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毒理学杂志

毒理学

毒理学杂志

Journal of Toxicology 독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3/R
  • 国内刊号: 赵超英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dulixuezz@163.com
  • 曾用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毒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锰、锆与铅、锂诱发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蛛;龙盛京;周劲帆

    锰是高等动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它是酶的激活因子和多种金属酶的组成成分,缺锰可引起多种疾病.有报道肉类、乳制品、蔬菜、谷物和坚果一般含1~3 μg/g鲜重的锆[1],这说明人和动物与锆的关系相当密切.铅是一种人体非必需的有毒的微量元素.长期低浓度接触则可发生慢性中毒.锂不是生命的必需元素,但锂盐可作为药物治疗精神病、消化道疾病等.因此含锂药物摄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曾研究过锰、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大鼠基金资助:广西区教育厅基金资助

  • 壬基酚对SD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作者:范奇元;李卫华;丁训诚;申立军;蒋学之

    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合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i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NPEs)所需要的基本成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剂、乳化剂、造纸工业1.NPEs在环境中降解产生壬基酚.由于NP的高度疏水性,使得其易于在水体下的淤泥中浓集;而在厌氧环境下,NP相当稳定,不易降解.所以造成NP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现一些国家人群中精子数在过去50年中普遍降低;某些水生物(如:鳄鱼、龟等)和鸟类的性别畸形发生率增高;以及人类一些生殖系统的疾病发生率增高.科学家怀疑与环境中某些物质干扰了机体的正常生殖、发育等过程有关,并提出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ers,EDs)的概[2],NP是受到重点怀疑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NP在亚慢性染毒时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

  • 硫酸镍对细胞膜脆性及甘油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张珂

    生物膜是镍细胞毒性作用的靶位之一.镍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细胞膜(包括红细胞膜、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和Ca-ATP酶的生物活性[1].但镍对细胞膜脆性及其对有机分子跨膜转运的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以大鼠红细胞、猪红细胞为生物材料,观察了硫酸镍对红细胞膜脆性及甘油通透性的影响.以期为阐明镍的膜毒性作用及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 果蝇生存试验中有关果蝇蝇龄的研究

    作者:厉曙光;张欣文;徐思红;周宇红

    自1996年3月15日卫生部颁布<保健食品法>以来,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正在逐渐地法制化、规范化.它不仅严格了保健食品的功能检测而且保证了保健食品的质量,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保健品市场.<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1](以下称方法)明确了保健食品的功能分类和检测方法,果蝇生存试验是判断保健食品是否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重要指标,但是对果蝇生存试验中喂饲保健食品的果蝇佳蝇龄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我们用1、20、30和40 d不同蝇龄的果蝇对某人参保健品的延缓衰老功能进行检测,以期能发现在培养基中加入保健品的适宜时间,从而可推断并为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食用保健品提供实验依据.

  • 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对环磷酰胺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作用

    作者:徐新云;Andres Malave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简称CP)是一种抗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以及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1,2].然而CP引起的副作用之一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病人使用CP的剂量越大,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率也越高.关于CP致膀胱损害的机制有许多报道,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完全阐明.近几年科学家发现氧化氮(NO)是一种新的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与某些急性或慢性炎症发生有关[1,2].因此我们旨在探讨NO是否介导CP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植物血球凝集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静;赵守城

    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是存在于豆科植物种子中的一种糖蛋白,它具有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及分裂的作用.镉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已见报道[1].本实验在此基础上,检查PHA对染镉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小鼠胚胎体外培养研究锌对骨形成的影响

    作者:余增丽;李云;段广才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锌与骨代谢关系密切.锌缺乏可引起长骨生长缓慢[1],胚胎骨骼发育畸形[2].我们在国内首次应用浸没式一次通气旋转装置对16 d孕龄小鼠胚胎肢体器官进行培养,为阐明锌缺乏(过量)对骨发育的影响机制积累资料,并为指导锌强化食品的使用以及为发挥锌的合理营养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 溴氰菊酯致突变性试验研究和评价

    作者:黄建勋;梁丽燕;陈润涛;唐小江;邓莹玉;刘师琪

    溴氰菊酯是一种杀虫效力强,击倒迅速,对哺乳动物毒性相对较小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卫生、仓库等害虫防治.溴氰菊酯问世20多年来,其致突变性已有了一定的研究,许多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有一定的致突变性,但目前仍有许多农药专著将溴氰菊酯记载为无致突变性农药[1-3].为了解溴氰菊酯的致突变性,我们选用一套试验进行本研究.

  • 农药三磷锡对家兔的致畸试验

    作者:杨惠芳;魏金锋;徐根林

    三磷锡是触杀型高效低毒的有机锡杀螨剂,广泛用于苹果柑桔和棉花等作物.对与有机磷或其他药剂产生对抗性的成螨若螨、幼螨及卵都有良好的杀死效果.该产品持效期长,与其他同类药互抗性小.所以是一种较理想的杀螨剂.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有机锡化合物三环锡对家兔具有致畸性.三磷锡与三环锡都属同类化合物.为对三磷锡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家兔的致畸试验.

  • 柴油机微粒中直接致突变物对细胞DNA的损伤

    作者:陈薛;宋崇林;张延峰;王春花;刘克明

    目的了解柴油机排气微粒有机可溶成分中的直接致突变物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利用稀释通道法采集柴油机排气微粒、索氏萃取器提取有机可溶成分.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池(彗星试验)检测有机可溶成分中的直接致突变物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彗星率和彗星尾长均随受试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当SOF样品的浓度达到l mg/ml时,细胞的彗星率为96%,拖尾长为(109.5±10.2)μ.mol.结论柴油机排气微粒有机可溶成分中的直接致突变物对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记忆与海马突触形态学变化

    作者:徐晓虹

    目的探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与海马突触界面结构可塑性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开场行为和Y-迷宫分辨学习记忆行为分别检测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自发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然后用电镜和计算机图象分析仪观测小鼠海马CA3区GrayⅠ型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在新异环境中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明显减少,学习记忆功能显著降低;记忆保持率(%)由76.8±9.3下降为68.6±9.4(P<0.05);同时衰老小鼠出现海马突触后致密物质(PSD)厚度明显变薄(33.30±6.58,P<0.01),突触间隙宽度显著增大(20.32±1.83,P<0.05)等突触界面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功能的减退可能与其改变海马突触界面超微结构有关.

  • 二乙氧基乙醇对大鼠脂、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房军;常元勋;马文军;崔京伟;刘永泉;高星

    目的探讨2-乙氧基乙醇(EE)染毒对大鼠某些脂代谢指标和血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EE 200、400和800 mg/kg组.每天灌胃染毒1次,每周6次,持续6周.分别于每周后,将各组动物随机处死5只,对血液及肝脏中的脂代谢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从第3周开始,EE染毒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889.6±70.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632.0±88.2)mg/L,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177.9±14.0)mg/L显著高于对照组(126.4±17.2)mg/L;肝脏脂肪酸β-氧化速度从第3周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脏TG含量仅在染毒第5和6周,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含量从第4周开始,仅中或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未发生显著性改变.结论EE长期染毒可对大鼠脂、糖代谢造成一定影响.

  • 镉接触对妊娠期及哺乳期大鼠及仔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申立军;范奇元;金泰垚;丁训诚

    目的观察妊娠期及哺乳期镉接触对大鼠性别分化、生长发育和青春期启动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内分泌干扰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从妊娠第1天开始至仔鼠断奶,自由饮用含0、5、20和40 mg/L氯化镉的水.结果各剂量组仔鼠的生长发育、青春期启动均受到明显影响:出生后(PND)21 d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开放、包皮分离比对照组延迟2~3 d.但是,各剂量组对妊娠时间、着床数、每胎活产数、性别比例、肛殖距离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并未显示镉具有雌激素样活性.镉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如甾类生成、甲状腺、垂体性腺轴等,干扰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青春期启动.

  • 塞替派诱发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一)

    作者:袁素波;廖明阳;王治乔;叶常青

    目的研究塞替派对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致癌转化效应.方法利用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为靶细胞模型,以塞替派诱导BEAS.-2B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伴随研究了塞替派转化细胞(EBAS-TE)的增殖动力学、细胞周期和锚着独立生长能力等转化表型特征.结果经传代和软琼脂培养基筛选,BEAS-TE具有较为稳定的转化表型和细胞生物学特性.结论塞替派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恶性转化效应.

  • 溴氰菊酯对大鼠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作者:牛玉杰;石年;李龙;刘毓谷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对大鼠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j)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溴氰菊酯处理分离的大鼠脑细胞,用Fura-2/AM为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测定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并利用NMD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AP5、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Na+离子通道阻断剂TTX、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探讨了溴氰菊酯影响胞内钙的可能机制;另外还观察了去除胞外钙时溴氰菊酯对胞内钙的影响情况.结果溴氰菊酯浓度在0~200 nmol/L范围内,可以显著提高大鼠皮层和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P<0.01),并有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4,r=0.981);AP5、MK-801和TTX可以有效阻断溴氰菊酯的升钙作用;而尼莫地平则无影响;去除胞外钙时,溴氰菊酯的升钙作用也消失.结论溴氰菊酯导致的胞内钙升高,主要是由谷氨酸激活NMDA受体门控钙通道引起的胞外钙内流,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及胞内钙库释放无关.

  • 塞替派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基因突变(二)

    作者:袁素波;廖明阳;王治乔;夏英;叶常青;杨梅英

    目的观察抗癌药物塞替派诱发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突变并分析其意义.方法以塞替派作为致癌原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获得转化细胞(BEAS-TE)和克隆化多倍体癌前转化细胞(BEAS-STE).采用PCR-SSCP法检测上述3种细胞p53、p16和Ki-ras 3种基因是否出现点突变,进一步测序确定其突变情况.结果 SSCP结果阳性的有BEAS-TE细胞p53第7外显子,BEAS-STE细胞p53第8外显子以及这二种细胞的p16基因第1外显子;Ki-ras基因第1外显子的结果仅为可疑阳性.测序证明,p53、Ki-ras基因存在多位点的碱基突变,而p16基因仅为单位点的碱基突变.结论塞替派可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p53、Ki-ras多位点的碱基突变和p16的单位点突变.分析前者为塞替派诱导细胞转化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分子事件,后者是次要分子事件.

  • 铅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细胞ERK活性的影响

    作者:朱延松;孙黎光;侯伟健;刘素媛;邢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染铅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细胞细胞质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出生4~8 d Wt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细胞培养,抑制剂PD098059预处理培养细胞,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染铅,应用改良的Takai法测定ERK活性的变化.结果 0.1、0.5、1.0、5.0 μmol染铅,ERK活性依浓度依赖方式被激活.比活性倍数分别为2.36、3.16、7.00、3.19(P<0.05);PD098059抑制铅激活ERK活性,1.0 μmol染铅30 min时ERK活性高,为2.66(P<0.05),120 min时降至正常,为1.72(P>0.05).结论低浓度染铅可短暂激活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细胞ERK.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ERK
  • 甲基汞对大鼠的行为致畸效应研究

    作者:刘苹;吴锡南;纳冬荃;李健;毛玉明;刘毅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基汞暴露对Wistar大鼠的母体毒性及仔代的行为致畸效应.方法 Wistar孕鼠80只于妊娠第6~9天采用甲基汞0.00、0.01、0.05和2.00mg·kg-1@d-1连续灌胃染毒.分别进行母体毒性、胚胎毒性、仔鼠早期生理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指标、仔鼠迷宫和程序控制行为测试、亲仔两代大鼠脑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的测定.整个实验采用双盲法.结果未观察到明显的母体毒性;3个剂量组胎仔的体重、尾长均低于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仔鼠的体重增长、早期生理及神经行为发育滞后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仔鼠迷宫错误次数均比对照组多(P<0.05),具有剂量-效应关系(rs=0.257,P<0.05);程序控制行为学习成绩比对照组降低(P<0.05),有剂量-效应关系(rs=-0.727 3,P<0.01);各剂量组母鼠和仔鼠脑组织均未见形态学改变,但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有剂量-效应关系(s=0.712 4~0.925 7,P<0.01).结论甲基汞在不引起可观察到母体毒性剂量下,就可产生胚胎毒性,影响仔鼠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

  • 体外肝细胞模型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移民

    尽管整体动物在毒性评价时,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动物种类之间存在着种族差异,即动物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使一些研究结果难以准确地推导到人.除此外,从伦理学和减低毒性研究的成本角度出发,也应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近些年来,越来越重视体外实验方法及其对体内过程的推导.目前,肝细胞体外模型的使用非常广泛,特别是离体肝细胞模型更为突出,从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筛选、危险性评价到肝损伤机制的研究都广泛地应用到离体肝细胞模型.肝脏含有多种类型细胞,如肝细胞、孔状内皮细胞、枯否氏细胞、卫星贮备细胞及脂细胞.这些肝细胞占肝脏内细胞总数量的92.5%,占肝脏重量的80%.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的肝脏细胞均可培养;根据肝细胞是否传代培养而分为原代肝细胞和传代肝细胞株.

  • 体外实验在肾脏毒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包捷;王晓云;王爱平

    肾脏是药物在体外代谢与排泄的主要器官,它的高血流率和浓缩功能使其对血液中的毒物极其敏感而易受到损害.但是它巨大的储备与代偿功能常会掩盖其功能障碍的迹象,所以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很难.尽管许多关于肾脏毒理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但是由于肾脏组织结构极其复杂,传统的实验方法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毒性机制探讨受到限制.而体外实验方法的发展,促进了这些方面的精确研究.体外试验是通过在体外维持某一个靶器官或靶细胞,甚至靶分子的正常生理功能,观察受试物对其产生的作用,从而提供毒理学资料的方法,它具有简便、快捷、经济及可直接利用人体细胞等优点,与整体试验一起用于毒理学的研究.

  • DNA错配修复的分子机制

    作者:何云;庄志雄

    DNA修复系统在面临复制错误、环境危害和老化的累积效应时发挥作用,以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近30年来,通过对原核生物和低等真核生物的研究,人们对DNA修复系统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仍缺乏完整的理解[1].DNA错配修复(MMR)是DNA修复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与其他修复途径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所识别的错配或插入缺失环(IDLs)都是由正常的未被修饰的碱基所组成的.近五六年来,DNA错配修复机制成为肿瘤发病机制和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每年都有300多份出版物提到错配修复.我们拟就DNA错配修复分子机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胚胎异常发育中的细胞凋亡(二)

    作者:朱江波;张天宝;印木泉

    众所周知,发育是一个受基因严密调控的过程,此过程中任一环节受到干扰都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出现畸形甚至死亡.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组织都要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或细胞凋亡(apoptosis),PCD是保证个体发育成熟的必需过程[1].但PCD又是一易受到致畸物干扰的过程,致畸物可诱导(抑制)PCD,造成靶细胞的缺失、发育不良、生长过度等不良后果.因此PCD与胚胎异常发育的关系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成为畸胎学或发育毒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将扼要介绍几种致畸物的致畸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并对致畸物诱发凋亡的可能途径作一概述.

  • 彗星试验检测DNA交联及其修复效应的研究

    作者:张遵真;衡正昌

    DNA交联一般分为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crosslinks,DPC)和DNA-DNA交联(DNA-DNA crosslinks,DDC)两类,它们都是环境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引起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发生遗传损害的结果.与其他类型DNA损伤相比(如DNA链断裂),DNA交联较难修复或易于发生易错修复,在细胞周期中维持时间较长.当DNA复制时,一些重要的基因容易丢失,且经常发生染色体断裂,甚至致死性突变[1,2].故筛检环境化学物的DNA交联性损伤和观察其修复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极大地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彗星试验(Comet assay)用于检测DNA交联和修复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 一种实用新型混合有机蒸气染毒发生装置

    作者:崔强;保利一;柳泽征夫

    国内外对于单一组分,已经有了几种动态配气方法.例如:渗透配气法2、饱和蒸气法[3]、扩散配气法[2]、流量配气法[4].尽管这些发生装置对于发生单组分气体非常有用,但不能长时间恒定的产生特定组成的多组分蒸气.当几种溶剂混合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平衡状态下,液相和蒸气相的组成通常不一致,就是说,那种易挥发性的成分在气相中的比例要高于液相中.我们通过连续抽出蒸气,使浓度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初,易挥发组分蒸气产生速度较高,但随时间而慢慢降低.因为易挥发成分在液相中的组成比例随挥发的进行而减低.相反,不易挥发组分的挥发速度随时间的增长而提高.我们利用毛细管作用,玻璃纤维微孔滤膜发生稳定两组分的有机蒸气.溶剂挥发后,造成聚四氯乙烯管中有吸入压力,溶剂瓶中液体自动转移到滤膜上.

  • 菲克口服液抑制肿瘤作用的试验

    作者:张杰;陈世伟;王海玉;刘翠娥;孟光;张焱

    利用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素和(或)生理活性物质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减轻患者的痛苦,是目前众多营养学家及毒理学家研究的热点.菲克口服液就是一种以无花果水提取液为主要成分的饮品.为探讨其抑制肿瘤作用,我们进行了部分的抗肿瘤作用的试验研究.

  • 对车间空气中甲醛MAC修订的探讨

    作者:张存合;王如刚;康秉勋;林英

    我国车间空气中甲醛MAC(高允许浓度)为3 mg/m3,但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发现,当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远低于3 mg/m3时,工作人员即感到对眼睛的明显刺激作用,因此有必要探讨车间空气中甲醛MAC重新修订问题.

  • 化妆品的眼刺激性实验研究

    作者:熊习昆;谢晓平;蔡玟;古梅英;张静;陆凌霞

    化妆品因其广泛的使用范围及日益巨大的使用数量,使化妆品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化妆品的眼刺激性和腐蚀性是控制化妆品卫生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毒理学指标.一年来,我们根据<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对326种样品进行了急性眼刺激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化妆品 刺激性
  • 大鼠腹主动脉真空采血管采血法

    作者:李研;于峰

    长期毒性试验终期血液常规和血液生化的测试项目较多,不仅要保证采集足够的血量,而且还要根据不同测试项目要求提供不同的血样.如采血失败则无法补救.为满足上述要求,现将"大鼠腹主动脉真空采血管采血法"介绍如下.

  • 《卫生毒理学杂志》2001年第15卷主题索引

    作者: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
毒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