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중화필뇨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02
  • 国内刊号: 11-23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mn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那彦群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1878例上尿路结石成分和发病年龄随时间变迁的横断面研究

    作者:王伟;马凤宁;彭瑞鲜;林志远;施国伟;丁强;何家扬

    目的 探讨2003-2014年上尿路结石类型构成和发病年龄的变化.方法 对2003-2014年在我院诊治的1 8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开展横断面研究.男1 300例,女578例,发病年龄6~95岁,平均46岁.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结石成分.按发病时间将病例分为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3组.采用x2检验比较3组的结石类型构成,对尿酸结石比例的单因素分析采用趋势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并对尿酸结石比例与年份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的发病年龄.结果 1 878例结石以草酸钙结石为主,占78.1%(1 466例),尿酸结石占4.8%(91例).3组中,草酸钙结石均占主要构成,余下依次为磷酸盐结石、尿酸结石和其他类型结石,总体上结石类型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7).但3组的尿酸结石比例依次为2.7%(12例)、5.1%(39例)和5.9%(40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份组对应的OR为1.385(95%CI1.027~1.867).从2003年至2014年,尿酸结石的比例每年平均增高0.42% (95% CI0.25% ~0.59%).3组平均发病年龄依次为43、46和49岁,呈逐渐增高趋势(P<0.01).结论 2003-2014年,我国上尿路结石患者中尿酸结石的比例和发病年龄可能呈增高趋势.

  • 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复发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星;郭剑明;王国民;徐志兵;王杭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泌尿系结石复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资料,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修订后的M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随访24~ 72个月,中位时间47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21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中52例伴有MS.MS组29例(55.8%)出现泌尿系结石复发,非MS组为66例(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Kaplan-Meier曲线显示,MS组中位复发间隔为36个月,非MS组为59个月(Log-rank检验,P=0.019).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S与泌尿系结石复发相关(HR=1.817,95%CI1.105~2.988,P=0.011),而性别(P =0.336)、年龄(P =0.246)及初次就诊时是否为复发性泌尿系结石(P=0.051)与泌尿系结石复发不相关.结论 MS是泌尿系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MS的结石患者,预防结石复发时应重视MS的治疗.

  • 尿路上皮癌伴透明细胞变异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刚;宋华林;杨宇明;张淑敏;牛远杰

    目的 探讨尿路上皮癌伴透明细胞变异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例尿路上皮癌伴透明细胞变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46~75岁,平均61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5例,腰疼伴血尿2例.肿瘤直径2.0~6.0 cm,平均3.5 cm.7例中多发肿瘤1例,单发6例.原发于输尿管2例,均行肾输尿管全切;原发于膀胱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表柔比星膀胱灌注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4例.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7例均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伴透明细胞变异,其中透明细胞癌为主1例,局部透明细胞癌6例.合并腺性分化2例、鳞状分化1例、微乳头变异1例,4例脉管系统内可见瘤栓.病理分期pT2a期1例,pT2b期3例,pT3a期3例.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20、上皮膜抗原均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7例中6例获随访,1例保留膀胱者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4例膀胱全切者中1例于术后25个月死于转移,2例术后分别随访10和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失访1例;肾输尿管全切1例术后18个月死于转移,另1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尿路上皮癌伴透明细胞变异临床罕见,多为高级别、高分期肿瘤,预后差,根治性全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 马兜铃酸相关尿路上皮癌研究进展

    作者:曹振朋;刘瑾;李学松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AA)是一组结构类似的硝基菲类羧酸化合物,存在于马兜铃属和细辛属植物中.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关木通、细辛等中草药以及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清肺止咳丸等中成药均含有AA.长期以来,这些药物被广泛用于减肥、治疗炎症、分娩镇痛、冠心病以及其他各种疾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了AA的毒性作用——肾毒性、致突变性,特别是可以引起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近年研究表明,中国人的UTUC主要与含有AA中草药的使用有关[1-2].研究证实,巴尔干地区的地区性肾病和我国的马兜铃酸肾病是同一类肾病,均与摄入AA有关[3].现针对AA相关尿路上皮癌(AA-UC)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前列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演变及启示

    作者:孙颖浩

    前列腺癌是北美男性发病率高、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1].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的普及,早期前列腺癌在我国的检出率也不断上升.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重要的治愈手段.其手术方式历经百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期待脱胎换骨的改变.

    关键词:
  • 腹膜外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0年单中心418例经验总结

    作者:阴雷;徐丹枫;任吉忠;崔心刚;刘玉杉;高轶;姚亚成;吴震杰;叶剑青

    目的 报告单中心10年418例腹膜外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EPLRP)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功能学、肿瘤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418例EPLRP患者资料.患者年龄(67.8±6.7)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5.9±7.0)μg/L.临床分期:T1a~b期8例,T1c期198例,T2期123例,T3期89例.结果 418例手术时间(144.4 ±58.4)min,术中出血量(164.0 ±231.1)ml,4例(0.9%)中转开放.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6.9 ±4.8)d.术后漏尿发生率4.5%(19例),切缘阳性率为14.6%(61例).术后1年控尿恢复率为87.8% (367/418),术后2年生化复发率为17.9% (75/418).结论 EPLRP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肿瘤学和功能学结果.

  •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与开放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普;邵鹏飞;成功;孟小鑫;吕强;居小兵;华立新;王增军;殷长军

    目的 比较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与开放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open radical prostatectomy,ORP)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4年12月连续395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LRP组325例,ORP组70例.两组患者年龄(P=0.364)、体质指数(P =0.360)、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P=0.076)、术前Gleason评分(P=0.839)及前列腺体积(P=0.2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情况及生化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LRP组和OR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4±29)、(150±39) min(P =0.002),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8±96)、(569±166) ml(P <0.001),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2±0.9)、(3.0±0.8) d(P =0.03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1±1.4)、(8.9±1.6) d(P =0.02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R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ORP组(P <0.001).LRP和ORP组切缘阳性率(P =0.397)及术后1、2年生化复发率(P =0.664、P=0.2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肿瘤控制方面与开放性手术具有相似的效果.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对照研究

    作者:沈志远;钱伟庆;盛璐;孙忠全

    目的 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obot 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ALRP)与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3年9月接受RALRP或RRP并获得随访的12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RALRP组41例,RRP组83例.两组患者年龄、PSA、术前分期和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比例、术后病理、术后留置导尿时间、住院天数、尿控、生化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124例手术均获成功,RALRP组无中转开放.RALRP组与RR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24、16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6、659 ml,术中输血8例(20%)和71例(8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4、17.9d,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4%与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LRP组与RRP组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分别为27.2、23.5 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LRP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控尿率分别为56%、70%、80%、94%,RRP组分别为55%、70%、78%、79%;RALRP组术后6个月、1年、2年生化复发率分别为8%、21%、24%,RRP组分别为13%、16%、3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LRP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由于我院RALRP尚处于学习曲线内,手术时间长于RRP,手术切缘阳性率高于RRP组,但术后短期肿瘤学效果、控尿功能方面与RRP相似.

  • 开放与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和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群雄;罗子寰;周芳坚;庞俊;侯国良;陆敏华;狄金明;邱剑光;温星桥

    目的 比较开放式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RP)和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治疗局限性和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控瘤效果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72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RP组164例,年龄38~ 84岁,中位年龄69岁,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LRP组565例,年龄39~ 88岁,中位年龄69岁,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局限性和局部高危前列腺癌.RRP与LRP组局限性前列腺癌分别为78和370例,局部高危前列腺癌分别为86和195例.比较局限性和局部高危前列腺癌在RRP组和LRP组之间的切缘阳性率、1年控尿率、2年控尿率、勃起功能恢复率、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和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结果 RRP与LRP组局限性患者的切缘阳性率分别为11.5%和13.8%,局部高危患者分别为31.4%和32.8%;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9.7%与85.6%,46.8%与50.6%;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97.8%与98.8%,85.3%与91.2%;RRP与LR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P与LRP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1年控尿率分别为87.2%与92.7%,2年控尿率分别为97.4%与96.5%;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1年控尿率分别为76.7%与85.1%,2年控尿率为88.4%与90.8%;RRP与LR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P与LRP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勃起恢复率分别为42.6%与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LRP与R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和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总体控瘤效果满意,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情况相近,LRP在局限性前列腺患者术后勃起功能恢复上具有一定优势.

  • 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与标准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疗效比较的荟萃分析

    作者:谢立平;王潇;郑祥义;刘犇;纪阿林;于亚赛

    目的 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标准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standar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SLRP)与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数据库(1992年1月至2015年4月)中检索相关文献,入选文献必须对比SLRP与RRP的疗效,包含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性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尿失禁恢复情况等指标中的至少一项,运用荟萃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上的差异.结果 经筛选后共17篇文献纳入分析,其中RRP组6 430例,SLRP组3 601例.与RRP相比,SLRP的劣势在于手术时间较长(SMD=1.20,95% CI0.83~ 1.58),优势在于术中出血少(SMD=-2.02,95%CI-2.67~-1.37),输血率低(RR =0.22,95%CI0.16~0.30),留置导尿时间短(SMD=-1.44,95%CI-2.34~-0.54)和住院时间短(SMD=-0.97,95%CI-1.29~-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的切缘阳性率(RR=0.94,95%CI0.84~1.05)、围手术期并发症(RR =0.78,95% CI0.60~ 1.02)、术后1年尿失禁情况(RR =0.85,95%CI0.57 ~ 1.28)及勃起功能恢复情况(RR=1.13,95%CI0.97 ~ 1.31)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RP相比,SLRP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SLRP可能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更好的方法.但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更好地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

  • 腹腔镜下与开放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一惟;王杭;徐志兵;孙立安;林宗明;王国民;郭剑明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和开放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open radical prostatectomy,ORP)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302例行LRP或ORP的前列腺癌患者资料.依据术式分为LRP组及ORP组,LRP组110例,ORP组19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Gleason评分、术前T分期、经直肠超声前列腺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留置导尿天数、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切缘阳性率以及术后3、6个月控尿恢复率.结果 ORP组和LRP组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95 min和120 min,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9d和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P组和LRP组的术中估计失血量分别为350 ml和250 ml,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均为3d,术后留置导尿天数分别为16 d和15 d,切缘阳性率分别为10.4%和12.7%,术后3个月控尿恢复率分别为80.2%和70.8%,术后6个月控尿恢复率分别为85.9%和87.3%,以上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ORP相比,LRP术后住院天数较短,但手术时间延长.LRP和ORP在前列腺肿瘤的控制和术后功能恢复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两者都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术方式.

  • 三孔法与四孔法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比较

    作者:刘茁;孟一森;虞巍;金杰;张骞

    目的 比较同一外科医生行三孔法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ELRP)与传统四孔法ELRP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三孔法E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 1月至2014年10月同一外科医生收治的200例行ELRP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三孔法组(95例)和四孔法组(105例).三孔法ELRP是在传统四孔法Cleveland术式的基础上,省略右侧髂前上棘内侧穿刺孔简化而成.患者年龄(66.8±15.5)岁,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15.3±12.4) μg/L.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术前tPSA、临床分期、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史、糖尿病史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法组经直肠B超前列腺体积为(35.6±16.7)ml,四孔法组为(42.2±24.7)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分级、手术切缘情况、术后生化复发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等.结果 三孔法组和四孔法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1.0±18.6)、(103.6±34.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2.6±75.8)、(217.5±182.9)ml,切缘阳性率分别为13.7% (13/95)和27.6% (29/105),术后Gleason评分>7分者分别为9、29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法组83例(87.4%)获随访,随访时间5 ~19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四孔法组92例(87.6%)获随访,随访时间17 ~52个月,中位时间27个月.两组术后生化复发率及术后3、6、12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四孔法相比,三孔法ELRP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切缘等效果相对较好,近期肿瘤控制和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情况相似.对于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可行三孔法E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

  • 学习曲线对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单中心连续200例经验总结

    作者:马潞林;张帆;黄毅;王国良

    目的 通过总结单中心连续200例腹膜外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学习曲线对于腹膜外LRP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1月连续200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行腹膜外LRP的患者资料.所有手术由马潞林教授完成,依手术时间顺序分为4组,第1组为第1~50例患者,第2组为第51 ~100例患者,第3组为第101~ 150例患者,第4组为第151~200例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穿刺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等,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应用Clavien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BMI、PSA、前列腺体积、穿刺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逐渐缩短,术中出血量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患者中,输血者分别为4、2、1、0例,只有第2组出现1例中转开放者.200例患者中31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2种并发症,此2例均为第2组患者(肾功能不全合并术中输血1例,术后尿瘘合并泌尿系感染1例).第1~4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0%、18.0%、12.0%和4.0%,随学习曲线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其中,轻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0%、14.0%、6.0%和4.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4.0%、6.0%和0,直肠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0%、2.0%、2.0%和0.结论 随着术者手术例数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改进,LRP手术时间逐渐缩短,出血量逐渐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减少,但仍应注意避免发生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疗效分析

    作者:高原;韩邦旻;赵炜;阮渊;蒋琪;赵福军;孙晓文;邹青松;姜辰一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行LRP且随访超过1年的176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年龄57 ~81岁,平均67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2~29.3 μg/L,平均8.6 μg/L.记录围手术期数据.术后1、3、6、12个月分别随访患者的PSA水平、尿控情况、性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76例平均手术时间127 min,出血量120 ml,19例切缘阳性,3例淋巴结阳性.出现Clavien Ⅰ级并发症17例(9.7%),Ⅱ级并发症6例(3.4%),Ⅲ级并发症4例(2.3%),未出现Ⅳ、Ⅴ级并发症.术后第6个月出现1例生化复发,术后第12个月3例生化复发.术后1、3、6、12个月完全尿失禁者分别为8例(4.5%)、5例(2.8%)、2例(1.1%)及2例(1.1%).19例保留性神经病例术后1、3、6、12个月勃起功能恢复者分别为3、5、5、6例.结论 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在并发症控制、尿控及性功能恢复等方面有着较明显的优势,肿瘤控制结果同样令人满意.

  • 耻骨后与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潘家骅;薛蔚;沙建军;李东;刘东明;黄翼然

    目的 对比开放式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RP)与标准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standar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SLR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RRP组643例和SLRP组16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术后漏尿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完全控尿率、术后2年生化复发率及中位生化复发时间.结果 RRP组手术时间(131.6±34.5) min,SLRP组为(171.3 ±35.1) 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RP组术中失血量(385±142) ml,SLRP组为(194±87)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输血率分别为3.4% (22/643)和2.5%(4/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8).SLRP组围手术期漏尿发生率为6.2%(10/161),RRP组为12.8%(82/643)(P=0.020);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6.7±1.5)d和(7.5±1.3)d(P=0.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RRP组和SLRP组完全控尿率分别为68.7% (442/643)和78.9%(127/1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术后12个月,RRP组和SLRP组完全控尿率分别为94.6% (608/643)和96.3%(155/16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76).RRP组与SLRP组切缘阳性率、早期生化复发率及中位无生化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典的RRP相比,SLRP可显著减少术中失血,降低漏尿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尽管SL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更快,但远期控尿恢复情况两者相当.从肿瘤学角度而言,SLRP与RRP能获得相同的肿瘤控制效果.

  • 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危险因素的单中心研究

    作者:瞿旻;高旭;侯建国;王林辉;许传亮;杨波;王海峰;王燕;孙颖浩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生存曲线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5年3月1 122例行根治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排除失访及术前、术后进行辅助治疗患者,883例纳入研究.生化复发定义为患者术后未进行内分泌治疗及放疗,随访过程中连续2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0.2 μg/L.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生化复发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对确诊时年龄,术前PSA,手术方式,不同手术方式下早、中、后期手术,术后病理情况(包膜是否侵犯、精囊是否侵犯、切缘是否阳性、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术后Gleason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7个月.883例患者中251例发生生化复发,总生化复发率为28.4%,患者3、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为60.5%和45.3%.术后Gleason评分>7(HR=1.774,95% CIl.358~2.316,P<0.001)、术前PSA≥10 μg/L(HR=1.758,95% CI 1.288 ~2.399,P<0.001)和精囊侵犯(HR=1.512,95% CIl.049 ~2.177,P=0.027)均是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 术前PSA、精囊侵犯和术后Gleason评分是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需要更大样本量及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进行验证.

  • 中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列腺癌联盟

    本文中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特指“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多数地区新确诊患者中晚期比例高于欧美国家,这将对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长期生存产生直接影响[1-2].为促进泌尿外科同道科学、规范地开展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工作,编写成员在《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现状,参考国外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及新文献报道,首次形成此“中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

    关键词:
  •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热点问题和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列腺癌联盟

    一、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优势和进展(一)前列腺癌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快的肿瘤之一在全球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GLOBOCAN的数据,2012年全球新发前列腺癌大约有110万例,占男性新发癌症的15%,其中近70%(759 000例)的新发前列腺癌是在发达国家;估计死亡约307 000例,占男性癌症引起死亡的6.6%,位居癌症引起死亡的第5位[1].

    关键词:
  •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12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庆云;蒙清贵;易贤林;曹婵;蒙雅莉;于洋;周杨;程继文

    目的 探讨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采用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2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8 ~ 67岁,平均43岁.3例为初诊患者,9例为治疗后残石(2例曾行开放取石、5例曾行经皮肾镜取石术、2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直径0.6 ~3.5 cm,平均1.8 cm.单发结石4例,多发结石8例.结果 12例均顺利进镜并完成钬激光碎石术,一次进镜成功率100%.手术时间54~ 182 min,平均118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平均10 ml;住院日4 ~9d,平均4.5d;输尿管支架保留时间2~4周.术后1例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淡红色肉眼血尿,2d后消失.其余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7例术前血肌酐正常患者术后血肌酐无明显变化,5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血肌酐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0例患者KUB或CT平扫证实无明显结石残留,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为83%(10/12);1例患者残石位于肾下盏,残石直径为4 mm;1例鹿角状结石分3次碎石后无结石残留.结论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中华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