型均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其中腹腔镜评估的准确性高.期待更多的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对本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 影响年轻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卵巢功能相关性因素分析

    作者:黄宇璐;郭梓耘;马宇毅;雷嘉;范余娟;黄卓华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行卵巢移位术,维持卵巢内分泌功能与移位卵巢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行卵巢移位术的72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患者发生的围绝经期症状并结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评估卵巢内分泌功能.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点血清FSH、LH和E2水平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保持卵巢功能的移位卵巢位置佳截断值是超过髂嵴连线1.5 cm以上的位置(ROC曲线下面积:0.747,95%CI:0.593~0.902);年龄佳截断值是32.5岁(ROC曲线下面积:0.692,95%CI:0.522~0.860).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于及位于髂嵴连线1.5 cm移位卵巢的位置(OR=0.09,95%CI:0.014~0.571)以及年龄≤32.5岁(OR=0.062,95%CI:0.006~0.655)是保护卵巢功能的重要因素.结论:推荐卵巢移位的位置超过髂嵴连线1.5 cm以上以便于年轻宫颈癌患者行放射治疗时避免卵巢功能损伤.

  • 巨大输卵管系膜囊肿蒂扭转合并坏死一例

    作者:朱小华;王颖;王雪峰;王沂峰

    输卵管系膜囊肿蒂扭转属于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临床上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输卵管和卵巢的坏死、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生育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近期收治1例29岁未婚女性运动后发生输卵管系膜囊肿蒂扭转合并坏死,以手术证实,现就该病例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学习和借鉴.

  • 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卵巢癌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龙玲;周琦;张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这个级联反应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内,其亚族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应激激活蛋白激酶(JNK)和p38MAPK.它们主要是作为细胞外信号转入细胞核内的重要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和细胞增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p38MAPK可介导应激、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菌产物等多种刺激引起细胞反应,也可以通过转录因子磷酸化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对细胞的功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参与卵巢癌细胞的凋亡、侵袭、转移和耐药等过程,故阐明p38MAPK通路的作用机制,将为卵巢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综述p38MAPK信号通路在卵巢癌发展中的作用、卵巢癌相关p38MAPK耐药机制以及p38MAPK相关新药的研究进展.

  • 卵巢交界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途径选择

    作者:赵建国;刘彩艳;刘静;何萍;曲芃芃;徐欣然

    目的:研究卵巢交界性肿瘤行腹腔镜或开腹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短期预后及妊娠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9年1月—2015年7月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共74例,其中开腹组30例,腹腔镜组44例.比较2组患者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开腹组较腹腔镜组年轻(P=0.018)、开腹组肿瘤大径线超过腹腔镜组(P=0.000),腹腔镜组中未分期手术患者较开腹组多(P=0.000).术后总复发率为6.7%(5/74),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0).保留生育功能术后患者总妊娠率为33.8%(25/74),其中开腹组为30.0%(9/30),腹腔镜组为36.4%(16/4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0);腹腔镜组未分期手术妊娠患者比例高于开腹组(P=0.041),其中术后妊娠患者中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的未分期手术短期预后及术后妊娠情况满意,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选择性行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的未分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不同手术方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疲劳综合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余欣梅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早期宫颈癌子宫全切术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3例)和开腹组(35例),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采用Christensen评分法评价术前1 d、术后1 d、3 d和7 d的疲劳程度,并检测各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血浆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的POF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 d,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POFS评分均逐渐降低;腹腔镜组各个时间点的POFS评分和恢复效果均显著好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T细胞亚群计数均较术前1d显著下降,但腹腔镜组下降程度低于开腹组,恢复效果好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对患者创伤小,对免疫功能抑制轻微,POFS程度轻,手术效果好,临床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阴道上皮内瘤变诊治方法进展

    作者:牛亚蒙;李爱军;白晶

    阴道上皮内瘤变是包括阴道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一组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阴道浸润癌癌前病变,与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率较低.阴道上皮内瘤变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肉眼观察阴道黏膜基本正常,诊断主要依据辅助检查.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三阶梯诊断程序一致,常在宫颈癌筛查的第二阶段阴道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常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近年来随着阴道镜应用的普及和提高,阴道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阴道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主要依据病变级别,阴道上皮内瘤变Ⅰ级病变可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密切随访即可,但对于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应重视随访.阴道上皮内瘤变Ⅱ~Ⅲ级公认为癌前病变,一旦确诊需积极治疗,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放疗.但至今尚无统一的临床诊疗标准方案,每种方法都有其利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 子宫腺肉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娟;申震;周颖;于婷;吴大保

    腺肉瘤是由良性腺上皮和恶性间质构成的一种低度恶性的混合性肿瘤,大多数腺肉瘤原发于子宫内膜,偶可发生在卵巢或子宫外组织.子宫腺肉瘤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以绝经后妇女多见,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阴道出血、宫颈口脱出物及子宫增大.该病早期诊断困难,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袖口"状结构是术后病理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子宫腺肉瘤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雌激素暴露等因素有关,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因淋巴结转移少见故不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放化疗及激素治疗疗效尚不确切.但患者的生存时间及肿瘤的术后复发与是否伴肉瘤过度生长、疾病分期、子宫肌层侵犯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等因素密切相关.

  • 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综合治疗的临床进展

    作者:祖里皮亚汗·库热西;丁岩;陈志芳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亚洲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而死亡率位居第4位.目前,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其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但同步放化疗的化疗方案,获益人群和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放疗可以在不同时段、与不同种类的化疗药物结合,提高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顺铂和奈达铂单药周疗方案与铂类联合氟尿嘧啶、替加氟等类药物联合化疗21天方案的疗效相当,但前者毒副作用较小.紫杉醇和奈达铂联合化疗是有效的巩固化疗方案.含顺铂的同步放化疗被推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 中药黄芪对人免疫重建荷子宫内膜癌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影响

    作者:邱艳丽;丁研;李莉

    目的:提取中药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多糖,观察其对人免疫重建荷子宫内膜癌SCID小鼠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其受体NGAL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雌性CB-17 SCID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2只.荷瘤组和治疗组先经腹腔注射5×107个/mL人淋巴细胞分离液(PBMC),后肢内侧皮下接种3×106个/mL子宫内膜腺癌细胞株(HEC-1B)建立人免疫重建荷子宫内膜癌模型.成瘤后治疗组按20 mg/kg剂量肌内注射黄芪多糖治疗10 d,空白对照组和荷瘤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NGAL及NGALR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荷瘤鼠肿瘤组织中NGAL和NGALR基因表达,测量荷瘤组和治疗组小鼠瘤体积、瘤质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荷瘤组和同组治疗前比较NGAL及NGALR蛋白表达均减弱,NGAL mRNA及NGALR mRNA均低表达,瘤体积和瘤质量均明显降低,抑瘤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能通过抑制NGAL及NGALR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 单纯男性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致女性假两性畸形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蒋杰;毕玉晰;李洋洋;王丹阳;向梅

    女性假两性畸形是指核型为46,XX,内生殖器为女性生殖腺而外生殖器类似男性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新生儿性别畸形中的发病率为1/16000~1/20000[1].其中,单纯男性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所致的女性假两性畸形,通常由于只有外阴发育异常而无失盐表现、患者及家属对此病的认识不足、患者的自卑情绪等精神心理障碍及就诊医院较低的医疗水平,导致就诊及确诊较晚,甚至延误诊治.本研究为提高对单纯男性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的认识,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我院)就诊的1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 宫腔粘连的预防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陈坤菊;史小荣;代晓琴

    宫腔粘连是导致不孕症的妇科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生育功能及心理健康,妊娠期宫腔操作是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随宫腔操作机会增加而升高.宫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uterine adhesions,TCRA)是治疗的标准术式,轻度宫腔粘连治疗效果好,但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效果欠佳,复发率高.预防宫腔粘连的方法众多,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口服雌激素、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球囊支架等,现尚无统一标准.宫腔粘连治疗多采用TCRA+防粘连材料+人工周期的综合治疗方案,效果较单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好.

  • 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慕白;吕莹;吴效科;张多加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子宫内膜的局部良性病变,常发生于育龄期女性.观察性研究表明,EP对生育有不利的影响,但E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EP的诊断方法通常包括二维阴道超声、三维阴道超声、生理盐水宫腔声学造影(saline infusion sonohysterography,SIS)、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及宫腔镜检查,宫腔镜联合活组织检查是EP诊断的金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较小且无症状的息肉可采取期待疗法,然而为了提高自然受孕率或辅助生殖成功率,对于不孕症患者,采取手术切除EP方法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案,而且疗效显著.相关证据表明,在促排卵的过程中,行EP切除术,可提高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成功率.

  • 两种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宫腔粘连后的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艾细雄;李满超;曾海涛;曾智;梁晓燕

    目的:探讨两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观察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中度宫腔粘连25例,重度宫腔粘连15例.双极电针分离粘连组(电切组)19例,微型剪刀分离粘连组(剪刀组)21例.40例患者共助孕64个周期,电切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为7.0(6.0~9.3)mm、薄型子宫内膜率为46.9%;剪刀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8.0(7.0~9.8)mm、薄型子宫内膜率为31.3%,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薄型子宫内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分别为46.9%、37.5%、18.8%、6.3%、12.5%,剪刀组分别为34.4%、28.1%、12.5%、3.1%、12.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术后妊娠时间为7.5(4.0~12.0)个月,剪刀组为3.0(3.0~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能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2种宫腔镜手术方式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陈锐娥;周幸知;丁淼;陈劲;谢昕;林仲秋;陈美婉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临床上以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为常见.目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各种病因造成的盆底肌肉损伤和盆底支持组织相关蛋白代谢异常是FPFD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妊娠和绝经是引起盆底肌肉损伤的主要原因;而盆底支持组织胶原蛋白代谢异常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核心蛋白聚糖(D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有关,弹性蛋白的代谢异常则与赖氨酰氧化酶(LOX)和Fubilin蛋白相关.就盆底肌肉损伤和盆底支持组织调节相关因素的基础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医务工作者对FPFD的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作者:余贵媛;金平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指浸润深度≥5 mm的EMs病灶,可累及盆腔不同部位,主要位于后盆腔,如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阴道直肠隔和结直肠等.疼痛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且形式多样,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深部性交痛及泌尿消化系统相关的疼痛等.目前DIE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困难、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较难避免等均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研究者据此提出的保留神经功能的病灶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等方法正在被探究中.综述DIE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国际妇产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