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국제부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870
  • 国内刊号: 12-13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自噬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包灵洁

    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消化受损细胞器及大分子物质并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过程,被称为“Ⅱ型程序性死亡”,其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由于多数患者诊断时已为晚期,且术后常易复发,其5年生存率仅为20%~25%.有研究发现,自噬与卵巢癌的发生、预后及治疗相关,Beclin1等多种自噬相关基因在卵巢癌中表达下调,高表达自噬相关蛋白PEA-15的卵巢癌患者生存期更长,有望成为卵巢癌新的预后指标,而在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自噬究竟起抑制还是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尚无定论.现就自噬与卵巢癌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沈凤贤

    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常见的先天感染病毒.胎盘细胞感染CMV致胎盘病理改变和胎儿感染CMV导致严重的出生缺陷,对优生优育是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各国学者一直致力于先天性CMV感染及其出生缺陷的防治研究.妊娠妇女的原发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均可引起先天性CMV感染,妊娠前或者妊娠期CMV血清学筛查对于发现高危妊娠妇女非常重要,IgG抗体亲和力测定方法为现有IgG和IgM检测提供了很好的信息补充.一旦确诊妊娠妇女感染CMV,胎儿预后的评估非常重要,羊水CMV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一方面可以用于宫内感染的诊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胎儿预后信息.

  • 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胰岛素抵抗表现

    作者:杜丹峰;李雪莲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病因不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进行疾病发生机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通常应用动物模型,常见的多囊卵巢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包括雄激素法、雄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法、雌激素法、来曲唑法、胰岛素+hCG法、孕激素+hCG法等.分析比较PCOS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动物模型,探讨更适合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动物模型.

  • 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的生殖健康管理

    作者:张焕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雌激素暴露是其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SLE本身及其治疗可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卵巢早衰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增加,而妊娠等内源性高雌激素状态或激素治疗等外源性雌激素制剂可能诱发SLE发病或者病情活动.随着治疗水平的进步,SLE妇女对妊娠、避孕和绝经后激素补充的需求逐渐增加,与其潜在的风险形成尖锐的矛盾.现从生活质量、疾病复发活动的风险、心血管事件风险、血栓栓塞风险几个角度对SLE妇女生殖健康管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综述.

  • 干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于聪祥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多因素疾病,至今病因不明.研究证明,子宫内膜存在干/祖细胞,包括胚胎残留干细胞或骨髓来源干细胞,这些干/祖细胞介导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寻找特异性干细胞标记物以分离并鉴定子宫内膜干/祖细胞,并提出了EMs的干细胞起源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干/祖细胞异常分化增殖可能导致EMs发生.各种来源的干细胞是“种子”,而逆流经血、雌激素治疗及局部微环境是“土壤”,只要局部组织同时存在“种子”和“土壤”,EMs就会发生.这一学说为EMs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卵巢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赵文华

    卵巢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不明,且早期不易发现,晚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卵巢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尽管其确切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目前通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多种危险因素.探寻卵巢癌危险因素,对具有高危发病因素的卵巢癌前驱病变的人群密切观察、深入研究和分析,并采取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阻断卵巢癌前驱病变恶性行为的发展,对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防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于卵巢癌危险因素的筛查与预防,已经取得了肯定的研究成果.

  • DNA异常甲基化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桂芹

    卵巢癌是死亡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其发生与多种分子变化有关.表观遗传学改变与人类多种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肿瘤抑制基因的DNA甲基化则是卵巢癌中常见的表观遗传学现象,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DNA甲基化属于基因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新的研究发现,DNA异常甲基化,尤其是基因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使肿瘤抑制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Ras相关区域1A基因(RASSF1A)等失活,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综述DNA异常甲基化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可为卵巢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方法.

  • 子宫肌瘤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牛建清;陈兴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及结缔组织构成,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其发病率高并影响生活质量,在许多国家子宫肌瘤是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针对子宫肌瘤病因学研究取得一些新认识,包括年龄、肥胖、妊娠和流产史、种族、吸烟、饮酒、血压和运动、遗传及环境因素等.这些研究的进展对子宫肌瘤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对此进行综述.

  • HPV L1蛋白在预测宫颈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倩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的第二大常见肿瘤,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并非所有HPV感染都会导致官颈癌.HPV L1蛋白是HPV的主要衣壳蛋白,其表达与HPV的复制及其早期感染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在目前细胞学基础上检测病变组织HPV L1蛋白可提高官颈病变筛查及预测病变进展的准确度,预防官颈病变的过度诊治.综述HPV L1在预测官颈病变的发展及预后的科学性及实用性,以寻找更加合理的筛查流程,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 膈肌病灶切除术在晚期卵巢癌患者处理中的价值

    作者:卢艳

    卵巢癌是致死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往往发现时已为晚期.手术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方法,理想的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晚期卵巢癌通常累及上腹腔,膈肌转移更是很常见,发生率约为18%~42%,而这个部位的转移也很难处理,常导致不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降低患者生存率,影响预后.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近年来卵巢癌的膈肌病灶切除术得到一定的发展,膈肌转移病灶不是满意的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的障碍,膈肌病灶切除术是减瘤术必要的手术步骤.综述膈肌病灶切除术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应用.

  • PIGF、sVEGFR-1和sEng对调节血管平衡与死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泽华

    目前很多领域已开展对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其在病理产科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在子痫前期妊娠妇女血浆中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在死胎中的作用尚少见报道.探讨死胎临床病因学与胎盘生长因子(PI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变化的意义,以及不同原因死胎母亲羊水及母体血清VEGFR-1、PIGF、和sEng浓度的变化,并探讨血管生成因子及抗血管生成因子变化与死胎发生的关系,为死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开辟新思路.

  •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及放疗后淋巴水肿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作者:张彦骅

    淋巴水肿作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及放疗后的重要并发症,由于其发病率高、不易治疗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淋巴水肿发病率的研究表明,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治疗方式不同,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亦不同.对于淋巴水肿的内科处理,有皮肤养护、按摩法、压迫法、压迫下运动法等复合性物理学疗法.外科治疗可分为组织切除和旁路引流手术两种.阐述淋巴水肿的临床表现及内外科治疗现状,为今后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及放疗后淋巴水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 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贫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柴义青

    产前预测胎儿官内贫血,对指导临床干预、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医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产前诊断胎儿溶血性贫血的方法属于有创性检测,增加了妊娠妇女与胎儿的风险.近年来采用二维、三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儿贫血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较多的指标包括胎盘厚度及体积;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速(MCA-PSV);胎儿心血管循环;脾动脉峰值流速;游离段脐动脉、脐静脉的内径,脐动脉搏动指数,以及肝内段脐静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静脉导管峰值流速等.在众多超声指标中,MCA-PSV是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的指标,联合多个指标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胎儿微嵌合体对母体的影响

    作者:闫华颖

    胎儿微嵌合体广泛存在于妊娠妇女体内,尽管胎儿微嵌合体形成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是近年来各国学者在胎儿微嵌合体对母体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现胎儿微嵌合体的异常可能与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发生于育龄妇女且易在妊娠期恶化,胎儿微嵌合体可能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胎儿微嵌合体携带母亲所不具有的等位基因,使其对抗母体肿瘤方面发挥保护性作用.此外,胎儿微嵌合体可能参与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 人卵巢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应映芬;王琳

    近年来,肿瘤治疗的进展明显提高了年轻女性患者的生存率.但抗肿瘤治疗的长期不良反应会使女性患者产生卵巢早衰和不育.对尚未生育的女性患者来说,保留生育功能至关重要.卵巢组织异种移植技术可以避免将肿瘤细胞重新带回体内的风险,也可以降低体内促排卵带来的危害,而近年来多种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为保留人类生殖功能提供了可能.从移植物的来源、培养温度及处理时间、移植部位、受体的选择与处理、促性腺激素的应用等方面对当前人卵巢组织异种移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OCT4在妇产科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微微

    八聚体结合因子4(OCT4)是秀丽隐杆线虫神经(POU)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主要表达于胚胎干细胞、生殖细胞、胚胎性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中,被公认为是干细胞的标记物,在维持干细胞的多能性、自我更新能力及在肿瘤的恶性行为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OCT4也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多向性分化调节.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的发展,OCT4作为干细胞的标记物也被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综述其在妇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 缺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鲁泽春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疾患,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理论认为,经血逆流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因子协同作用、遗传免疫缺陷和血管生成在EM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发生发展时,不可避免要经受局部缺血、缺氧等微环境改变.综述缺氧与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血管生成、细胞凋亡和免疫损伤的关系,以及雌激素在缺氧条件下对于异位内膜病灶的作用.从异位内膜病灶局部缺氧角度,分析传统中医药的活血化瘀或抑制血管生成对于EMs的治疗意义,为EMs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 纳米药物在卵巢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静云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纳米药物因其靶向性高,不良反应轻,日益成为卵巢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纳米药物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包括靶向化疗、靶向基因治疗和靶向放疗等.目前,纳米药物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相信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 雌激素、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与卵巢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邱君君

    卵巢癌是妇科亟待解决的难题,其病死率高,病因未明,以往提出的众多假说难以全面阐释卵巢癌的发病机制.近年研究表明,卵巢癌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联系密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释放的雌激素与免疫内环境中辅助性T细胞17(Thelp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共同处于肿瘤微环境中.现对雌激素、Th17 /Treg与卵巢癌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角度拓宽迸一步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 G蛋白耦联受体30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朱其舟;舒宽勇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关系.方法: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组织、50例子宫内膜腺癌(EAC)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各组组织中GPR30和EGFR表达情况,另设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分析GPR30和EGF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对照组、EAH组、EAC组组织中GPR3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5.0%和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A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AC组显著高于EAH组(P<0.05);GPR30表达与EAC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但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EGFR在对照组、EAH和EAC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40.0%和70.0%,EAC组显著高于EAH组和对照组(P<0.05,P<0.001),但EAH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AC组中,EGFR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和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均P>0.05).EAC组中GPR30和EGFR表达呈正相关(r=0.308,P< 0.05).结论:GPR30和EGFR的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GPR30和EGFR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两者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GPR30和EGFR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更为有效的新靶点.

  • HPV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对宫颈病变影响的比较

    作者:孙翀;张丽琴;岳天孚

    目的:探讨单一高危HPV亚型与多重高危HPV亚型感染对官颈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有性生活史并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137例,比较患者细胞学、病理学结果出现的概率;比较单一高危HPV亚型与多重高危HPV亚型感染对宫颈病变影响的差别.结果:①在全部感染病例中,以20~49岁者居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②感染病例中,高危型别以HPV16感染率高.③在宫颈高级别病变中,以HPV16感染率高.(④单一高危与多重高危HPV感染相比较,宫颈细胞学和病理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高低危混合HPV感染中低级别病变概率高于单纯高危HPV感染,而高级别病变则相反.结论:①与单一高危HPV亚型相比,多重高危HPV亚型感染对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不明显.②与单纯高危HPV亚型感染相比,高低危HPV亚型混合感染更多表现为低级别宫颈病变.

  • HHIP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甲基化状态及表达

    作者:赵欢;冯玉珍;庞义存

    目的:检测HH相互作用蛋白(HHIP)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其蛋白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腺癌新鲜组织标本30例和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标本20例,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检测HHIP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HIP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HIP基因甲基化状态、HHI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HIP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0例正常子宫内膜癌组织均为非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为0(0/20),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有12例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0%(12/30),子宫内膜癌的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HHIP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均为阳性,表达率为100%(20/20),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8/20),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存在HHIP蛋白的表达缺失情况,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甲基化阳性与甲基化阴性组织中HHIP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存有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现象,并且存在HHIP蛋白表达的沉默;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并非导致HHIP蛋白表达缺失的唯一因素,可能有其他机制导致子宫内膜腺癌中HHIP蛋白表达沉默.

  • 南宁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白华;黄宁;刘继秀

    目的:了解南宁市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特点,初步探讨HR-HP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抽取3 902例有性生活史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官颈HR-HPV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①南宁市18~73岁妇女HPV感染率为23.9%.②HPV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2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为91.3%,25~49岁年龄段的感染率约为20%,处于较稳定的水平,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404 3,P=0.000).不同职业及不同民族妇女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③南宁市妇女的HPV感染以52,16,58和18型为主,而多重感染百分率为36.3%,均为高危型多重感染或高危型合并低危型多重感染.结论:南宁市不同年龄妇女的HPV感染率存在差异,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多个性伴者、妊娠分娩数>1,对HPV持续阳性的妇女应加强监测,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宫颈癌.

  • 宫颈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芦芸;毕学汉;杨永秀

    目的:评价官颈癌根治术(即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chemoradiotherapy,CCRT)和单纯放疗(radiotherapy,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定详细的检索策略,检索VIP、CNKI、CBM、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的相关文献,纳入相关研究,2名研究者背对背独立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Man 5.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8篇文献,包括8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官颈癌根治术后CCRT组3年无瘤生存率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2,95% CI:1.04~1.44,P=0.01);盆腔复发率低于RT组(RR=0.50,95%CI:0.36~0.69,P<0.000 1);远处转移率低于RT组(RR=0.66,95%CI:0.48~0.91,P=0.01);放射性膀胱炎(RR=1.26,95% CI:1.01~1.58,P=0.04)、骨髓抑制(RR=2.30,95% CI:1.67~3.15,P<0.00001)、胃肠道反应(RR=1.55,95% CI:1.20~2.02,P=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RT组;5年总生存率(RR=1.24,95% CI:0.98~1.56,P=0.07)、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RR=1.01,95% CI:0.83~1.23,P=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官颈癌根治术后CCRT能够显著提高3年无瘤生存率,降低盆腔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但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增高.临床选择宫颈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患者的情况全面考虑,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对症处理.

  • HIF-1α与宫颈癌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狄晓鸿;吕瑞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缺氧诱导因子-1α(HIE-1α)与官颈癌发病、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0)、万方数据库(1998-2010),同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国内截止到2010年12月关于HIE-1α与宫颈癌发病、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侵袭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按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13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862例患者和243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官颈癌患者的HIE-1α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OR=54.72,95%CI为28.87~103.70);HIE-1α在官颈鳞癌组与非鳞癌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95%CI为0.39~1.75);HIE-1α在官颈癌低分化组及高分化组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0,95%CI为3.18~7.88);HIE-1α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转移组(OR=6.24,95%CI为2.90~13.44).结论:HIE-1α在官颈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官颈癌分化程度及侵袭性有关.

  • GnRHa联合反加疗法用于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范宝光;任琛琛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结合型雌激素(CEE)及醋酸甲羟孕酮(MPA)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药组(33例):于术后皮下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每28d1次,连用6个周期;反加组(32例)于术后皮下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每28d 1次,连用6个周期,自用药第4个周期起开始反加疗法,即加用结合型雌激素0.625 mg/d,醋酸甲羟孕酮5 mg/d,连用3个周期;对照组(31例):术后拒用药物治疗(因价格昂贵).结果:单药组、反加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9%和93.8%,均高于对照组(48.4%,P<0.01);单药组、反加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3.0%和6.2%,均低于对照组的(33.3%,P<0.01);治疗后单药组与反加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药组患者的E2水平明显低于反加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nRHa联合结合型雌激素及醋酸甲羟孕酮反加疗法对控制低雌激素症状安全有效.反加疗法能减少GnRHa的不良反应且不影响其疗效.

  • 围妊娠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SO2、NO2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金艳;惠武利;兰晓霞;侯海燕;王丹;陈亚琼

    目的: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天津市市内六区围妊娠期妇女空气污染物的暴露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天津市市内六区20家医院2001-2006年每月活产数及当月出生缺陷病例的详细信息.同期在同家医院按年龄配比随机选取正常妊娠活产的产妇作为对照,获取同期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内六区国控测点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月均浓度.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妊娠妇女在妊娠前及妊娠初3个月暴露于各种主要污染物中与出生缺陷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生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产妇在妊娠前3个月及妊娠初3个月暴露NO2空气污染物浓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生产肢体短缩畸形患儿产妇妊娠前3个月及围妊娠期暴露于NO2空气污染物浓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生产多指或趾畸形患儿产妇妊娠前3个月暴露于NO2空气污染物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妊娠第1个月暴露于NO2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妊娠前3个月及围妊娠期暴露于SO2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结论:妊娠妇女妊娠前3个月及妊娠早期暴露于较高浓度NO2可能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空气污染对人类胎儿的正常发育可能存在潜在威胁.

  • FIGO 2012妇癌报告解读1:外阴癌

    作者:林仲秋;谢玲玲

    第1章外阴癌外阴癌较罕见,约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4%.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外阴癌虽长于体表易于早期发现,但却常被延误.90%的原发性外阴癌为鳞状细胞癌,另外还有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疣状癌、肉瘤及其他罕见的外阴恶性肿瘤.大多数鳞状细胞癌发生于大阴唇,但也可发生于小阴唇、阴蒂和会阴.

  • 论“接轨”

    作者:郎景和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气象、新征程、新步伐.接轨是个时尚的词,诚然很必要.譬如,与国际接轨、与发达国家接轨、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接轨……,都是令人鼓舞奋进的.在妇产科临床诊治实践和研究中,近年做的比较多的工作是引进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治规范(或指南).这些指南对保证医疗质量、维系合理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价值以及强化组织、监督管理和服务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制定了临床诊治路径、单病种管理细则以及疾病诊治常规、规范或指南,并参考借鉴或引入实施国际重要专业组织的规范或指南,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欧洲生殖系感染和肿瘤组织(EUROGIN)、美国阴道镜与子宫颈病理协会(ASCCP)等,可以认为是接轨或接轨方式.

国际妇产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