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대학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157
  • 国内刊号: 11-3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41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急性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作者:占戈;袁玉娇;田园;陈志刚;谢颖桢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急性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137例,非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证候要素分为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分别于入院时、发病第7天、14天、28天,4个时点进行证候采集和评价,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组证候演变规律为阴虚风动证→痰火证→痰瘀证→气虚血瘀证.非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组证候演变规律为风痰证→痰火证→痰瘀证→痰瘀证.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组与非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组存在不同的证候演变规律,为中风不同时期的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肺络微型癥瘕”与COPD气道重构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王琦;吴海斌;张永生;张海荣;白晓旭

    气道重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理关键.运用中医络病学说和癥瘕理论,阐述COPD气道重构与肺络微型癥瘕在病因、病机、病位、病程及转归等方面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说明气道重构的发生、发展,实质上是COPD治不得法,迁延不愈,耗伤肺气,津凝成痰,血滞成瘀,痰瘀互相胶结,积聚于肺之络脉,形成微型癥瘕,由瘕聚渐成癥积,进而痹阻肺络的过程.并提出消瘕通络为主的治疗原则.

  • 双黄连、清开灵对耐药大肠埃希菌R质粒及β-内酰胺酶的影响

    作者:何明;吴峥嵘;李渊;曹颖;陶庆春;张永生;郝素英;关杉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中药双黄连、清开灵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βLs)大肠埃希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及对β-内酰胺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分离于临床的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凝胶成像仪分析中药作用前后质粒消除情况;以超声破碎法获取β-内酰胺酶提取液,用Bradford法进行蛋白定量,以头孢硝噻吩(Nitrocefin)为底物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结果 对双黄连、清开灵作用前后质粒图谱比较发现经中药处理后均丢失了一条质粒带;肉汤菌、经舒巴坦、双黄连以及清开灵作用后细菌β-内酰胺酶活性分别为(13.43 ±0.40)、(3.49 ±0.12)、(3.54±0.27)、(3.35±0.12) U/mg,与肉汤菌相比,经双黄连、清开灵作用后酶活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作用与舒巴坦相当.结论 双黄连及清开灵具有一定消除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的作用,并且可抑制其β-内酰胺酶活性.

  • 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影响

    作者:王守勇;谢鸣

    目的 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影响,探讨其抗焦虑效用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 -HT)、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组分配方组和有效组分配方组及地西泮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在开放臂停留时间比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有效组分配方组和地西泮组大鼠海马5-HT的含量均见显著降低(P<0.05),全组分配方组海马5-HT含量呈降低作用趋势;有效组分配方组大鼠海马高香草酸(HVA)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酸枣仁汤全组分配方及其有效组分配方与地西泮具有某些相同的抗焦虑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降低海马5-HT含量;全组分配方及其有效组分配方对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代谢的影响有所不同.

  • 黄芪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李玉杰;来媛媛;李姝玉;吴莹;贾德贤;崔蕾;杨辉;柴新楼;李丽娜;王谦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EMT)过程的影响,揭示黄芪注射液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以正常培养的HK-2细胞为正常组,TGF-β1(8×10-9 mg/L)刺激48 h为模型组,TGF-β1(8×10-9 mg/L)与黄芪注射液(8 × 10-6 mg/L)共培养48 h为治疗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细胞内E-钙依赖黏附素(E-cadherin)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的表达变化.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模型组细胞形态经历了由上皮细胞样转变为成纤维细胞样的改变,而治疗组中成纤维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减少,并可见大量的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细胞中a-SMA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多,E-cadherin的表达减少,而治疗组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多,a-SMA的表达降低.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HK-2细胞的表型改变,减少细胞内a-SMA的表达,增加E-cadherin的表达,阻断或逆转其EMT的进程.

  • 益心解毒方对Ameroid缩窄环致心功能不全小型猪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林阳;仇琪;杨克旭;所伟;啜文静;王勇;郭淑贞;王伟

    目的 观察益心解毒方对Ameroid缩窄环致心功能不全小型猪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巴马小型猪32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放置缩窄环的方式制备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组、益心解毒方组,每组6只,另制备假手术动物4只.测定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 给药前,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组、益心解毒方组全血黏度1/5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给药后2周、4周、8周,模型组全血黏度1/150、1/10、1/5,还原黏度1/38、1/10、1/5,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 <0.01或P<0.05).各时间点2治疗组异常指标数量明显减少,给药后2周、4周还原黏度1/38和给药后8周红细胞压积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益心解毒方组给药后8周各项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益心解毒方能够显著改善Ameroid缩窄环致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小型猪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 中药复方剂量效应关系临床研究方法探讨

    作者:罗辉;李昕雪;韩梅;刘建平

    中药复方的剂量效应(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特点外,还受中药产地、炮制、配伍、化学组分、辨证论治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临床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研究,以及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研究.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可应用于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临床研究,但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中药量效关系的特点.从临床的角度研究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实施的难度极大.基于中医和中药复方量效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临床研究方法,才能科学评价中药复方的量效关系.

  • 五志化火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的思考

    作者:熊航;郭蓉娟;王玉来

    五志化火是指由于精神情志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郁久则从阳化热,致火热内生.炎症因子是指参与炎症反应的各种细胞因子.实质上炎症就是机体与炎症因子进行全面斗争的客观反映.在长期临床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参考、总结国内外关于五志化火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文献,发现五志化火与炎症因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旨在初步探讨这种相关性的理论依据.

  • 中医色诊的现代科学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作者:曾常春;刘汉平;刘颂豪

    中医色诊,以青、赤、黄、白、黑五色推演于五行内合于五脏,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与辨证,其临床应用价值及理论意义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邓铁涛国医大师与刘颂豪院士提出中医学与光学的交叉学科建设时,就以中医望诊作为突破口,建议应用光子学技术从模糊性思维与定量科学之间的关系着手,促进中医诊断方法的客观化发展[1].

  • 浅析隐性知识理论在中医学术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赵宇明;王庆国

    中医学术传承研究对于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培养、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隐性知识的概念进行了介绍,指出中医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并具有相应的传承策略.引入隐性知识理论,将对中医学术传承的观念变革产生影响,并为其提供有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成为促进中医学术传承中隐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和转化的重要工具.在利用隐性知识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医学术传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伤寒杂病论》临证思维模式及其在眼科应用举隅

    作者:孛立甲;金明

    《伤寒杂病论》这部古籍之所以能影响中医学1700多年之久,是因为灵活使用了辨证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一种认识疾病的规律.清代医家徐灵胎说:“医者之学问,全在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所谓“伤寒之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即该书研究疾病的思维模式方法,是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共同准绳,对中医各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中医眼科如何从临证思维和辨证方法两方面汲取《伤寒杂病论》的精华,并进一步拓展眼科辨证理论的深度.

  • 冠心病中医病因层次分析模型的初步构建

    作者:毕颖斐;毛静远

    目的 探索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中医病因学研究,并以冠心病为研究载体,构建冠心病中医病因层次分析模型.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论证及临床调查,全面总结冠心病的中医致病因素,初步构建冠心病中医病因层次分析模型.结果 模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及因素层3个层次,目标层即为掌握冠心病的中医致病因素,确定各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准则层及因素层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域)、生活因素(饮食、劳逸、吸烟、饮酒)、情志因素(生存、工作、人际、家庭)、体质因素(体弱、多病、肥胖)及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结论 中医病因学属于综合性的多因素复杂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冠心病中医病因学研究是可行的,但尚需进一步对模型内容及方法学进行论证与完善.

  • 新疆冠心病患者(汉、维)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慧;安冬青

    目的 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证型关联性,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10家医院收集生长于新疆或在新疆居住20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辩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其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证型分类,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均以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痰湿质、湿热质与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60例冠心病患者秽浊痰阻证387例占58.63%,非秽浊痰阻证273例占41.37%;③秽浊痰阻证以兼夹、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两组体质比较其中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秽浊痰阻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性明显(P均<0.05).结论 饮食习惯是影响体质形成、证候类型的重要因素;秽浊痰阻证以偏颇体质、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且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

  • 化痰通络方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邱明山;陈进春;张怡燕;徐振兴;蒋玉芬;彭海聪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牛Ⅱ型胶原为免疫原,建立CIA模型,选取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组)、化痰通络方组(B组)、甲胺喋呤组(C组)、化痰通络方+甲胺喋呤组(D组),每组各10只,疗程30 d.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AI)对大鼠关节炎程度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根据滑膜病理评估滑膜炎指数积分.结果 AI评分:A组治疗前后AI明显升高(P<0.01),C组与D组治疗前后AI明显降低(P<0.01);B组、C组、D组AI均低于A组(P<0.05,P<0.01,P<0.01),D组AI低于B组(P<0.05).血清VEGF、MMP-3检测结果显示:B、C、D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1);D组显著低于B组(P<0.05),而B组与C组、C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滑膜炎指数积分(SMII)评估结果:B、C、D组SMII均低于A组(P<0.01);D组SMII低于B组(P<0.05);D组SMII低于C组,C组SMII低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化痰通络方能减轻CIA关节炎症;化痰通络方能明显降低血清VEGF、MMP-3水平;化痰通络方与甲胺喋呤(MTX)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增强疗效.

  • 电梅花针叩刺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雁;周剑

    目的 探讨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方法 选择4~12岁弱视患儿共38例(69眼),在配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联合电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P-VEP及矫正视力的检查;实验组患儿电梅花针1次叩刺治疗前后分别进行P-VEP检查.结果 P-VEP:实验组电梅花针叩剌即刻效应,P100波峰潜时明显缩短,P<0.05,而振幅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P100波峰潜时明显缩短,P<0.05,而振幅无显著性差异.视力:实验组36眼经治疗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32眼(88.9%);对照组33眼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24眼(72.7%).根据弱视患儿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与疗效的分析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电梅花针叩刺治疗可使弱视儿童P-VEP的P100波峰潜时缩短,该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视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预温针灸与温针灸大鼠“神门”穴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损伤的影响

    作者:杨佳;嵇波;张露芬;赵百孝;王亚萍;王晔;时丽媛;赵文斌

    目的 对比观察预温针灸和温针灸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的改变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预温针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9只.舌下注射氯化钡制作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采用心电图观测预温针灸和温针灸“神门”穴对心率、QRS波和复率时间的影响,生化法检测血清中CK、LDH活性的影响.结果 温针灸和预温针灸可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变异的QRS波形;温针灸可以使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降低,复率时间缩短,使血清中CK和LDH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温针灸在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同时,可以保护心肌损伤,而预温针灸对此病效应不稳定.2种治疗方法效应差异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响应面法优化丹皮酚巴布剂基质处方研究

    作者:翟科峰;段红;曹稳根;高贵珍

    目的 优选丹皮酚巴布剂佳基质的配比,制备性能优良的巴布剂.方法 采用响应面设计,以基质均匀性、延展性、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黏度、剥离强度为综合指标,以配方原料为因素,对巴布剂基质组成比例进行优化.结果 通过对析因实验,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优选出佳配方比为乙二胺四乙酸( EDTA)∶甘羟铝∶酒石酸∶K-90∶甘油∶XL-10∶ NP-800 =0.20∶0.20∶0.10∶ 1.00∶ 28.62∶1.95∶5.88.结论 所得配方基质较优,制备出丹皮酚巴布剂符合药剂学要求.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