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定向诱导小鼠胰腺干细胞分化形成胰岛样结构

    作者:吴丽情;寇亚丽;赵文婧;吴卓;徐亦辰;陈维平

    目的 体外探讨胰腺干细胞形成胰岛样结构并对其进行相关检测,探寻胰腺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结构可行性及初步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 从新生小鼠胰腺组织中通过原位传代扩增培养获得富足数量PSC,以尼克酰胺定向诱导PSC,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形成的细胞团双硫腙染色、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及Mallory染色鉴定.结果 PSC集落分布,细胞为单个大核、胞质折光透亮,巢蛋白(nestin)及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阳性;诱导后聚集成团,终形成具被膜包裹的细胞团;双硫腙染色阳性,胰岛素免疫荧光染色可见胞质被激发出碌色荧光的胰岛素阳性细胞;细胞团中央β样细胞及周围α样细胞,形成类似正常胰岛细胞组成的胰岛样结构.结论 胰腺干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定向分化,形成胰岛样结构.

  • Brn-3a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作者:谌宏鸣;谢富康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Brn-3a诱导胚胎干细胞(ES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将带有目的基因(Brn-3a转录因子)的重组表达载体pJ5Brn-3a,通过脂质体转染到小鼠ES细胞株中进行表达,促使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转染前后转录因子Brn-3a蛋白及分化后具有神经元表型特征的神经样细胞特异抗原的表达. 结果 1.转染前ES细胞Brn-3a免疫反应阴性,转染后24h检测Brn-3a免疫反应呈阳性;2.转染细胞经1周培养,70%以上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神经细胞样突起,神经细胞特有标记抗原NFH+L、NSE及SY呈免疫反应阳性;神经胶质细胞特有标记抗原GFAP为阴性. 结论转录因子Brn-3a能成功诱导ES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

  • 胰腺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业贵;李兆申

    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热点,但供体的缺乏和存在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其应用.胰腺干细胞能定向分化成胰岛细胞,这为胰岛移植提供新的材料来源[1-3].胰腺干细胞能向外分泌腺组织定向诱导,对于急、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研究有重要作用;并能修复胰腺外伤导致的胰腺功能不全.研究表明,胰腺干细胞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调控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休眠脑细胞的激活及重组重建神经系统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以骝;余化霖;金丽昆

    本研究课题分为以下两个子课题:《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定位及干细胞克隆的实验研究》和《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黑质细胞定向诱导的实验研究》.

  • 体外培养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及对糖尿病治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英;罗浩虹;高洪泉;缪智辉;赵亚清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及其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B-MSCs,在胰岛细胞培养条件下经药物定向诱导其分化;免疫组化对诱导细胞进行胰岛β细胞标记鉴定;双硫腙染色鉴定锌离子表达及检测胰岛样细胞的移植效果。结果 HUCB-MSCs经诱导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表达人胰岛素;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移植后2周,胰岛样细胞组血糖浓度明显降低。结论 HUCB-MSCs在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下,具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这种细胞可能为Ⅰ型糖尿病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胚胎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阎睿;金志刚;景乃禾

    软骨是一种由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ECM)组成的特殊结缔组织,关节受损时,被破坏的软骨自我修复能力极低,需要细胞移植治疗.软骨组织的传统修复方式是自体组织分离的软骨细胞经体外大量培养后,将其包覆在生物性材料内再植入受损部位,这面临软骨细胞经体外培养逐渐丧失其原有特性而分化成其他组织的问题.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特性,在一定培养条件下经适当刺激可诱导分化成软骨组织.这将为软骨组织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本文拟简要探讨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新研究进展.

  • 肾脂肪囊与腹股沟来源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朱永生;邓青富;利军

    背景:脂肪组织来源丰富,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分离培养的脂肪干细胞在体外生物学特性上是否存在差异,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肾脂肪囊来源与腹股沟来源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
      方法:收集大鼠肾脂肪囊来源与腹股沟区来源组织进行脂肪干细胞培养与鉴定,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取第3代细胞进行软骨定向诱导2周,免疫荧光检测诱导后细胞CollagenⅡ表达, RT-PCR检测两组细胞诱导后Aggrecan、Collagen Ⅱ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①肾脂肪囊来源与腹股沟区来源脂肪干细胞经原代与传代培养,形态基本一致;②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来源脂肪干细胞的CD44阳性率均达到95%以上;③两组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均呈“S”型;④诱导后两组细胞均表现出CollagenⅡ阳性表达;⑤两组细胞的Aggrecan、Collagen Ⅱ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结果显示,肾脂肪囊来源与腹股沟区来源脂肪干细胞均在体外生长稳定,迅速增殖,经定向诱导向软骨细胞发生分化,二者无明显区别。

  • 同种异体和异种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修复喉软骨缺损

    作者:刘艺昌;周敬

    背景:由于软骨细胞缺乏再生能力,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是修复软骨缺损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和异种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后修复喉软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取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软骨定向诱导液(含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成软骨诱导,并滴加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上。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制备喉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分别植入生理盐水浸湿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术后4周和8周,免疫组化法检测喉部组织Ⅱ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各组动物均呼吸通畅、正常,未出现喘鸣等,进食和活动情况良好,未出现化脓或者感染现象。术后4周和8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的Ⅱ型胶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同种异体和异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后进行兔喉软骨缺损修复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二者修复效果无显著差异。

  • 自体干细胞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作者:唐杰;王桂荣;关佳倩

    作者依据病毒性肝炎的特点,采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采集自体干细胞,经体外培养,生物定向诱导,生成全新的免疫活性细胞,回植于患者体内,观察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简要报道如下.

  • 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作者:李玉彬;谢利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l cells,MSC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类具有自我增殖和多项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将可能为包括骨缺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多种骨科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场革新.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他汀类药物、物理因素、转基因技术以及中医药等相关因素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现状.

  • 基因免疫研究中的一些新动态

    作者:熊思东;徐薇

    基因免疫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与发展以来,经历了早期基本系统的建立和不同靶抗原基因的广泛应用阶段.从90年代中后期,基因免疫的发展进入以优化系统、改善释放、增强摄取、提高呈递、定向诱导等为特征的后基因免疫时代,取得了十分喜人的进展.

  • 成年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成骨诱导实验研究

    作者:许蕾;李家锋;唐巍;韩建国;孙晋虎

    目的:通过将成年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建立体外培养体系,观察及掌握细胞生长形态,运用诱导剂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为后期建立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提取成年比格犬的BMSCs,运用半骨髓直接贴壁法进行体外分离与培养。将第2代BMSCs分成2组,实验组用加入等量诱导剂1(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钠、L-抗坏血酸)和诱导剂2(骨形态发生蛋白-2即BMP-2)的含胎牛血清培养液进行联合定向成骨诱导培养,对照组只用含血清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并于诱导的3、7、14、21天分别行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检测,并于3周后进一步行茜素红染色、ALP染色,4周后行Von-Kossa 染色来鉴定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结果诱导3、7、14、21天,实验组细胞的ALP活性呈先增强后减弱的状态,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细胞诱导3周后行茜素红染色、ALP染色及诱导4周后行Von-Kossa染色都呈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以上结果均符合成骨细胞的特性,说明实验组有大量成骨细胞生成。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成年比格犬BMSCs在一定诱导剂的作用下可以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

  • 神经干细胞研究现状

    作者:甘金莲;过七根

    神经干细胞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人们从成年个体脑区分离了能不断分裂增殖且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后提出的.1992年,Reynolds等[1]从成年小鼠纹状体分离出能在体外不断分裂增殖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首次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概念,从而打破了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中枢神经细胞是在胚胎时期产生的,成年以后神经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只会因衰老而发生死亡的论断.

  • 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红霞;高英茂;邴鲁军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首先将第3代细胞用5-氮胞苷诱导24 h,传至4代时再次诱导24 h,当培养细胞汇合并形成肌管时传代;出现跳动细胞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结果:原代细胞首先形成细胞集落,10 d后集落间接近汇合,传代细胞体积变大,5~7 d传代1次,两次诱导后细胞呈梭形,约15 d后细胞汇合并出现肌管,再传代时,细胞出现跳动.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细胞表达cTnT.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能够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

  • 生黄液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定向诱导作用

    作者:伍参荣;唐小梅;贺双腾;黄立中;李杰

    目的探讨生黄醇提取液对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增殖和特异性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方法采用生黄醇提取液、2-硫基乙醇(2-ME)、二甲基亚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MSO+FGF)、1640培养液+15%FeS(对照)4组体外定向诱导MSCs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用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神经元细胞所表达的特异性标志.结果3种不同诱导液均能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其中,生黄液组的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2-ME和DMSO+FGF组(P<0.05),1640培养液+15%FeS组没有诱导作用.结论MSCs能在体外扩增、传代、能被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

  • 脉冲电磁场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作者:曹炜鹏;周强;徐海伟;吴雪晖;刘涌;宋磊;唐军;杨丽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4 d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衍生的胚胎体单细胞按5×104ml-1接种到细胞培养板,在DMEM基础培养液中使胚胎体单细胞贴壁培养.于第14~21天时,分别给予脉冲电磁场、化学诱导剂以及联合刺激.采用茜素红染色、骨钙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成骨分化关键因子Osterix和Cbfa-1/Runx-2的相对定量RT-PCR检测等方法观测成骨分化情况.结果 茜素红染色和RT-PCR结果均显示:脉冲电磁场组、化学诱导组以及联合培养组的成骨诱导效果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其中又以联合培养组成骨诱导效果明显.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也显示:联合培养组中骨钙素分泌多.结论 脉冲电磁场可以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且脉冲电磁场和常规化学诱导剂联合应用会产生协同效应,其成骨诱导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 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作者:张本斯;王凡;董立华;顿爱社;项涛;李瑞祥

  • 体外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作者:李伟中;何红燕;王鸿武;林丽敏;罗敏洁;黄天华;马桂霞;王爱红;马廉

    目的 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Wharton's jely.derived mesenehymal stem ceHs,Hu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提供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HuMSCs,在胰岛细胞培养条件下经药物(尼克酰胺、β-巯基乙醇和高糖)定向诱导其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免疫组化、RT-PCR对诱导细胞进行胰岛B细胞标记鉴定;双硫腙染色鉴定锌离子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含量.结果 诱导后HuMSCs由长梭形逐渐变为多角形、类圆形,部分聚集成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HuMSCs经诱导后表达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抗原;RT-PCR检测显示诱导后HuMSCs表达了人胰岛素基因和PDX-1基因;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结论 HuMSCs在体外胰岛细胞培养条件诱导下,具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这种细胞可能为Ⅰ型糖尿病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比较

    作者:卓丽丹;冯顶丽;芦笛;郭红延;李红

    目的:比较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脂肪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取同一大鼠髂骨及腹股沟脂肪组织,分别提取BMSCs和ADSCs,贴壁筛选培养并传代.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P3代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成骨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以及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结果:2种细胞均可传代至P10代,细胞形态均一,稳定;细胞增殖实验显示P3代ADSCs的增殖能力强于BMSCs;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表明BMSCs成骨能力强于ADSCs;qPCR显示BMSCs成骨相关基因升高更为显著.结论:BMSCs和ADSCs生物学性状稳定,具有成骨分化潜能,BM-SCs成骨能力强于ADSCs.

  • 关于肿瘤转移和治疗的新假说

    作者:章铭;刘帅;张丰

    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肿瘤转移能力的获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是,基因突变难以解释一些常见的肿瘤转移现象.在这里,我们提出肿瘤转移能力可能至少部分来自其起源细胞,而不是完全来自基因突变.另外,我们认为可以利用肿瘤细胞本身具有的强转移特性,定向和定位诱导肿瘤细胞并杀死之.这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