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13例

    作者:汤楚中;崔华楠;赵建刚;梅运清;齐宏炜;宛振宇;胡大一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外科手术中应用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2年3月~2003年4月,选择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47.8岁,平均房颤时间6.6年.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应用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消融能量40瓦秒,单次时间25s,平均消融时间12.6min.消融后均行心脏瓣膜置换和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1例术中恢复窦性心律,1例术后24h恢复窦性心律,1例术后仍为持续性房颤.随访15~397天,1例术后12天复发房颤.结论心脏瓣膜外科手术中应用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是可行的,早期效果满意,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 低手术量心脏外科中心瓣膜手术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安贞模型的改进

    作者:王律;李超;李险波;王垚;王海峰;贺鹏;田艳

    心脏瓣膜病是心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风险较高,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模型可评估患者心脏手术风险,在心脏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脏瓣膜手术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性研究多由大手术量的心脏外科中心完成的,这些风险预测模型在低手术量的基层心脏外科中心的验证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中心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安贞模型对本中心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准确度佳,但安贞模型纳入了体外循环时间这一术中风险因素,无法在术前得到.故本研究拟对安贞模型进行修正,以本中心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平均值替代实际体外循环时间,得到一个仅包括术前因素的风险预测模型,经本中心患者验证对术后死亡风险预测能力良好,现报道如下.

  • 预后营养指数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艳;李文慧

    目的:研究预后营养指数在预测心脏瓣膜术后危险程度的应用,给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入院并行心脏瓣膜手术的病人177例,术前分别计算他们的预后营养指数(PNI),根据PNI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B组、C组,随访6个月并记录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PNI≤40的呼吸机脱机时间短,ICU停留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短,术后总感染率低.B组的患者男性与女性比较可见,男性PNI较女性低,预后较女性好.结论:预后营养指数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恢复,性别对该病的恢复也有影响,护理干预可降低预后营养指数,对该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163 条记录 9/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