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吉林医药学院
  • 主办单位: 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7629
  • 国内刊号: 22-140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12-31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当代医药论丛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欣格(执行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联合应用阿替普酶和醒脑静为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潘晓鸣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阿替普酶和醒脑静为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组和联合用药组,为阿替普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为联合用药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替普酶和醒脑静进行溶栓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第1 d 、第7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进行治疗7 d后,阿替普酶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55.6%,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69.4%,二者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溶指标与凝血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替普酶和醒脑静为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几率,提高其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对比

    作者:杜春生

    目的:探讨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介入栓塞手术进行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1.94%,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0.97%。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MMP-2的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介入栓塞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MMP-2的水平。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探析

    作者:殷殷

    目的:探讨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CT监视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曾立;何永越

    目的:探讨使用CT监视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5例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有患者15例,B组有患者20例。我院为A组患者使用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CT监视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联合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CT监视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实体肿瘤,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王启国

    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患者。为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普通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施振峰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腹腔镜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效果好、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几率低的优点。该手术可作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法。

  • 用翼点-前纵裂终板联合入路进行颅咽管瘤全切术治疗中型、大型颅咽管瘤的效果观察

    作者:朱玉辐;于如同;李中林;谢满意;刘勇;范月超;郭克勤

    目的:探讨用翼点-前纵裂终板联合入路进行颅咽管瘤全切术治疗中型、大型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以来我院收治的21例中型、大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1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使用翼点-前纵裂终板联合入路进行颅咽管瘤全切术治疗。术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这21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均被确诊患有颅咽管瘤。这21例患者颅咽管瘤的全切除率为80.9%,次全切除率为19.1%。这些患者肿瘤残留的部位主要在脑垂体柄和第三脑室底前部。这些患者术后尿崩症的发生率为76.2%,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61.9%。这21例患者的意识均在术后一周内恢复清醒。对这21例患者进行5个月~3年的随访,没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用翼点-前纵裂终板联合入路进行颅咽管瘤全切除术治疗中型、大型颅咽管瘤的效果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胜春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病理标本及免疫化染色检查结果,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6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79.2±2.1)min,术中出血量为(52.3±3.2)ml,术毕至恢复进食的时间为(2.1±0.3)d,住院时间为(4.5±1.7)d。所有患者在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胃腔狭窄、胃腔出血及肠管损伤等并发症。在这60例患者中,病情危险程度分级为低危的患者有38例(占患者总数的63.33%),为中危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31.67%),为高危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5.00%),切除肿瘤的直径为1.0~4.6cm。免疫化染色检查结果显示, CD117呈阳性的患者有52例(占患者总数的86.67%),CD34呈阳性的患者有47例(占患者总数的78.33%)。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可准确控制手术切除的范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手术的安全性较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为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前用左氧氟沙星滴眼与进行结膜囊冲洗对杀灭结膜囊内细菌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棐朝;梁永梅;陈肖贤;梁岸;李晓晴

    目的:分析为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前用左氧氟沙星滴眼与进行结膜囊冲洗对杀灭结膜囊内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0眼)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每例患者的结膜囊中采集3次标本,观察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术前冲洗结膜囊后其结膜囊中细菌的分布情况、其术后恢复的情况、住院时间及发生眼内炎症的情况。结果:在患者入院后第一天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术前冲洗结膜囊后对其进行3次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其所感染的细菌中占比高的细菌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4.00%、18.00%、12.00%)。对为本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获得的所有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的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强(77.1%),对氯霉素的敏感性低(10.77%)。经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病情均被治愈,其平均住院时间为3.25±1.5d,无1例患者发生眼内炎症。结论:在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为其用左氧氟沙星滴眼与进行结膜囊冲洗能够有效杀灭其结膜囊内的细菌,降低其术后眼内炎症的发病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脏粘液瘤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佑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脏粘液瘤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这9例患者的心脏进行扫查,并对扫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这9例心脏粘液瘤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粘液瘤位于左心房,有1例患者的粘液瘤位于右心房。这些患者的粘液瘤均有蒂,且蒂均附着在卵圆窝附近。其中,有8例患者的粘液瘤呈不规则形,且有分叶,其余的1例患者其粘液瘤的瘤体形态较规整,形态变化不明显。大的瘤体为6.8cm×7.2cm,小的瘤体为2.2cm×2.7cm,粘液瘤的瘤体较大的患者有5例,这5例患者心室舒张期的横径变短,长径增长。较大的瘤体堵塞患者心室的二尖瓣口或三尖瓣口,或部分瘤体进入患者的心室腔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扫查,在粘液瘤与房室瓣环之间出现细窄的射流束,处于收缩期的瘤体退回至左心房或右心房,并可观察到左、右心房出现增大的情况。粘液瘤在左心房的患者其心尖区可听到杂音,患者在取左侧卧位时杂音增强,取右侧卧位时杂音减弱。粘液瘤在右心房的患者其胸骨左缘的3~4肋间可听到摩擦样杂音。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粘液瘤患者进行诊断,准确性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静

    目的:探讨用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有38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疗效确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研究

    作者:何锦明

    目的:探讨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396例患者均使用输尿管镜进行治疗。术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发生输尿管损伤的情况。结果:这396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9.2%,其中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率为97.6%。在这39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输尿管镜所致的输尿管损伤,损伤率为0.8%。这3例患者均为输尿管破裂,经治疗后均痊愈。导致输尿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为:①医生盲目进镜导致的损伤。②医生在输尿管镜下对患者输尿管的实际情况观察不到位导致的损伤。③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时的动作粗暴导致的损伤。④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套石篮使用的方法不当导致的损伤。结论:用输尿管镜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36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再次进行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作者:丛占中;赵志强;刘金富;王雅馨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再次进行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近10年在吉林市康圣医院、吉林市龙潭区缸窑镇卫生院行腹部外科手术后早期再次进行手术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再次进行手术的原因。结果:这些患者再次进行手术的原因有术前诊断不明确、医务人员术中操作不当、不够规范细致、未进行细致全面的探查、人工误伤、患者的吻合口出血、合并肠梗阻、切口裂开。经再次手术后,有34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治愈。这些患者住院的时间为20~34d,平均的住院时间为(26.3±3.2)d。结论:导致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再次进行手术的因素与术前的诊断和检查、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与术后护理等有关。医务人员应提高防范意识,通过加强对患者进行检查与诊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等措施避免再次进行手术,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与经济压力。

  •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于春艳

    目的:探讨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这100例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中毒12h之内实施高压氧治疗)和对照组(中毒12h之后实施高压氧治疗),每组各有5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为(5.6±1.4)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为(9.1±1.1)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降低其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艳普

    目的:比较使用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这44例患者的病情,我院为10例患者采用保守疗法治疗老年性肠梗阻,为34例患者采用手术疗法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然后比较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44例患者中,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的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而在采用手术疗法进行治疗的34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被治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6%;有1例患者因肠穿孔导致死亡,死亡率为2.94%;手术结束后,有1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有1例患者发生了心功能不全,有1例患者发生了肾功能不全,有1例患者发生了切口裂开,有1例患者发生了应激性溃疡,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71%。结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老年性肠梗阻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若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则需立即为其采取手术治疗。此外,为老年性肠梗阻患者选择合理的术式进行治疗可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而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 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浩;吴海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应用甲氨蝶呤(MTX)肌注+B超下清宫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化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下清宫术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9.25±5.34)min,术中出血量为(65.85±33.57)ml,住院时间为(8.31±1.16)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25±4.78) min,术中出血量为(124.65±46.24)ml,住院时间为(19.14±3.96)d。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闭经的情况,血β~HCG指标在术后7~28天内均恢复正常,B超复查结果均提示宫内无异常,且均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结论: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速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为24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刘洪涛;徐浩;祖茂衡;张庆桥;魏宁;许伟

    目的:探讨为24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4例老年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病情为其实施个体化的介入治疗,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为本组24例患者经右颈静脉放置溶栓导管至下肢深静脉的一次性成功率为100%。为本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5例患者的疗效较不理想,有19例患者的疗效较理想。在本组患者中,患肢肿胀的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12例,患肢肿胀的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有7例,患肢肿胀的症状基本无缓解的患者有5例。在为本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其置入的导管、下腔静脉滤器等均未发生移位、变形或穿孔等现象,均未新发肺动脉栓塞或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根据老年DVT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其实施个体化的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脑脉利颗粒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作者:苏嵘

    目的:探讨用脑脉利颗粒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6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中心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脑脉利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治疗的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体相同,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脑脉利颗粒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浅谈荷包缝合法和“U”型缝合法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媛媛

    目的:探讨荷包缝合法和“U”型缝合法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术。为对照组患者使用“U”型缝合法进行切口缝合,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荷包缝合法进行切口缝合。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晚期的出血量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晚期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荷包缝合法对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进行切口缝合的效果好,可有效地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及术后晚期的出血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使用。

  •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效果研究

    作者:朱锦生;史伟

    目的:探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中心对这50例患者进行了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这5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4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这50例患者治疗后二十四小时的尿蛋白量和血浆白蛋白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早期康复管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涂福香

    目的:分析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管理对其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管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管理,并对比分析其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的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ADL量表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管理可更显著地改善其神经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

    作者:谢维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为其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3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1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30)ml,术后住院时间为(4~9)d,术毕至排气时间为(24~72)h,术毕至活动时间为(18~24)h。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均未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失眠等术后不良反应,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肠管损伤、阑尾残端漏、腹腔脓肿及出血等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均未出现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状况良好,均对治疗的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对同时患有阑尾炎和胆囊结石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所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探析

    作者:丁俊宏

    目的:探讨分析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所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高血压所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42例患者均使用微创穿刺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这些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2%,其置管引流的时间均为3~7天,血肿消除率为35%~78%,没有1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结论: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所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效果

    作者:赖济平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延期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7±1.53)d,术后24h引流量为(125.38±47.52)mL,无死亡病例,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54±2.36)d,术后24h引流量为(206.71±55.29)mL,死亡的病例有2例,死亡率为6.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综合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并在其安全渡过高危时期的前提下,及早为其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用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星;仲宁

    目的:探讨用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6例患者均进行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这3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霍纳综合征等严重的并发症;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至中度代偿性多汗的现象,但其症状在术后6个月内消失。我院对这36例患者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无1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结论:用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具有疗效好、安全可靠,切口隐蔽美观等优点。该术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梁雪珍

    目的:探讨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其发生心肌缺血性痉挛及血栓的几率,进而提高其疗效。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俊;张曦;盛永华

    目的:探讨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Gartlan分型法将这18例患儿分为II型及III型,其中,有10例II型患儿,有8例III型患儿。我院在C臂机透视辅助下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及石膏托临时外固定法对这18例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我院对这18例患儿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这18例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为:有13例患儿肘关节的功能为优,有3例患儿肘关节的功能为良,有2例患儿肘关节的功能为可。这18例患儿治疗的总优良率为88.9%。结论: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副损失小,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作者:崔丽娜

    目的:探讨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为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作者:刘志文

    目的:分析为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抽取462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其血压为120~139/80~90 mmHg),对其进行18个月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并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在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后,本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前后,本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控措施的知晓率、采取控制血压行为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显著降低其血压及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探析

    作者:潘士虎;王建

    目的:探讨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为这32例患者均使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这些患者骨折好转的时间为10~18周,平均好转的时间为(12.6±3.1)周。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均未出现不愈合、延迟愈合以及固定松动等现象。我院采用Maryland评分法对这32例患者足部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在这32例患者中,复位效果为优的患者有11例,为良的患者有16例,为可的患者有4例,为差的患者有1例,其复位的优良率为84.38%。手术前,患者的Bobhler’s角(跟骨交叉角)和Gissane角(跟距角)分别为:(-7.13±0.24)°和(102.12±0.97)°。手术后,患者的Bobhler’s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1.98±0.31)°和(120.98±0.88)°。手术后,患者Bobhler’s角和Gissane角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手术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后,在这3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皮瓣顶端及皮缘坏死,有1例患者出现了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有1例患者出现了腓骨肌腱炎,有1例患者出现了距下关节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结论:对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在妇科腔镜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对比

    作者:张文萍;刘景春

    目的:探讨在妇科腔镜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甲组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法进行麻醉,为乙组患者使用静吸全身麻醉法进行麻醉,为丙组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全身麻醉法进行麻醉。术后,比较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丙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丙组患者血液动力学的指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丙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全身麻醉法对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好,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且安全性高,此麻醉法值得在妇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 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其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

    作者:卓雅芬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其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0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这2057例患者的睡眠质量,将他们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有947例患者,他们的睡眠质量较好。B组有659例患者,他们的睡眠质量一般。C组有451例患者,他们的睡眠质量较差。同时,我们根据这2057例患者的睡眠时间,将他们分为D组和E组。其中,D组有1471例患者,他们每天睡眠的时间为6个小时或6个小时以上。E组有586例患者,他们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足6个小时。我院对这5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和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和HbA1c的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和HbA1c的水平均明显低于E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不足是导致其血糖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临床医生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指导其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以促进血糖水平的下降。

  • 用超薄皮瓣法和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法治疗腋臭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丹龙;李艳;蒋超;李华

    目的:探讨分析用超薄皮瓣法和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3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超薄皮瓣组(14例患者,共28侧)和大汗腺盲视下刮除组(16例患者,共32侧)。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腋下异味的残留情况。结果:在超薄皮瓣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有10侧。在大汗腺盲视下刮除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侧。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均进行对症处理,其恢复情况良好。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1~3个月的随访,在超薄皮瓣组中,仍有异味残留的有0侧,在大汗腺盲视下刮除组中,仍有异味残留的有6侧。结论:用超薄皮瓣法和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法治疗腋臭均安全有效,采用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法的术后并发症较少,二者的远期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 用喜炎平和病毒唑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退热治疗的效果对比

    作者:赵淑琴

    目的:对比分析用喜炎平和病毒唑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退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存在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儿。我院使用喜炎平对观察组患儿进行退热治疗,使用病毒唑对对照组患儿进行退热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退热的效果和完全退热的平均用时。结果:两组患儿退热的效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完全退热的平均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喜炎平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退热治疗具有效果好、起效快的特点。因此,此药可作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退热治疗的首选药物。

  • 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研究

    作者:谢敏

    目的:探讨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50例患儿,观察组有52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显著,且患儿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关节镜下清理灌洗及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董禄彬

    目的:探讨用关节镜下清理灌洗及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为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灌洗、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为本组12例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的结果显示,其病情均未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为本组患者进行Neer评分的结果显示,其中有9例患者的Neer评分为优,有2例患者的Neer评分为良,有l例患者的Neer评分为可,其Neer评分的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灌洗及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操作简便,对患者关节内部的干扰较小,引发的不良反应较轻,对病灶的清除较彻底,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可促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在术后更快恢复,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初产妇进行会阴侧切和会阴保护的效果对比

    作者:赵金玉

    目的:探讨对初产妇进行会阴侧切和会阴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48例产妇,观察组有5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使用会阴侧切法进行分娩,为观察组产妇使用会阴保护法进行分娩。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会阴的长度、会阴的弹性、第二产程的时间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产妇会阴的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弹性好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初产妇用会阴保护法进行分娩,可有效保护其会阴体,减少其分娩的痛苦,降低其会阴感染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血液灌流疗法治疗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家君;陈远美

    目的:探讨用血液灌流疗法治疗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常规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每周为其加用血液灌流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值、舒张压值以及平均动脉压值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值、舒张压值以及平均动脉压值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而且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值、舒张压值以及平均动脉压值下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治疗组患者使用降压药的种类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患者使用降压药的种类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0%。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血液灌流疗法治疗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肺动脉置管碎栓法联合溶栓疗法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效果研究

    作者:苏奕明;李祺熠;侯培勇

    目的:探讨用肺动脉置管碎栓法联合溶栓疗法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周静脉滴注溶栓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肺动脉置管碎栓法联合溶栓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d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4%,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肺动脉置管碎栓法联合溶栓疗法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应用改良洗胃法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少静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改良洗胃法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应用常规洗胃法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应用改良洗胃法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黏膜损伤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50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45例,为有效的患儿有3例,为无效的患儿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在对照组50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30例,为有效的患儿有10例,为无效的患儿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X2=8.2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50例患儿中,发生黏膜损伤的患儿有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在对照组50例患儿中,发生黏膜损伤的患儿有8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X2=5.26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洗胃法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薛昌春

    目的:探析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36/5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30/39)。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评分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修复其神经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便秘患者进行精神病学评估的临床意义探究

    作者:陈怀俊

    目的:探讨对便秘患者进行精神病学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便秘患者进行系统的精神病学评估,分析其存在的异常心理状况。结果:在本研究的120例患者中,有35例(占29.17%)患者发生抑郁的症状,有46例(占38.33%)患者发生焦虑的症状,有46例(占38.33%)患者常在应激状态下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如紧张不安、神经过度敏感、心跳加快和高度紧张等)且严重丧失自信心,常认为自身不幸,有35例(占29.17%)患者存在胆怯、依赖性强、易怒及自罪等心理状况,有58例(占48.33%)患者常出现无原因的恐惧、重度强迫症和焦虑等心理状况,有24例(占20.0%)患者常出现言语过多、易怒、抑郁、气短和思维跳跃剧烈等表现。结论:便秘患者较易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和轻躁狂等精神心理障碍。在为便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精神病学评估,若发现其存在不良心理状况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 用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书培

    目的:探讨用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7例患者。我院用甘露醇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用依那普利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情况。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建林

    目的:探讨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慢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6例患者。我院用胸膜内胸廓成形术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的引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患者,但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慢性脓胸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消除其胸廓畸形的症状,进而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浅析硬在无痛分娩术中进行膜外麻醉的效果

    作者:庞红梅;李宗华;黄淑英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应用在无痛分娩术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2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这些产妇及其家属的意愿和相关检查指征,将这25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110例产妇,对照组有140例产妇。我院为实验组产妇使用硬膜外麻醉法进行镇痛,为对照组产妇不使用任何麻醉方法进行镇痛。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进展的情况,镇痛的效果,缩宫素的使用率,转为剖宫产的概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情况。结果:在分娩过程中,实验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产妇转为剖宫产手术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产妇使用缩宫素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产妇产程进展的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情况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硬膜外麻醉法对自然分娩产妇进行镇痛可有效地缓解其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转为剖宫产的几率,且不会延长其分娩的时间,对新生儿亦无明显的不良影响。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晓红

    目的:探讨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我院使用甲氨蝶呤对对照1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米非司酮对对照2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对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从治疗开始至腹部包块消失的时间、阴道流血持续的时间、从治疗开始至血清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的时间、腹痛持续的时间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从治疗开始至腹部包块消失的时间、阴道流血持续的时间、从治疗开始至血清β-HCG水平降至正常的时间和腹痛持续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效果好、起效快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优选方法。

  • 浅谈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源源

    目的:探讨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与SS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与S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浅谈新生儿血糖异常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作者:张君红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血糖异常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3日至2014年4月23日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94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血糖检测,其中存在血糖异常的患儿有182例,总结归纳这182例新生儿发生血糖异常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并将总结结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82例发生血糖异常的患儿中,有80例足月胎儿,其中发生高血糖的患儿有49例(占患儿总数的61.25%),发生低血糖的患儿有31例(占患儿总数的38.75%);有102例早产儿,其中发生高血糖的患儿有27例(占患儿总数的26%),发生低血糖的患儿有75例(占患儿总数的74%)。在足月儿与早产儿之间,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患儿总数的差异较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糖水平患儿的病亡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加强对新生儿的血糖检测工作,降低新生儿的血糖异常死亡率。

  • 使用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研究

    作者:郭玉祥

    目的:比较使用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中有49例患者,手术治疗组中有35例患者。为保守治疗组患者使用小夹板外固定法和石膏外固定法进行治疗,为手术治疗组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保守治疗组中有28例患者的关节面平整,有21例患者的关节面不平整;手术治疗组中有35例患者的关节面平整,无关节面不平整的患者。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保守治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关节面移位情况的骨折患者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 应用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杨国柱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为参照组患者实施胃大部切除手术,为研究组患者实施单纯胃修补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6.9±10.5)min,术中出血量为(125.2±15.6) mL,术毕至下床时间为(3.7±0.7)d,住院时间为(14.8±2.6)d;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5.1±6.4)min,术中出血量为(83.6±11.7)mL,术毕至下床时间为(1.6±0.4)d,住院时间为(8.7±1.9)d。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参照组47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2.77%),病情复发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26%);在研究组47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8.51%),病情复发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7.02%)。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患者的恢复时间较长,单纯胃修补手术的术后复发率较高,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富

    目的:分析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7%,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动脉压发生持续下降的几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胫腓骨内外踝骨折的效果探析

    作者:张虎虎

    目的:探讨分析用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胫腓骨内外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这100例患者均使用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这100例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100%。其骨折愈合的时间在3~11周之间,平均的愈合时间为7.5周。经X线片检查,这些患者的骨折处均已恢复正常,没有1例患者出现骨缝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也没有患者出现关节失稳和创伤性关节炎。结论:用带孔克氏针加压张力带治疗胫腓骨内外踝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加快折骨处的愈合速度,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还能预防关节失稳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作者:区晓毅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新生儿黄疸的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32例)和乙组(30例),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疗法为甲组患儿进行治疗,单纯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为乙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甲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3%,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甲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乙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患儿的治疗显效时间为(2.71±0.32)d,住院天数为(8.12±1.05)d;乙组患儿的治疗显效时间为(7.18±2.01)d,住院天数为(14.36±2.17)d。甲组患儿的治疗显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乙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甲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07.5±12.4)μmol/L,乙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10.0±11.3)μmol/L,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甲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150.6±12.3)μmol/L,乙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00.3±13.6)μmol/L,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甲组患儿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儿均出现了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躁动、发热、皮疹、呕吐等,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切开排脓法与穿刺吸脓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吴首乌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切开排脓法与穿刺吸脓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为A组患者进行切开排脓治疗,为B组患者进行穿刺吸脓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情的一次性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病情的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其治疗的平均次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排脓法在治疗扁桃体周脓肿方面具有一次性治愈率较高、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及治疗的次数较少等优势,可作为治疗扁桃体周脓肿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必可酮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海龙

    目的:探讨用必可酮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我院使用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片及茶碱控释片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必可酮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FEVI、FVC、FEVI/FVC及PEF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临床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必可酮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疗法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荣华;黄兰;石友生;杨宛颖;徐文静

    目的:探讨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疗法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进行照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疗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加用吡美莫司乳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的时间、病情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疗法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燕

    目的:探讨分析对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64.25±3.96)分,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2.65±3.28)分,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向荣

    目的:探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所有患儿住院期间,我院均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徐敏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病患者采用自拟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分析其年龄、护患关系、文化层次、家庭因素、服药剂量、婚姻状态等因素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年龄偏大、已婚、文化程度较高、服药的剂量小、服药的次数少、护患关系融洽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结论:在对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与其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为其施行心理护理、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以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进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 探讨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作用

    作者:邱燕燕;孙红玲

    目的:探讨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复诊率、生活方式改进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其预后。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作者:沈素琼;王瑞英;田红;魏丽彬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终止妊娠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5.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术中宫缩反应较差的患者有29例(占患者总数的29.00%),发生术后头晕、腹痛的患者有38例(占患者总数的38.00%),术后感到疲乏的患者有36例(占患者总数的36.00%);在实验组100例患者中,术中宫缩反应较差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4.00%),发生术后头晕、腹痛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11.00%),术后感到疲乏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10.0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作者:汪益琼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住院的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浅谈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

    作者:门进贤

    目的:探讨分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同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此外,在治疗期间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缩短其治疗时间,该治疗方法和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浅谈品管圈管理对预防胃肠减压患者胃管滑脱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陈美珠;钟菊芳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管理对预防胃肠减压患者胃管滑脱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胃肠减压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品管圈管理以预防其发生胃管滑脱,观察对比进行管理前后的胃管滑脱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前,这50例患者的胃管滑脱率为20.0%;实施品管圈管理后,这50例患者的胃管滑脱率为4.0%。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患者的胃管滑脱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胃肠减压治疗的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不仅能降低其胃管滑脱率,还能激发护士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何绮霞;刘羽翠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8.7±8.2)分, SDS评分为(51.0±6.4)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7.3±10.2)分,SDS评分为(48.6±4.2)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89.3±7.3)分,SDS评分为(88.6±8.1)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70.1±5.6)分,SDS评分为(71.5±6.2)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6±3.7)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4.6±2.8)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在心脏手术中由麻醉护士进行麻醉药品管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彭敏建

    目的:分析在心脏手术中由麻醉护士进行麻醉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0年下半年由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手术麻醉的50例心脏手术患者视为A组(实验组),将2010年上半年由低年资医师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手术麻醉的50例患者视为B组(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配药的时间(T)、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及对麻醉医师的满意度。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术前配药时间较短,危险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对麻醉医师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麻醉护士进行麻醉准备工作及麻醉药品、物品的管理可使麻醉医师在手术中更专心地进行麻醉操作,提高麻醉效果,确保心脏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 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小红

    目的:探讨分析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复发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有2例,伤口复发的患者有1例;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有9例,伤口复发的患者有6例。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及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为(91±1.2)分,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95±1.6)分,总评分为(93±1.5)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为(83±1.4)分,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84±2.3)分,总评分为(84±1.7)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对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及意义

    作者:王晓华

    目的:探讨分析对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将临床疗效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在这6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发生肺部浸润而死亡,有1例患者因发生肺部感染而死亡,有1例患者因发生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57例患者均安全度过粒细胞缺乏期,病情均转危为安。结论:对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此方法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及缓解率,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粒细胞缺乏期,延长其生存期,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探讨双向查对制度对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作者:戚婉妮

    目的:探讨双向查对制度对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输液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每组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双向查对制度,为参考组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传统的查对制度,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输液失误、护患纠纷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输液失误的发生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护理中使用双向查对制度可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输液失误的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制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娟;贾妍;王芳;施丹丹;白洁;丁薇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0.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临终关怀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苏淑华

    目的:研究分析临终关怀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心理、生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临终关怀,并将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40例患者的生命质量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并安静、舒适、安祥地离开了人世,也让患者家属得到安慰。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终关怀,能够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探析

    作者:易吉祥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3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中心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及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137份调查问卷,回收13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调查问卷为100份。结果:通过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查阅核实,有34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占34.00%),有66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占66.00%)。在这66例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中,因医疗意向不明确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有25例(占37.88%),因治疗条件限制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有14例(占21.21%),因医患关系不佳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有11例(占16.67%),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有16例(占24.24%)。结论:导致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有多种,应通过普及用药知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进行健康教育等措施来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在服药的过程中遵守医嘱,正确服药,进而提高其进行降糖治疗的效果。

  • 为行PICC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其焦虑情绪的效果研究

    作者:周妍

    目的:探究为行PICC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其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至2014年我科收治的100例进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为两组患者进行PICC操作前,其焦虑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得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进行PICC操作前的焦虑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PICC操作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进行PICC操作前的焦虑评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PICC操作后的焦虑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行PICC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作者:严延芳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导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在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完全稳定后,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在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且病情不再发展的24~48小时后,对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并对评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接受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翠莲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3例),应用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5±2.6)d,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4±2.0)d,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拆线时间为(10.3±1.8)d,干预组患者的拆线时间为(7.1±1.4)d,干预组患者的拆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4±1.0)分,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7±0.1)分,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1±0.8)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6±0.2)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行多点电凝消融术的儿童鼾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道平;赵佳妮;孙莉

    目的:探讨对行多点电凝消融术的儿童鼾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例扁桃体肥大所致鼾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3例患儿均进行多点电凝消融术,在此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这23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无1例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行多点电凝消融术的扁桃体肥大所致鼾症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岱

    目的:探讨分析对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耗时、抢救成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死亡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耗时为(44.3±17.4)min,对照组患者的抢救耗时为(80.1±21.7)min,观察组患者的抢救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t=6.8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3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2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9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尹怡;杨皓敏;杜鹃

    目的:探讨分析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组100例患者中,存在紧张情绪的患者有3例,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有2例,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有2例,存在恐惧情绪的患者有1例;在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存在紧张情绪的患者有16例,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有12例,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有14例,存在恐惧情绪的患者有10例。治疗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8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干预可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玉梅

    目的:探讨分析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探析

    作者:张改平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两年我院妇科收治的5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停止出血的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贫血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可显著缩短其发生阴道出血的时间,改善其贫血的症状,促进其排卵功能的恢复,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进行急诊手术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手术路径护理的效果探讨

    作者:胡芹

    目的:探讨对行急诊手术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手术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急诊手术的重度颅脑损伤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护理,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手术路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持续的时间、死亡率及医务人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对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0.00%。结论: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手术中进行手术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朱蓓妮

    目的:研究分析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有14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7.5%;在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有24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危机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骆婷婷

    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用药指导。在进行护理前后,使用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DSQL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DSQL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蔡素梅

    目的:探讨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健康宣教,为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宣教,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和锻炼方法的掌握情况、住院天数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锻炼方法掌握程度、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提高其对疾病知识及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冯旺黎

    目的:探讨对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8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化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几率,减轻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程度,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瑞斐;雪凤;王玉琴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运动耐力的情况及主要症状的发作频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1.56±7.11)mmHg,舒张压为(78.59±4.57) mmHg,TC为(3.12±0.46)mmol/L,TG为(1.57±0.28)mmol/L,EF为(0.74±0.15)%;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4.21±7.58) mmHg,舒张压为(89.28±4.82)mmHg,TC为(5.24±1.09)mmol/L,TG为(2.95±0.37)mmol/L,EF为(0.61±0.20)%。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为(2.15±0.80)次/月,胸闷症状的发作频率为(3.25±0.89)次/月,不间断爬楼梯测试的评分为(75.11±7.89)分;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为(3.11±1.52)次/月,胸闷症状的发作频率为(12.19±0.91)次/月,不间断爬楼梯测试的评分为(61.27±6.28)分。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运动耐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肾内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郑丽英

    目的:探讨对肾内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内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情绪。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行外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疗效探析

    作者:杨春芳;陈其仙

    目的:探讨分析对行外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且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6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这16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再通的患者有13例,基本再通的患者有2例,部分再通的患者有1例,且无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结论:对行外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进行门诊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宣教的效果观察

    作者:苏素珠

    目的:探讨对进行门诊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门诊外科手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3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宣教。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门诊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宣教可以稳定其情绪,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探究

    作者:石敏;王丽华

    目的:探讨对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的15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5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受检者。在这两组受检者进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时,我院对对照组受检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受检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受检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受检者对护理态度的满意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对检查环境的满意率、对检查过程的满意率和对检查服务的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受检者对护理态度的满意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对检查环境的满意率、对检查过程的满意率和对检查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的受检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皮肤保护膜在颈部血管通路置管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胡雪梅;范佳佳

    目的:探讨皮肤保护膜在颈部血管通路置管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颈部血管通路置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通路置管2天后用酒精消毒其导管周围的皮肤,用3M的透明敷料覆盖。在为研究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通路置管2天后用酒精消毒其导管周围的皮肤,将“康乐牌皮肤保护膜”中的保护剂涂抹在其穿刺周围的皮肤上,待数秒后其局部皮肤上出现保护膜后贴上3M的透明敷料。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为研究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通路置管的时间较长,导致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行颈部血管通路置管的患者应用皮肤保护膜保护其置管部位的皮肤可降低其发生皮肤不良反应的几率,延长其置管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石丕芝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63例患者的康复知识掌握率为92.1%,情绪平稳率为94.3%,功能锻炼的完成率为92.4%,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4%;对照组63例患者的康复知识掌握率为72.8%,情绪平稳率为83.2%,功能锻炼的完成率为85.4%,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1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腹泻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郑晓妹

    目的:探讨对腹泻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8例患儿。在这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住院的时间、治疗的费用和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其治疗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地缩短其治疗的时间,减少其治疗的费用,提高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孙国娟

    目的:探讨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以2012年3月为界)将其分为对比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为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比组6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47例(占患者总数的78.3%),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11.7%);在观察组6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56例(占患者总数的93.3%),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比组60例患者中,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16.7%);在观察组60例患者中,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会支持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许彬彬

    目的:探讨分析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会支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本地社区居住的高血压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58例)和干预组(58例),为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会支持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社会支持得分,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各项社会支持得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会支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初次献血者进行强化心理干预在减少其献血反应方面的效果分析

    作者:柴颖

    目的:分析对初次献血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减少其献血反应方面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站献血的1624例初次献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14例)和观察组(810例),为对照组献血者进行常规献血护理,为观察组献血者在进行常规献血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献血后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为1.60%,对照组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为5.16%。观察组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初次献血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紧张的情绪,降低其发生献血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此法值得在无偿献血活动中推广应用。

  • 浅谈层级护理管理对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艳霞

    目的:探讨分析层级护理管理对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0例)、B组(50例)、C组(50例)和D组(50例),分别让N4级别、N3级别、N2级别和N1级别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观察对比这四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并将对比的结果及四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A组患者的功能维度评分、感情维度评分、生理维度评分、家庭及社会维度评分、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各维度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C组患者,C组患者的各维度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D组患者。A组患者疼痛、便秘、恶心呕吐及失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患者,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患者。结论:层级护理管理可满足不同肿瘤患者的护理需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严缨

    目的:探讨分析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4.67±9.41)分,对护理服务的评分为(79.01±5.19)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6.33±8.29)分,对护理服务的评分为(90.13±4.27)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浅谈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磊

    目的:探讨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6月作为对照阶段,以2013年7月~12月为观察阶段,统计对照阶段我院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于观察阶段根据不安全因素的分析结果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阶段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阶段新生儿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阶段新生儿的17.8%;且观察阶段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3.3%,远高于对照阶段新生儿的84.4%。上述两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两阶段新生儿护理质量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安全因素分析能够作为加强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需引起重视。

  • 对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作者:王静

    目的:探讨分析对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的胸腔积液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40例患者均接受了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的治疗。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引流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其引流的成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疗效探析

    作者:马芳

    目的:探讨对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所有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过程中,我院均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结果:护理后,合并营养失调、腹膜炎、抑郁症以及心功能衰竭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显著少于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机体的合并症,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其进行腹膜透析的顺应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作者:童春莉

    目的:探讨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FEV1与FVC的比值为(67.5±8.4)%,对照组患者FEV1与FVC的比值为(59.1±7.8)%,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活动评分为(45.7±8.2)分,生活自理评分为(35.2±1.6)分,抑郁情绪评分为(15.4±0.7)分,焦虑情绪评分为(16.2±0.5)分,QOL总分为(118.7±7.4)分;对照组患者的社会活动评分为(37.4±9.2)分,生活自理评分为(26.5±2.0)分,抑郁情绪评分为(21.1±1.2)分,焦虑情绪评分为(22.5±0.8)分,QOL总分为(102.5±7.7)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桂芳

    目的:探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8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腰围、BMI(身体指数)、FPG(空腹血糖)的水平、FINS(空腹胰岛素)的水平和HOMA-IR (胰岛素稳态模型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体重、腰围和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的水平、FINS的水平和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可有效地减轻其肥胖及FPG水平和FINS水平升高等症状,缓解其体内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促进其病情的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作者:成传霞

    目的:探讨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治疗3个月时运动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和治疗3个月时运动能力的评分及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偏瘫 康复护理 效果
  • 对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作者:裴龙梅

    目的:探讨对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视力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门诊输液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陶光宇;钟林莉

    目的:探讨对门诊输液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2010年期间(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与2011年~2013年期间(进行了护理风险管理)我院门诊输液室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优化输液流程,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我院门诊输液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前,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及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白玲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9例经阴道分娩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结果:导致这些产妇产后出血主要的因素为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对这些产妇进行对症的治疗和护理后,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围产期加强对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排查,并对有产后出血风险的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效地保障母婴的安全。

  • 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士长五查房制度的效果研究

    作者:康小燕

    目的:探讨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士长五查房制度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620例患者住院期间,我院在对他们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了护士长五查房制度。结果:通过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护士长五查房制度,这620例患者中有51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非常满意,有11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在这620例患者住院期间,我科未接到过任何护理投诉,也未发生过护患纠纷事件,护理投诉率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士长五查房制度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降低其投诉率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浅谈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林燕杏

    目的:探讨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加快其康复的速度,提升其治疗的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在α半水硫酸钙载药体系中添加庆大霉素的效果分析

    作者:方海姬;方琅

    目的:研究在α半水硫酸钙载药体系中添加庆大霉素的效果。方法:选择α半水硫酸钙、庆大霉素粉等制剂,精度测量仪、分光光度仪、X线衍射仪、电镜等仪器设备制备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对载药与未载药的骨水泥成品进行X线衍射实验、光谱实验及电镜观察,并对比分析其实验结果。结果:取添加庆大霉素与未添加庆大霉素的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采用分光光度法在大吸收波长为272nm处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其吸光度曲线为药物浓度C(μg/ml)与吸光度A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C=0.1039A-2.332,R=0.9999,经自回归分析,P<0.001。在固化48h后对将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与载庆大霉素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进行X线衍射检测,结果显示其X射线衍射谱图基本相同。将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与载庆大霉素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分别固化48h后进行1500放大倍数电镜扫描,观察其微结构,结果显示,这两种骨水泥的微结构差异显著,载庆大霉素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的致密度较高。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具有长30μm、宽10~15μm的片状结构,载庆大霉素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具有直径1~2μm、长30μm的纤维结构。未载药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和载庆大霉素α半水硫酸钙基骨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液固化指数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α半水硫酸钙载药体系中添加庆大霉素不会影响其制备与应用效果,不会影响其固化与分光特性及透射性,并可形成致密结构,有利于庆大霉素的稳定释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药体系。

  • 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探析

    作者:赵景

    目的:探讨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LWMH)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 LWMH)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在治疗前后各项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血小板粘附率、血细胞比容和总胆固醇的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血小板粘附率、血细胞比容和总胆固醇的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检查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服用奥扎格雷钠后出现了轻微的肠胃不适反应。经过处理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症状消失。结论: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脑血栓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应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作者:庞慧君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41例),单纯应用思密达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联合应用妈咪爱和思密达为实验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实验组41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29例(占患儿总数的70.7%),为有效的患儿有10例(占患儿总数的24.4%),为无效的患儿有2例(占患儿总数的4.9%),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在对照组33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13例(占患儿总数的39.4%),为有效的患儿有14例(占患儿总数的42.4%),为无效的患儿有6例(占患儿总数的18.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8%。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汤立明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眼科收治的慢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单纯应用盐酸奥洛他定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盐酸奥洛他定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3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青光眼等严重的并发症,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流泪及刺痛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刺痛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X2=0.344,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口服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与服用要点

    作者:黄坚候

    控释制剂与缓释制剂均具有可减少患者的用药次数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优点。近年来,控释制剂及缓释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分析常用口服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包括骨架片及渗透泵片的释药原理),并简要阐述了此类药物的服用要点。

  • 对68例患者使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

    作者:赵剑锋;陈小平

    目的:分析68例患者使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使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药品的种类、患者用药的方式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这些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部位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静脉给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系统类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表现、处理方法,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西药 不良反应 分析
  • 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作者:师桂敏

    目的:探讨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3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啶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甲氨蝶啶进行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8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63%。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β-HCG的水平和包块的直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β-HCG的水平和包块的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包块的大小以及血β-HCG的水平,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艳

    目的:探讨分析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糖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0例患者均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在进行治疗前后这些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的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这3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低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30例患者的空腹C肽值、餐后2小时C肽值均明显优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其胰岛功能。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克痒舒洗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研究

    作者:段缨

    目的:探讨用克痒舒洗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4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0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苏打水配合冰硼散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克痒舒洗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4.558,P<0.05)。结论:用克痒舒洗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顾素芳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和喜炎平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溃疡及疱疹的消失时间为(92.32±4.42)h,退热时间为(52.23±6.38)h;观察组患儿溃疡及疱疹的消失时间为(50.12±3.34)h,退热时间为(39.59±3.28)h。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儿科应用阿奇霉素导致不良反应情况的探讨

    作者:王秀桂

    目的:探讨在儿科应用阿奇霉素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途径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儿口服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6.04%,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37%,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为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较易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不良反应、发热、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为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与其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不大,无论为患儿静脉滴注或直接口服此药均可能引起胃肠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儿科医生在为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对其病情进行严密、全程的观察,一旦发现其出现不良反应必须立即为其停药及进行对症治疗。

  • 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作者:郭晓曦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99例),应用依那普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厄贝沙坦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0±3.9)mmHg,舒张压为(83.2±7.6)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4.9±8.5)mmHg,舒张压为(85.9±3.5)mmHg,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使用黄芪注射液对20例AIDS继发PCP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宁生

    目的:探讨使用黄芪注射液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继发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在其双侧足三里穴进行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AIDS继发P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SMZ-TMP)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在其双侧足三里穴进行注射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体温下降的时间、呼吸道症状改善的时间、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温下降的时间、呼吸道症状改善的时间、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为AIDS继发PCP患者在其双侧足三里穴进行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邹文凯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应用热毒宁注射液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烧时间为(2.98±0.25) d,咳嗽症状的消失时间为(6.27±1.26)d,啰音消失时间为(5.97±1.01)d,痊愈时间为(7.02±0.58)d;对照组患儿的退烧时间为(3.67±0.88)d,咳嗽症状的消失时间为(7.49±2.97)d,啰音消失时间为(7.06±2.56)d,痊愈时间为(8.84±2.72)d。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家长的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家长的满意度为89.1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雪娇;袁开芬;朱通建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实验组(26例),应用肝素联合钙剂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验组2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4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在对照验组2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5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恩替卡韦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明;严军;陈林燚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恩替卡韦(ETV)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ALT水平为(93±15)U/L,对照组患者的ALT水平为(91±13)U/L,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LT水平为(31±5)U/L,对照组患者的ALT水平为(36±7)U/L,两组患者的AL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PCⅢ水平为(168.1±20.2)U/L,CⅣ水平为(208.3±35.2)U/L,LN水平为(340.2±50.5)U/L,HA水平为(508.1±61.3) ;U/L,对照组患者的PCⅢ水平为(174.6±17.1)U/L,CⅣ水平为(210.1±40.6)U/L,LN水平为(330.1±65.3)U/L,HA水平为(510.4±68.2)U/L,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CⅢ水平为(108.3±11.4)U/L,CⅣ水平为(101.5±17.8)U/L,LN水平为(180.5±25.6)U/L,HA水平为(198.1±47.3) U/L,对照组患者的PCⅢ水平为(117.4±12.2)U/L,CⅣ水平为(113.4±11.7)U/L,LN水平为(192.7±28.1)U/L, HA水平为(211.4±48.2)U/L,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24周后、48周后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2.5%、82.5%和92.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24周后、48周后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6.5%、65.5%和79.5%。观察组患者各治疗时段的HBV-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使用介入治疗法对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体会

    作者:卜庆云

    目的:探讨使用介入治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介入治疗法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这些患者股骨头血循环的情况。结果:经过介入治疗后,这些患者血管造影的结果、疼痛的症状、关节活动的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些患者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使用介入治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便、高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曾衡

    目的:探究对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病情发作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控制其哮喘发作的次数及其病情的进展,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用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对降低其血清AQP-1、AQP-4水平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永玲

    目的:探讨分析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对降低患者血清AQP-1、AQP-4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4例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7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用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QP-1、AQP-4水平。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的第3、第7、第14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QP-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的第21d,两组患者的血清AQP-1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结束后的第3、第7d,观察组患者血清AQP-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结束后的第14、第21d,两组患者的血清AQP-4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并发脑出血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的AQP-1、AQP-4水平。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对11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探析

    作者:周辛灿

    目的:探讨对11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9年8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这118例患者均使用抗痨药物、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疗法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这118例患者,其体温在6天~20天左右均恢复正常,其胸腔积液在一周至3个月左右均被吸收,其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使用抗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为其清除胸腔积液,并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及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胸膜炎的症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研究

    作者:赵广军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我院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具有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后恢复快和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因此,该手术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 浅谈对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作者:杨传忠;姜永莉;朱正庆

    目的:探讨分析对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反应性关节炎(ReA)患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各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设为反应性关节炎组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2例设为正常对照组,使用比浊仪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对三组患者的CRP、IgG、IgA及IgM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ReA组患者和RA组患者的CRP、IgG、IgA、IgM及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ReA组患者的CRP和Re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R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反应性关节炎的主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浅谈孕晚期羊水过少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作者:黄业华

    羊水过少是产科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该症的发生率为0.4%~4%。该症可导致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等不良后果,从而增加孕妇的剖宫产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对孕晚期羊水过少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改善这类孕妇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 用布托啡诺治疗小鼠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的效果研究

    作者:吴震;于常州;武静茹;戴体俊;孔明健;郭然;温来友;胡永明;陈建庆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对ICR小鼠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的影响。方法:将本研究中的ICR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对照组)、Mo组(鞘内注射吗啡组)和Mo+Bt组(腹腔注射布托啡诺的吗啡瘙痒治疗组),为sham组ICR小鼠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为Mo组ICR小鼠鞘内注射吗啡,为Mo+Bt组ICR小鼠在鞘内注射吗啡后再于腹腔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并对比观察各组小鼠发生瘙痒的情况及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CB2、HO-1、HRH-1、IGPB4、P-MLK3水平的结果。结果:与sham组ICR小鼠相比,Mo组ICR小鼠发生瘙痒的次数较多,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Mo组ICR小鼠相比,Mo+Bt组ICR小鼠发生瘙痒的次数较少,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布托啡诺可以降低因鞘内注射吗啡导致瘙痒小鼠增高的大麻素受体CB2(receptor Cannabinoid 2)蛋白表达的水平。与sham组ICR小鼠相比,Mo组ICR小鼠的血红素加氧酶蛋白表达的水平可显著增高。Mo+Bt组ICR小鼠在被注射布托啡诺后其增高的血红素加氧酶蛋白表达的水平可有所降低。与sham组ICR小鼠相比,Mo组ICR小鼠组胺受体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Mo+Bt组ICR小鼠在被注射布托啡诺后其升高的组胺受体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显著降低。与sham组ICR小鼠相比,Mo组ICR小鼠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蛋白的表达水平可显著增高。Mo+Bt组ICR小鼠在被注射布托啡诺后其增高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蛋白的表达水平可明显降低。与sham组ICR小鼠相比,Mo组ICR小鼠MLK3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可明显增高。Mo+Bt组ICR小鼠在被注射布托啡诺后其增高的MLK3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可明显降低。结论:腹腔内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可以抑制鞘内注射吗啡小鼠的瘙痒反应,降低其体内CB2、HO-1、HRH-1、IGPB4的水平,减少其体内HRH的生成和MLK3磷酸化蛋白的含量。

  • 对银黄含片中四种活性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杨静

    目的:探讨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四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4种活性成分(绿原酸、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1mm×5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银黄含片中4种活性成分的分离度良好。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n=9)均在96.4%~105.0%范围内。峰面积RSD值均小于2.1%。结论: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四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因此,该方法可为银黄含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伍涛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手术,为实验组患者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3.2±13.6)min,术中出血量为(100.6±31.3) ml,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为(20.74±3.76)h,住院时间为(5.8±1.2)d,住院费用为(2072±186)元,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0.3±19.1)min,术中出血量为(141.1±40.2)ml,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为(33.48±4.68)h,住院时间为(6.4±1.1)d,住院费用为(2266±230)元,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黄艳明;夏道林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40例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并对其术前评估结果及准备方法,术中监测及术后处理的手段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后,在这4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FEE25%~75%(大中期呼吸量)从(0.5±0.2)Us增加至(0.98±0.4)L/s(P<0.05),其FEV1从(0.62±0.23) L增加至(1.03±0.32)L(P<0.05)。这40例患者PaO2的平均值从术前的(67.1±6.3)mm Hg降至术后的(55.3±3.4) mm,且均逐渐恢复正常;这40例患者均获得痊愈。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术前功能锻炼与术前准备,进行术中呼吸力学参数检测,进行术后呼吸与循环处理及围手术期NPPV支持,可帮助其维持呼吸功能,促进其康复。另外,术前呼吸功能受损并非是对该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周华武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院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切口的长度以及术中的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的个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和排便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效果显著,患者手术的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少、恢复的速度快、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真武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衰的效果探究

    作者:戚彬

    目的:探讨用真武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院使用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真武强心汤和西药(使用的西药及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真武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衰效果显著,可快速控制患者的病情,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单发实性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刘玮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单发实性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节的造影剂灌注过程,并将甲状腺单发实性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进行SPSS分析。结果:良性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与恶性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在其边界、灌注形态、增强均匀性、灌注强度和灌注缺损等超声造影表现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超声造影对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分别为85.71%和86.96%。结论:利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的良恶性进行诊断,观察其灌注等特点,定量分析相关参数,能为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良恶性病灶的鉴别提供可靠的依据。

  • 血清降钙素原对诊断老年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周向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诊断老年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20例患者均进行病原菌检测,按照其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分为细菌组、病毒组和支原体组,其中细菌组有53例患者,病毒组有35例患者,支原体组有32例患者。另外,随机抽取40位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组。为这4组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液进行检测。然后,比较这4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PCT (血清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及WBC(白细胞)的水平。结果:细菌组患者的PCT、CRP及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支原体组患者、病毒组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支原体组患者的PCT、CRP及WBC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和病毒组患者,但低于细菌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毒组患者的PCT、CRP及WBC的水平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组患者CRP、PCT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研究对象,患者PCT对细菌性肺炎进行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CRP,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中 PCT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对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毒性肺炎患者及支原体性肺炎患者进行诊断的依据,尤其是对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为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何椿萫;黄文明

    目的:探讨为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人工髋关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施行手术室综合护理,并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不良心理的缓解率及切口的愈合率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消除其围手术期的不良心理,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抑郁患者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作者:邓汉洋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抑郁患者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4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将44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脑卒中组。在冠心病组中,伴有抑郁症的患者有21例。在脑卒中组中,伴有抑郁症的患者有22例。分别对这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清学指标、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肝肾功能及ApoE基因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结束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这两组中,抑郁症患者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及ApoE(+)的几率均高于非抑郁症患者,其中,抑郁症患者发生高血压、ApoE(+)的几率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症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及ApoE(+)是导致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在对此类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时,医疗工作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 浅谈CT检查在诊断球形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振明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球形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0例患者均使用CT进行3~6次的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CT图像特点。结果:在这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病灶在左肺,有10例患者的病灶在右肺。其中,病灶在两肺下叶后基底段、外侧段及背段的患者有20例,病灶在两肺上叶的患者有9例,病灶在右肺中叶的患者有1例。有13例患者病灶的密度比较均匀,有17例患者病灶的密度处于欠均匀状态。有充气支气管征的患者有5例。有10例患者病灶中心的密度较高,但周围的密度较低。有28例患者的病灶与胸膜相连,有2例患者的病灶与胸膜不相连。这30例患者均未见胸膜腔积液的征象。结论:CT检查在诊断球形肺炎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CT对球形肺炎患者的病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此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CT 球形肺炎 诊断 价值
  •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小龙

    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疑似患有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36例患者共有38条下肢深静脉疑似存在血栓。我们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这36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诊断。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这36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共27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10例患者(共11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11例患者(共11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髂股静脉血栓,有23例患者(共23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腘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共4条静脉)被诊断为同时存在髂股静脉血栓和腘静脉血栓,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经手术探查,上述诊断结果全部准确,准确率为100%。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能准确地发现静脉血栓的位置,还能准确地发现静脉血栓的类型,而且安全性高,患者无痛苦。因此,该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 不同糖耐量的冠心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情况分析

    作者:李军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的冠心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4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糖耐量的不同分为A组(冠心病组,56例)、B组(冠心病伴有糖耐量异常组,32例)和C组(冠心病伴糖尿病组,55例),对其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导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3组患者发生1支、2支、3支血管病变及其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程度与其并发糖尿病时间的长短、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等因素有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治时应定期为其进行糖耐量检测,及早发现其出现血管病变的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 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建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X线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结果提示存在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有25例,确诊率为83.3%;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提示存在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有30例,确诊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应用X线进行检查的准确率。

  • 用多层螺旋CT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徐浩;孙艳;王远景;钱监柱

    目的: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过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4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测及进行X线联合超声检测,然后观察使用这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使用X线联合超声进行检测,在这40例患者中,有13例漏诊。经使用多层CT检测,在这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漏诊。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检测对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初步诊断和筛查消化道穿孔的首选手段。此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脑膜瘤在低场MRI诊断中的不典型表现分析

    作者:郭明建;陈均;吴青山

    目的:探讨用低场MRI对不典型脑膜瘤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4例患者均使用低场MRI进行诊断。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MRI信号及瘤周的水肿等情况。结果:这1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均被确诊患有脑膜瘤。这21例患者使用低场MRI进行诊断的结果为:①患者肿瘤的直径为1.0~8.5cm。②肿瘤位于后颅凹的患者有2例,肿瘤位于大脑凸面的患者有8例,肿瘤位于脑室内的患者有3例,肿瘤位于鞍区的患者有1例。③有9例患者的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有5例患者的肿瘤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④单发性肿瘤患者有13例,多发性肿瘤患者有1例。⑤有12例患者肿瘤的边界清楚,有2例患者肿瘤的边界不清。⑥有4例患者的肿瘤信号均匀(其中有1例患者患有完全钙化型脑膜瘤,信号无强化),有10例患者的肿瘤信号不均匀(其中有5例患者患有囊性脑膜瘤,信号混杂且强化不均匀)。⑦有9例患者出现脑膜尾征。⑧瘤周水肿明显者有3例,轻度瘤周水肿者有7例,瘤周无水肿者有4例。⑨良性脑膜瘤患者有10例,恶性脑膜瘤患者有4例。结论:用低场MRI检查对不典型脑膜瘤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宫外孕破裂出血准确性的研究

    作者:王文平

    目的:探讨用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宫外孕破裂出血的准确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发生宫外孕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120例疑似发生宫外孕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二维超声检查。结果:经二维超声检查,这120例患者中有117例患者被诊断存在宫外孕破裂出血的情况,有3例患者被诊断为不存在宫外孕破裂出血的情况。经病理检查后证实,这120例患者全部存在宫外孕破裂出血的情况。与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用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宫外孕破裂出血的的准确率高达97.5%,误诊率为2.5%。结论:用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宫外孕破裂出血的准确率较高。因此,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可作为临床上诊断宫外孕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结果探析

    作者:薛元清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结果。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11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测。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结果与正常人血脂检验的结果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密切监控,有利于预防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用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韩建军

    目的:探讨用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5例患者分为X线平片检查组、CT检查组及MRI检查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我院对这三组患者分别进行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X 线平片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的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的符合率为分别为53.3%,86.6%、73.3%,三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率明显低于用CT检查及用MRI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故临床上应将CT检查及MRI检查作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 应用血浆BNP检测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丽琴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血浆BNP检测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为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浆BNP含量的检测,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25例健康体检者的平均血浆BNP含量为(0.06±0.02) ug/L,试验组35例患者的平均血浆BNP含量为(0.65±0.5)ug/L,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级患者的平均血浆BNP含量为(0.12±0.08)ug/L,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52%;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患者的平均血浆BNP含量为(0.27±0.04)ug/L,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63%;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患者的平均血浆BNP含量为(0.31±0.10)ug/L,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78%;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的平均血浆BNP含量为(0.40±0.08)ug/L,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00%。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BNP的含量就越高,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也越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BNP的含量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指标。

  • 肾图、血清及尿β2-MG检查在诊断早期肾功能衰竭方面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孙志会

    目的:研究肾图、血清及尿β2-MG检查在诊断早期肾功能衰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早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进行肾图、血清β2-MG、尿β2-MG等临床检测的结果。结果:与进行血清β2-MG、尿β2-MG、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测相比,肾前性组、肾后性组及肾性组患者进行肾图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血清和尿β2-MG检测的结果显示,肾前性组、肾后性组及肾性组患者血清和尿β2-MG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图、血清及尿β2-MG检查在诊断早期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析用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标

    目的:探讨用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患有肩关节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院为参照组患者进行肩关节MR斜冠状位扫描,为实验组患者进行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图像显示的结果。结果:进行肩关节MR斜冠状位扫描和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均可将两组患者的冈上肌腱长轴显示在图像中。但实验组患者进行的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可以完全将冈上肌、冈上肌腱和肱骨长轴同时显示在一张图像上(显示率为100%)。而参照组患者进行的肩关节斜冠状位MR扫描不能将冈上肌、冈上肌腱和肱骨长轴同时显示在一张图像上(显示率为0%)。实验组患者采用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性(指在诊断过程中未漏诊的几率)为93.33%(28/30)。参照组患者采用肩关节MR斜冠状位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性为66.67%(20/30)。实验组患者采用肩关节双斜冠状位MR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肩关节MR斜冠状位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性,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采用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特异性(指在诊断过程中不误诊的几率)与参照组患者采用肩关节MR斜冠状位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的特异性相同,均为83.33%(25/30),二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标准的肩关节冠状位图像,其对冈上肌腱病变的显示效果要优于肩关节MR斜冠状位扫描。因此,此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肩袖损伤的首选方法。

  • 对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和NIHSS评分法评价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一致性的研究

    作者:林长贵

    目的:对比分析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和NIHSS评分法评价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一致性。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3年8-2014年5月临床诊断为脑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其脑代谢产物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及乳酸(Lac)的变化及其与临床NIHSS评分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氢质子磁共振检测脑梗死治疗前后脑代谢产物浓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IHSS量表对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的评分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NAA/Cr和Lac/ Cr变化与NIHSS显著相关(r<0.03,P<0.01)。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检测脑梗死治疗前后脑代谢产物的变化与临床NIHSS评分高度一致,因此MRS技术可用于评价脑梗死的病情改变。

  • 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谷郁婷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128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不同将其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72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NIR组,56例),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结果:IN组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IR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IN组患者TC、TG、HDL、LDL等指标发生异常的几率均高于NIR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几率较高。临床医师在为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其血脂水平,并有针对性地为其使用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

  • 用彩超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杨卫国

    目的:分析用彩超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对比分析其IPA血流的大速度。结果:在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证实,对其病情进行彩超诊断的准确率为96.15%(50/52),其中共有1例患者的病情被漏诊(漏诊率为1.92%),有6例患者合并假性囊肿,有4例患者合并肝脓肿,有7例患者合并胰腺脓肿。研究组患者IPA血流的大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彩超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较高,而且具有无创、经济、安全可靠的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刍议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谭莉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6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65例孕妇在进行产前检查期间均接受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通过综合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腹中胎儿均存在先天性心血管异常。比较这些孕妇进行产前、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引产后对胎儿进行尸检的结果。结果: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与进行综合检查的结果及进行尸检的结果完全符合,符合率达100%。结论:对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效诊断出存在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的胎儿,从而可降低先心病患儿的出生率。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骨髓瘤患者血清游离轻链比值正常化与传统预后指标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孟庆齐;王建宁;包红雨;宋敏;付行财;侯艳秋;张柳波;蒋苏豫

    目的:探讨骨髓瘤患者血清游离轻链比值正常化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应用新药硼替佐米或来那度胺进行治疗的21例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治疗后的sFLCR值与初诊时血清β2-MG、ALB及LDH的水平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指标与其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MM患者体内sFLCR值的正常与否与其β2-MG、ALB及LDH的水平高低无关联性。正常化sFLCR、β2-MG、ALB、LDH指标可显著影响MM患者的总生存期。结论:初诊MM患者血清β2-MG、ALB及LDH的指标与其sFLCR值是否正常化无明显的关联性。sFLCR正常化可作为判定MM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 对比分析应用CMIA法与ELISA法进行丙肝抗体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李汉民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进行丙肝抗体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应用ELISA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丙肝抗体检测,应用CMIA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丙肝抗体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36.67%,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CMIA检测法的敏感度为96.23%,特异度为95.34%,准确度为91.17%,而ELISA检测法的敏感度为84.22%,特异度为80.45%,准确度为78.71%,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更适合应用于丙肝抗体的临床筛查。

  • 用16排螺旋CT诊断骨关节创伤的价值分析

    作者:杨忠保

    目的:探析用16排螺旋CT诊断骨关节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使用MPR(多平面重建)、VR(容积再现)、CPR(曲面重建)、MIP(大密度投影法)及SSD(表面遮盖)等方法重建图像,分析其骨折的情况。将部分患者经16排螺旋CT检查的结果与X射线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18例肩关节骨折患者,有16例盆骨骨折患者,有14例四肢骨折患者,有13例脊柱骨折(包括附件)患者,有7例肋骨骨折患者。有2例患者经X射线检查未见异常,经16排螺旋CT检查发现其肩锁关节脱位;有1例患者经X射线检查未见异常,经16排螺旋CT检查发现其肋骨骨折。结论:对骨关节创伤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更为直观和准确,可有效地提高检出率,为临床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此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CT检查和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性对比

    作者:刘家碧

    目的:对比分析用CT检查和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性。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0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被确诊患有鼻咽癌。我院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这100例患者的鼻咽部和颅底部进行扫描,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从鼻咽部进行扫描时,用CT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为50%,用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为80%。在从颅底部进行扫描时,用CT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为30%,用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为78%。无论是从鼻咽部进行扫描还是从颅底部进行扫描,用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CT检查相比,用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更高。因此,进行MRI检查可作为临床上筛查鼻咽癌优选方法。

  • 术中超声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中的应用

    作者:滕宏伟;周静;仇劲松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应用术中超声指导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确定病灶的部位、大小、深度及中线结构是否移位等,对血肿清除术中及时行超声检查,以观察是否有远隔部位的出血。结果32例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现同侧迟发性颅内出血18例,发现对侧远隔部位出血8例,术后长期随访存活30例,其中恢复良好23例,轻残4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术中超声对急性颅脑外伤包括冲击点伤和对冲伤均能够准确定位,减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用改良的淋巴结病理切片术进行淋巴结病理切片检查的效果探究

    作者:徐璐

    目的:讨论用改良的淋巴结病理切片术进行淋巴结病理切片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病理科进行检查的60例淋巴结标本的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改良的淋巴结病理切片术对这60例淋巴结标本进行了检查。结果:经改良的淋巴结病理切片术检查发现,这60例淋巴结标本中有51例淋巴结标本存在病变,有9例淋巴结标本不存在病变。后经综合检查证实,这60例淋巴结标本全部存在病变。用改良的淋巴结病理切片术检查这60例淋巴结标本的准确率为85%,误诊率为15%。结论:用改良的淋巴结病理切片术进行淋巴结病理切片检查的准确率较高。此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探析

    作者:庄祥龙;梁双吟;李小芸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这237例患者分别抽取静脉血和末梢血作为血液样本,将这些样本分别进行常温存放和冷藏存放,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对这些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将检测的结果与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对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其出现误差的原因。结果:在这237份血液样本中,有7份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的病情出现误差,误差率为2.95%。这7份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另外,不同部位的血液样本,其检测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5)。存放时间不同的血液样本,其检测结果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存放的血液样本,其检测结果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人为因素、患者自身因素、试剂因素及仪器因素均可导致患者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另外,血液样本的采集部位、存放的温度及进行检测的时间对患者的检测结果均可产生影响。因此,检验师在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要充分掌握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降低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误差,以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腹部B超联合胃镜检查在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单正兰

    目的:探讨腹部B超联合胃镜检查在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其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胃镜检查,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的结果显示,有46.7%的患者存在门静脉主干增宽的情况,有50%的患者出现脾静脉内径增宽的情况,有58.3%的患者出现脾脏增厚的情况。本组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有60%的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主干增宽、脾脏厚度增厚、脾静脉内径增宽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腹部B超检查不仅能准确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的病变情况,还可分析出其脾静脉和脾脏的病变情况,在与胃镜技术联合起来使用后可显著提高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为婴幼儿进行胸部X线投照及对其进行辐射防护方案的分析

    作者:孙晓楠

    目的:探讨为婴幼儿行胸部X线投照的方法及对其进行辐射防护的措施。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为106例患儿进行胸部X 线投照检查及对其进行辐射防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为其拍摄胸部X片的废片率及图像质量。结果:本组患儿均成功完成胸部X线投照摄片,其X线片的分级情况为:有87例(占82.08%)患儿胸部X线片的级别为甲级片,有17例(占16.04%)患儿胸部X线片的级别为乙级片,有2例(占1.88%)患儿胸部X线片的级别为丙级片。本组患儿胸部X线片的位置均未出现任何偏离,其肺野与膈肌的阴影未发生重合,其心后区的病变部位得到清晰的展现且对比度较高,其胸部X线片的图像符合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要求。结论:在为婴幼儿进行X线投照时使其取仰卧位,并为其进行相关的辐射防护可显著降低其X线片的废片率,提高其X线胸片的图像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应用CT诊断胰头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丽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CT诊断胰头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胰头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T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并将影像学资料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术前CT检查,在这36例患者中,患有胰头癌的患者有35例,检出率为97.2%。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在这36例患者中,患有胰头癌的患者有36例,检出率为100.0%,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统计学分析,应用CT检查胰头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7.2%,误诊率为2.8%。结论:临床上可将CT检查作为早期诊断胰头癌的重要方法,此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浅析2例患者乳腺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张利平;孙维利

    目的:探讨2例患者乳腺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例患者均进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乳腺MRI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对这2例患者进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术后对肿块进行病理检查。然后,观察这2例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其肿瘤的形态、边缘、强化方式及病理特征等。结果:这2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均被确诊患有乳腺腺样囊性癌,且淋巴结未见癌细胞转移。这2例患者乳腺的影像学表现为:①进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的结果显示,高密度肿块且边界不清。②进行乳腺MRI检查的结果显示,肿块边界清晰,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有低回声区。结论:这2例患者乳腺的影像学表现与乳腺肿瘤良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之间具有共性。因此,在为患者进行确诊时,应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其病理活检的结果对其做出准确的判断。

  • 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与脑血流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作者:叶虹;李飞;刘清阁;潘志信

    目的:对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以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进行分析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病人64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再随机选取64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研究对象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指征。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颅外动脉的狭窄例数、屏气指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评分等方面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以及脑血流动力学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 对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实施术前彩超检查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勇平;梁玉枫

    目的:探讨分析对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实施术前彩超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前,对这84例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以评估其血管的管腔内径、内膜及血流量等情况。其中,有10例患者无法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其余74例患者均可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我们将这74例患者分为A组(34例)和B组(40例)。根据彩超检查的结果为A组患者选择佳的血管进行手术,根据临床医生的个人经验为B组患者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好于B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实施术前彩超检查,可为患者选择佳的血管进行手术,确保其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大军

    目的:探讨用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结果:经CT检查,这50例患者全部被诊断患有急性阑尾炎。后经手术证实,这50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被确诊患有急性阑尾炎。用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4%。同时,在病理分级上,用CT检查诊断2级急性阑尾炎、3级急性阑尾炎和4级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均为100%。此外,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急性阑尾炎在CT检查中常见的直接表现为阑尾脓肿,其常见的间接表现为阑尾周围组织呈高密度条索状阴影和阑尾周围组织渗液。结论:用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准确率高和可明确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级等优点。因此,进行CT检查可作为临床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

  • 对静脉血与手指血中葡萄糖浓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丁栋梅;荣盛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手指血中葡萄糖浓度的差异性。方法:选取12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取静脉血与手指血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比较两组静脉血与手指血中葡萄糖浓度的差异性。结果两组人群中静脉血与手指血中葡萄糖浓度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静脉血与手指血中葡萄糖浓度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与手指血中葡萄糖浓度相比较稍低,但无显著差异性,静脉血葡萄糖浓度常用于临床诊断与检测,但及时性差,手指血中葡萄糖浓度检测具有及时性、时效性及灵活性,适合临床急诊与随机检测,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检测葡萄糖浓度的临床价值。

  •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作者:郑小红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表现。方法:对2011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6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其进行CT检查与X线检查,并分析其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CT和X线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必须加强对不典型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根据此病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并酌情为其进行手术探查、支气管镜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其病情,尽量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关键词: 肺结核 CT X线 诊断效果
  • 对32例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分析

    作者:邹清梅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为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2例贫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2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其均进行血液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验结束后,观察组的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血液中的MCV、MCH、MCHC水平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的地中海贫血患者与缺铁性贫血患者其血液中的MVC、MCH、MCH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其血液中的MVC、MC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其血液中的MVC、MCH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上急性失血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其血液中的MCV、MCH、MCHC水平无明显变化,患上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其血液中的MVC、MCH、MCHC水平明显降低,患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其血液中的MVC、MCH水平显著升高。因此,在临床上,应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血液检验,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用中药葛根治疗酒精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汪晓娟

    目的:探讨用中药葛根治疗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酒精中毒患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在两组患者入院后为其进行补液、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6、能量、胰岛素、纳洛酮等综合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葛根汤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葛根治疗酒精中毒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牵正散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探究

    作者:申红琴

    目的:探讨用牵正散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使用牵正散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牵正散和芍药甘草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完全缓解者有18例,治疗结果为明显缓解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部分缓解者有2例,没有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完全缓解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明显缓解者有8例,治疗结果为部分缓解者有4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牵正散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效果观察

    作者:夏冰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应用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血塞通注射液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论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因及疗法

    作者:黄妙珊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部不适、腹痛和排便异常为表现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便秘”、“腹痛”、“泄泻”和“郁证”的范畴。此病的病位在肠,其病因与患者存在肝脾不和、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因素有关。本文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

  • 用牵引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进明

    目的:探讨用牵引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院使用中药汤剂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中药汤剂(所用的药物及用法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牵引推拿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牵引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针灸疗法治疗运动员腰肌损伤的效果观察

    作者:游利军

    目的:探讨用针灸疗法治疗运动员腰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针灸科收治的164例腰肌损伤运动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84例运动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84例运动员,对照组有80例运动员。我院对对照组运动员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运动员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运动员相同)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运动员治疗的效果和V A 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的评分。结果:观察组运动员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运动员在第三疗程和第四疗程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灸疗法治疗运动员腰肌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轻此病运动员腰部疼痛的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庆团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院使用西医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使用的西医疗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前后VA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时、治疗4周时和治疗12周时VAS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疗效确切,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牛皮癣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凤菊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牛皮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牛皮癣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单纯应用阿维A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阿维A和润燥止痒胶囊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情的复发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69%,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38例患者中,病情复发的患者有3例,复发率为7.89%;在对照组38例患者中,病情复发的患者有11例,复发率为28.95%。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牛皮癣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马兜铃配伍山豆根配伍导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

    作者:王震宇

    目的:探讨一例使用马兜铃配伍山豆根处方进行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原因。方法:通过对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过程进行梳理,以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了解将马兜铃与山豆根进行配伍产生较强毒性的原因。结果:该患者在服用马兜铃配伍山豆根饮片15d时出现了严重呕吐、胆汁反流的情况,在停药后症状消失,病情未复发。经分析,该患者出现的症状是因服用马兜铃配伍山豆根汤剂后引起的生物碱神经毒性反应。结论:在为该患者使用此方治疗14d后,其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情已经接近痊愈,但临床医师没有大幅度降低其所用处方中山豆根和马兜铃的剂量,导致其出现了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不管是单用还配伍使用,在为患者使用山豆根与马兜铃进行治疗3天后都应合理地减少其用量。

  • 对应用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法终止妊娠引发并发症的情况分析

    作者:岳彩霞

    目的:调查应用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法终止妊娠引发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2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进行人工流产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手术流产组和药物流产组,每组各100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的时间、子宫内膜修复的时间及子宫内膜粘连、宫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流产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的时间、子宫内膜修复的时间明显短于药物流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流产组患者子宫内膜粘连、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4.00%,药物流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00%。手术流产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药物流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与药物流产相比,为早孕女性施行手术流产可更彻底地清除其子宫内的妊娠物,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更小,较少引起宫内感染及子宫粘连,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对急诊科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

    作者:唐登霞;程友桂

    目的:探讨分析提高急诊科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年轻护士2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理论授课、单项技能培训、情景模拟综合演练,通过临床实境考核来验证培训效果,并将培训的效果及所有护士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这23名年轻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基本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较培训前均有显著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23名年轻护士的护理思维能力、临床应急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及素养较培训前均有显著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专科特色的培训方案起效快、时间短,避免了培训中高分而实际抢救中低能现象,实现了护士由“操作型”向“能力型”转变。

    关键词: 急诊 年轻护士 培训
  • 浅谈药房差错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张叶

    目的:分析发生药房差错事故的原因,制定有效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药房差错事故,保障用药安全。方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近年来发生的药房差错事故,并制定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将其药房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结果:造成药房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药品储存和摆放不合理、不遵从操作规程、处方审核不清、没有用药指导、超负荷工作等。结论: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是降低药房差错事故发生率的关键。

  • 护理专业的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贾书磊;冯琼;何朝珠;何雪莹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护理学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扩展,护理专业的服务范围从治疗护理扩展到预防护理,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本文对国内外护理专业人文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改革我国护理专业人文教育体制、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和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 浅谈设立转运安全小组对提高ICU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性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袁申;招煦杰;郭力恒;郑友康

    目的:近年来,急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安全问题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中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主要针对转运ICU急危重症患者的风险与设立ICU转运安全小组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分析了保障ICU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的必要条件及对其加强管理的方法。

  • 关于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作者:张氦铟

    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等问题较为突出,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笔者针对目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找到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

  • 对新疆地区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李卫东

    目的:探讨分析新疆地区胆囊结石的流行情况,为该地区胆囊结石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新疆地区18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及居住时间在1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共5454例被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向抽样法及多阶段分层抽样法进行研究样本的选择,通过自制的胆囊结石危险因素调查表对被检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在参加本次研究的这5454例被检者中,有15%的被检者患有胆囊结石,其中,北疆地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13.5%,南疆地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17.5%,北疆地区与南疆地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饮食习惯、居住环境、体重指数、有脂肪肝病史、糖尿病史、父母有胆囊疾病史、性别等因素是导致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饮用山泉水、食用新鲜的水果及黄绿色蔬菜是胆囊结石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新疆地区是胆囊结石的高发地区,该地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存在民族及地域差异,哈萨克族人的居住地及饮食结构对胆囊结石的形成具有拮抗作用,可将其作为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保护因素。

  • 对平果县1200名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监测与分析

    作者:蒋文芬

    目的:对2013年平果县城区1200名3~8岁的入托、入学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进行监测,了解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状况。方法:对本组120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组1200例受检儿童中,有610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50.83%。其中,3~5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55.67%,6~8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6.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x2=11.22,p<0.05),有统计学意义。3~5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弱阳性率为12.17%,6~8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弱阳性率为10.67%,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x2=0.67,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儿童进行乙肝抗体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x2=0.77,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可逐渐下降。全面掌握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及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在提高其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降低其乙肝的发病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对荣成市学校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结果的研究

    作者:王文强

    目的::探讨对荣成市学校饮用水中微生物进行检测的结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荣成市学校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荣成市学校饮用水的320份水样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20份水样标本中的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菌群数、亚硝酸盐含量、PH值和氨氮含量等进行检测。然后,评价这些水样中各项检测指标的合格率。结果:这320份水样标本检测的总合格率为48.1%,总大肠杆菌菌群检测的合格率为39.1%,细菌总数检测的合格率为73.8%,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的合格率91.6%,PH值检测的合格率为94.7%,氨氮含量检测的合格率为96.0%,其他各项检测指标的合格率均为100.0%。对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抽取的水样标本中细菌总数检测的合格率和总大肠菌群检测的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市政供水系统、乡镇供水系统、有消毒设备自备水源及无消毒设备自备水源的水样标本检测的总合格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荣成市学校饮用水中微生物进行检测的结果不容乐观,水样检测的总合格率和大肠杆菌检测的总合格率均较低。其中,乡镇供水系统的水质和无消毒设施自备水源的水质较差,是爆发各种水传染病的高危区域,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控制。

当代医药论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