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국제부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870
  • 国内刊号: 12-13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iNOS和caspase 3在胚胎停育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郑金艳;连立芬;侯海燕;梁婧;陈俊;陈亚琼;董渠龙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就诊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的30例不明原因早期胚胎停育的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caspase 3和iNOS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病例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caspase 3 mRNA、总的caspase 3蛋白和活化的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病例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iNOS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常早孕和胚胎停育患者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均有iNOS和caspase 3的表达,iNOS和caspase 3可能参与凋亡的增加进而引起胚胎停育的发生.

  • 银屑病合并妊娠研究进展

    作者:田甜;刘明琪;苏留莉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关节.由于妊娠期妇女免疫系统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银屑病妇女在妊娠期大多得到缓解.然而银屑病妇女免疫系统紊乱,孕前肥胖、吸烟、患抑郁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的比例增加,破坏胚胎正常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影响胎盘功能,进而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包括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此外,银屑病合并妊娠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流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其相关性尚有争议,有待深入研究.妊娠期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银屑病,病情危急,威胁母儿安危,终止妊娠后多数有自然缓解趋势,再次妊娠可复发.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银屑病的治疗主要有局部疗法和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

  • 妊娠期子宫破裂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昕蕾;张军;王虹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可能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013—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8例妊娠期子宫破裂患者中有7例是瘢痕子宫破裂,1例是非瘢痕子宫破裂,临床表现多样.妊娠期瘢痕子宫发生破裂的概率较非瘢痕子宫高,而剖宫产术是造成瘢痕子宫及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对预防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发生至关重要.

  • 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应用

    作者:徐欣然;崔洪艳;程兰;李丽军

    目的:探讨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即子宫三明治缝合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防治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50例,35例行宫腔纱条填塞术(对照组),15例行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40.00±184.00)mL]、输血量[(684.00±118.00)mL]低于对照组[(1507.11±300.62)mL,(900.00±17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93.33%)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0,P=0.328).结论: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应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能够降低出血量及输血量,提高止血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型、优化治疗及其意义

    作者:张洪文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非常特殊而危害性大的异位妊娠,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及处理方案.通过对CSP进行临床分型并根据其进行相应的临床决策及处理,能使CSP的治疗少消耗人力和物力.分型基本思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分类,根据患者风险情况,决定处理时机;第二步分型,根据子宫切口肌壁薄处厚度,确定处理方式;第三步分亚型,根据病灶位置高低,选择手术路径.相对于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等处理方案,手术治疗更加主动和迅速.各类型CSP可分别采用吸刮术、宫腔镜电切术、剖宫产切口部位病灶清除术(并切口部位修补)等手术方法予以治疗.

  • 201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妊娠期心脏骤停与复苏指南》解读

    作者:任洪梁;席宏杰

    心脏骤停对于孕产妇来说是一件灾难性事件,对于孕产妇的心肺复苏与普通成年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孕产妇此时的生理发生变化,在心肺复苏情况下与普通成年人相似外还有其特殊性,需引起临床医生的认真对待.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加以干预可以让母体与胎儿得到很好的预后.201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表的《妊娠期心脏骤停与复苏指南》第1次针对孕产妇心脏骤停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些建议.本文通过解读该指南为一线医生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帮助.

  • 孕中期联合血清学和NIPT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姚静怡;崔岚;岳胜;董玲;邱中娟;辛力

    目的:探讨联合孕中期血清学筛查(second trimester serum screening,STSS)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DNA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进行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筛查在天津地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429例15~20+6周妊娠妇女进行二联STSS,设定1/270为DS高风险切割值,所有妊娠妇女均具有妊娠结局随访记录.对二联STSS结果为DS高风险的妊娠妇女建议羊膜腔穿刺,同时告知NIPT的范围及局限性,由妊娠妇女自愿选择;建议二联STSS风险值在1/1000~1/270之间(含1/1000)的低风险妊娠妇女,及风险值小于1/1000的高龄(预产期年龄≥35岁)妊娠妇女行NIPT.联合筛查结果以NIPT结果为终筛查结果,若妊娠妇女没有进行NIPT,以二联STSS结果为终筛查结果.结果:二联STSS的DS检出率为73.33%(11/15),假阳性率5.75%(600/10429),阳性预测值为1.80%(11/611);NIPT的DS检出率为100%(13/13),阳性预测值为100%(13/13);孕中期联合筛查的DS检出率为93.33%(14/15),假阳性率为1.62%(169/10429),阳性预测值为7.65%(14/183),较单纯二联STSS方案DS阳性预测值有所提高(P=0.000).结论:联合STSS和NIPT的DS筛查能够提高二联STSS的阳性预测值,减少因侵入性产前诊断造成的胎儿流产,为天津地区提供可参考的DS产前筛查方案.

  • 血栓弹力图在产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雷婷

    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能够反映血栓形成及降解的凝血过程全貌,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凝血实验室检查的不足.对正常孕妇的TEG值变异的研究可部分揭示孕妇在妊娠及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内具体的凝血状态变化特征,但目前不同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TEG在产科出血的检测管理方面相比传统凝血实验室检查更敏感、有效,同时总结TEG具体参数变化与相应的处理对策有利于产后出血病例的精确管理.在病理产科,如纤维蛋白原异常孕妇等,TEG可以对具体凝血功能受损进行精确监测并且在相关风险的预测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 ABCG2在产科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艳菊;崔洪艳

    ATP结合匣式转运子G2(ATP-Binding Cassette Family G2 Transporters,ABCG2)是胎盘表达的主动转运因子之一,ABCG2的生理作用是保护组织免受内源性毒素或异生物质的损害和维持细胞稳态.ABCG2在人胎盘中高表达,位于合体滋养细胞膜面向母血侧,可以有效地形成母胎循环间的屏障,限制药物、内毒素及异生物质透过胎盘而对胎儿产生影响,并与胎盘分化、细胞凋亡及一些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关,了解ABCG2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述ABCG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破裂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沈丽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常影响女性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有时影响育龄妇女的妊娠,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生育功能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是威胁母儿生命安全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妇科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破裂时有报道,但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有必要总结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破裂的相关研究及可能的危险因素,从而规范手术技术.术中应减少电热器械的过度使用,尽量避免进入宫腔破坏子宫内膜完整性,仔细缝合子宫肌层,术后合理的避孕时间及个体化选择终止妊娠方式,以降低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的风险.

  • 上皮性卵巢癌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作者:尼华;牛蕾蕾

    机体内大约70%的RNA不编码蛋白质,其中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一类被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ncRNA虽然不编码蛋白质,但具有复杂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lncRNA的表达具有时间特异性、组织特异性和疾病特异性的特点,近年来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被看作是有潜力的肿瘤标记物以及治疗靶点.上皮性卵巢癌是常见的卵巢癌,目前尚缺乏敏感的早期筛查指标和有效治疗方案,且病死率仍位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关于lnc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量变化、功能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方兴未艾,并成为研究热点.总结目前发现的lncRNA对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lncRNA发挥作用的相关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上皮性卵巢癌发病机制,发掘更加敏感的肿瘤标记物以及更加有效的治疗靶点.

  • EpCAM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张迪

    上皮性卵巢癌是死亡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由于症状隐匿并缺乏有效的筛选工具,临床早期很难诊断.近有研究表明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可作为早期检测和卵巢癌预后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之一.EpCAM是第1个通过单克隆抗体识别的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其能够调节上皮细胞完整性,介导卵巢癌细胞间黏附、迁移作用,同时在卵巢癌细胞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目前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EpCAM成为卵巢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及评价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EpCAM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高表达对于肿瘤的治疗、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对EpCAM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微小RNA-3619-5p通过靶向作用于p2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任志敏;古雅丽;陈慧萍;钱进

    目的:探讨微小RNA-3619-5p(miR-3619-5p)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A2780和SKOV3中p21基因的上调作用及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 3000分别向卵巢癌细胞系A2780和SKOV3瞬时转染miR-3619-5p(实验组)或者dsControl(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p21、CDK4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周期分布差异和细胞凋亡情况.EdU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3619-5p后2种细胞系中p21 mRNA均显著升高(P<0.01),而CDK4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与qRT-PCR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3619-5p后,位于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位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大,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EdU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3619-5p的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miR-3619-5p可通过激活卵巢癌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 铁代谢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建发

    卵巢癌是致死率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明.铁,作为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近年研究发现其代谢异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铁离子作为一种致癌剂,可以通过增加体内的活性氧簇诱导DNA损伤及错配修复,导致卵巢癌发生.此外,在诊断上,含有四氧化三铁的纳米粒可以特异性地检测循环中的肿瘤细胞,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治疗上,铁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一种预后因子,用于评估卵巢癌化疗患者的预后.而靶向铁代谢通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总之,深入探讨铁代谢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可加深对卵巢癌的认识,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腹腔镜下旋切器误用于子宫肉瘤6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武化拓;马焱;李莉

    目的:探讨旋切器误用于子宫肉瘤的概率,以及应用旋切器对子宫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查阅2010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以诊断子宫肌瘤入院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应用旋切器进行辅助肌瘤剔除)的患者资料,统计其术后病理为子宫肉瘤的患者,并随访其预后.结果:以子宫肌瘤为诊断入院并行子宫肌瘤粉碎术的患者共1886例,其中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肉瘤者6例;其中1例患者再次手术时发现盆腔及大网膜转移病灶;1例患者化疗后进展死亡;1例患者半年后复发,2年后死亡;其余3例患者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子宫肌瘤旋切器误用于子宫肉瘤的概率非常小,约为0.31%(6/1886).子宫肌瘤旋切器仍是可行的手术器械,但应注意应用旋切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并采取合适措施来规避.

  • 宫颈、宫颈管、宫腔同时多中心性原发原位鳞癌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何亚平;何愿真;何惠华

    目的:探讨宫颈、宫颈管、宫腔同时多中心性原发原位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对1例宫颈、宫颈管、宫腔同时多中心性原发原位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宫颈、宫颈管、子宫内膜表面及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表面均可见原位鳞癌,但彼此并不相连,免疫组化示宫颈及宫颈管原位鳞癌组织P63(+)、P40(+)、P53(+)、Ki67全层(+)、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P16胞质胞膜弥漫强阳性,但子宫内膜原位鳞癌P16(-).结论:宫颈、宫颈管、子宫内膜同时多中心性原发原位鳞癌十分罕见,通过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再结合相关检测,能够做到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提高生存率.

  • 外泌体在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若愚;贾翔;曹忆梦

    外泌体(exosome)是活细胞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囊泡,内含多种DNA、RNA及蛋白质,广泛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外泌体不仅能够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功能状态,而且在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的外泌体可在血液、阴道灌洗液、宫腔灌洗液等各种体液中获取,方法无创且提取的外泌体具有肿瘤细胞特异性,以此进行液体活检捕获肿瘤细胞外泌体来源的微小RNA(miRNA)等,对肿瘤的早期筛查、确诊及疗效判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肿瘤细胞通过外泌体排出化疗药物,导致肿瘤对抗肿瘤药物耐药;反之,外泌体也可作为抗肿瘤药物新的给药途径,提高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疗效.

  • HAI-1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琼;董滨华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已逐渐成为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从而引起广泛的重视.其中,女性肿瘤中三大肿瘤的发病率也位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十位,并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因此控制其发生、发展极为重要.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抑制因子(HAI)基因是一种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内源性抑制因子,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丝氨酸蛋白酶等体内生物酶的活性.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发现HAI-1与恶性肿瘤生长抑制有关,同时发现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分化以及肿瘤血管形成中HAI-1发挥重要作用.

  • 妊娠合并宫颈疾病诊治进展

    作者:宋柯琦

    妊娠期宫颈可发生炎性疾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甚至宫颈浸润癌.近年来,对妊娠期宫颈疾病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妊娠合并宫颈疾病可通过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P16/Ki67双联染色、阴道镜、活检和宫颈锥切等进行诊断.治疗方面妊娠合并HPV感染没有特别治疗;CIN患者排除宫颈浸润癌后可行细胞学及阴道镜随访至分娩;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处理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到肿瘤治疗与胎儿安全之间的平衡,治疗需综合考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继续妊娠的意愿.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方面,合并宫颈感染性疾病及CIN的妊娠患者均按照产科处理;Ⅰa1期、间质浸润深度<3 mm并且切缘阴性宫颈癌患者可妊娠至足月阴道试产,对于更高期别患者建议胎儿成熟后剖宫产终止妊娠.

  • MMP-2和MMP-9参与多种因素对胎盘滋养细胞侵袭力的调控

    作者:秦喆;侯海燕;史海霞;徐忠伟

    成功妊娠有赖于滋养细胞对子宫内膜的适度侵袭.侵袭功能出现异常,可导致滋养细胞对子宫内膜侵入过深或过浅、子宫螺旋动脉重塑障碍、胎盘缺氧缺血及母体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明胶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 2,MMP-2)和MMP-9因可降解Ⅳ型胶原参与对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内膜能力的调控.研究表明,激素、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环境污染物以及其他多种物理刺激等均可以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力,并且在探讨其影响机制时都终以MMP-2和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来解释.对影响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多种因素进行综述,有助于以MMP-2和MMP-9为靶点的不良妊娠以及妊娠相关疾病的预防或治疗.

  • 罗湖术式在阴道闭锁治疗中的应用及热点问题探讨

    作者:罗光楠;潘宏信

    先天性阴道闭锁临床表现复杂,北京协和医院把阴道闭锁分为阴道下段闭锁(Ⅰ型)和阴道完全闭锁(Ⅱ型),准确的分型有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于阴道闭锁Ⅱ型,"罗湖三式"通过闭锁宫颈切除+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罗湖二式)+子宫人工阴道吻合术的组合,成功解决了阴道闭锁Ⅱ型保留生育功能的难题.对于阴道闭锁Ⅰ型中闭锁位置较高的病例,"罗湖四式"通过腹腔镜下闭锁阴道切开+腹膜阴道成形术(罗湖二式)的结合,也成功保留了患者的子宫.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阴道闭锁的类型进行正确诊断,协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且应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以避免患者延误治疗.术后利用阴道模具进行短时间定期扩张以保持人工阴道的通畅,合并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可加用药物治疗.阴道闭锁保留子宫术后的远期妊娠结局有待观察.

  • 子宫纵隔手术的近期、远期并发症及生殖预后

    作者:赵雪燕;冯力民

    子宫纵隔是女性生殖道畸形中常见类型,引起不孕、反复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影响其妊娠结局,需手术矫治.经宫颈子宫纵隔切除术是治疗子宫纵隔的金标准方法,是宫腔镜手术成功的代表作.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手术微创、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其妊娠结局.手术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体液超负荷、出血、纵隔残留、宫腔粘连及远期妊娠子宫破裂等.本文主要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虽然近、远期手术并发症罕见,但临床上不容忽视,提高手术安全性,才能体现宫腔镜手术微创优势.

  • 纵隔子宫诊断与治疗相关临床问题解析

    作者:杨益民;黄欢;冯力民;薛敏;孙静;吕雯;马迎春;李喜红;夏恩兰;徐大宝

    纵隔子宫(septate uterus)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畸形,但是临床医生常常被有关其诊断和治疗的一些问题所困惑.比如:纵隔子宫诊断的金标准是什么?纵隔子宫的宫底外形可能是不正常的吗?纵隔子宫的手术指征(特别是很浅的纵隔是否需要手术)?经宫颈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TCRS)术中采用何种监护方式好?切除子宫纵隔时采用针状电极还是环状电极?TCRS术中何时可以认为纵隔已经完全切除了?TCRS术中发现子宫左右侧壁明显凸向宫腔是否需要同时矫形?TCRS术后是否需要放置宫内节育器或者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TCRS术后为什么容易出现阴道出血量较多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也造成了妇科和生殖科医生的认识混乱.针对纵隔子宫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临床问题进行解析,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 阴道内镜诊治幼女阴道排液及出血42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艳;夏恩兰

    目的:探讨阴道内镜诊治幼女阴道排液及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门诊的42例阴道排液及出血幼女在静脉麻醉下行阴道内镜检查及治疗.结果:阴道排液21例,经阴道内镜检查发现9例阴道异物,5例未见异常,3例阴道息肉,4例阴道炎.阴道出血17例,经阴道内镜检查发现13例阴道异物,1例阴道内镜未见异常(曾于外院诊断外周性性早熟幼女),2例阴道赘生物(1例内胚窦瘤,1例苗勒管乳头状瘤),1例阴道炎.另有4例幼女,因家属怀疑阴道异物要求行阴道内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所有阴道内镜检查异常的幼女均进行相应对症处理,分别行阴道异物取出术、息肉切除术、阴道赘生物切除术,并使用药物治疗阴道炎.未发现异常的不予处理.结论:阴道内镜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治疗幼女阴道排液及出血.

  • 腹腔镜下经腹宫颈环扎术:孕11周宫颈阴道段消失一例报道

    作者:郭艳

    宫颈机能不全占全部妊娠的0.5%~1.0%,且复发率为30%[1].患者常于孕早、中期发生无宫缩的胎膜早破,而出现典型的骨盆受压和宫颈扩张.由于先天因素或既往行宫颈手术史而出现宫颈结构严重变异,无法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可采取经腹宫颈环扎术.该文作者提出了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的一些经验.

  • 2013年ESHRE/ESGE关于纵隔子宫分类共识的临床实践解读

    作者:孙红梅;邹凌霄;黄欢;张爱倩;张琪;万亚军;徐大宝

    纵隔子宫是常见的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2013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欧洲妇科内镜协会(ESGE)通过专家共识对女性生殖道畸形重新分类,随之中文翻译版和解读版亦相继发表.但是在此共识中,关于纵隔子宫的分类更新对中国大陆地区纵隔子宫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的影响尚没有具体的解读,本文重点对此进行解读.新的分类系统对宫底部向宫腔内凸出的纵隔长度及宫底部外形向宫腔内凹陷的深度进行量化,便于纵隔子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为手术切除纵隔或子宫矫形提供了清晰的标准.

  • 子宫畸形诊治的新进展及其对生殖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丹丹

    子宫畸形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种类复杂多样,临床上存在多个分类系统,标准不一,正确的分类对于准确评估病情和制定诊疗方案十分重要.超声、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已逐渐作为诊断子宫畸形并且区分畸形种类的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对女性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和(或)腹腔镜子宫畸形矫形手术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个体化子宫畸形矫治手术的主流方式.然而子宫畸形行矫形手术是否能够改善女性的生殖预后目前尚无统一结论.

  •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松楠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双宫体、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有闭锁阴道侧的泌尿系统畸形,以肾脏缺如多见.超声检查简便、无创是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的首选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及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功能,影像学表现更具特征性.手术是治疗阴道斜隔综合征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根本的手术方式是阴道斜隔切除术.手术要点在于确定阴道斜隔部位和斜隔孔.手术时机以月经期为宜.阴道斜隔要切除充分,并保证引流通畅,防止阴道切口粘连、狭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不仅可以明确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分型,也可同时准确的治疗.阴道斜隔侧子宫尚有妊娠可能,应尽量避免切除,以提高患者的受孕能力.

国际妇产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