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孕母子(癎)前期、子(癎)对新生儿脑损伤及神经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红;周丛乐;郭在晨;姜毅;汤泽中;王颖;侯新琳;王红梅;冯琪;刘云峰;樊曦涌;李星;张欣

    目的 研究孕母妊娠期合并子(癎)前期、子(癎)对新生儿脑损伤及远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动态颅脑影像学检查,观察子(癎)前期、子(癎)母亲所生265例新生儿脑损伤的情况,并对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为63.0%.损伤类型主要是脑室旁白质损伤和缺氧缺血性脑病.母亲子(癎)前期、子(癎)的病情越重新生儿重度脑损伤的发生率越高,早发型重度子(癎)前期孕母的新生儿重度脑损伤的发生率(38.5%)明显高于晚发型(19.4%)(P<0.05).214例随访患儿中有56.1%出现了神经发育异常:严重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为3.3%;轻度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为17.3%;一过性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为35.5%.母亲子(癎)前期、子(癎)的病情越重小儿神经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越高,重度脑损伤小儿神经发育异常的发生率(93.5%)明显高于轻度脑损伤者(66.7%)(x2=82.5,P<0.01).小儿神经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是孕母重度子(癎)前期(OR=4.37,95%CI 1.67~8.35)和新生儿期重度脑损伤(OR=9.66,95%CI 3.73~21.16).结论 母亲子(癎)前期、子(癎)程度越重,其新生儿脑损伤和生长过程中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越高,早发型重度子(癎)前期孕母的新生儿重度脑损伤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癎)前期和重度脑损伤是小儿神经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子(癎)和子(癎)前期孕母所生新生儿要加强监测,早诊断、早干预以改善预后.

  • 妊娠相关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作者:冯碧波;温庭如;翟建军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母婴结局.方法 收集我院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7例妊娠相关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4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5例伴有重度子(癎)前期/子(癎),合并脑血管畸形、肾脏损害、贫血、感染各1例.3例孕产妇死亡,1例胎儿死亡.结论 妊娠相关脑血管病发病危急,子(癎)前期/子(癎)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如诊疗及时,母婴可能获得较好结局.

  • ACE基因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关系

    作者:崔洪艳;陈叙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关系,以揭示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63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按有无肾损害分为两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与40例正常孕妇的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结果:重度子(癎)前期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癎)前期肾损害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肾损害组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发病无密切相关;ACE基因DD型可能是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异常与子(癎)前期发病的关系

    作者:朱继文;牛秀敏;赵琳;李华兵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和胎盘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Flt-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sFlt-1)mRNA的表达与子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45例子前期患者和45例健康产妇血清sICAM-1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VEGF、PLGF、Flt-1、sFlt-1 mRNA的表达.结果:(1)子前期组sICAM-1水平为(218.45±29.93)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8.84±19.39) μg/L(P < 0.01).(2)子前期患者胎盘组织VEGF、PLGF、Flt-1、sFl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3)血清sICAM-1浓度与胎盘组织中sFlt-1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 = 0.90,P < 0.01).结论:子前期患者血清sICAM-1浓度升高,其胎盘组织VEGF、PLGF、Flt-1、sFl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也升高.胎盘组织sFlt-1mRNA的高表达与子前期内皮损伤等有密切关系.

  • 子(癎)前期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分析

    作者:董微;匡德凤;韩玉环;尹利荣

    目的:分析子(癎)前期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围产结局.方法:巢式对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23例合并肾病综合征(肾病组)和67例未合并肾病综合征(对照组)的重度子(癎)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血压、生化指标和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肾病组平均年龄小于对照组,初产妇比例高于对照组,终止妊娠前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肾病组高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肾病组子(癎)、大量腹水、胎儿宫内窘迫、宫内生长受限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子(癎)前期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年龄小、病情重、进展快,母婴预后差,早诊断、适时终止妊娠可提高围产质量.

  • 母血中预测子(癎)前期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毅;韩泽民

    子(癎)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其病理变化始于胎盘形成阶段,临床症状多于妊娠晚期才出现.目前其诊断主要依靠孕妇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明确时,母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PE的发病原因不明,因此一直没有预测PE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多的生化指标有望成为预测PE的标志物.本文就目前预测PE的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62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尚丽新;陈震宇;葛静;裴丽鹏;曲冬颖

    目的 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改善母儿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202医院妇产科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762例病例资料.结果 通过采取解痉、镇静、降压、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等有效措施,7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为0.79%,明显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 通过加强孕期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

  • 子(癎)前期-子(癎)并发症发生机制的研究

    作者:乐怡平;林建华

    子(癎)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之一,以妊娠期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子(癎),并可产生心血管、肾脏、脑、血液、消化等各系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子(癎)前期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胎盘低灌注是其病理基础,引起母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导致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文章主要对子(癎)前期-子(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发病率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重度先兆子(癎)前期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临床研究

    作者:宋杰东;孟茜;张云;王文荣;朱敏敏;刘瑞明;孟凡艳

    目的 探讨重度子(癎)前期胎儿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变化,了解胎儿宫内安危状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高级动态血流成像(ADF)检测28孕周以后的重度先兆子疒间前期胎儿(观察组,n=63)和正常胎儿(对照组,n=85)MCA血流阻力参数,比较二者的差异性.结果 随着孕周的增加,2组胎儿MCA血流阻力参数均呈下降趋势(P<0.01).孕37周以前观察组胎儿MCA血流阻力参数均较相同孕周的对照组胎儿降低(P<0.05或<0.01),孕37周以后2组间MCA血流阻力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胎儿MCA血流阻力参数的变化可了解胎儿宫内的安危状态,从而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 子(癎)前期、子(癎)患者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作者:杨黎;李筱梅;王安英;张庆

    目的 探讨子(癎)前期、子(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子(癎)前期、子(癎)并发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RPLS均有高血压、头痛,14例恶心、呕吐;13例视力障碍;16例子(癎)发作;MRI检查大脑后部为主的白质水肿,特别是枕叶,T2 WI、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结论 子(癎)前期、子(癎)易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视力障碍是RPLS的特征表现,MRI检查可明确诊断RPLS.

  • 双球囊在子(癎)前期及子(癎)患者引产中的应用

    作者:孙艳梅;范翠芳;陈建华;段志珍

    目的 探讨双球囊应用于子(痢)前期及子(痢)患者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住院诊治的子(痢)前期及子(痢)患者共101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64例,37例Bishop评分≤5分者自愿采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后阴道试产,比较双球囊置入前后宫颈成熟度变化,分析阴道分娩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 37例子(痢)前期及子(痢)患者置入水囊前宫颈Bishop评分[(3.38±0.50)分]明显低于置入水囊后[(6.44±0.63)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4,P<0.01);水囊置入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收缩压(158.38±13.89) mmHgvs(162.48±12.56) mmHg,P >0.05;舒张压(112.71±15.53) mmHg vs(108.19±8.37) mmHg,P>0.05],其阴道分娩率为89.2% (33/37),总产程(5.8±0.63)h,与选择性剖宫产相比,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后阴道分娩者失血量明显减少(t =9.19,P<0.01),产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t =11.18,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t =2.96,P<0.01),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值高(t=2.34,P<0.05).结论 子(痢)前期及子(痢)患者采用双球囊置入能有效促宫颈成熟和扩张宫颈,其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其方法安全、有效.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分析——附60例报告

    作者:叶长钦;张弘;彭兰芬;张秀果;罗进才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可溶性E-选择素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验组)及30名正常产妇(对照组)的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中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并比较2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外周血中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不同临床分型者之间外周血中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实验组新生儿脐血中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外周血中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其与母体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而其新生儿脐血中可溶性E-选择素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无明显关系.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监护与治疗

    作者:刘玉昆

    1 引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病情变化快,累及器官多,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疾病之一.

  • 子(癎)24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阿娟;林建华;凌婉文

    目的:分析子(癎)的临床特点、分娩时机的选择及对母儿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24例子(癎)的临床资料.结果:子(癎)发生率2.5%o,以产前子(癎)为主,占75%,其中未作系统的产前检查者占88%.子(癎)患者围生儿结局与抽搐次数无关(P>0.05),但与发病至终止妊娠的孕周有关,孕34周前发病者新生儿重度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显著增加(P<0.01).子(癎)早产发生率58.3%、围生儿死亡率25%.抽搐控制后越早终止妊娠,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越小,抽搐控制12小时后终止妊娠,围生儿死亡率增加(P<0.05).结论:子(癎)易致围生儿预后不良;子(癎)抽搐控制后及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

  • 子(癎)前期及子(癎)围生儿预后分析

    作者:蒋素敏;高新萍;李瑞芳;冯丽;马幼菊

    目的:了解子(癎)前期及子(癎)对围生儿的影响,探讨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住我院产科的子(癎)前期及子(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癎)前期及子痫患者的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随孕妇病情加重而升高;随孕周增加,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降低,其中36周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低,剖宫产比阴道分娩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低.结论: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子(癎)前期及子痫的发病时间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适时终止妊娠可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剖宫产可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 子(癎)前期和子(癎)的治疗进展

    作者:陶娅玲;漆洪波

    子(癎)前期和子(癎)是妊娠期特有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除了对症治疗外,及时发现和掌握疾病发展的进程,并予妥善处理,对保证母亲安全及降低胎儿和新生儿并发症意义重大.现就近几年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