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直肠癌手术后营养风险评估与肠内肠外营养干预疗效分析

时间:2019-08-27 09:13:18 来源:未知 浏览:503

  直肠癌手术后营养风险评估与肠内肠外营养干预疗效分析

  李继赋①

  【摘要】目的:评估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的营养风险,并探讨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外科2010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直肠癌患者,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f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开始分别实施肠外营养、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营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营养风险率均达到100%,营养风险评分分别为(4.52±1.37)分、(4.56土1.29)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OOqo,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手术后普遍存在营养风险,对患者实施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

  【关键词】直肠癌; 营养风险评估;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doi:1 0.14033/j.cnki.cfmr.201 8.1 3.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13-0170-03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多采取手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手术后,患者由于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其机体分解代谢速度加快,加上术后胃肠功能处于逐渐恢复状态,饮食摄入减少,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弱,易引起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十分不利[1-3]。本研究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外科2010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并探讨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人组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外科2010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直肠癌患者,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人组对象均符合入组标准:明确诊断为直肠癌;具备手术指征,行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癌细胞转移等患者。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182岁,平均(56.43±20.42)岁;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084岁,平均(56.98±20.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营养风险评估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估,主要是根据患者疾病状态、体重变化、年龄进行综合打分,具体如下:(1)疾病状态。慢性病、骨折为1分,腹部大手术、偏瘫、重症肺炎、肿瘤为2分,颅脑损伤、骨髓抑制、APACHE评分超过10分为3分。(2)体重变化。根据术前体重减轻幅度计分,3个月内体重减轻幅度超过5%为1分,2个月内体重减轻幅度超过5%为2分,1个月内体重减轻幅度超过5%为3分,另外体重减轻幅度不足5%为0分。(3)年龄。年龄达到70岁加1分,反之不加分。3项分值相加达到3分,即存在营养风险。

  1.2.2营养干预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24 h进行营养干预,对照组单纯给予肠外营养干预,经静脉输注泵注入营养液,每天给予患者输注葡萄糖、脂肪乳剂及复方氨基酸,营养摄人量确保每天达到125 kj/kg;观察组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干预,肠外营养干预方法同对照组,肠内营养干预经鼻饲管实施,先经鼻饲管注入500 ml葡萄糖溶液,如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再开始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制剂选择瑞素,根据其具体情况逐渐增加喂食量、速度及浓度。两组患者肠内外营养干预均持续至术后第9天。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风险评估结果,比较其营养风险评分。比较两组营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包括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t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营养风险评估结果比较

  两组营养风险率均为100%,对照组营养风险评分为(4.52±1.37)分,观察组为(4.56±1.29)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风险评估结果比较

    组别   营养风险例(%)   营养风险评分(分)
  对照组(n=60)     60(100)     4.52±1.37
  观察组m=60)     60(100)     4.56±1.29
    X2/t值     5.178     3 .122
    P值     >0.05     <0.05

  2.2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g/L,(i±s)]

    组别     时间     前清蛋白     清蛋白     转铁蛋白     血红蛋白
    对照组m=601     治疗前     0.20±0.08     31.04±1.35     2.43±0.13 107.35 t 0.94
      治疗后     0.29±0.09' 32.89 t 1.79*     2.65±0.24' 109.07 i 1.53'
    观察组m=60)     治疗前     0.21±0.06     31.17土1.41     2.46±0.13  107.61 i 0.96
      治疗后     0.40土0.12蚺 34.93土 2.07'# 2.91 t 0.30'# 111.54 t 2.3'#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t=4.506,P<0.05;t=3.889.P<0.05;t=4.401.P<0.05;t=4.357,P<0.05:t=4.446.P<0.05:t=4.098,P<0.05t=5.005, P<0.05;t=5.136, P<0.05e#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t=5.402, P<0.05;t=4.118, P<0.05;t=3.386, P<0.05;t=4.503, P<0.05。

  表3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肛门排气恢复
 
    时间
自主下床活动
 
    时间
    住院
 
    时间
  对照组(n=60)     4.86±0.84     6.45±1.07   17.36±2.19
  观察组m=601     4.05±0.68     5.37±0.89   15.29±1.87
    £值     8.118     4.312     4.008
    P值     <0.05     <0.05     <0.05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切口感染 肺部感染 肠瘘 肠梗阻   合计
对照组m=60)   4(6.67)   1(1.67)  2(3.33) 3(5.00)  10(16.67)
观察组(凡=60)     1(1.67)     0  1『1.67)  1(1.67)  3(5.00)
    ,值             7.014
    P值             <0.05

  直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腹膜反折面以下,以低位直肠癌为主,发病年龄多为中年群体,近几年青年人群发生直肠癌的概率有所增高。由于直肠癌的病变多深入至盆腔内,与邻近组织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解剖结构不清,局部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故临床上应对直肠癌进行积极治疗。

  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直肠癌的唯一根治手段,通过切除病变肠段,可延缓肿瘤进展,但在手术后,由于患者术中机体受到一定的创伤,其机体代谢速度加快,加上患者术后早期阶段胃肠功能尚未恢复,无法正常进食,导致患者机体内营养代谢速度超过营养摄人速度,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本研究发现,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直肠癌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营养风险,故在直肠癌患者术后对其实施营养干预十分重要,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其术后恢复。

  营养干预主要包括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这两种形式,其中,肠外营养主要是指经静脉输入营养液为患者补充营养,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但单一的肠外营养干预无法满足大量营养需求的供给,其营养干预效果不够理想;而肠内营养主要是指经鼻饲管补充营养液或营养素,肠内营养干预时,营养液经胃食管可直接被吸收,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还可有效保持胃肠黏膜结构的完整性,使患者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受到保护,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11-12]。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该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尸<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对直肠癌患者实施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干预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直肠癌患者手术后普遍存在营养风险,对患者实施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钟静,梁涛,刘春娟,等.结直肠癌病人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术后清蛋白和住院时间的比较阴,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 19(1): 40-42.

  [2l Lohsiriwat V.The influence of preoperative nutritional status on the outcomes of a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programme for colorectalcancersurgery[J].Tech Coloproctol, 2014, 18(11): 1075-1080.

  [3] Boelens P G,Heesakkers F F,Luyer M D, et al.Reduction of postoperative ileus hy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jor rectal surgery: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rl trlal [J]. AnnSurE;, 2014, 259(4): 649-655.

  [4]魏娜,毕建军,赵克聪,等,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8): 2165-2167.

  [5]王鸿波,王文娟,单世生,等.腹腔镜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中规范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20(4): 320-321.

  [6]曾艳,吴晓玲.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案对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3(12): 73-75.

  [7]韩芳,李晓迪,宗轶,等.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2): 80-82.

  [8]杜斌斌,杨熊飞,王小英,等.不同营养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5,35(2): 23-26.

  [9]韩刚,付晓伶,龚航军,等,肠内免疫营养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 95-98.

  [10]曹兰玉,个体化营养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研究[Dl.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

  [11]王少银.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 102-103.

  [12] Liu M Y, Tang H C, Yang H L,et al.Hypo-Calories with Micronutrients and Fat Emulsion of Pre-Operative Peripher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Malnutrition Risk Rectal Cancer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J].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3,4(8): 821-826.

相关推荐
  • 内质网应激与溃疡性结肠炎

    医学论文发表医学论文……

  • 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苏王志斌王跃仝令畅王荣美李玲张立超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及微 生物有关。小檗碱是黄连的主要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炎。近年来研究发现……

  •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雅琳、占强 摘要: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类具有典型锯齿状形态特征的病变,因其具有恶变潜能,近年来学者们 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变的基础研究较多,但临床研究不多,此文就结直肠锯齿 状病变的流行……

  •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高燕、姜相君 摘要:DNA甲基化引起的基因表达沉默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度甲基化可能是由于 DNA甲基转移酶的过表达或是去甲基化活动的减弱所引起的,具体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在胃 癌组织中有许多基因启动子……

  •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黄艳霞张靖王歌朱金水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因其长度大于20()个核苷酸,缺乏编码蛋白能力而得名。在表观遗传 学控制、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IncRNA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节。研究已经证明, I……

最新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