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대학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157
  • 国内刊号: 11-3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41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基于现代文献分析普通型手足口病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常见证候与症状对应关系

    作者:张红梅;刘凯凯;张国梁;胡建鹏

    目的:分析20年手足口病临床研究文献,归纳其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常见证候与症状对应关系,以期为中医药辨证论治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主题“手足口病”或者“手足口”和主题“中医”或者“证”作为检索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检索文献,剔除不相关文献,运用 Epidata 3.0软件建立规范数据库,运用 SPSS 17.0软件对症状/体征、证候和证素出现的频次和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普通型手足口病症状/体征频次较高的为皮疹、发热和纳差等。证候频次较高的是肺脾湿热证、湿热郁蒸证和邪犯肺卫证。证素方面,频次较高的病位是肺、脾、卫分;病性是湿热、热。Logistic 回归分析,肺脾湿热证可能的症状依次是口流涎、指纹紫;湿热郁蒸证可能的症状依次是厚苔、壮热、指纹浓滞;邪犯肺卫证可能的症状依次是鼻流涕、咳嗽。结论普通型手足口病常见的证候类型是肺脾湿热证、湿热郁蒸证和邪犯肺卫证;手足口病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肺、脾、卫分,常见的病性类证素为湿热、热。

  • 黄芩配方颗粒调控 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机制

    作者:任艳青;田宇柔;牛丽颖;王鑫国

    目的:观察黄芩配方颗粒(SBFG)对人肝癌 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05、0.1、0.2、0.4、0.8、1.6 g/L SBFG 组,共7组,不同浓度SBFG 作用于 HepG2细胞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 SBFG 对 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高内涵分析(HCS)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色素 C、膜通透性、核面积、核 DNA 含量、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SBFG 可明显抑制 HepG2细胞增殖(P <0.01),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IC50值为(0.38±0.016)g/L;Hoechst 33342染色可见细胞核浓染、核质浓缩、核破碎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高内涵分析也发现,0.1 g/L SBFG 组细胞MMP 丢失以及细胞色素 C 释放量明显增加(P <0.01),0.4 g/L SBFG 组进一步显著降低 MMP、增加细胞色素 C 含量,并可使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升高(P <0.01)、核固缩及核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1.6 g/L SBFG 组孵育细胞,除上述凋亡特征外,还伴随着细胞数量的直接下降(P <0.01)。结论 SBFG 可抑制人肝癌 HepG2细胞增殖,促进 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MP、促进细胞色素 C 释放、增加细胞膜通透性等有关。

  • 蒙药复方述达格-4有效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杜银飞;周昊霏;信莎莎;杨洋;董玉

    目的:观察蒙药复方述达格-4有效部位对冰乙酸导致胃溃疡的影响,探讨其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 SD 大鼠随机分成蒙药复方述达格-4有效部位组(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安胃疡组和西咪替丁组)、模型组、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采用冰乙酸致胃溃疡模型,模型成立后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24 h 处死大鼠,取胃组织检查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用 ELISA 试剂盒测定胃黏膜中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处理胃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蒙药复方述达格-4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使胃黏膜中 NO 含量升高、MDA 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同时蒙药复方述达格-4高、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炎性特征均减轻,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效果较好,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并能明显改善病理状况。结论蒙药复方述达格-4对冰乙酸型胃溃疡具有治疗作用,其抗胃溃疡作用机制与抗氧化、舒张血管作用有关。

  • 基于推理有效式的张仲景药物主治分析

    作者:马思思;贾春华;郭瑨;庄享静;杨晓媛

    以麻黄、桂枝、芍药、半夏为例,探求《伤寒杂病论》中药物主治。应用命题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有效式———肯定前件式及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式以及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有效式确认《伤寒杂病论》中麻黄、桂枝、芍药、半夏的主治。发现麻黄治疗实证水肿;桂枝治疗大便不坚之小便不利;芍药适应于非虚寒性腹痛;半夏适应于呕吐。应用推理有效式的方法研究张仲景方剂中的药物主治所得出的结论更为直观、可靠,使得中医学者更容易把握药与证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尽可能地保证了解释药物疗效时思维结构的有效性。

  • 浅析《临证指南医案》角药配伍应用

    作者:吴清梅;鲁玉辉

    角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三味药配成一组,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这种配伍,相较“药对”,作用复杂[2]。“角药”一词,并非简单的药物堆积,虽未见诸中医典籍,但历代医生却广泛而长期地运用此药物配伍规律实践着,如临床中常用的“三仙”“三黄”“三仁”“三子”“三石”等诸药,对临证有重要指导价值[3]。

  • 糖尿病肾脏病的“形气神”论治

    作者:柳红芳;张向伟;张先慧

    “形气神”理论是对《内经》重要的人体生理观的高度概括,统摄一切生命活动。形为气神之根,气为形神之用,神为形气之主,三者高度统一,功能相互依存。现有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多集中在“治气”层次,“治形”层次未被重视,“治神”更被严重忽略。糖尿病肾脏病的论诒在“形”的层次上应填补真阴、益精补肾,在“神”的层次上应根据五脏形神一体理论治脏以达到调神目的,形、气、神同治是制定方药的重要原则。

  • 血管区理论对《素问·皮部论篇》解读的启示

    作者:刘斌;尤海燕

    “皮部”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体结构概念,在该书多处条文中均有提及。《素问·皮部论篇》是按照六经体系对人体皮肤分部进行专篇阐述的篇章,但是对皮部的理论研究鲜有开展。1987年澳大利亚学者 Taylor 基于解剖学发现提出了“血管区”理论,其论文中出现了类似的皮肤血运分区概念。通过比较两个理论的相似之处,发现“血管区”相关理论对于《素问·皮部论篇》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和深化认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仅强化了对皮部以经脉为纪的认识;而且深化了对络脉流注特征的认识;亦为面部色诊提供研究基础。血管区理论的相关启示有益于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深入理解并进一步探索皮部理论,从而更好地运用皮部理论指导中医的相关临床实践。

  • 中医脉诊起源--“脉”的医学知识衍生与脉诊学源流考

    作者:陈欣然;王天芳

    以《说文》为工具,通过对“脉”原字字形的解析,分析该字本义原指自然环境水系流布的道路,引申于中医学概念中用以描述人体气血循环的器官,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的概念。系统整理古代史书以及先秦传世医学文献、出土文献中相关脉的内容,分析血脉、脉气、经脉、脉象、切脉不同概念在早期中医理论范畴的衍生与运用,综合比较,互证条目,指出“脉”字早见于战国初期的《国语》,古人通过对自然宇宙与人体的观察、认识,逐渐出现“血脉”的概念,而医学文献中该词始见于出土的张家山《脉书》、马王堆《足臂经》,分析其内容可知当时中医脉学理论已建立了以脉统病、凭脉辨病理论体系,并贯穿着经脉理论的内容,其中“相脉之道”内容体现了我国早期脉诊技术雏形。

  • “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

    作者:杨涛;赵明镜;王蕾;孟伟;韩小婉

    “心主神明”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并指导临床实践。本文首先回顾了“心主神明”的渊源和内涵;重点阐述了“心主神明”的现代科学依据,认为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大脑功能正常的重要基础,心脏的内分泌功能与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的焦虑抑郁,并有现代物理学和心脏移植的佐证;后说明“心主神明”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的有效性。“心主神明”的理论和科学依据提示,西医学的心脏功能与大脑的功能密切相关,我们应努力挖掘并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以全面阐明“心主神明”的科学内涵。

  • 浅谈“温病忌汗”与“在卫汗之可也”之统一

    作者:席崇程;王彤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起病急骤、热象偏重、传变迅速、易化燥伤阴,甚至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卫分证是温病的初起阶段,指温邪初犯人体,肺卫功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证候类型[1]。对于温病卫分证的治疗,古今医家各抒己见,却扑朔迷离,模棱两可,唯叶天士之言字字珠玑,其法在临床上可取得立竿见影之效。然而细细斟酌其言,却有相互矛盾之处。在《温热论》中,叶天士云:“在卫汗之可也。”然而在《幼科要略·风温篇》中叶天士亦说:“夫风温、春温忌汗。”叶天士何以前后矛盾,对汗法之应用模棱两可?对于叶天士所提出的汗法,后来医家也疑惑颇多,争执激烈。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张氏[2]认为,“在卫汗之可也”实为“在卫汗不可也”,乃后世传抄之误,并列出可圈可点的证据;肖氏[3]提出,叶天士的“卫”与“气”乃同一概念,叶天士想表达的意思为“气分证可汗之而解”。到底孰是孰非?临床上如何将“发汗”与“禁汗”灵活应用?细细观之,方知叶氏立法之妙。

  • (庶虫)虫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俊淞;年寅;张风雷;李欢

    目的:从(庶虫)虫中分离出新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抑制多囊肾病活性指标 PKD1/TRPP2活性的评价。方法利用正相与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虫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H-吡咯并[1,2-a][1,4]二氮杂卓1.5(2H)-六氢-二酮-3-对苯基酚(1),5-甲基尿嘧啶(胸腺嘧啶)(2),2-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3),3-羟基吡啶(4),(3S,8aS)-3-丁基环己烷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5),3-乙基-6,8-二羟基-7-甲基-3,4-二氢异苯并吡喃-1-酮(6),3-(4-羟基苯基)-N-甲基丙酰胺(7),6,8-二羟基-3,7-二甲基 l-3,4-二氢-1H-异苯并吡喃-1-酮(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生物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8进行了抑制 PKD1/TRPP2活性的评价,结果化合物1具有活性。

  • 黄芪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尹连荣;高健生

    目的:探讨黄芪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眼压对其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烙闭大鼠双眼上巩膜静法制备高眼压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点药组、联合组。造模后4周开始干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他组分别给予黄芪(20 g/kg)灌服、降眼压药(贝美前列素)点眼及2种措施同时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不同组大鼠的 RGC 数目及凋亡率的差异。结果假手术组RGC 数目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01),RGC 凋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 <0.01);模型组恰好与假手术组相反;点药组较黄芪组 RGC 数目多而凋亡率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联合组RGC 数目明显高于点药组和黄芪组(P <0.05)而凋亡率明显低于此2组(P <0.05)。结论黄芪可通过抑制高眼压大鼠 RGC 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与降眼压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其保护作用。

  • 电针对 APP/PS1转基因小鼠皮层和血清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作者:王鑫;李志刚;曹瑾;卢梦晗;吕威;景泉凯;高杨;薛卫国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 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皮层和血清β淀粉样蛋白 Aβ1-40和 Aβ1-42的表达影响,根据 Aβ的血脑屏障清除途径,探讨电针治疗 AD 的机制。方法6月龄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以 C57BL/6野生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电针“涌泉”“百会”治疗6周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皮层Aβ1-42表达情况,ELISA 法检测皮层和血清 Aβ1-40和 Aβ1-42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有明显的致密性老年斑沉积,电针治疗组相对减少;ELISA 检测皮层和血清 Aβ1-40、Aβ1-42电针治疗组较模型组都明显降低(P <0.01)。结论电针可降低皮层和血清中 Aβ水平,且电针组对具有神经毒性的 Aβ1-42的水平降低较明显,这可能是电针治疗 AD 的作用途径之一。

  • 《本草纲目》引用书名核准之研究报告

    作者:张志斌;郑金生;于大猛;李强;范逸品;郑文杰

    核准李时珍所引用的医药文献,不仅对《本草纲目》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作为一个范例,探索古代医家文献引用的普遍规律。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引用书名标注方式存在规律性,一般包括:书名、简称、别名、作者姓名(姓氏、名、字、号)、修订增补者姓名(姓氏、名、字、号)等。其引据文献有重要的文献学意义,如可用以考证元代吴瑞的重要本草学著作《日用本草》各版之真伪,可证实明代《食物本草》的作者与版本真伪。《本草纲目》增引的276家医书中,有64种未见于此前其他书目记载。同时,《本草纲目》引书也存在两书混一、一书重出、误引书名、误写作者、存目未引等问题,需引起读者的注意。

  • 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的释放行为

    作者:张庆;茹庆国;彭宇;马书伟;吴清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的释放行为。方法给大鼠灌胃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收集大鼠消化道内容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法)测定内容物中当归挥发油的指标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以藁本内酯作为指标评价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的释放行为,评价制备微丸的结肠靶向性。结果藁本内酯在大鼠消化道内容物中的线性范围为1.268~507.2 mg/L;在大鼠给药后4 h,即可在盲肠和结肠部位检测到有药物释放,而且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持续释时间超过16 h,说明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可以在大鼠结直肠部位维持长时间的释药。结论制备的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有较好的结肠靶向性,可以用于后期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研究中。

  • 葛根黄芩黄连方不同提取制备工艺的比较

    作者:罗静;白戌;古丽扎尔·阿布拉;李士远;金粟;王秀丽

    目的:通过对葛根黄芩黄连方(简称葛根芩连方)的3种不同提取工艺的药效及毒性的对比实验,为选择合适的葛根连芩方提取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小鼠分为空白组、病理组、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其中后3组又分别分为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灌服番泻叶提取液20 mL/kg(4 g/kg)造成病理模型,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灌服葛根芩连方提取物水溶液20 mL/kg。片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1.60 g/kg,中剂量组0.80 g/kg,低剂量组0.40 g/kg;丸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6 g/kg,中剂量组3 g/kg,低剂量组1.5 g/kg;汤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13 g/kg,中剂量组6.5 g/kg,低剂量组3.25 g/kg。以湿粪数积分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提取工艺样品止泻的功效。取30只小鼠分为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采用大给药量试验进行不同提取工艺样品的急性毒性试验,大给药体积均为40 mL/kg;片剂组大给药浓度为0.66 g/mL、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67.96 g/kg,丸剂组大给药浓度为0.63 g/mL、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89.01 g/kg,汤剂组大给药浓度为0.74 g/mL、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177.77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70 kg 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4倍、9倍和6倍;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小鼠反应情况。结果在药效试验中,按葛根芩连方的3种剂型提取得到的样品,对小鼠的腹泻均有明显治疗效果(P <0.001)。其中葛根芩连片的止泻效果优,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葛根芩连丸次之,葛根芩连汤效果较差。在毒性试验中,在大剂量下小鼠均未出现死亡且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葛根芩连方的3种制剂,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录的葛根芩连片的提取制备方法所得提取物对番泻叶引起的腹泻抑制效果优。

  • 关于发现假冒《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开设网站的郑重声明

    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担任主编,创刊于1959年,国内刊号 CN11-3574/R,国际刊号 ISSN1006-2157。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向全国发行,国内代号82-414;国内发行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办理,国外代号 M734。

    关键词: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央级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主编为中国中医界学术权威王永炎院士。本刊分别属于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内6大检索系统10余种检索刊物的主要刊源,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 ho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的正式文摘刊源,2001年我刊以“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6、2008、2010、2012、2014年我刊连续5次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获得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评比的“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北京中医大学学报》荣获2012、2013、201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并于2008、2011、2014年连续3次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关键词: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作者: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字,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他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关键词: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加入 CMCC 数据库的声明

    作者: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hinese Medical Current Contents”简称 CMCC 数据库。《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已被该数据库正式收录,凡有不同意将自己稿件纳入该数据库的作者,请另投他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被收录所付报酬,不再另付。

    关键词: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加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声明

    作者:

    关键词: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荣获201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作者:

    2016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荣获201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连续第四次(2012、2013、2014、2015年)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关键词:
  • 2017年首届世界浮刺针灸学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

    首届世界浮刺针灸学论坛暨国际浮刺针灸学会成立会议定于2017年8月29-30日在荷兰 DEN BOSCH 城市举办。

    关键词:
  • 李士懋教授清透滋三法治疗里热实证的经验

    作者: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

    里热实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掌握治疗里热实证行之有效的方法非常必要。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主张用“清透滋”三法治疗温病,在其学术思想指导下,我们不仅应用清透滋三法治疗温病,更将清透滋三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里热实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李士懋教授清透滋三法治疗里热实证的经验进行整理如下。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