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毒理学杂志

毒理学

毒理学杂志

Journal of Toxicology 독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3/R
  • 国内刊号: 赵超英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dulixuezz@163.com
  • 曾用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毒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乙醇对大鼠生精上皮形态学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作者:赵松;解丽君;胡文媛

    酗酒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危害社会治安,更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据研究表明,乙醇是一种确认致畸物,母亲孕期大量饮酒可致"胎儿乙醇综合征"[1],男性酗酒可使血清睾酮下降,性功能减退并引起后代发育和行为异常[2,3].为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优生优育,研究乙醇的生殖遗传毒性具深远意义.本研究通过经口灌胃给予雄性大鼠乙醇,光、电镜观察睾丸生精上皮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以及睾丸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初步探讨乙醇引起睾丸损伤的作用机制.

  • 四氯化碳与乙醇经口所致小鼠肝损伤病理模型重现性的比较

    作者:阎向东;郑珊;熊晓燕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1998年开始从事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功能的检验,在肝脏形态学检查中发现,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的病理改变与著作、文献中报道较为一致[1,2],除生化各项指标比较敏感外,其病理变化典型和重复性好.乙醇性肝损伤模型生化各项指标比较敏感,而镜检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不同时间相同方法所复制的模型在病变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我们将以往进行的2种化学物质制造的动物模型(简称造模)所诱发的病理模型进行了组织病理变化的比较.

  • 气态甲醛对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抑制作用

    作者:甘耀坤;段丽菊;李岩;刘英帅;严彦;乔琰;鲁志松;杨旭

    甲醛作为一种常见的装修型化学性室内空气污染物,以其来源广、水平高、持续时间长和毒性大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甲醛可以对机体健康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其中美国职业卫生阈值中将甲醛列为2A类化合物--可疑人类致癌物[1].刘杰等[2]报道了气态甲醛对小鼠的不同组织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抑制作用.我们是研究气态甲醛对小鼠红细胞SOD活力的抑制作用,以期从新的角度对气态甲醛的毒性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 碘酸钾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

    作者:陈骁熠;孙秀发;庞红;杨雪锋;余东;侯小辉;徐健;郭怀兰

    为彻底消除碘缺乏病(IDD),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的防治措施.随着USI的推行,大部分省区不同程度的碘缺乏得到了彻底纠正,但流行病调查显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普遍增加.碘酸钾(KIO3)是多数国家食盐加碘的主要形式.而从现存的KIO3安全性资料来看,有关KIO3的毒理学资料非常有限,且存在争议[1,2].有学者认为它可能导致遗传毒性和致癌性[3];有些学者反对[4].目前对食盐加KIO3浓度的确定以及每日碘推荐摄入量上限的制定都是以人群长期食用的安全性为依据的,并没有对KIO3进行过比较完整的毒理学试验研究.为此,本实验进行了KIO3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以期为进一步进行KIO3的毒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 双酚A对Wistar大鼠精子生成的影响

    作者:桂军红;陆付耳

    内分泌干扰因子(endocrine disrupters)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大类化学物质,它们可以发挥类雌激素、类雄激素及其他激素的作用,从而造成机体正常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双酚A(BPA)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内分泌干扰因子,它是合成聚碳酸脂塑料和环氧树脂的单体.近几年,关于BPA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报道不少,但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为此,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和25 mg/kg 2个剂量,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运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镜观察BPA染毒对大鼠精子生成的影响.

  • 铅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锂的拮抗效应的体外研究

    作者:杨芳;李积胜;杨烽;王延坤;王大宁

    长期低剂量铅接触可导致动物和人出现学习记忆和情感状态等的改变[1].据报道,锂对铅的神经毒性有一定的拮抗作用[2].大量研究表明,锂具有神经营养和神经元保护作用,可拮抗体内外多种因素,如谷氨酸,神经酰胺等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3].本实验进一步探讨铅的神经毒性及锂对铅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为寻求新一代排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皮层 神经元
  • 秋水仙碱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

    作者:邱永祥;阮明;贾凤兰;邱飞婵;李雪婷;尚兰琴;张宝旭

    秋水仙碱是从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的球茎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1].作为一种抗炎药物秋水仙碱治疗应用正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2,3].但是,其LD5o较低,过量秋水仙碱诱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消化道反应,对肾脏、骨髓和肝脏也有损害等[4,5].误食含有秋水仙碱的鲜黄花菜也会引起食物中毒[6].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体内的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巯基的金属结合蛋白质.MT被认为可能具有调节细胞内金属离子的稳态、拮抗有害重金属毒性、抗电离辐射、捕获自由基、抗过氧化应激、抗凋亡和参与细胞生长调节等功能.MT是一种抗损伤的细胞防御性的因子,对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肝脏中MT有一定的拮抗扑热息痛等药物损伤肝脏的作用[7-9].Itoh等[10]报道了秋水仙碱能够诱导雄性MT(+/+)小鼠的肝脏MT增加.本试验利用MT敲除基因小鼠观察秋水仙碱的肝脏毒性,探讨MT在肝脏保护中的可能作用.

  •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对小鼠胚胎致畸作用和心肌细胞的毒性

    作者:高丽芳;李勇;苏忆兰

    邻苯二甲酸酯类被广泛用作增塑剂,在某些塑料产品中,含量甚至高达50%.由于其应用广泛,及易于从塑料中迁移出来,故对环境污染严重.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用量占了增塑剂的25%,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用器材等.动物实验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具有致畸性,亦有资料表明它是内分泌干扰物[1].研究表明DEHP可导致胚胎形态发育异常,主要表现在骨骼、心血管系统、眼和神经管畸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体外全胚胎培养和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揭示DEHP潜在的胚胎毒性.

  • 维生素E和银杏叶提取物对3种氯代烯烃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

    作者:周承藩;沈彤;丁锐;涂登云;于均峰;马泰;朱启星

    目的探讨维生素E和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四氯乙烯(perchloroethylene,PCE)和二氯乙烯(dichloroethylene,DCE)所致人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利用中性红吸附(neutral red uptake,NRU)试验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试验分别测定细胞活力和细胞毒性,分析维生素E和GbE对3种氯代烯烃的细胞毒性拮抗作用.结果维生素E和GbE对3种氯代烯烃的细胞毒性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在10~100mmol/L(mg/L)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维生素E浓度达到50 mmol/L,GbE浓度达到150 mg/L时,细胞基本恢复为正常的状态.结论vE和GbE对3种氯代烯烃所致KC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可能与它们稳定细胞膜结构,减少细胞膜损伤有关.

  • 不同价态锰对不同月龄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宣登峰;褚金花;吴萍;李国君;耿荣

    目的研究不同价态锰染毒后对大鼠脑、肝和心肌内脂质过氧化(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方法大鼠经腹腔分别注射氯化锰(MnCl2·4H20,Mn2+)和醋酸锰(C6H9O6Mn·2H2O,Mn3+),按6 mg/kg剂量连续染毒1个月后,测定脑、肝和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1)经Mn2+染毒后大鼠脑组织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n3+染毒后只有18月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组织MDA含量,Mn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经Mn2+、Mn3+染毒后18月龄和4月龄大鼠脑组织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Mn2+染毒后,18月龄和4月龄大鼠肝SOD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Mn3+染毒后,18月龄大鼠肝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心肌组织MDA含量,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不同价态、不同剂量锰染毒不同月龄大鼠对其不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 蕃茄汁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庞雅琴;罗琼;杨明亮;李卓能;闫俊;曾秀林;陈芳芳

    目的研究番茄汁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番茄汁;用彗星试验测定经番茄汁处理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DNA链断裂情况,分析DNA的损伤作用;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番茄汁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DNA具有损伤作用,可使DNA链断裂,DNA的迁移长度与彗星细胞拖尾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吸光度逐渐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结论番茄汁可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DNA损伤,从而抑制其生长.

  • 矩类迁移比作为单细胞凝胶电泳指标的研究

    作者:朱志良;庄志雄;黎建明;吴礼康;肖惠贞

    目的研究单细胞凝胶电泳新指标.方法采用H2O2对人外周淋巴细胞急性染毒作为DNA损伤模型,应用新型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矩迁移比与惯量迁移比等指标.结果Olive尾矩、矩迁移比和惯量迁移比3个指标与H2O2剂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剂量-效应关系,而尾长指标则在H2O2的高剂量范围(>160μmol/L)内出现饱和平台现象,且显示矩迁移比和惯量迁移比的变异系数较Olive尾矩有较小.结论矩迁移比和惯量迁移比既有矩类指标的优点,又有比值类指标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抗氧化剂和低氧诱导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的表达及其机制

    作者:薛丽君;金中初;夏小俊;陈维亚;李红娟;薛旦;梅汝焕

    目的探讨低氧和抗氧化剂诱导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和诱导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抗氧化剂[酪醇(p-Ty),丁基羟茴香醚(BHA),β-萘黄酮(β-NF)]、低氧或两者共同处理24 h,分别采用微孔板测定法、RT-PCR、结晶紫显色法、电泳迁移率变动试验(EMSA)测定MQO1活力,NQO1mRNA表达,细胞增殖和细胞核蛋白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的结合情况.结果常氧下BHA,β-NF和p-Ty均能诱导NQO1比活力增加,酪醇诱导NQO1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且与酶比活力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酪醇在一定范围内,其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且细胞增殖与酶比活力存在负相关.低氧与抗氧化剂共同处理比常氧下抗氧化剂诱导NQO1比活力有增加(r=-0.41,P<0.01).EMSA试验表明,ARE能与低氧、抗氧化剂或低氧+抗氧化剂诱导的核蛋白特异结合.结论抗氧化剂在常氧下可诱导人肝癌细胞NQO1活力增加,低氧加强其诱导能力.其中酪醇诱导NQO1活力与NQO1mRNA表达量增加相关,同时酪醇能抑制细胞的增殖,这种增殖抑制与酶活力诱导增加有关.ARE参与介导抗氧化剂和低氧诱导NQO1基因表达的调节.

  • 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核转录因子-κ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作者:金戈;陈珊;单江;许励;张梅;茹国庆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对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坏死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坏死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心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杂交检测IκBα的蛋白质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ICAM-1 mRNA含量.观察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后,血清LDH、CK和MDA含量升高,心肌坏死,NF-κB p65蛋白大量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减弱,ICAM-1mRNA表达上升.地塞米松使升高的LDH、CK和MDA明显下降,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显著抑制NF-κB p65蛋白和ICAM-1mRNA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增强.结论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中,NF-κB和ICAM-1 mRNA表达增加,表明抑制NF-κB激活,减少ICAM-1 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是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关键点之一.

  • 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诱发细胞P53基因的变化

    作者:黄勇;陈家堃;吴中亮;吕嘉春;纪卫东;蒋义国

    目的观察苯并(a)芘[B(a)P]代谢产物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anti-7,8,-dihydrodiol-9,10-epoxide benzo(a)pyrene,BPDE]诱发的恶性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及其裸鼠成瘤细胞中的p53基因突变情况,探讨BPDE诱导细胞癌变的机制.方法多聚酶链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基因测序.结果PCR-SSCP分析结果提示,反式BPDE诱发的恶性转化细胞及其裸鼠成瘤细胞p53基因的Exon 7和Exon 8有突变.基因测序发现裸鼠成瘤细胞(B3)的p53基因Exon 8的第282位密码子位置出现了一个G→T点突变,其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CGG)→亮氨酸(CTG).结论反式BPDE可诱导p53基因发生突变,提示p53基因突变可能是BPDE诱导细胞癌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 锌对染铅大鼠海马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及突触参数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积胜;闫蓓;王延坤;王大宁;陈俊

    目的探讨铅对海马CA1区亚细胞结构的损伤及锌的拮抗作用.方法给Wistar大鼠饮用6.15 mmol/L醋酸铅(染铅组)及含3.10 mmol/L硫酸锌的上述溶液(铅锌组),喂养40 d,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各组动物血铅和海马铅含量;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海马CA1区神经元及其突触的亚细胞结构变化;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每组10只动物.结果与对照组和铅锌组相比,染铅组大鼠血铅和海马铅含量明显升高(P<0.05);染铅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的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减少,有些已发生空泡化;染铅大鼠海马CA1区放射层的含50个以上突触囊泡的突触结构明显减少(P<0.01).而含10个以下囊泡的突触结构则明显增加(P<0.01).突触前后膜面积均明显减小(P<0.01).但铅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锌对铅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变化有拮抗作用.

  • HOGG1特异性锤头状核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张勤;张遵真;衡正昌

    目的设计并合成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特异性的锤头状核酶(hammerhead ribozyme)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鉴定含有核酶靶基因HOGG1 cDNA保守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运用计算机软件人工设计并合成核酶基因(RZ),将核酶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重组子由BamH I和EcoR 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含有HOGG1基因cDNA保守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经BamHI和EcoRI酶切电泳鉴定.结果RZ人工合成后与pcDNA 3.1连接,酶切电泳及DNA测序证实合成的核酶基因序列正确并已被准确克隆入pcDNA 3.1的BamH I和EcoR I位点之间,命名为pcDNA 3.1-RZ.1.3kb的HOGG1基因cDNA保守序列准确克隆于pcDNA 3.1的BamH I和EcoR I酶切位点之间,命名为pcDNA 3.1-HOGG1.结论成功合成HOGG1特异性的锤头状核酶基因并构建了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及核酶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 细颗粒物(PM2.5)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作者:杨轶戬;宋宏

    颗粒物是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其粒径大小、形态以及组成成分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大气中PM25每升高10μg/m3,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则从2.1%增加到3.75%[1].PM25的危害一方面是其沉积在肺泡中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它的载体作用,吸附大量有毒物质.随着交通发展,车辆保有量的增加,PM25污染越来越重,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 内分泌干扰物筛检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赵海涛;张天宝

    美国环保局(EPA)内分泌干扰物筛选测试顾问委员会(Endocrine Disruptor Screening and Testing Advisory Committee,EDSTAC)将能通过干扰内分泌功能,引起个体、后代或人群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生物学效应的化合物称为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ndocrine disruptor,EDCs/Eds)[1].近10年来,关于化学污染物是否通过与内分泌系统交互作用,对人类和野生生物产生不良健康效应的争论,引起了生态学家、内分泌学家和毒理学家的极大关注,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1998年,EPA提出了内分泌干扰物筛选计划EDSP(endocrine disruptor screening program).EDCs种类繁多,伴随经济发展每年都有大量新型化学物产生,对人类健康潜在的危害大,研究检测化学物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建立新的高效筛选方法已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生理房室模型在工业毒物动力学中的应用

    作者:郝丽芬;周鲁;李刚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层出不穷,这就对我国当前的职业卫生立法提出新旧问题并存的双重挑战.毒物动力学(简称毒动学)主要研究化学物经机体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量变"规律,为职业接触危险度评定、卫生标准制定和现代职业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生理房室模型是根据生理学、化学和解剖学的知识,模拟机体循环系统的血液流向将各器官或组织相互联接,每一房室(compartment)即代表一种或一组特殊的器官或组织,且在实际的血流速度和组织/血液分配系数以及化合物性质的控制下遵循物质平衡原理进行有毒化学物转运.可描述任何器官或组织内化学物浓度的经时变化,可模拟肝、肾等代谢、排泄功能,提供其在体内生物转化的资料,从而得到毒物对靶器官的作用信息,有助于毒性机制的探讨.特别是近年来,生理房室模型作为毒动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发展迅速,在工业毒动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突出进展,现就其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转基因食品致敏性评价

    作者:贾旭东

    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性食品,是基因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在给人类带来更加丰富的食品供应和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中,转基因食品引起食物过敏的可能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如果转入的蛋白质是新蛋白质时,这些异性蛋白质就有可能引起食物过敏,对儿童和体质过敏的人更是如此.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对转入巴西坚果基因后的大豆也产生了过敏[1].因此,转基因食品致敏性评价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宁

    转基因食品即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led food)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1].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不但可以使农作物获得新的农艺特性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可改变食品的品质,将来还可利用转基因植物或动物生产药物等.但同时,各国政府、学术界和消费者对由于基因插入所可能带来的新的食用安全性问题给予了关注.为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许多国家都立法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管理,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2,3],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性除了与一般食品所共有的问题外,还有其独特的安全性问题,因用传统的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来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太合适.现就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原则、转基因食品可能对健康的影响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内容做一综述.

  • "消醛灵"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刘涛;杨振中;韩林;焦新彩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以降低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为主要功能的空气消毒剂产品.这些产品是否也会影响我们的环境质量呢?为此,我们对我市某日化厂生产的"消醛灵"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 阿维菌素(95%)原药急性吸入LC50测定

    作者:王健;谢广云

    阿维菌素是经微生物发酵,提取的新型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对各种作物害虫具有广谱、高效和低残留等特点,是当前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理想的生物农药.然而,阿维菌素的动物急性经口毒性属高毒.其制备成各种制剂常以喷雾形式使用,故需要对该品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掌握其对人体的吸入危害.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鼠急性动式口鼻式吸入毒性研究.

  • 单细胞凝胶电泳图像分析软件的比较

    作者:邢彩虹;李桂兰;纪之莹;高耘;尹松年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又称彗星试验)是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链断裂损伤的敏感方法.随着彗星试验的发展,一些无法用肉眼测量的能更精确反应彗星水平的指标如尾矩、尾部DNA含量,随着彗星分析软件的出现而得到解决.国外一些免费彗星分析软件的出现,如Sicion Image(以下简称Sicion)[1]和CASP[2]给科研工作人员带了极大方便.国内也出现了中文界面的彗星分析软件IMI[3].这些软件,尤其是上述2种免费软件目前国内未见使用报道.为了更方便地选择和使用这些软件,我们对以上这3种软件进行了比较.

  • 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的Meta分析

    作者:何寒青;徐进;胡素佩

    铅是常见的重金属环境污染物,大气、水和土壤中都能检测到较高浓度铅的存在.铅污染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仅美国,每年就要拿出434亿美元用于铅中毒的健康保健[1].铅不仅能引起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还与细胞凋亡、肿瘤、高血压等有密切的关系[2-4].1981年,Petrucci等[5]发现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基因具有多态性,2个等位基因分别为ALAD1和ALAD2;1991年,Wetmur等[6]发现由于ALAD2基因在第177位碱基上发生了G-C颠换,引起在多肽上对应的第59位带正电荷的赖氨酸被电中性的精氨酸代替.这种氨基酸的置换增加了ALAD2与铅的亲和力[7].但从90年代以来在许多国家进行的针对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关系的研究中,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本次研究通过收集1991年以来相关研究数据,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化综合的统计学处理,以期得到更加准确、客观、全面的结论.

  • 毒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和对毒理学今后发展的影响

    作者:张天宝

    2003年4月14日,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Collins博士在华盛顿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这标志"人类基因组计划"胜利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post genome era,PGE)正式来临.HGP除完成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转录图谱4张图谱以外,HGP在生物信息科学、数据处理、知识产权及社会伦理学研究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它对生命科学各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毒物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即是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应用于毒理学的一个新产物,短短几年时间就对毒理学的理论、毒性评价的方法和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毒理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现将对毒理基因组学的概念、在毒性评价方面的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对毒理学今后发展的影响作一简要评述.

  • 3-AP:一种新型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作者:马华智;吴纯启;廖明阳

    近年来高通量筛选、组合化学和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程.对新靶点的药物和传统机制的更加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3-氨基吡啶-2-甲醛硫代缩氨基脲(3-AP)是一种新的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抑制剂,属于2-杂环甲醛硫代缩氨基脲的衍生物;该类化合物是目前为止强的RR抑制剂,其抑制活力比同类抗肿瘤药羟基脲强65~5 000倍[1,2].该类化合物在人体内通过形成O-葡糖苷酸结合物而被迅速代谢,生物半衰期短,难以发挥抗肿瘤作用[3,4].但3-AP的分子结构特点避免了这种代谢,使其成为具开发前途的RR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3-AP与迄今惟一的RR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羟基脲相比,具有RR结合力强,体内半衰期长,并且肿瘤细胞不易形成耐药性等优点[5,6].目前Vion制药公司正对3-AP进行抗肿瘤的临床试验,其商品名为Triapine(R).可以相信3-AP将会成为更加有效的RR抑制性抗肿瘤药.

  • 急性重症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的变化

    作者:阳世宇;吴学豪;钱晓明;唐文杰;孙海晨

    毒鼠强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剧毒杀鼠剂.2002年9月我院接收大批毒鼠强中毒患者就诊.当天和入院第7天我们对其中96例重症患者检测了血清中转氨酶活力,现报道如下.

毒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