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대학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157
  • 国内刊号: 11-3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41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从肝论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作者:贺稚平;王子瑜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妇女在月经前伴有生理上、精神上以及行为上的改变.其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激素水平、精神因素、醛固酮增加、催乳素浓度增高、维生素B6不足及β内啡呔学说有关.临床表现一般在经前7~14天开始出现,经前2~3天加重,经期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 "护宫调经保元袋"治疗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100例

    作者:江海身;林育樵;王阿丽

    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下称经前紧张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其发病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护宫调经保元袋是专为妇科月经疾患设计的腹部外用药袋,其主要功能为疏肝解郁、益肾暖宫、养血活血、理气止痛.我们自1994年10月至1995年5月运用该药袋系统治疗痛经、经前紧张症各50例,并用安慰剂药袋作平行空白对照各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活血益肾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30例

    作者:魏爱平;贺稚平;王子瑜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20%,其中30~40%的患者合并不孕症,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我科门诊自1987年9月~1991年2月运用老中医王子瑜教授自拟的活血益肾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30例,同时亦对痛经、月经失调、性交痛、肛门坠痛、盆腔包块或结节等主要临床特征进行观察,收到较好的效果,兹报道如下.

  • 外治法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36例

    作者:刘英杰

    女性外生殖道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致,属性传播性疾病.临床上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尖锐湿疣、扁平型湿疣及内生型湿疣,而以前者为多见.尖锐湿疣经肉眼观呈典型的细丝状、乳头状或菜花状赘生物,呈红色或污灰色,常簇状生长.国外报道,本病可发展为外阴癌和胎儿畸形.此病是一种高危性生殖系统的传染病.在西方国家,其发病呈流行性.近来年,我国的发病率迅速增长,故其防治日渐重要.自1993年3月至1995年1月,我们用纯中药坐浴疗法治疗本病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CT扫描关系探讨

    作者:孙利军

    近年来,随着颅脑CT扫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缺血性中风的检出率较以往明显增高,使很多轻型的中风病,能得以早期确诊,及时治疗.CT扫描作为一种诊断新技术,与中医辨证之间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就82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CT诊断与中医辨证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 中医药治愈眼眶骨膜炎1例

    作者:宋立

    病例介绍:吴某、女性、64岁.入院日期:1993年11月11日.病历号:68408.两月前突发左眼肿胀、疼痛,连及头痛,伴呕吐.经当地医院检查诊断:左眼球后病变、炎性假瘤、多发性鼻窦炎.给予磺胺类治疗两周,诸症减轻,仅余轻度肿胀.两周前左眼肿胀疼痛复发,急来我院就诊.

  • 中医分期辨治免疫性肾病激素治疗中的副反应

    作者:庚及弟

    激素对免疫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激素不仅对免疫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更重要的是激素对免疫性炎症的抗炎作用,一方面对急性期炎症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和纤维蛋白沉着,另一方面在慢性炎症阶段可降低纤维细胞活性,减轻增生反应.

  • 药物毒性引发耳聋的证治体会

    作者:董泽宏

    药物毒性引发的耳聋是五官科的一种疑难病症,本病的主要表现为说话嗓音提高;声音定位能力差,不能有选择的倾听某人或某种声音;听力差,听低声音谈话或近距离谈话困难;表试验、口语试验或听力计及电测听检查明显异常.笔者近年来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本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慢性肾炎证治探讨

    作者:戴京璋;吕仁和

    慢性肾炎是世界性难治病之一,终将发展成为尿毒症而危及生命.研究其中医证候与治法方药,以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命应作为重要课题.现结合我们临床观察结果,对此进行探讨.

  • 再论糖尿病性眼底出血

    作者:李振中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相当于祖国医学之视瞻昏渺、萤星满目、血灌瞳神和暴盲.他是糖尿病早期常见的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常见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出血,也是眼科领域里亟待觖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依据名老中医祝谌予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结合中西医理论,试探中医对糖尿病性眼底出血的病因、病机、治则的认识,并就正于同道.

  • 推拿加中药导入治疗腰椎滑脱症48例

    作者:姜永明;刘国东;陈友军;李培宪

    腰椎滑脱症是引起中老年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是先天性峡部缺损和后天外伤劳损所致.国内对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从1989~1993年采用推拿整复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Ⅱ°以内的腰椎滑脱症4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对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如下.

  • 周期性麻痹中医证治初探

    作者:陈志刚

    周期性麻痹是一种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反复发作的以骨骼肌迟缓性瘫痪或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按发作时血清钾浓度的不同,可分为低血钾性、高血钾性和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三种类型.少数患者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部分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和其它代谢性疾病者称继发性周期性麻痹.关于本病的中医证治,文献中有零星报道,然尚缺乏系统认识.兹结合我科数年来诊治本病的体会,对本病的中医证治作初步探讨:

  • 宋孝志教授临证遣方用药"三段法"

    作者:刘小北;王玉芬;李小林

    宋孝志教授临证六十余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他将遣方用药过程分为识方、用方、调方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许多方法,以"识方全面、用方灵活、调方有度",取得佳临床效果.现将其遣方用药"三段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宋孝志 方剂 三段法
  • 中医药治疗盆腔脓肿一例

    作者:吴玉兰;郭志强

    郭某、女、33岁、已婚.入院日期:1994年10月5日.病案号:71555.患小腹部坠胀疼痛,伴有低热(37.5~38℃)已半月余.腹痛拒按,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经服用氟哌酸、颠茄药物3天,又经肌注妥布霉素5天,治疗均无明显好转而收入院治疗.

  • 中风病证候量化标准研究概述

    作者:任占利;王顺道;王永炎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及影响生存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疾病谱、人口年龄谱、社会心理的变化,中风患病率、发病率仍还会进一步呈现上升的趋势.

  • 虎骨及其类似品的红外光谱对比鉴别

    作者:刘启福;宋秀琴;贲长恩;卢慧卿;高伟

    虎骨为名贵中药材,药源短缺,近年来有用狗骨和猪骨代替虎骨的研究报道[1].虎骨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分为骨胶蛋白[2,3],其它动物的骨胶蛋白与虎的骨胶蛋白在结构组成上有何异同.我们在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将提取的虎骨及猪、狗、牛、猫、熊、豹骨的骨胶蛋白质,分别与溴化钾混合研磨压片上机扫描,所得红外光谱图,用于虎骨与其它6种动物骨的对比鉴别,为选择更适宜的虎骨代用品提供参考依据.

  • 论中风病可预防而不可预报

    作者:肖诗鹰;王永炎

    通过回顾近20年来中风病预报与预防的临床及学术研究进展,就中风病的预防与预报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以目前的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水平,不仅不能对中风病作出较为合理的预报,而且容易产生许多不良后果.而中风病的预防,由于目前对中风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基础实验,均提供了大量可信的数据,针对这些肯定的或基本肯定的中风病危险因素,进行中、西医的现场干预和临床防治,必将有效的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

  • 中药酸枣仁、龙齿、石菖蒲对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影响

    作者:张家俊;陈文为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观察中药酸枣仁、龙齿、石菖蒲对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枣仁可降低多巴胺和3,4-二羟基苯乙酸的含量,龙齿降低多巴胺和高香草酸水平.开窍中药石菖蒲能降低5-羟吲哚乙酸及上述三种神经递质.乙醇组则明显升高3,4-二羟基苯乙酸和5-羟吲哚乙酸的水平.从上述结果说明安神、开窍单味中药可能是通过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起到使中枢神经镇静的作用.

  • 明清时期灸法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黄建军

    灸法的产生早于方药,就针灸而言,灸法可能更先于针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这是已知早的经脉专著和灸疗记载.与其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脉法>,则详细地记载了施灸的部位.如"久(灸)足中指"、"久(灸)左胻","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等.其后,<黄帝内经>中有近一半的内容是阐述针灸的,并非常重视灸法的作用,如:<灵枢·官针篇>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气街理论及应用

    作者:谷世喆

    本文就气街的概念、部位、结构、理论及应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气街是营卫之气运行的路径,是经脉与络脉间的横向通道,起着"络绝则径通"的生理作用.病理状态下,即可用于诊断疾病,又是治疗疾病,调理气血的有效部位.

  • 针灸资生经》灸方浅析

    作者:许青峰

    <针灸资生经>为南宋王执中(字叔权,今浙江瑞安人)所撰,该书广罗前人针灸经验,兼抒已见,以穴属病,切于临床,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针灸学专著.是书尤以炙法的载述独见其长,而备受垂青.书中所载大量灸方,是以前我国灸法临床经验的宝贵结晶,值得认真研究.今不揣疏浅,就<资生经>灸方特点作一浅析.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总结

    作者:赵丽娟;黄颐玉;李佳瑜;陈颖;崔晓光;肖焱;蔡素琴;赵风志;乐兆升;房耘耘

    按国际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选择60例患者,设治疗组30例,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SSI号口服液治疗.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唾液、泪液分泌增加,角膜莹光染色、唾液Na+、血沉,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清开灵注射液对阴虚内热型、气滞血瘀型、肝郁型的疗效显著,对原发型干燥综合征的疗效优于继发型干燥综合征.

  • 清开灵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

    作者:骆天炯;周迎晨

    中风属内科急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其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都很高,特别是在发病第一个月内的急性期,病势为凶险,症见突然跌仆,半身不遂,口眼(口呙)斜,语言不利,伴有或不伴有神昏;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呙)僻不遂为主症.我科近两年来运用中药制剂清开灵治疗中风急性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多发性硬化1例

    作者:杨晓晖

    张某、男、57岁.病案号:66276.入院日期:1993年5月26日.患者于1991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趾发麻,开始在安静或长距离行走后感到,随后症状加重,麻木渐向脚面、小腿方向发展,以右侧为明显.1992年3月某医院考虑为多发性硬化、脊髓压迫不除外.

  • 谈"麻黄汤禁例"

    作者:裴永清

    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中,有9条原文是论述不可用发汗法治疗的病证:即49条的"尺中脉微"、第50条的"尺中迟"、第83条至89条的"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病人有寒"共9条证情.部分注家及近年有关教材,将上述9条原文中所言"不可发汗",理解为不可用麻黄汤发汗,于是便将这9条证情统称之为"麻黄汤禁例".笔者认为尚有余韵可求.

  • 四逆散证病机新解

    作者:刘新生;丁应钧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8条.原文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历代医家及当代学者对本条病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 伤寒论 四逆散 病机
  • 孙思邈的养生医学思想

    作者:盛亦如

    探求健康长寿、青春常驻是人类研究的一个古老课题,也是当今世界人们为关注的一个尖端课题.历史悠久而卓有成效的中医养生学,已成为人们普遍瞩目而寄予厚望的宝库.

  • 晋唐三大方书的按摩成就与启示

    作者:韩平

    晋唐时期(公元265年-公元960年)是中医药学鼎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对按摩学科的发展成就也十分突出.下面谨就对这一时期的三大方书<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中的按摩学术的成就与启示,试论于下.

  • 中国近代早期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作者:甄志亚

    本文从生理解剖和医学理论两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早期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医学人物、著作及其主要学术观点,并从历史学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评述了他们在中国近代医学史的地位与作用.作者认为:这一时期关于中、西医学比较研究,虽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但是,在当时对中国医学界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并且,为后人正确评价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以及中医学怎样吸收西医学之长,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 中医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作者:任廷革

    1系统总体方案的提出.具有二千多年文字记载史的中医药文献,其数量之浩大、内容之丰富是世人皆知的.怎样才能迅速、准确而又全面地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一直困扰着中医药工作者.

  • 论中医伤寒学科的确立及其内涵建设

    作者:郝万山

    <伤寒论>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经典,是习医者的必读书.在当代列为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的必修课,不仅有五个版本的统编教材,而且即将推出国家规化教材.80年代以后,我校将由其发展分化而来的<六经辨证学>和<伤寒方证应用研究>列入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学科目录(下简称<目录>),又将"伤寒论"列入了中医学的二级学科,对其学科性质、业务范围、主要研究内容等,作了初步界定.可见<伤寒论>由一部著作衍化为一门或几门课程,并进而发展为一个学科,其基本脉络是比较清楚的.本文谨就伤寒学科的确立、学科的名称,以及学科的内涵建设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