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传染病信息杂志

传染病信息

传染病信息杂志

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전염병신식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134
  • 国内刊号: 11-388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西四环中路100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传染病信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菊梅 张玲霞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新型呼肠病毒M片段对核转录因子κB的活性抑制的研究

    作者:白冰珂;陶玲;沈宏辉;侯俊;胡燕;罗声栋;杨锐创;貌盼勇

    目的:探讨新型呼肠病毒M片段能否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 NF-κB)的活性。方法构建3个不同中基因节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瞬时转染真核细胞,利用荧光素酶双报告系统检测其对NF-κB激活有抑制效应的基因。结果酶切鉴定3个基因重组质粒均构建成功。其中M3基因表达的蛋白对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NF-κB激活有较明显的抑制,抑制率达55%。而M1和M2基因表达的蛋白较之于空载体均无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 M3基因能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NF-κB激活,为研究病毒的致病及免疫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 HBV前S缺失突变对病毒复制力及表面抗原启动子Ⅱ转录活性的下调作用

    作者:苗福珍;许智慧;刘妍;李奇;李晓东;姚伟明;辛绍杰;李进;徐东平

    目的:分析HBV前S缺失突变病毒株体外复制力及其对表面抗原启动子(surface antigen promoter, SP)Ⅱ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19例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的住院患者,包括38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轻中度、40例慢乙肝重度和4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从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PCR扩增HBV全长基因组,统计前S缺失突变的发生率。挑选代表前S缺失突变株及其相应对照的HBV全长序列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中。用BspQⅠ/ScaⅠ双酶切1.0倍HBV基因组,转染HepG2细胞,72 h后检测病毒复制力;用PCR分别扩增含前S缺失突变型和野生型的HBV SPⅡ启动子片段,构建pGL3-SPⅡ双荧光素酶真核报告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48 h后检测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前S1缺失突变对重叠的SPⅡ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结果①HBV基因组前S缺失突变检出率在慢乙肝轻中度、慢乙肝重度和慢加急性肝衰竭3组中逐渐递增,分别为5.3%、12.5%和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前S缺失突变病毒株的复制力较相应野生株降低69%;③与野生型相比,前S1缺失突变使重叠的SPⅡ转录活性降低了36%。结论 HBV前S缺失突变发生率随乙肝进展而升高,前S缺失突变株复制力降低,导致重叠的SPⅡ转录活性降低。

  • 布鲁菌病血清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文艳;张鞠玲;张专才;闫飞;曲芬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血清DNA定量检测与布鲁菌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其对布鲁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100例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玻片凝集试验+~++++)的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布鲁菌DNA含量,分析血清布鲁菌DNA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100例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患者中,23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91.3%)、全身关节疼痛(78.3%)、乏力(87.0%)、多汗(65.2%)等全身不适症状,其中的20例血清布鲁菌DNA定量值明显升高[范围(1.30~9.27)×106 copies/ml,平均(2.00±7.87)×106 copies/ml],检测时间仅3 h,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达到86.96%、97.40%和95.00%。结论血清布鲁菌DNA定量检测可以为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快速和可靠的实验室确诊依据,用以区分布鲁菌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为布鲁菌病的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HBV反转录酶区rtA181S变异与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菁;刘妍;陈容娟;许智慧;陈丽;辛绍杰;刘新光;徐东平

    目的:分析HBV反转录酶(RT)区rtA181S变异与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筛选分析大样本慢性HBV感染者rtA181S变异的检出频率,并对1例接受ADV单药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RT区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相关变异形式。用XhoⅠ和SphⅠ双酶切pGEM-Teasy RT及pTriEx-HBV(C)载体后再连接,构建1.1倍HBV野生株和耐药株的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5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ADV(0、0.033、0.100、0.330、1.000、3.300μmol/L)。隔天换药,4 d后收集细胞上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V DNA载量,并分析其表型耐药特点。结果983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12000个血清样本中,有46例样本检出rtA181S变异(单独或与其他耐药变异联合出现),在653例中检出经典的rtN236T/A181V变异。其中随访的1例在接受ADV治疗19个月后出现了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直接测序检出rtA181S+N236T变异,克隆测序分析显示在24个克隆中11个(45.83%)为野生型,6个(25.00%)为rtN236T变异型,5个(20.83%)为rtA181S变异型,1个(4.16%)为rtA181V变异型,1个(4.16%)为rtA181S+N236T变异型。在体外实验中,rtN236T、rtA181S和rtA181S+N236T变异株的相对复制力分别是野生株的91.35%、29.90%和68.53%。表型耐药分析显示rtN236T、rtA181S和rtA181S+N236T变异株对ADV的灵敏性分别为野生株的1/4.41、1/3.05和1/5.43。结论 rtA181S是一种ADV耐药相关变异,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变异引起患者耐药。但与经典ADV耐药变异相比,rtA181S变异引起的ADV耐药相对较弱,临床检出率较低。

  • CXCL10血清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邵翠萍;霍娜;范晓红;郑颖颖;鲍毅;李芳;李敏然;陆海英;徐小元

    目的:研究CXCL10血清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与未接受干扰素(interferon, IFN)α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在前期已经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312例未接受IFNα治疗的CHC患者中,筛选出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39例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组)匹配的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39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采用ELISA分别检测2组血清CXCL10水平;采用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提取2组患者基因组DNA,分别对CXCL10-135和CXCL10-1447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直接序列测定,应用BioEdit软件对样本序列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组和正常组的血清CXCL10水平分别为(472.11±274.91) pg/ml和(516.39±272.40) pg/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组CXCL10-135的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0%和5.0%,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2%和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组CXCL10-1447的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7%和58.3%,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4%和5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组CXCL10-135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3.4%、3.3%和3.3%,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3%、7.7%和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组CXCL10-1447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7%、50.0%和33.3%,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53.9%和2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接受IFNα治疗的CH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CXCL10血清水平和基因多态性位点-135、-1447无相关性。

  • 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医疗纠纷特点浅析

    作者:王绯;刘玉琦;冯宇;李进

    通过总结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近12年的医疗纠纷情况,分析该专科医院医疗纠纷的特点,总结该专业相关问题的个性化调处经验。

  • 病毒性肝炎遗传修饰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范昌发;貌盼勇;王佑春

    病毒性肝炎在全球的广泛分布和传播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探索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及预防用疫苗的研发都离不开合适的动物模型。本文对相关受体的发现和遗传修饰动物模型的发展、用途及优缺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动物模型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角色

    作者:李莲莲;张玲;吴尚为

    确定HBV感染状态,评估预后及监测抗病毒疗效是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的核心内容,经典的乙肝五项定性检测已不能对上述临床实践提供有效支持;HBV DNA定量检测使乙肝实验诊断水平显著提高,但存在一定的局限。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有可能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使HBV实验室检测更为全面和高效。临床研究表明,乙肝五项的定量指标与HBV感染自然史及肝纤维化进程存在相关性,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的治疗中,其水平的变化不仅能反映治疗效果,还能较好地预测治疗终点,与HBV DNA定量联合使用有望形成完善的HBV感染临床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以探讨其潜在的临床价值。

  • 乙型肝炎研究及我国防治现状

    作者:丁善龙;王杰;鲁凤民

    HB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对我国的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我国在HBV感染防治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就乙型肝炎研究及我国防治现状进行综述。

  • 超声诊断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一鸣;李志艳

    超声作为一种实时、便捷的检查手段,被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破裂出血急诊或床旁诊断。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超声造影技术目前成为快速诊断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本文对超声诊断肝细胞癌破裂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HBV/HCV相关miRNAs研究进展

    作者:刘宁宁;焦童;叶昕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由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单链RNAs,通过抑制蛋白质翻译或降解mRNAs调节基因的表达。目前发现有2000多种人源miRNAs,参与调节发育、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压力反应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等,而miRNAs基因突变或者异常表达可能会引发肿瘤等疾病。已有研究表明miRNAs在肝炎病毒(HBV、HCV等)感染以及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HBV/HCV调控宿主miRNAs,以及miRNAs如何影响病毒的复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 臧红,游绍莉,辛绍杰

    作者:臧红;游绍莉;辛绍杰

    目前生物和细胞治疗被认为是有可能替代肝移植的潜在治疗方法,但其临床应用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证据,须要更深入地研究。本文对国内外重症肝病的生物和细胞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警惕输血引起的慢性戊型肝炎

    作者:张黎;王佑春

    戊型肝炎主要是HEV经粪-口传播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然而近年来陆续报道了一些通过输血传播的病例。虽然通常情况下戊型肝炎为急性自限性疾病,但患者如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如器官移植、肿瘤化疗或HIV感染等),感染HEV后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并有可能迅速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由于这些患者常常需要多次输血,更加大了感染HEV的风险。本文总结了全球献血员的HEV流行情况、经输血传播HEV的病例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HEV后的危害等,提示应警惕输血引起的慢性戊型肝炎。

  • 抗HBV药物靶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伟明;徐东平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HBV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前者不良反应较大,后者存在病毒耐药问题。抗HBV药物大的问题是大多数患者在长期治疗后仍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因此,研发针对HBV不同靶位的新药对慢性HBV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抗HBV药物靶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缅甸籍华裔慢性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作者:王国见;游晶;白洁;段兴钧;排云珍;杨宏;高卓

    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州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云南省缅甸籍华裔中CHC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感染科的缅甸籍华裔和中国籍CH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①172例中男88例,女84例,年龄14~73(44.47±11.34)岁,绝大多数为缅甸籍华裔(107/172,62.21%),其中以女性(63例)和>40岁(80例)居多,年龄大于中国籍患者(P均<0.05),职业以商人(68例)为主,感染途径以注射、输血和手术等医源性感染为主。②缅甸籍华裔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主要通过体检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病程<10年;合并HIV感染率明显低于中国籍患者(7.48% vs.35.38%,P<0.001)。③缅甸籍华裔和中国籍患者基线HCV RNA水平、肝硬化发病率及病程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26例行HCV基因型检测的患者中17例为缅甸籍华裔,检测结果为3b型5例,6型4例,1b型2例,2a型1例,3a型1例,不能分出型4例。结论①缅甸籍华裔CHC患者以女性、40岁以上、商人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医源性感染,基线HCV RNA水平、肝硬化发病率及病程与中国籍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缅甸籍华裔患者HCV基因型呈多样化,以基因3b、6型及不能分型为主,合并HIV感染率明显低于中国籍患者。

  • 核苷类抗病毒药预防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HBV再激活临床回顾性分析

    作者:夏旭辉;陈炘

    目的:回顾性分析因免疫性基础疾病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慢性HBV感染者,应用核苷类药物预防治疗HBV再激活及免疫性疾病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1例HBV感染并因免疫性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A组41例,血清ALT正常,HBV DNA载量≤1×103 copies/ml;B组67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 ULN),1×103 copies/ml<HBV DNA载量<1×104 copies/ml;C组23例,ALT≥2×ULN,HBV DNA载量≥1×104 copies/ml,应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每3个月随访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结果口服核苷类药物可明显抑制病毒复制,有利于控制免疫性疾病活动。如不给予核苷类药物治疗,当HBV DNA载量>1×103 copies/ml时HBV DNA复制和免疫性疾病活动风险更高。但无论病毒载量高低,采用单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均出现良好应答。对拉米夫定单药或加用阿德福韦酯应答不良者,恩替卡韦治疗仍可获得理想应答。结论因免疫性疾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无论HBV DNA载量是否高于正常值,均应给予核苷类药物治疗,且应尽早使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

传染病信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z1
2004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