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探究

时间:2012-10-16 17:01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 点击: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社会后备高层次人才的场所,凝聚了社会的理想和时代的期待,对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思考及其标准的多元化争论再度成为风暴中心。2009年,近8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重“拥堵”,迫使人们回塑供给源,一方面,就业的压力波及个人生活、家庭发展、学校声誉、社会稳定,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在人才市场上望人海而哀叹,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供求的错位也映射了学校在培养人才的不全面。所以,理论和现实发展的双重诉求,呼唤研究探索市场化与人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途径,突破高校德育的虚置困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高校德育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双重含义:一是就个人而言,涉及个人的全部方面,即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能力都应该全面发展。二是就人类而言,消除类的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对立状态,使类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达到和谐一致。个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就是物质生活需要起到基础作用,人的精神生活需要、自我实现、发展、超越的需要将在人的需要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就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全面张扬。人的杰出的智慧结构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人的情感、意志、理想、信仰等综合的审美能力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的需要的人生产出来。这种丰富、全面的需要将推动个人的不断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消除了个人与人类的对立的这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理想,它反映出人的终极需要。这种终极需要丰富、全面、高尚,它不仅通过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得以体现而且通过社会中的每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得以体现,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我国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确立的。我国自建国以来就不断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的培养,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将我国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规定为“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和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把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到了首位,在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原则的指导下,形成了我国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行,提倡以国家、人民和集体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健康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具有自信心和自制力以及真诚坦率,胸襟坦荡的良好品性。做到“关怀社会、尊重个人、权利义务、全面发展”。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献身的远大理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为高校德育奠定理论基石。也是高校德育实现的重要途径。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