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중화필뇨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02
  • 国内刊号: 11-23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mn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那彦群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膜后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临床病理研究(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周瑞锦;刘中华;姬彤宇;李启忠;张祥生;范小玲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报告1例11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患儿的诊治情况,复习有关文献. 结果患儿以腹痛为主诉,左腹膜后9.0 cm×6.0 cm×3.0 cm囊性肿瘤,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免疫组化染色CD99(+)、EWS/WT1(+).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联合化疗,随访16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有特异的临床病理特征,好发于男性青少年.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表达MIC2基因产物CD99及特异的EWS/WT1蛋白,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 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附42例报告)

    作者:陈志强;叶章群;李家贵;周四维;庄乾元;杨为民;刘继红;张旭;杜广辉

    目的探讨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性病变的病因学及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对120例有下尿路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和血尿的患者进行尿道膀胱镜检和活检,结合病史、尿常规和尿动力学检查,对其中42例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性病变进行分析. 结果 42例患者中,存在下尿路感染征象者37例(88%),有下尿路梗阻表现者24例(57%),下尿路梗阻患者均合并有感染.3例合并移行细胞癌,1例尿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结论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性病变,尤其是膀胱镜下粘膜无显著改变型增生性病变,是慢性下尿路感染和梗阻患者尿路上皮较常见的变异现象,慢性下尿路感染和梗阻可能是其致病原因.建议根据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膀胱 粘膜 增生
  •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骨痛的处理(附八例报告)

    作者:白文俊;王晓峰;朱积川;侯树坤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骨痛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8例晚期前列腺癌骨痛患者分别予多种止痛剂(8例)、二膦酸盐(博宁,8例次)、89Sr(8例次)、外放射(4例次)等治疗. 结果 8例患者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7例疼痛缓解3~5个月;博宁治疗者中2例每次治疗疼痛缓解1~2个月;外放射治疗的2例疼痛缓解期分别为4和6个月;89Sr治疗的2例每次治疗疼痛缓解约1个月. 结论骨痛是晚期前列腺癌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综合措施可不同程度缓解患者的痛苦.

  • 异位睾丸七例报告

    作者:胡强;徐汇义;仇学文;徐卓群;王志荣;阮钧;诸明

    目的提高异位睾丸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总结7例异位睾丸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7例中除2例异位睾丸已萎缩外,5例术前经查体和(或)B超检查诊断和定位.7例异位睾丸均经腹股沟切口,沿精索探及,其中5例行复位固定术,2例行萎缩睾丸切除术,7例随访2个月~8年,患者发育均正常,5例复位睾丸无移位、萎缩及恶变. 结论异位睾丸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检和B超,无论定位诊断明确与否,均应沿腹股沟管、精索径路行手术探查.

    关键词: 睾丸 畸形
  • 植物凝集素荧光标记法检测精子顶体结构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平;李志斌;刘锋;李兰;苏小壮;孙毅海;王植柔;罗开玲;梁宏;陶卫琦

    目的探寻评估人精子授精能力的简便有效方法. 方法采用络合异硫氰酸荧光素的植物凝集素(FITC-PSA)进行精子顶体荧光标记,分别测定58例不育患者及46例正常生育男子的精子顶体完整率,并对其中14例精液标本(不育组及正常组各7例)进行人卵透明带诱发的精子顶体反应实验,对精子顶体完整率与发生顶体反应的百分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正常生育组顶体完整率及发生精子顶体反应百分率显著高于不育组(P<0.01),精子顶体完整率与发生精子顶体反应百分率呈正相关(r=0.7468). 结论 FITC-PSA荧光标记法操作简便,技术结果可靠,特异性强,可作为评价人精子授精能力的有效指标之一.

  • 50年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发病和构成情况的变迁

    作者:顾方六;刘玉立

    目的探讨我国泌尿男生殖系肿瘤50年发病情况的变迁. 方法以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建所前后50年间各时期泌尿男生殖系各器官肿瘤所占比例的变化为依据,对各种肿瘤发病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1951~2000年间泌尿外科住院病人28 521例,其中肿瘤7 335例.前后25年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住院病人分别占住院病人的19.5%和28.2%.80年代后肾肿瘤、前列腺癌所占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肾肿瘤从10.4%上升至28.7%,前列腺癌从3.3%上升至13.4%.(可能和诊断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和环境变化有关,前列腺癌和脂肪摄入量增加关系密切.)肾肿瘤及前列腺癌比例大幅上升. 结论我国20年的经济发展对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构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 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附22例报告)

    作者:于满;苏贵年;王珏;王志勇;常辉

    目的探讨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收治的 22例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第1及第2恶性肿瘤间隔时间及预后. 结果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占同期收治的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的3.2 %,7例同时发病者存活时间平均15个月;异时发生15例中3例存活7个月~5年,12例在第2癌治疗后8个月至15年仍存活. 结论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近年有增加趋势,第1癌治疗后应密切随访,及早发现和正确治疗第2原发癌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效果比较(附33例报告)

    作者:张旭;叶章群;陈忠;宋晓东;王少刚;郭永年;周四维;周惜才;章咏裳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14例(A组)及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19例(B组)的临床资料,就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总天数、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A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B组,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均<0.01);B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优于A组,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 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的优点,对于T1~T2bN0M0期肾肿瘤,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 金属硫蛋白和肿瘤增殖抗原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慈健;宫大鑫;范涤;刘屹立;孔垂泽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9例肾癌患者组织标本及19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MT及Ki-67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及S期比例. 结果 MT在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和78.9%(P<0.05);G1表达率高于G2、G3(P<0.01),Ⅰ、Ⅱ期高于Ⅲ、Ⅳ期(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直径肿瘤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MT(+)及MT(-)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和28.6%(P<0.05).肾癌组织Ki-67指数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且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Ki-67指数较高者,MT表达率较低,MT表达率及Ki-67指数分别与S期比例显著相关. 结论 MT及Ki-67蛋白可能参与肾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过程,可作为肾癌细胞增殖及预后估计的参考指标.

  • 上尿路尿液转流技术在前列腺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

    作者:刘流;梁德江;满立波;何峰;黄广林;王海

    目的探索前列腺切除术中有效的止血方法. 方法对86例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采用上尿路尿液转流、膀胱内置入可控性水囊导尿管方法进行术中止血,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导尿管引流血液量,比较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尿流率等指标. 结果 86例手术时间平均45 min,术中出血平均140 ml,均未输血.术后导尿管引流量平均190 ml.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7.2 d.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8.6 d.84例拔除导尿管后即能正常排尿.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平均大尿流率21.5 ml/s.2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经窥镜尿道内切开后恢复正常.全组无继发性出血和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上尿路尿液转流技术可作为前列腺切除术中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A治疗前列腺癌去势后复发转移九例报告

    作者:李炎唐;高江平

    目的评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A(LHRH-A)对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9例经活检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应用LHRH-A治疗,观察分析疗效. 结果 9例中完全好转(各项检查正常)4例,其中维持7年、3年、2年、1年各1例;显著好转(各项检查迅速明显好转或部分正常)2例,稳定(治疗1个月PSA下降、前列腺硬结缩小,转移灶稳定)3例.应用LHRH-A者阴茎明显萎缩. 结论 LHRH-A治疗对前列腺癌去势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大部分可获得明显效果,但随时间推移也可能产生耐药,疗效取决于前列腺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 应用基因微矩阵芯片筛选前列腺癌的相关基因

    作者:周利群;杨学贞;黄啸;张志文;那彦群;顾方六;郭应禄

    目的应用基因微矩阵芯片筛选前列腺癌的相关基因. 方法按一步法提取前列腺癌及正常前列腺组织总RNA,并纯化mRNA,以包含4 096个cDNA的基因微矩阵芯片对前列腺癌及正常前列腺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 结果前列腺癌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的基因共341条,其中前列腺癌下调基因128条,上调基因213条;表达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的基因有15条,其中显著下调基因6条,显著上调基因9条. 结论基因微矩阵芯片可有效筛查出前列腺癌的相关基因;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由多种类型的基因参与调控,而非单一因素所致.

  • 抗雄激素撤除综合征

    作者:华立新;吴宏飞;眭元庚;徐正铨;程双管

    目的探讨抗雄激素撤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方法对24例前列腺癌(C期10例,D期14例)采用联合雄激素阻断(双侧睾丸切除+氟他胺)治疗.7~36个月后,因病变进展而停用氟他胺.每2~4周检测血清PSA值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 结果 8例患者血清PSA值较停药前下降,平均下降75%,其中下降>50%者6例.4例临床症状有改善,2例前列腺结节较前缩小.平均缓解时间为4.3个月. 结论当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出现激素拮抗性时,停用抗雄激素治疗为一可行的治疗选择.

  • 重复膀胱及左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一例报告

    作者:邹忠香;任建萍

    患者,女,26岁.因不自主溢尿18个月,阴道脱出肿物12个月以阴道前壁膨出并膀胱膨出于1997年6月2日入院.患者于18个月前妊娠6个月时,当感觉憋尿时,下蹲便不自主溢尿,咳嗽、劳动用力时症状加重.无尿急、尿痛及血尿.曾抗炎治疗无效.产后12个月溢尿症状加重,阴道口突出肿物逐渐增大.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前壁膨出并膀胱膨出Ⅱ°,阴道壁粘膜色泽正常,宫颈光滑居正常位置,子宫前位,大小、活动正常,两侧附件区柔软.膀胱颈抬举试验,咳嗽无尿液溢出.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正常.于1997年6月7日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膀胱截石位,暴露阴道前壁,金属导尿管导尿后,触摸导尿管不清,导尿管与阴道前壁之间有肿物相隔,疑阴道壁长期膨出摩擦,组织角化所致.泌尿外科会诊疑膀胱病变,经腹切开膀胱后见两输尿管开口、尿道内口及膀胱均正常,与阴道前壁肿物无关,遂经阴道切开前壁"肿物",酷似膀胱壁,但无尿液,在其腔内左上方探

  • 输尿管缺损应用带蒂大网膜成形一例报告

    作者:石否;邵山;王维西

    输尿管损伤临床上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7岁.因复合外伤在当地医院治疗1个月,患儿腹痛、腹胀,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左侧腹膜后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6 d拔除左侧腹膜后引流管,患儿出现高热,引流管处渗液,每日约100~200 ml.入院时体检:患儿腹软,左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左肾区无红肿,轻压痛,左肾区轻度叩击痛,左输尿管走行部位中

  • 肾移植术后发生自体肾肿瘤二例报告

    作者:马忠堂;杨仁翠;王海英

    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我院1999年收治肾移植术后自体肾脏发生恶性肿瘤2例,报告如下.例1 ,男,36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15年,头痛头晕1年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头颈部、双肺、心脏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验检查:尿蛋白++,血Cr 682 μmol/L,BUN 29.8 mmol/L,B超检查提示双肾萎缩.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于1998年10月行尸肾移植术,术后免疫抑制剂为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泼尼松.CsA初始剂量8 mg*kg-1*d-1,以后逐月减去1 mg/kg,至4 mg*kg-1*d-1维持治疗.泼尼松半年后由20 mg减为10 mg,硫唑嘌呤由50 mg加至75 mg/d,术后未发生排斥反应,肾功能正常,Cr 85~165 μmol/L.术后1年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伴有长条形血块.查体:左上腹部触及一约7.0 cm×7.0 cm×6.0cm肿物,质地硬、界限清、活动,压痛不明显.逆行肾盂造影示左肾下盏受压变形.MRI示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肾下极8.0 cm×6.0 cm占位性病

  • 先天性孤立肾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四例报告

    作者:李志鹏;肖玉坤;郑宝寿

    1996年至2000年我们共收治成人先天性孤立肾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4例,报告如下.例1,女,49岁.因发现左侧腰腹部渐进性增大之囊性包块伴少尿1个月余于1996年2月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左腹部膨隆,可扪及20.0 cm×18.0 cm×10.0 cm囊性包块,越过中线.B超示左肾下盏结石并积水,包块原因待查,右肾缺如.IVU示左肾显影浅淡,下方见片状造影剂聚积,输尿管不显影;右肾不显影.实验室检查:BUN 20.0 mmol/L,Cr 215 μmol/L.膀胱镜下只见左侧输尿管口,右侧输尿管间嵴萎缩平坦;逆行造影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并肾盂巨大扩张积水.行膀胱镜下置管,内引流后体检包块明显缩小.复查肾功无异常.术中见肾体积明显增大,左肾实质厚约0.8 cm,肾盂呈囊袋状扩张,肾盂出口处呈细孔状,行Anderson-Hynes术,置双支架管引流,择期行下盏结石ESWL术,痊愈出院.切下部分肾盂、输尿管组织病理检查:管壁纤维化、肌性发育不良.随访3年肾积水明显恢复,肾功能正常.

  •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后增生复发八例报告

    作者:李伟;常绍志;陈晓竹;郑尚芬;安体云;代玉;刘波

    1995年6月至1998年12月共行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223例,获随访168例,其中8例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复发,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8例,年龄68~79岁,平均72岁.术后1年6个月~3年再现尿路梗阻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其中尿潴留1例,合并膀胱结石1例.剩余尿量50~600 ml,大尿流率均<15 ml/s,IPSS评分18~30分,平均24.5分.直肠指检及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3例中叶增生向膀胱内突出1.5~2.8 cm.4例质地不均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 CT尿路造影在小儿重度肾积水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强;董峰歧;于泓;许丽彦;张晓凡;张毅

    CT尿路造影(CTU是近年来泌尿系影像诊断领域中的一项新的技术,对术前肾皮质厚度、肾分泌功能以及术后肾实质和肾功能的恢复等方面都能做出正确评估,为术中决定患肾舍取提供重要依据.我院1997至2000年采用CTU技术对19例因肾盂输尿管梗阻引起的重度肾积水患儿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45 d~6岁.均为单侧.左侧17例,右侧2例.

  • 肾包虫囊肿14例报告

    作者:李王君;朱庆丰

    肾包虫囊肿临床少见,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肾功能丧失或囊肿破裂播散,或发生过敏性休克.我院1980至2000年间共收治各类包虫病635例,其中肾包虫囊肿14例,占2.2%,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9~52岁,平均38岁.左肾8例,右肾6例.单房多囊型10例,单房单囊型4例.14例中3例破入肾盂肾盏,3例并发感染,1例病肾毁损.临床表现为肾区肿块和胀痛8例,发热、腰痛3例,血尿及尿中有白色碎片1例,肾绞痛2例,4例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尿常规检查正常4例,有脓血尿8例,2例见子囊和头节.14例B超检查10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母囊暗区,内含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暗区及光环,形成"囊中子囊"征象,4例为肾内孤立的类圆形液性暗区,出现"双壁征".11例Casoni试验阳性.14例作IVU检查,10例表现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3例囊肿破入肾盂肾盏,造影剂进入囊肿,呈多数小圆形充盈缺损,并见肾盂内小充盈缺损,1例病肾不显影.4例CT检查为圆形或

  • 输尿管息肉12例报告

    作者:梁朝朝;吕建军;王克孝

    我们于1991年7月至2000年7月收治输尿管息肉1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7~55岁,平均36岁.病程1周~5年.息肉位于左侧7例,右侧3例,双侧2例.1例多发性息肉累及全程输尿管.临床表现血尿10例,其中肉眼血尿7例,镜下血尿3例,9例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2例出现腹部包块,伴尿路刺激症状3例,合并输尿管结石3例.

  • 胎儿肾上腺移植长期随访一例报告

    作者:徐汇义;仇学文;徐卓群

    我们于1991年10月23日施行1例胎儿肾上腺移植,随访9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患者男,55岁.有结核病史30年,因皮肤色素沉着30余年,加重半年伴乏力入内分泌科治疗.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CT示双侧肾上腺陈旧性结核钙化.实验室检查:8 Am,ACTH 40 pmol/L(放免法,正常值0~8 pmol/L),血浆皮质醇27 ng/ml(放免法,正常值50~280 ng/ml);24 h尿17-OHCS 14 mg,17 KS 11 mg,ACTH激发试验无反应.诊断Addison病.予激素替代疗法1个月(考的松50 mg/d),疗效不明显,转入外科行胎儿肾上腺移植术.

  • 简易碎吸机膀胱血块碎吸术102例报告

    作者:童宏华;童威;徐新华;谢冬根;黄文锦;黄秋萍

    自1991年3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简易碎吸机膀胱血块碎吸术处理膀胱内大量积血块10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简易碎吸机制作参考LXS-Ⅱ颅内血肿简易碎吸机[1],将负压吸引器连接一带动金属绞丝的电机.在吸管的轴心上安装一金属绞丝,可旋转且和负压吸引同步,可边打碎边吸除血块.我们设计了一种带三通管的膀胱穿刺针,抽出针芯即可抽吸和进水入膀胱直至将血块清除.三通管两臂内径0.4 cm,V形角40°,臂长2 cm,膀胱穿刺针15 cm,上端直径1 cm,下端直径0.6 cm,绞丝14.5 cm(图1).

  • 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新进展

    作者:邓候富;杨宇如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每年诊断前列腺癌45 000人,是美国男性中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约50%的前列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约70%的患者有骨转移[1],骨疼痛严重困扰着患者.一、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方式非麻醉类止痛药物、麻醉止痛药、非类固醇抗炎药、激素、化疗和外照射治疗等都能够改善骨疼痛.激素缓解疗法能阻止癌症扩散,缓解骨痛,但毒副作用较重.放疗常常用于局部病灶[2],化疗在早期阶段有效.二膦酸盐类药物(如骨膦等)初用来治疗伴有广泛性溶骨损害的高钙血症,现已被用来治疗骨疼痛.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慢溶骨性骨破坏速度,用药后溶骨性损害可以转化为硬化型[3].

  • 上尿路上皮肿瘤Bcl-2和p53蛋白表达及意义

    作者:高江平;史立新;周秀彬;丛冰;董隽;洪宝发;王晓雄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986至1997年收治的60例肾盂输尿管上皮移行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进行研究,探讨上尿路上皮及相应复发肿瘤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33~84岁,平均62岁.单发肿瘤50例,多发10例.组织学分级:G1 11例,G2 36例,G3 13例.临床分期:表浅型(Ta~T2)18例,浸润型(T3~T4)42例.60例患者随访1~157个月,平均32个月.60例肿瘤标本共116块.

  • 钙粘附蛋白和二磷酸激酶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仰东;徐祗顺;杨德安;李慎勤;李香铁;刘少鸽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转移抑制基因E-cad和nm 23H1基因产物钙粘附蛋白(E-cadherin)和二磷酸激酶(NDPK)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986至1999年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石蜡组织切片89例.男53例,女36例.移行细胞癌(TCC)56例,其中G1 16例,G2 20例,G3 20例;鳞癌12例,腺癌10例,未分化癌11例.Tis~T1 16例,T2~T3 68例,T4 6例.在保留膀胱术式的61例中,复发28例,转移20例.E-cadherin染色结果按照Schipper等[1]方法评定.NDPK结果判断按阳性细胞比例分为:阳性细胞数<25%为(-);阳性细胞25%~为(+);阳性细胞50%~为(++);阳性细胞>75%为(+++).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 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新动向

    作者:鲍镇美

    前列腺癌为老年人疾病,是欧、美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有逐渐增高趋势.前列腺癌的生物特性比较复杂,很多潜伏癌不发展成临床癌,雄激素依赖性细胞癌变后,仍具有雄激素依赖性,并未因癌变而完全失去了原来的生物特性,故Huggins(1941)倡导睾丸切除,因疗效显著而获得诺贝尔奖.30年后,Schally亦因合成了LHRH-A,进行药物去势,减少体内的睾酮,再次于前列腺癌的研究领域中获得了诺贝尔奖.二者研究重点均在于减少体内的雄激素,但去雄激素治疗并不能治愈本病,后癌细胞表现对雄激素不敏感,导致病人死亡.癌细胞从雄激素依赖性变为非依赖性的机制如何?这是当今研究前列腺癌的重点之一.

  • 突变型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膀胱癌细胞T24增殖的影响

    作者:符伟军;黄君健;徐兵;邵国兴;王禾;黄翠芬

    目的探讨转染缺失突变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对膀胱癌细胞株T24端粒酶活性和体外增殖的影响,为膀胱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基因靶点. 方法采用DNA-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含突变型hTERT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导入人膀胱癌细胞株T24中.应用荧光显微镜、端粒酶PCR-ELISA法、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裸鼠皮下成瘤试验等方法动态观察转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及对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结果在转染pEGFP-hTERT细胞中可见与突变型hTERT基因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稳定表达于细胞核内,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降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软琼脂中集落形成减少,裸鼠成瘤性降低.与转染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组细胞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转染突变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能抑制膀胱癌细胞 T24的端粒酶活性,促进其衰老并逆转膀胱癌细胞的恶性表型,对膀胱肿瘤基因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1-tk基因疗法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的杀伤效应

    作者:薛竹;徐秀红;陈光勇;刘羿男;陈淑媛;邵强;毕泗成;梁亚云;张长淮;张玉海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HSV1-tk)结合环氧鸟苷(GCV),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C4-2、PC3)的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含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转染包装细胞系PA317,选择出高病毒滴度的生产细胞系(VPC),PCR、RT-PCR检测VPC内HSV1-tk基因的整合和表达.VPC与癌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培养,以硫基罗丹明B(SRB)法测定GCV治疗后癌细胞生长情况. 结果经阳性克隆筛选,得到高滴度并能稳定表达HSV1-tk 基因的VPC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SV1-tk基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C4-2、PC3均具有杀伤效应,光镜下没有发现凋亡小体;经比较,HSV1-tk基因对PC3的治疗效果好,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SV1-tk基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细胞毒作用.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基因
  •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超声声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军华;章建全;闵志廉

    超声医学近年来迅速发展,在各种影像学诊断中,以仪器体积小,便于移动,价格相对便宜,对人体无创伤以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受到临床上的重视.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睾丸炎症、阴囊创伤、精囊炎症和精囊囊肿、前列腺炎症等男性生殖系统疾病高发于青年男性.在前现代医学影像时期,这类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一些简单的体格检查,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超声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仅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超声声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介绍.

  •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E)145例经验

    作者:

    [Tuerk I,usw.Urologe A,2001,40:199(德文)] 自1999至2000年采用LRPE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145例,年龄37~72岁,平均59.9岁.T1肿瘤37.2%,T2 62.8%.PSA值1.4~27.0 ng/ml,平均10.5 ng/ml,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12~140 ml,平均32.4 ml.44.1%有腹部手术史,18.0%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史.操作主要按Guillonneau法(J Urol,2000,163:418).结果:145例无1例改行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5 min,后60例为200 min,平均失血185 ml,98.0%不输血,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12 d,后60例为5.5 d.组织学检查:T2 62.1%,T3 37.9%,G1 7.6%,G2 55.2%,G3 37.2%,切缘阳性24.5%.住院时间6~14 d,平均8 d.并发症:髂外静脉、小肠损伤各1例,直肠损伤3例,输尿管损伤2例,术后出血1例,直肠尿道瘘1例,轻型肠梗阻3例,血栓形成/栓塞3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7 d发生吻合口瘘21例,占14.5%.平均留置导尿管19 d.后60例分离膀胱颈时不使用电凝,发生尿外渗1例,置管时间缩短至5.5 d.死亡2例,原因分别为肺栓塞和直肠尿道瘘.65例平均观察6.8个月,64例PSA<0.1 ng/ml.术后第3、6、9和12个月能控制排尿者分别为75.0%、86.0%、92.0%和93.0%.结论:LRPE技术要求高,先决条件是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较长时间的实践,充分掌握技术后,无论在肿瘤学或功能学方面,至少具有开放手术同等价值.(李金华摘译陈志强校)

  • 前列腺近距离照射治疗后患者报告的并发症

    作者:

    前列腺近距离照射治疗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高选择性的临床研究表明其短期并发症较少.然而这些大部分是由治疗医师报告的,而且倾向于已经报告过的并发症.作者总结了直接由患者报告的并发症,以更准确的发现与治疗相关的问题.作者对华盛顿大学1997年行前列腺近距离照射治疗的连续16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采用了问卷形式,以确定照射后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共有148例患者完成了问卷,其中8例(5%)因血尿、尿路梗阻或膀胱痉挛需要住院观察,平均观察日2 d;有56例(38%)因尿潴留、直肠出血、血尿、排尿困难、感染或会阴皮疹需要非常规就诊或急诊治疗;有8例(5%)经内镜检查诊断放射性直肠炎,但均不需要外科治疗;有47例(32%)需要留置尿管.125I比 103Pd植入后留置尿管率高(P<0.01);与外照射联合治疗者比单用近距离照射者直肠炎发生率高(P<0.025),但留置尿管率低(P<0.01);前列腺>30 ml的患者有更高的留置尿管率和非正常就诊率(P<0.025);年龄对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作者认为,由患者直接报告的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以前由医生报告的文献要高,因此,不能说近距离照射治疗没有副作用.但幸运的是,大部分并发症是自限性的,并且没有发现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率以及心血管发病率.(肖云翔摘译顾方六校)

  • 作为一种下尿路功能障碍神经调节治疗的胫后神经电刺激治疗

    作者:

    [Van Balken MR,et al.J Urol,2001,166:914] 近来,间断经皮胫后神经刺激治疗方法填补了某些下尿路功能障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的空隙.作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胫后神经刺激治疗的临床研究,有37例为尿频尿急或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症状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12例为非梗阻性尿潴留患者.结果评价采用治疗前后患者的排尿日记及生活质量问卷进行.疗效分为有反应和无反应两种,有反应者为治疗成功,并在12周治疗后继续治疗;无反应者为患者终止治疗.结果发现,总反应率为60%.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漏尿、尿垫使用、尿频及夜尿均有明显降低,平均每次尿量及小尿量均有明显增加.尿潴留患者在导尿次数、总的和平均导尿量以及排尿量方面也有改善.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及一些一般性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特别是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改善明显.在研究中仅出现轻微的副作用.作者认为,对于某些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胫后神经刺激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选择.(吴士良摘译顾方六校)

  • 膀胱癌患者淋巴显像及前哨淋巴结的检测

    作者:

    作者选择了13例符合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的膀胱癌患者,膀胱内肿瘤旁注入放射性示踪剂及蓝色染料标记物,1 h后通过淋巴闪烁显像观察淋巴引流及发现前哨淋巴结.术中切除膀胱前通过蓝染及检测放射性增高来确认前哨淋巴结,切除后与其它常规切除的淋巴结作组织病理学比较.结果显示,13例患者中11例在切除前发现了前哨淋巴结(85%).每个患者平均切除淋巴结8.5个,其中4例存在肿瘤转移,包括1例发现的前哨淋巴结.没有发现假阴性前哨淋巴结.4例患者的前哨淋巴结中有肿瘤转移,且这些患者的转移只位于前哨淋巴结中.4例阳性前哨淋巴结中除1例位于闭孔区域外,其余3个均位于常规切除的闭孔淋巴结以外.作者认为,膀胱癌的前哨淋巴结可能经常位于常规作为膀胱癌分期的闭孔淋巴区域以外,因而其组织病理学状态对确定需要切除的淋巴结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李宁忱摘译顾方六校)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单次和重复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和合并症:欧洲前列腺癌诊断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作者:

    为了研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单次和重复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和合并症,作者在奥地利、比利时、波兰多家医院进行了前瞻性多中心研究.1997年1月~1999年3月,PSA 4~10 ng/ml、怀疑前列腺癌的连续1 051例患者(排除了前列腺癌病史、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留置尿管等),年龄48~77岁.均行6针系统活检加2针移行带活检,并在可疑部位追加活检.如果结果阴性,6周后行重复活检.穿刺前后口服奎诺酮类抗生素.记录活检后患者各种不适、直肠出血、血尿、尿潴留、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疼痛评分等.1周后取病理结果时,再记录晚期合并症,如发热、血精、血尿、尿痛、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等.结果:初次活检发现前列腺癌231例,占22%.820例初次活检诊断BPH或正常组织者,6周后行重复活检发现前列腺癌83例,占10%.初次活检和重复活检的合并症情况对比如下:穿刺后的并发症轻微,包括直肠出血(2.1%∶2.4%,P=0.13)、轻度血尿(62.0%∶57.0%,P=0.06)、严重血尿(0.7%∶0.5%,P=0.09)、中重度血管迷走神经症状(2.8%∶1.4%,P=0.03);1周时的延迟合并症包括,发热(2.9%∶2.3%,P=0.08)、血精(9.8%∶10.2%,P=0.1)、反复轻度血尿(15.9%∶16.6%,P=0.06)、持续尿前(7.2%∶6.8%,P=0.12)和尿路感染(10.9%∶11.3%,P=0.07).严重合并症少见,包括败血症(0.1%比0%)和需处理的直肠出血(0%∶0.1%).<60岁患者中,不适症状明显.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合并症轻微,重复活检可以在6周后进行,并不增加疼痛和合并症.<60岁的患者不适比例高,可以使用局麻或表面麻醉.(王刚摘译顾方六校)

  •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非膀胱相关症状

    作者:

    [Erickson DR,et al.J Urol,2001,166:557] 临床经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可以有多种非膀胱症状,然而,这个发现仍然没有被一个有效问卷以及与其配对的对照研究所证实.作者采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问卷对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进行了研究.问卷包括7个膀胱相关症状和18个非膀胱相关症状.35例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以及3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接受了问卷调查.在膀胱不适、膀胱疼痛、夜尿、尿频、尿急、膀胱烧灼感、因膀胱造成的睡眠困难等7个膀胱相关症状中,患者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1);而在18个非膀胱相关症状中,患者组在盆腔不适、背痛、眩晕、胸痛、关节痛、腹部绞痛、恶心、心悸和头痛等9个症状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视物模糊、手指麻木、关节肿胀、窒息感、咽痛、咳嗽、感冒、鼻塞和耳鸣等症状中,患者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作者认为,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具有一些非膀胱相关症状,可能是因为间质性膀胱炎的病理生理机制影响了膀胱以外的其他器官.(肖云翔摘译顾方六校)

中华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