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血燥证理论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秦万章

摘要: 血燥泛指人体中津液、血液之干燥、枯涩.血燥证是气血津液辨证《新血证论》中与血热、血虚、血瘀证等同一范畴独立的证.其具有津液、血液功能之紊乱,亦有津液、血液物质基础之改变.其病因以“邪”、“虚”、“瘀”为主.邪有“风”、“热”、“毒”三者,虚有“阴虚”、“血虚”致病.血燥证的辨证论治有其特定的理法方药.血燥证的诊断指征主要根据临床皮肤黏膜、毛发爪甲之燥,以及五脏六腑之燥,实验室有皮肤屏障功能及血液物化特征之异常.血燥证常见于银屑病、干燥综合征、特应性皮炎和鱼鳞病和光感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血燥证的本质实验研究提示,血燥证患者具有皮肤屏障功能异常、血液流变学物化特征紊乱、体液代谢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中药药物之研究,具有润燥功能的生地黄、山药、益母草、桔梗、首乌、白芨、甘草等均有促进皮肤神经酰胺生成的作用.前述血燥证指标异常的患者经调血、润燥法外用或内服治疗后均获得明显改善,说明血燥证的本质与体液代谢和免疫功能异常相关,调血润燥有改善血燥证上述异常的作用.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