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毒理学杂志

毒理学

毒理学杂志

Journal of Toxicology 독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3/R
  • 国内刊号: 赵超英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dulixuezz@163.com
  • 曾用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毒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对镉染毒大鼠肝脏指数、SOD、MDA和血清ALT的影响

    作者:柳鹏瑶;颜春鲁;刘永琦;宋敏;陈正君;安方玉;高军太

    目的 研究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对镉染毒大鼠肝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镉染毒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1.2 g/ml低剂量干预组、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2.4 g/ml中剂量干预组和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4.8 g/ml高剂量干预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单纯镉染毒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四时常服方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均腹腔注射0.1%氯化镉,1.5 mg/kg.bw注射,相当于1.5 ml/kg·bw,每周5次,共5周.模型组用蒸馏水、四时常服方组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用1.2、2.4和4.8 g/ml四时常服方灌胃,1次/d,连续5周,末次给药后股动脉采血,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分离肝,称重,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镉染毒模型组血清ALT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镉染毒组比较,四时常服方各干预组血清ALT含量下降,以高剂量干预组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SOD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镉染毒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肝组织的SOD、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对镉染毒大鼠肝氧化损伤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 氧化应激与神经炎症在二溴乙酸致大鼠下丘脑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姜文博;陈莹莹;高淑英

    目的 探讨二溴乙酸(dibromoacetic acid,DBA)对大鼠下丘脑的毒性作用并通过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2方面对其损伤的可能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和低(20 mg/kg.bw)、中(50 mg/kg.bw)、高(125 mg/kg.bw)剂量染毒组,每组10只.染毒组大鼠经口灌胃DBA 28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比较其穿梭次数.取大鼠下丘脑组织,按照试剂盒方法测定下丘脑MDA和GSH含量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血红素氧合酶(HO-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肿瘤坏死因子(TNF-0)、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3) 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染毒剂量组大鼠运动轨迹明显复杂,且穿梭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MDA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PCR结果显示,中、高染毒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HO-1、TNF-α、IL-6和IL-1β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中、高染毒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HO-1、IBA-1、TNF-α、IL-6和IL-13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暴露于DBA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神经炎性两方面对大鼠产生下丘脑毒性作用.

  • 阴离子通道CFTR表达水平与双酚A损伤小鼠精子活性的关系

    作者:万洪磊;谭超;刘升学;李晴;何永华

    目的 研究阴离子通道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FTR)表达水平与双酚A(BPA)损伤小鼠精子细胞活性的关系.方法 成熟的小鼠精子细胞经0、10、100和500 μg/ml BPA染毒2h.用伊红-苯胺黑染色法计数分析精子细胞存活率,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用金霉素染色法测定,cAMP、磷酸化CREB (p-CREB)和CFTR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 各染毒组的精子细胞存活率、精子获能率和顶体反应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高剂量组均下降50%以上;cAMP、p-CREB和CFT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剂量组均下降70%以上.CFTR水平与cAMP、p-CREB水平及精子顶体反应率高度正相关.结论 CFTR可能与BPA所致精子活性下降有关.

  • 858批国内外化妆品毒理学试验结果及分析

    作者:刘萍;黄坚;李睿;周显俸;凡亮;刘元乾;黄卓;唐黎明

    目的 介绍并分析国内外不同品种化妆品的毒理学试验结果.方法 对2014 ~2015年送检的858批化妆品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眼刺激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等毒理学试验,各项检验方法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进行.结果 在进行眼部刺激性试验的350份化妆品中,有36份呈微刺激性(10.3%),83份呈轻刺激性(23.7%),4份呈刺激性(1.1%),1份呈腐蚀性(0.3%).洗发沐浴类和卸妆洗面类化妆品呈较突出的轻刺激性(分别为74.2%和60.6%);护发美发类、卸妆洗面类和美白类产品分别有5.3%、2.8%和5.6%的样品呈刺激性.分析显示,进口护发类化妆品与国产同类样品的刺激性呈统计学差异(P=0.015);国产美白类产品的刺激性与进口产品也有显著不同(P =0.014).结论 淋洗类和美白类化妆品具有较突出的眼刺激作用,急需加强监管.

  • 百草枯对小胶质细胞TLR-4蛋白及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孙媛媛;郑晶;张晓峰

    目的 探讨百草枯(paraquat,PQ)对小胶质细胞TLR-4蛋白及TN F-α和IL-1β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百草枯诱导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分为PQ(40 μmol/L)染毒组、LPS阳性对照组(1μg/ml)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处理6、12和24 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LR-4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6、12和24 h,PQ染毒组、LPS阳性对照组小胶质细胞TLR-4蛋白表达水平、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结论 PQ能增加小胶质细胞TLR-4蛋白表达,进而可能激活TLR-4信号通路,使炎症因子表达增加,诱导炎症反应.

  • 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中p62-keap1-Nrf2信号通路变化

    作者:申振宇;王玉;陈易斯;谢克勤;宋福永

    目的 检测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中p62-keap1-Nrf2抗氧化信号通路变化.方法 40只C57/BL6小鼠建立急性肝损伤剂量-反应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PAP低剂量组(180 mg/kg)、APAP中剂量组(300 mg/kg)和APAP高剂量组(500 mg/kg),每组10只.禁食12h后,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或APAP溶液,24 h后摘眼球取血.另取60只小鼠建立时间-反应模型,对照组给0.9%氯化钠溶液,染毒组腹腔注射300 mg/kg APAP后,分别于3、6、12、24和48 h各取10只小鼠摘眼球取血测生化指标.以上小鼠均剪取肝同一部位做病理切片,HE染色检测病理损伤.并匀浆肝组织提取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62-keap1-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抗氧化基因的相对表达.结果 剂量-反应模型中,APAP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系数明显增大(P <0.05);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病理切片显示APAP处理组出现不同程度肝细胞坏死;p62-keap1-Nrf2通路相关蛋白p62、p-p62、Keap1、Nrf2胞浆及胞核蛋白表达增加;而抗氧化基因HO-1、GCLC相对表达量下降.时间-反应模型中,APAP处理组小鼠ALT、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呈时间反应趋势,24 h达到峰值;抗氧化基因HO-1、GCLC在3和6h表达明显增加(P<0.05),12、24和48 h急剧下降至较低水平.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p62-keap1-Nrf2信号通路激活,Nrf2可能在APAP肝损伤早期通过激活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发挥作用.

  • 甲基苯丙胺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程洁;蒋雷;环飞;陈旭锋;王军

    目的 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炎性反应.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利用MTT和TUNEL实验技术观察METH对神经元的损伤;采用Affymetrix芯片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hime-PCR)法,观察METH作用后海马神经元细胞炎性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METH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具有浓度依赖性.30 μmol/L的METH即可引起神经元的活力降低.基因组芯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ETH处理组与炎症信号相关,增加的有IL-1R、IL-1 rap、IL-4、IL-1O、IL-15、IL-24、Peli2、Peli3、NOS1、NOS2、Sig1-R、TNFα和TLR4;减少的有IL-13、Peli1、Traf3、Traf6和NOS3.实时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ETH使炎性因子IL-1R、IL-1 rap、IL-4、IL-24、Peli1、Peli2、Peli3、Traf3、Traf6、NOS1、NOS2、NOS3、Sig1-R、TNFα和TLR4的mRNA表达增加,其中IL-1R、IL-1 rap、IL-4、IL-24、Traf6和NOS3的表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1β、IL-6、IL-10、IL-15和Traf3的mRNA表达降低,其中IL-1β和Traf3的表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TH可导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影响炎性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可能会对学习记忆能力造成潜在影响.

  • 叶酸在MNNG致哈萨克族食管上皮APE1、MGMT基因表达改变中的作用

    作者:陈艳;张慧霞;凯德丽艳·阿布都外力;李旭峰;陈丹

    目的 探讨叶酸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致哈萨克族食管上皮细胞APE1、MGMT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3析因设计将体外培养的哈萨克族食管上皮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叶酸(0.00、0.40和0.80 μg/ml)和MNNG(0.00、0.75和1.501Lg/ml)的培养液中作用48、72和96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APE1、MGM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PE1、MGMT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叶酸浓度降低和MNNG浓度增加,APE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损伤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GMT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则随损伤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叶酸浓度降低对MNNG致哈萨克族食管上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保持充足的叶酸则对MNNG的损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姜黄素对布比卡因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司海超;付莉萍;刘展;高毅;司小萌;马婕妤

    目的 探究姜黄素对布比卡因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 首先用WST-1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0、25、50、75和100μmol/L)对H9C2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姜黄素的适浓度.然后用适浓度的姜黄素处理H9C2细胞24 h后,加入1 mmol/L布比卡因刺激24 h,WST-1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C)、活化的Caspase-3、Bax、Bcl-2、p-Akt和p-GSK-3β的表达水平.后,用GSK-3β抑制剂TWS119处理H9C2细胞,检测GSK-3β通路抑制后姜黄素对布比卡因诱导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75μmol/L开始抑制细胞增殖,因此姜黄素浓度的选择为50 μmol/L.姜黄素能够缓解布比卡因对心肌细胞增殖的抑制,减少细胞凋亡,降低CytC和Caspase-3的表达及Bax/Bcl-2值,增加p-Akt和p-GSK-3β的表达.TWS119能减弱姜黄素对布比卡因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CytC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及Bax/Bcl-2值的影响.结论 姜黄素能缓解布比卡因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这与其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

  • 白桦脂醇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脏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刘璐;任艳红;张洁;李猛

    目的 研究白桦脂醇对阿霉素(ADMiamycin,ADM)所致大鼠心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DM模型组和白桦脂醇治疗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测定比较各组大鼠心率(heart rate,HR)、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 tmax)、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 tmin)、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免疫染色组化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ell lymphonma/leukemia gene 2,Bcl-2)和Bcl-2相关基因X(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采用传统阳性染色细胞计数的方法对各组大鼠染色阳性细胞进行计数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和白桦脂醇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指标降低,血清cTnI、CK、Hs-CRP、BNP、LDH和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白桦脂醇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与细胞Bcl-2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Bax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阳性细胞染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白桦脂醇组.结论 白桦脂醇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白桦脂醇抑制氧化应激相关.

  • MAPK信号通路在酒精性肝病发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肖默;曾涛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一种渐进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等.由于特殊的酒文化以及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加,已成为继乙型肝炎之后的第二大肝病,如何预防、治疗ALD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虽已有大量关于ALD机制的研究,但ALD发病的关键环节仍未完全阐明;尚未有药物或其他干预措施能通过某一靶点对ALD的防治达到理想效果.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是将刺激从细胞膜传递至细胞核、诱导基因转录做出应答的一条经典路径,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已被证实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近年来有研究发现ALD的发病伴随着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因而,深入研究MAPK信号通路有可能找到ALD防治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拟就不同研究模型中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与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和细胞凋亡等关系做一综述.

  • 重组人乳铁蛋白致突变性研究

    作者:于添;杨雪珍;刘燊;王建武;周其贤;方锐;戴亚妮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乳汁中一种重要的非血红素铁结合糖蛋白,主要由乳腺上皮细胞表达和分泌.能参与铁代谢,促进铁吸收、抗微生物功能、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和抗感染、抗肿瘤、抗氧化作用,并作为细胞生长因子等被广泛地研究[14].尤其是在食品与营养,婴幼儿配方奶粉方面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乳铁蛋白大多都是从牛乳中纯化得到的,生物活性远低于人乳铁蛋白.利用重组DNA和转基因技术,获得人乳铁蛋白在转基因牛奶中稳定、高效表达的重组人乳铁蛋白,并获得了国际上大的、遗传稳定的转基因奶牛繁育群体,为稳定供应乳铁蛋白,并且是活性更高、更适合人类吸收利用的人乳铁蛋白,提供了可靠的来源[5].

  • 牡丹籽粕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作者:彭安芳;罗拥政;李莉;梁文英;王隽辰

    牡丹籽是牡丹干燥成熟的种子,具有抑菌、抗氧化和防晒等特性,从中提取的牡丹籽油具有抗氧化、抗心律失常、降血压和抗肿瘤等作用[1-2].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将其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粕是牡丹籽榨过油后的固体渣粕,目前大部分被废弃.为了进一步提高牡丹籽粕的综合利用价值,科研工作者对牡丹籽粕的成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其中含粗蛋白达26.98%,且具备人体所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还有大量的牡丹蛋白、牡丹皂甙、牡丹多糖和牡丹酚等保健物质,既可作为食品原料,又可作为天然环保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其经济价值,实现牡丹籽粕的综合利用[3-5].在牡丹籽油毒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牡丹籽油无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但目前尚未有对牡丹籽粕的毒理学研究[6-7].

  • 灵芝孢子粉富硒酵母制剂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作者:郭婕;谢玮;颜燕;卢连华;姚文环;杨非;王伟;史博文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在生长成熟期,从灵芝菌褶中弹射出来的极其微小的卵形生殖细胞即灵芝的种子.每个灵芝孢子只有4~6个微米,双壁结构,外被坚硬的几丁质纤维素所包围,人体很难充分吸收.破壁后更适合人体肠胃直接吸收.主要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灵芝酸,腺嘌呤核苷,天然有机锗,微量元素硒.具有增强免疫、抗癌、保肝、降脂降糖、抗疲劳、促进睡眠、抗结核感染、抗癫痫、抗抑郁等药理作用[1-9].卫法监发(2001)84号文将灵芝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

  • 维吾尔药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作者:高洁;何江;张伟;刘冲;许文黎;李柯翱;杨伟俊

    山柑科植物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作为经典的维吾尔药长期在临床和民间广泛使用[1],传统药用部位是刺山柑根皮,主要有祛风、散寒和除湿等作用,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2],在我国仅产于新疆、甘肃和西藏等地.近年来研究报道,刺山柑果含有与根皮相似的有效成分和具有相同的药理活性,具有替代传统根皮用药的前景[3-4].此外,刺山柑果入药能够有效解决根皮入药原料不足,以及过度采集导致当地植被破坏等问题,符合和谐生态理念[5].

  • 纳米铜体内体外急性毒性对比研究

    作者:齐丽娟;张鹏;郑珊;胡红;孔玲;尤育洲;李国君;高珊

    目的 分别使用昆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秀丽隐杆线虫毒性试验及CHL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纳米铜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霍恩氏法;线虫急性毒性试验对秀丽隐杆线虫L4期幼虫进行24 h染毒;体外细胞毒性试验采用CHL细胞中性红染色法.结果 纳米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性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为14.0 mg/kg·bw,雄性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为8.8 mg/kg·bw;线虫急性毒性试验显示,随着纳米铜染毒剂量的增加,线虫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纳米铜对线虫IC50为12.6 μg/ml;细胞毒性试验显示,随着纳米铜染毒剂量的增加,CHL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纳米铜对CHL细胞IC50为2.33 μg/ml.结论 根据化学品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GB/T 21603-2008)的分级标准判定,纳米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高毒;12.9和30μg/ml纳米铜对线虫有毒性作用;大于3.75 μg/ml纳米铜细胞毒性为4级.

  • 铜的毒性、抗菌性及促进创伤愈合功效研究进展

    作者:何立伟;高珊

    铜是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金属之一,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微量元素.在人体内,铜元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构成细胞呼吸链中催化酶的辅基、促进造血机能、调节铁的吸收和利用和帮助合成胶原蛋白等[1].而在生活中,人们聚焦于铜出色的抗菌能力,铜制水管、阀门在自来水管道系统中广泛应用,而铜制硬币即使在快速流通时也能保证相对清洁[2].随着纳米技术日新月异,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得到的纳米铜粒子(Copper Nanoparticles,CuNPs)成为受人瞩目的新星.众多研究者对其生物学效应进行了探索,本文将主要介绍铜及其化合物的医疗卫生应用历史、纳米铜粒子的毒性、抗菌性和促进创伤愈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应用于纺织品中的纳米铜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的研究

    作者:齐丽娟;张维;郑珊;聂燕敏;张楠;冯颖;张文静;李国君;高珊

    目的 分别使用3D皮肤模型和皮肤致敏性替代法及传统动物实验研究纳米铜的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方法 采用EpiKutis 3D皮肤模型研究纳米铜的皮肤刺激性.皮肤致敏性替代法采用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BMU-ELISA方法和LLNA:DA方法研究纳米铜的致敏性;同时根据GB/T 21604-2008和GB/T 21608-208化学品皮肤刺激性和致敏试验方法研究纳米铜应用液的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结果 3D皮肤模型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1%纳米铜应用液(69 mg/L)和0.25%纳米铜应用液(17.2 mg/L) ET50值均大于24 h,两者均无刺激性.纳米铜应用液(6.9 g/L)的ET50值为14.86 h(ET50值为12 ~24 h之间),刺激性属于非常温和.LLNA:BrdU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铜组小鼠耳肿胀、耳重、淋巴结重量和BrdU标记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纳米铜应用液刺激性为阴性.SI值为1.3<1.6,为致敏性阴性.LLNA:DA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铜组小鼠耳肿胀、耳重、淋巴结重量和ATP发光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纳米铜应用液刺激性为阴性.SI值为1.3<1.8,致敏性阴性.传统家兔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试验结果表明,6.9 g/L纳米铜应用液无刺激性.结论 3D皮肤模型皮肤刺激性试验和皮肤致敏性替代法与传统皮肤刺激性和致敏试验结果一致,可对本试验中纳米材料刺激性和致敏性做出较好评价.

毒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