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대학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157
  • 国内刊号: 11-3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41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血脂异常患者血清黏附分子与证候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璐;郭杨志;杨惠民;王琳;李贞玉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及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分型与血脂、血清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调查120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ICAM-1、sVCAM-1水平,与正常健康人对照,并分析中医证候类型与检测指标相关性.结果 120例血脂异常患者中,肝肾阴虚证49例,阴虚阳亢证31例,痰浊阻遏证25例,脾肾阳虚证10例,气滞血瘀证5例.各型血脂异常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在各组比较中发现,气滞血瘀组TC水平高,且与肝肾阴虚组及阴虚阳亢组有显著差异(P<0.05).痰浊阻遏组血清TG水平高,且与阴虚阳亢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及痰浊阻遏证是血脂异常患者重要证候类型.TC升高可作为气滞血瘀证的诊断依据;血脂异常可使血清sICAM-1及sVCAM-1水平升高.

  • 益气养阴方逆转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观察

    作者:闫理想;史哲新;姜静;郭江水;刘富春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方逆转难治性急性白血病(RAL)多药耐药的疗效及对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60例RA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益气养阴方联合常规化疗、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化疗.2组均治疗30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骨髓缓解率、骨髓细胞周期比例、中医证候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骨髓原始细胞(原始+幼稚)比例、白细胞计数(WB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髓缓解率为60.00% (18/30),对照组骨髓缓解率为30.00% (9/3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髓细胞G0/G1期比例较对照组降低,S期、G2/M期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 (10/30) (P <0.05).2组不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为主,但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养阴方联合化疗治疗RAL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常规化疗,且不良反应少,可能与益气养阴方可诱导白血病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增加化疗敏感性有关.

  •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杨晋翔;安静;彭继升;魏玥;贺梅娟;黄大未

    目的 评价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制定随机对照检索策略和对国内主要数据库检索(不考虑盲法),2名评价人员分别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排除标准对检索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3次独立筛选和对所纳入研究进行有效的数据提取,并分别对文献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终经核对一致的数据进行统计合并,根据异质性分析选用固定效应模式或随机效应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共9篇594例随机对照实验纳入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方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R=1.24,95% CI(1.07,1.45),P=0.004;临床疗效愈显率,RR=1.67,95% CI(1.13,2.49),P=0.01.同时胃镜疗效总有效率,RR=1.42,95% CI(1.12,1.79),P=0.004;胃镜疗效愈显率,RR=1.96,95% CI(1.34,2.86),P=0.000 6.其中3项研究数据纳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RR=1.05,95%CI(0.74,1.49),P=0.79;肠上皮化生改善情况[RR=1.23,95% CI(0.96,1.58),P=0.10.结论 Meta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在临床和胃镜疗效上优于对照组,而幽门螺杆菌根除状况和肠上皮化生改善上尚不能认为优于对照组;由于所纳入研究较少且部分研究为偏倚风险不确定的随机对照研究,需高质量和低偏倚风险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不伴颅外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作者:姬少珍;张允岭;张志辰;赵晖;寿好长;高芳;王朝歆;王建伟;李涛

    目的 分析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既往有脑卒中(含TIA)病史的1 784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将其分为非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外动脉狭窄组,比较2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结果 非颅外动脉狭窄组既往TIA患者比例、锻炼少或轻体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组.颅外动脉狭窄组既往脑卒中患者比例、空腹血糖升高检出率、吸烟比例高于非颅外动脉狭窄组(P <0.05或P<0.01).2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中医症状分布方面,口唇紫暗、肢体笨拙、小便清长等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 <0.05或P< 0.01).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发生相关.脑卒中(含TIA)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火、气虚、阴虚、血瘀、痰、阳虚为主,颅外动脉狭窄与否并不影响中医证候要素类型及分布.

  •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现状与思考

    作者:苏泽琦;陈润花;李培彩;张寅;刘福生;刘婷;朱辰辰;王晓迪;丁霞

    目的 把握现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该病的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有益指导.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及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3年12月31日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规律相关研究,纳入相关文献31篇进行分析.结果 现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流行病学资料、主要症状、常见证候类型及不同证候间微观辨证相关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仍存在病例采集纳入排除标准不统一、病例来源地局限、样本量偏小、缺少相应的专家调研以及数据挖掘方法较单一的问题.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规律当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以大课题为支撑的研究,多学会联合形成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更是该病中医规范化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 3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型

    作者:王胜;叶海勇;陈悦;季红燕;朱春冬;任薇;李春颖;周群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1997至2012年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型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并以此量表内的中医症状及体征作为调查条目,对302例患者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归纳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症状及体征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4个中医证型,分别为痰热壅肺、肺气上逆,肺肾气虚、外邪留恋,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脾肾气虚、气滞血瘀.结论 通过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型,对促进本病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芍药甘草汤对中枢性肌张力增高大鼠解痉止痛佳配比的筛选研究

    作者:杨旭;王景霞;张建军;郑媛;郭慧娟;朱映黎;罗武政

    目的 探讨不同配伍比例芍药甘草汤对中枢性肌张力增高大鼠的解痉止痛作用.方法 采用线拴法所致的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大鼠模型,以巴氯芬为对照,实验组分别给予芍药甘草汤1∶1、1.5∶1、3∶1、7∶1、24∶0 5个不同配伍比例,给药3周后测定其神经功能评分、肌张力、及痛阈的变化.结果 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均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可不同程度的缓解卒中后痉挛状态,但对于不同指标其佳比例有所不同.其改善神经行为障碍的佳比例是1∶1;降低肌张力的佳比例是3∶1;对疼痛耐受性的佳比例为7∶1.结论 芍药甘草汤对于中枢损伤所致的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有很好的柔筋止痛作用,综合判断其解痉止痛的佳比例是3∶1.

  • 扶正剔邪搜络方对肺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闫玉琴;张立山;吴华阳;王晨;王林洋;周绍忠;关秋红;李德莹;苏惠萍

    目的 探讨扶正剔邪搜络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不同时相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激素组、扶正剔邪搜络组,气管内插管注射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造模24 h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第7、14、28、45天分别处死,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RT-PCR法测定Smad3、Smad4、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 扶正剔邪搜络组大鼠第7、14天肺泡炎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第14、28、45天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扶正剔邪搜络组大鼠各时相TGF-β1含量均低于模型组;扶正剔邪搜络组大鼠各时相Smad3/4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Smad7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 扶正剔邪搜络方不仅可以早期预防博来霉素致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的形成,长期用药还可以延缓其病程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Smad3、Smad4信号低表达及Smad7高表达,进而影响TGF-β1通路有关.

  • 证素与证候要素的共性、区别和联系

    作者:梁昊;彭清华;周小青;黄惠勇

    证素与证候要素,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它们源于同一理论、同一标准,但绝非同一概念.二者在基本定义、病证结合、应证组合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我们称其为“一源三岐”.中医学是相对保守的学科,极少有新理论、新观点萌发,新事物出现必然带来学科分化、交叉、争鸣和融合,二者关系到中医诊断学未来发展的动向,有必要将二者进行对比,加以阐释其中的共性、区别和联系.

  • 中国传统哲学之心象理论在中医学的应用(二)——心象与中医理论发生学

    作者:范逸品;张志斌;王永炎

    原象是心象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质为太虚元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原象的流动和转化实质是太虚元气的运动和气化.原象在中医学中应用主要体现在说明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

  • 基于中医运气理论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与前期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

    作者:张轩;贺娟

    目的 依据中医运气学说,研究北京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高发与前期(当年~3年前)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气象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1970年~2004年35年的气象资料和乙脑发病资料,筛选出乙脑的高发时段,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从当年、1年前、2年前、3年前的气象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乙脑的气象预警模型.结果 乙脑的高发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四之气(P<0.01).利用前期气象因素皆可成功建立乙脑高发的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均高于80%,其中贡献度大的气象因素分别是当年初之气的平均风速、1年前三之气的平均相对湿度、2年前初之气的平均风速、3年前二之气的平均风速.结论 北京地区乙脑的高发与前期(当年~3年前)的气象因素具有相关性,尤其是利用3年前的气象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佳.

  • 肿瘤炎性微环境与“癌毒”病机相关性探讨

    作者:沈政洁;程海波;沈卫星;吴勉华

    肿瘤炎性微环境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肿瘤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由可控性炎症到非可控性炎症的转化过程,终将肿瘤周围环境塑造成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免疫逃逸.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创新性地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癌毒与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病理因素胶结存在、互为因果、兼夹转化、共同为病.我们研究认为“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炎性微环境密切相关,癌毒的形成过程及病机特点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炎症——肿瘤”的转化过程具有相似性;癌毒与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的特点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致性.在此,我们从中西医2种理论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认识出发,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将有可能阐明“癌毒”病机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临床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治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肠病及肺”的可视化研究

    作者:倪金霞;高思华

    目的 开展肠病及肺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比观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各脏腑的能量分布规律,从生物物理学角度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新的证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候学调查,应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及热态自动分析系统,检测并分析健康人和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各脏腑的相对温度.结果 部分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伴有肺系症状,以伴有咳嗽者为高,占29%;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各脏腑的温度排列规律为肺高,其次为降结肠、升结肠,而其他脏腑的温度偏低;与正常组相比,溃疡性结肠炎组大肠湿热证降结肠、升结肠的温度均明显增高,同时肺的温度也随之特异性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肠病及肺的现象在临床是客观存在的,红外热像技术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肠病及肺在肺与大肠能量分布关系上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佐证.相表里脏腑之间疾病传变的特点为临床“治未病”和“既病防变”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 补肾益髓法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文娟;方素萍;刘咏梅;吴志奎;刘莉;邹阳;李俊丽;吕鑫霞;阚杰

    目的 探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药益髓生血颗粒促进骨髓造血的机制.方法 78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益髓生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3只.采用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造成小鼠骨髓急性损伤模型.以益髓生血颗粒高、中、低3个剂量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分别作用于骨髓急性损伤小鼠14 d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及骨髓中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系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益髓生血颗粒高剂量组血中GM-CSF、骨髓中IL-3和SCF含量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组血中GM-CSF、骨髓中IL-3含量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血及骨髓中GM-CSF、骨髓中IL-3和SCF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补肾益髓法可增加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微环境中造血生长因子GM-CSF、IL-3、SCF的含量,从而有效促进髓系造血.

  • 十八反中海藻甘草配伍使用临床研究文献中所涉及不良事件与反药同用情况分析

    作者:刘佳;钟赣生;柳海艳;高源;刘云翔;王茜

    目的 探讨海藻甘草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安全性情况.方法 系统检索临床使用十八反中海藻甘草反药组合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两者不良事件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结果 检索到海藻甘草临床组合同用的文献1 002篇,其中12%(123/1002)给出反药组合同用效优的理论依据,认为两者可同用;有4% (40/1002)认为两者可同用且安全有效.结论 从临床检索文献数来看,有部分医家临床运用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同用治疗一些特定疾病,如乳腺囊性增生病等,且有医家文献中记载两者可同用且安全有效,但是由于文献提及不良事件观察的研究以及作者明确说明反药同用的理论研究均太少,海藻甘草反药组合临床同用的安全性尚不能确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