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중화필뇨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02
  • 国内刊号: 11-23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mn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那彦群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

    作者:程双管;钱立新;吴宏飞;徐承良;华立新;眭元庚;张炜;顾民;徐正铨

    目的 评价改良Sigma术式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膀胱、前列腺肿瘤患者采用改良Sigma术式。折叠乙状结肠约25 cm后全层切开,再缝合成低压袋,顶端固定在骶岬处,两输尿管末端合并吻合并外翻形成乳头,从低压袋上方引入再植。结果 全膀胱切除后的直肠膀胱术平均手术时间65 min。术后1例发生直肠阴道瘘,经横结肠造口后瘘口自愈;1例左肾积水伴上尿路感染者经输尿管顺行扩张后恢复正常,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低血钾,补充枸橼酸钾后治愈。全组无尿失禁、肾功能损害及严重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Sigma手术时间短,对肠管扰动小、操作简便,术后尿控满意,上尿路积水、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经尿道汽化电切加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256例报告)

    作者:杨忠新;谭毅;朱文胜;韩官红;杨松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AP)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治疗BPH患者256例。结果 手术时间20~125 min,平均62 min。29例(11.3%)术中需输血200~600 ml,均为Ⅲ°增生者。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8~120 g,平均38 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3~5 d拔除导尿管,排尿均通畅。180例随访6个月~2年,IPSS由术前28.8±2.0下降至术后7.2±0.3(P<0.01),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5.1±0.4) ml/s升至术后(16.7±1.8) ml/s(P<0.01)。B超复查124例,38例(30.7%)仍有剩余尿10~40 ml,平均18.2 ml。术后继发性出血12例(4.7%),尿道狭窄8例(3.1%),暂时性尿失禁3例(1.2%)。结论 TUEVAP加TURP联合治疗BPH可综合两者的优点,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

  • 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诊断膀胱肿瘤(附15例报告)

    作者:芮雪芳;李新德;余大敏;张大宏;李恭会;丁国庆;方松华;蔡松良

    目的 评价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拟诊膀胱肿瘤患者行螺旋CT扫描,将获得的CT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类似纤维膀胱镜的图像。结果 15例均示膀胱肿瘤,其中2例病灶位于纤维膀胱镜检的盲区。结论 CTVE为一种无创检查,无盲区,可观察到肿瘤浸润深度,但缺乏组织特异性,不能进行活检,故不能完全替代纤维膀胱镜。

  • BPH患者对中文版IPSS理解能力的评估

    作者:邵强;郭宇文;郭宏波;张玉海

    目的 探讨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中文版的理解能力。方法 对50例有症状的BPH患者按文化程度不同分为文盲、小学、中学和大专4组。由一位泌尿外科医生在询问病史时,根据每例患者的症状进行IPSS评估,以作为标准评分,然后每例患者应用标准中文版IPSS问卷进行自我症状评估。分析患者与医生IPSS配对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50例患者自测IPSS总评分为23.40±8.16,医生评估的IPSS总评分为23.27±6.68,二者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IPSS问卷中每个问题的评分值患者与医生之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自测总分及每个问题的评分值与医生之间差别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症状性BPH患者能够很好地理解中文版IPSS问卷,可用于患者症状的评估。但由于IPSS问卷稳定性较差,应对IPSS进行适当修改。

  • BCG-CWS联合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作者:秦自科;林奕中;周志伟;梅骅;戴宇平

    目的 探讨卡介苗细胞壁骨架(BCG-CWS)+白细胞介素2(IL-2)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浅表性膀胱癌局部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分别采用BCG-CWS加IL-2和单用丝裂霉素C(MMC)进行膀胱灌注。结果 56例随访12~30个月,平均22.9个月。BCG-CWS+IL-2组有1例肿瘤复发,MMC组有5例肿瘤复发,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MMC灌注组的毒副反应较BCG-CWS+IL-2组多。结论 BCG-CWS联合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副反应少,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 维生素D3和维生素K3对实验性肾结石的影响

    作者:常连胜;冯陶;郭应禄;窦长琪;魏今;黄有媛;李菊香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和维生素K3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成石组(B组)、维生素D3组(C组)、成石+维生素D3组(D组)、维生素K3组(E组)和成石+维生素K3组(F组),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脏骨桥蛋白(OPN)及其mRNA的表达量,并测定尿晶体成分的浓度。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PN主要表达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B、C、E组鼠肾OPN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A组(P均<0.05);D、F组OPN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C、E组(P均<0.05),即维生素D3或维生素K3与诱石剂合用时呈相加效应。应用诱石剂后,D组尿钙排泄量明显增加,而F组草酸盐明显低于B组(P<0.05)。维生素K3可减少尿草酸盐的分泌和草酸钙晶体的沉积。结论 维生素D3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肾结石形成,而维生素K3有抑制结石形成的作用。

  • 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风险评价

    作者:王平;刘屹立;宫大鑫;王侠;刘同才;孙志熙;孔垂泽;何旭革

    目的 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时间相关的显著因素以对膀胱肿瘤患者预后作出准确评价。方法 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方法,对2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检测方面的20项因素与复发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肿瘤数目是与复发时间相关显著的因素,相对风险度(Hr)为3.47(P<0.01),其次为是否应用术中化疗(Hr=0.15,P<0.01)、肿瘤p53表达程度(Hr=1.89,P<0.01)、VEGF表达程度(Hr=1.60,P<0.01)。结论 根据上述四个因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并对肿瘤复发时间进行估计。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复发
  • Fas和FasL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宫大鑫;孙志熙;刘屹立;李军;王平;孔垂泽;刘同才;张铭铮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产物Fas和FasL 蛋白在肾癌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与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6例肾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肾组织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肾癌组织Fas表达率为18.14%,低于正常肾组织(46.15%,P<0.05),随肾癌分级的增加,表达强度下降。肾癌组织FasL蛋白表达率为70.26%,高于正常肾组织(10.32%,P<0.05),随肾癌分级的增加,表达强度增高。正常肾组织Fas与FasL的表达有相关性(r=0.689,P<0.05),肾癌组织无相关性(r=0.143,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FasL(89.42%)与无淋巴结转移组(60.39%)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存率>5年组Fas(25.39%)和FasL(61.26%)与生存率<5年组Fas(15.24%)和FasL(85.35%)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Fas和FasL蛋白相互作用失衡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表达情况与肾癌病理分级及转移、预后有一定关系。

  • 雌激素与α1-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成本评估

    作者:钟惟德;凌济昌;阮永队;冯翊炳;周逢年;邓月云;吴保忠;罗海晖

    目的 探讨应用雌激素与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以降低医疗费用。方法 采用己烯雌酚加哌唑嗪联合治疗80例BPH病人(试验组)并与80例采用非那雄胺-高特灵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及80例空白对照组(空白组)进行比较,总结两组药物的疗效。结果 空白组病人使用安慰剂20周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大尿流率(MFR)无明显改善,试验组病人IPSS评分与MFR明显改善,分别为62%和34%;对照组IPSS评分及MFR改善率82%和5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前列腺体积改善差别不大,试验组药费仅为对照组的1/10。结论 雌激素与α1-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治疗BPH有一定疗效,虽改善指标高值不及药物对照组,但价格低,副作用可以接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安全、廉价的治疗方案。

  • Clusterin对膀胱癌细胞抗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梁丽莉;张强;丁义;张志文;郭应禄;王建中;李钟

    目的 探讨新的抗细胞凋亡因子Clusterin对膀胱癌EJ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丝裂霉素(MMC)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Clusterin对抗EJ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小剂量Clusterin可以特异性抑制MMC诱导的EJ细胞凋亡作用。结论Clusterin通过抗凋亡机制作用于膀胱癌EJ细胞,可能与膀胱癌细胞的复发、耐药等临床特性有关,此项研究对阐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临床应用Clusterin抗体治疗膀胱癌提供帮助。

  •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附九例报告)

    作者:苏建堂;尤国才;眭元庚;徐正铨

    目的 提高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9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侧7例,左侧2例,均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9例术后随访1~15年,均健在,无肿瘤复发。结论 本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为100%,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唯一方法,但不应以肿瘤直径大小为唯一手术指征。

  • PSA、PSAD和PSAT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比较

    作者:徐骏;钱伟庆;宋建达;陈海兵

    目的 比较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78例PSA 4~20 ng/ml的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后比较PSA 、PSAD和 PSAT指标。结果 78例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PCa)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6例,二者PSA平均值分别为(14.32±1.46)ng/ml、(13.89±1.52)ng/ml,二者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PSAD平均值分别为0.43±0.14、0.36±0.17,二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PSAT平均值分别为0.75±0.19、0.31±0.06,二者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SAD和PSAT对预测PSA<20 ng/ml的患者是否患前列腺癌有较大帮助,特别是PSAT更为准确。

  • 膀胱炎性假瘤二例报告

    作者:李青;王振声;魏学斌;赵庆利

    膀胱炎性假瘤罕见,我们收治2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报告如下。  例1,女,36岁。因尿频、尿痛半个月,全程肉眼血尿1 d入院。尿中有不规则形血块伴排尿困难,头晕,乏力。查体: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实验室检查:Hb 79 g/L;尿常规RBC 满视野,蛋白++++。CT示左侧多囊肾、膀胱前壁见5.0 cm×2.5 cm不规则软组织影,CT值36 HU,向膀胱内突起并向膀胱外突出;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前壁菜花样肿物,约4.0 cm×3.0 cm×3.0 cm,表面有出血点,活检报告为肉芽组织,呈急慢性炎症表现。于1997年8月3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前顶壁有一约5.0 cm×4.0 cm×3.0 cm的肿瘤,菜花样,质脆,易出血,有蒂。病理报告为膀胱炎性假瘤,多囊肾(左)。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卡介苗,60 mg每周1次,共6次,之后每月1次,随访2年无复发。  例2,女,49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2 d入院,伴尿频及尿道烧灼感。查体无阳性体征。B超及CT检查均显示膀胱右侧壁肿物,向膀胱腔内、外突出,其周围膀胱壁增厚。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右侧壁肿瘤约4.0 cm×3.0 cm×2.0 cm,菜花样,广基,中央有坏死出血,取活检未查到肿瘤。于1993年11月25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炎性假瘤。术后膀胱灌注卡介苗,随访6年无复发。

  • 宫颈两侧额外肾一例报告

    作者:温清振;袁中旗;王绍平;杨克学;高蔼峰

    患者,女,26岁。婚后一年怀孕,顺产女婴一胎。家族史无特殊。现妊娠3个月,行人工流产时发现宫颈两侧4点及10点处两个球形肿物,均为2 cm ×1 cm大小。界限清,钳取容易,出血不多。病理检查为原始肾小球及肾小管。诊断为宫颈先天性异位肾。术后B超检查:腰部双肾大小、位置均正常,IVU造影未发现异常。

  • 细胞因子与男性生育调节

    作者:白文俊;朱积川

    近10余年来,男性生殖系统内细胞因子及其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细胞因子是一种免疫活性小分子多肽,是睾丸内各种不同细胞间繁杂的局部调节和信号转导的重要因素,它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精子的发生和功能。细胞因子与生殖系统的关系是相互的, 即生殖系内的各种细胞不仅可以自行产生细胞因子亦可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如果细胞因子产生失调,就可能对生殖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导致免疫性不育。  一、正常条件下细胞因子对男性生育功能的调节  在正常条件下,生殖系统内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及精原细胞等分泌IL-1、 IL-2、 IL-6、 IL-10、 IL-11、 IL-12、TNF-α、EGF、IGF、PAF及TGF-β等作为细胞内信号,能够调节生殖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对生殖系的神经内分泌、睾丸功能乃至精子发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维持、调节着睾丸局部的微环境。睾丸内、外分泌功能的多因素调节依赖于促性腺激素的调控及不同类型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生殖系统内细胞因子与激素实现相互调节。例如人精浆中含有TNF-α、ILs、TGF及其可溶性受体(soluble receptors, sRs),在体外实验中可调节甾体合成、精子发生及精子功能[1];人输卵管液中含有高水平的IL-10,在局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精浆中大量的 TGF-β可为精子提供免疫庇护,但不利的是如此高浓度的TGF-β可能抑制精液留存器官的免疫应答[2]。PAF可明显提高人精子的运动速度,增加精子内cAMP和钙离子浓度,提高精子对金黄田鼠卵的穿卵率[3,4]。新近又发现精浆中IL-10、IL-12及IGF-1水平与精子总数和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显著相关,其水平不受精液中白细胞的调控[5]。生育和不育男子精浆中IL-10、IL-12、PGE2、sIL-2Rs和IL-6R的检测结果显示,IL-12、sIL-2R和sIL-6R在两组间无差别,而IL-10在有生殖道感染的精液异常患者中显著降低。在不育者精液中只有IL-1β升高,其它细胞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IL-2、IL-6、sIL-2R和sIL-6R)两组间无显著差别,而且精浆细胞因子浓度与血清性激素(FSH、LH和T)不相关。实验提示在男性不育症的常规检查中精液细胞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检测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1]。

  • 肾脏小肿块的自然史

    作者:

    [Ricardo AR,et al.J Urol,2000,164∶1143]  随着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偶然发现的肾脏小肿块越来越多,大部分为分化较好的肾细胞癌。为了解这些病变的自然史以提供合理的治疗,作者对13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1992年3月~1999年7月,不适于手术或拒绝手术的肾脏小肿块患者共13例,年龄中间值69(56~85)岁,肿瘤体积中间值为13.6(0.4~33.5)ml,直径中间值为2.9(0.9~4.0)cm,全部患者均采用腹部超声或CT定期随访,随访中间值42(5~57)个月。13例中5例在随访观察期间因肿瘤明显增大或出现症状而改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无转移。2例因生长速度快在统计分析时被排除。结果平均生长速度为每年1.32 ml(P=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证明肾脏小肿块的生长速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生长是必然的,可能出现早期转移,大部分小肿块生长较慢。  (郝金瑞摘译 顾方六校)

  • 附睾横纹肌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谭一伟;姜永金;罗杰;张晶

    附睾横纹肌肉瘤少见,1996年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49岁。右侧附睾肿物切除术后2个月,发现复发1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阴囊有一2 cm×1 cm肿物,无疼痛。当地医院诊断右附睾肿物,行右侧附睾切除术。术后2 周发现右侧附睾手术处再发肿瘤,进行性增大,并牵扯右侧睾丸及右侧精索坠胀痛。入院查体:右侧阴囊增大,右侧睾丸明显增大约8 cm×5 cm×3 cm,与阴囊皮肤粘连紧,触痛明显,无明显波动感,双侧腹股沟未及肿大淋巴结。CT示:阴囊内部分分叶状软组织块影,CT值55.2 HU,强化后CT值62.0 HU。右侧残留部分睾丸,左侧睾丸完好,阴茎海绵体部分受侵,双侧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未见肿大。于1996年10月8日行右侧阴囊肿瘤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右侧睾丸、精索、阴囊皮肤、部分白膜及海绵体。病理检查:睾丸大小9 cm×7 cm×5 cm,切面大部分为灰白灰红色鱼肉样肿瘤组织,仅边缘残存少许岛状的睾丸组织。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异型性明显,排列紊乱,主要由大梭形细胞、带状细胞以及核偏位的球拍状细胞组成,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标记:Vimti(+)、Desmin(+)、Myoglobin(+)、EMA(-)、CK(-)、S-100(-)、HMB4(-)。病理诊断:右侧附睾多型性横纹肌肉瘤侵及睾丸,精索旁、尿道海绵体及精索残端未见肿瘤。术后行放疗,随访2年未见复发。

  • 肾与胃肠同时发生原发肿瘤五例报告

    作者:侯建国;孙颖浩;许传亮;钱松溪;高旭;张新际

    多器官同时发生原发肿瘤少见。我们于1998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104例肾肿瘤中有5例同时发生胃肠道肿瘤,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7~65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21 d~23年,平均61个月。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2例,便血、大便变细或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3例。5例均无明显腰痛、血尿、尿痛等泌尿系症状。查体:1例肛门指诊发现距肛门3 cm处绕直肠1/2周有一直径4 cm肿块。实验室检查3例血糖7.0~10.8 mmol/L。胃镜发现胃癌2例;肠镜发现降乙状结肠交界癌及乙状结肠环形新生物各1例(病理报告为腺癌)。B超显示肾癌位于右侧2例,左侧3例;上极2例,下极3例;肿瘤4.9 cm×5.6 cm~5.5 cm×9.5 cm。CT检查4例,均表现为肾区软组织块影,边界尚清,部分坏死,CT值40.6~43.8 HU,增强扫描显示轻中度强化。未见肾静脉及腔静脉癌栓和肾淋巴结肿大。IVU检查4例,其中患侧不显影1例,提示肾占位2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合并糖尿病3例。  5例均同期行肾癌根治+胃癌根治术或结直肠癌根治术。其中1例因肠梗阻先行横结肠造口术,30 d后行两癌根治术。

  • 脐尿管癌八例报告

    作者:门光金;王秀云;孙颖浩;许传亮;瞿创予;郑家富;钱松溪

    1983~1998年收治脐尿管癌8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0~77岁,平均48岁。病程4~16个月,平均7.5个月。临床症状:间断性肉眼血尿8例,尿频、尿急4例,尿中有粘液或尿液混浊4例,尿痛1例,下腹部坠胀5例,耻骨上肿块6例。8例行B超检查,均见膀胱前壁或顶部与腹壁间非均质性肿块,边缘不规整。7例行CT检查,见肿块从膀胱外向膀胱内挤压并向深层浸润,6例肿瘤内钙化,1例盆腔内囊性肿物伴分隔。1例行MRI检查,见膀胱顶部及腹前壁肿物,边缘尚清晰。7例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或前壁向膀胱内突起,4例肿瘤中央不规则钙化,3例可见溃疡坏死,按压耻骨联合上方,肿瘤明显突向膀胱腔。2例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肿瘤细胞。术前活检:脐尿管癌4例,膀胱腺癌2例,膀胱炎症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脐尿管癌,其中粘液腺癌5例,腺癌3例。  7例行肿瘤整块节断性切除,其中6例术后辅以卡铂、阿霉素、5-Fu联合化疗,疗程3~6个月,1例术后放疗;另1例因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原发灶,取活检后,肿瘤内注入5-Fu 400 mg,顺铂40 mg。  结果 7例获随访。其中1例因未切除病灶,于半年内死亡,3例因肿瘤广泛转移分别于术后1年、3年7个月和4年2个月死亡。现存活3例,其中1例于术后3年因右肺中叶转移行右肺切除术,又于术后5年因盆腔淋巴结转移左肾积水,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左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讨论 脐尿管癌往往发生在膀胱顶部的肌层内,向上沿膀胱前间隙生长,向下突入膀胱壁,浸润膀胱顶部和前壁。其恶性程度高,术后易复发、转移,故预后差。

  • 沉痛悼念谢桐教授

    作者:

    我们沉痛悼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第二、三、四届原副总编辑谢桐教授。  谢桐教授1923年9月生于江苏省常州市。2000年10月27日病逝于上海。享年77岁。  谢桐教授195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后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1953~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入朝工作,因工作成绩卓著,荣立国际三等功。以后回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195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开始从事泌尿外科工作,从此为泌尿外科事业贡献毕生的精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6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选择性肾动脉造影,1964年在国内率先进行电刺激膀胱的研究。70年代,他和吴阶平院士一起研究了嗜铬细胞增生症并发表了论文。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发现了乳糜尿的发病机制是腰淋巴管动力学的变化,还在国内外首创用喜树碱膀胱灌注防治膀胱肿瘤复发。7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引进血液透析设备,在临床上正式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工作,并身体力行,到全国各地讲学,开展技术交流,促进血液透析在国内逐步普及,参与研制国产血液透析设备,促进了我国透析专业的发展,他参与研制的小型人工肾机器和国产空心纤维透析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第七版——跨世纪的泌尿外科巨著

    作者: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Campbell's Urology)是举世公认的泌尿外科全面、系统的专业巨著。1954年该书第一版问世以后,倍受泌尿外科医师重视。从此,1963(二版)、1970(三版)、1978(四版)、1986(五版)、1990(六版)、1998年(第七版)不断更新出版。该书是泌尿外科医师必读的参考书,也是全球泌尿外科专业书籍发行量大的、图书馆必备的专著。该书每6~8年改版出刊,第七版1998年付印,是一本跨世纪的泌尿外科巨著。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第七版由Patrick C.Walsh等任主编,自第五版起,Walsh即领衔主编第五、六、七版,他有丰富的编书经验。第七版有作者161人,比上版新增32人,作者们都是泌尿外科各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了3名美籍华人作者。如Tom F Lue(UCSF)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研究工作成绩卓著,举世瞩目,他多次回国参加我国泌尿外科学术讲座,深受国人欢迎。Christina Wang(吕福泰UCLA)是内科教授,对下丘脑-垂体功能的研究造诣极深,内科教授被请为泌尿外科权威著作撰文是罕见的。他多次回国参加国家计划生育研究工作,进行讲学和指导。还有一位Thomas SK Chang是从事男性生殖生理方面研究的专家。  第七版《坎贝尔泌尿外科学》全书共分3卷14篇、109章,3 432页,比第六版增加22章,为了便于查询,全书另附长达89页索引,极为详细。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第七版的编排比第六版作了许多改进。全书14篇分配如下:(1)分子遗传学和解剖,3章;(2)泌尿外科检查和诊断技术,3章;(3)肾生理和病理生理,8章;(4)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炎症,10章;(5)尿液输送和排尿功能失常,13章;(6)性功能及失常,3章;(7)生殖功能和失常,4章;(8)良性前列腺增生,6章;(9)小儿泌尿外科,24章;(10)肿瘤,5章;(11)前列腺癌,11章;(12)尿石症,2章;(13)腔内泌尿外科及腹腔镜,3章;(14)泌尿外科手术,14章。

中华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