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6年全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治疗情况

    作者:龚甫哲

    世界范围内,据估计约2.57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30年前全球消除乙肝感染的目标,该目标定义为将发病率降低90%,将死亡率降低65%,乙肝病例获得治疗将至关重要.WHO估计了全球和各区域的HBV感染治疗分级情况.可以使用Medicines专利池MedsPaL+数据库查询WHO推荐的2种HBV治疗药物恩替卡韦(entecavir)和替诺福韦(tenofovir)的专利和许可状态.替诺福韦的国际价格使用WHO的全球价格报告机制(GPRM)估算,而恩替卡韦则根据已发表的研究报告进行估算.

  • 福建省泉州市3个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试点县病例诊断报告质量调查

    作者:陈雅红;陈冰;石神鉴;洪思让;杨虹雨;郑金凤

    目的 分析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晋江市及安溪县3个县(市)2011、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工作前后乙肝病例诊断以及报告质量情况,为更好地规范乙肝诊断和报告,了解急性乙肝发病情况,为乙肝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安市、晋江市和安溪县9家医疗机构201 1年以及2013年乙肝报告病例,通过查阅病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照乙肝诊断标准进行报告诊断核实调查.并在每个医院选取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其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2011年乙肝病例诊断报告准确率为93.4% (255/273),误报率6.6%(18/273).2013年诊断报告准确率为96.7%(265/274),误报率为3.3%(9/274).2011年乙肝分类诊断准确率为78.1%,2013年为91.8%.调查64名临床医生,14.1%的医生认为乙肝病例要反复上报;3.1%的医生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也需要上报;3个县(市)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为67.5/10万,较2011年下降了5.9%,其中急性乙肝下降了82.9%,未分类病例减少85.8%.结论 3个试点县(市)开展乙肝监测工作后乙肝诊断报告及分类诊断正确率有明显提高,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乙肝报告诊断仍有重报、错报、诊断不清现象,需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和督导.

  • 信息整合对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作用的评价

    作者:施国庆;王萍;张丽;董微;肖作奎;刘尧;高建同;张明程;冯子健

    目的 评价信息整合对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的作用,提出改善监测建议.方法 选择按现住址为章丘市的45例乙肝报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报告医院、病人随访和采血检测3个来源的信息,按照统一病例定义,依次整合信息,对报告病例感染状态进行重新判定,评价信息整合对改善乙肝监测的作用.结果 通过对医疗机构和病例随访信息的整合,判定报告病例中乙肝携带者31%,急性乙肝9%,慢性乙肝7%,重报病例4%,非急性乙肝40%(仅基于病史),不能明确病例9%;再整合采血检测信息,判定乙肝携带者33%,慢性乙肝20%,急性乙肝13%,非病毒性肝炎2%,非急性乙肝20%,不能明确病例7%.结论 乙肝报告病例是多种感染状态的混合体,其中急性乙肝仅占13%.通过整合不同渠道信息,可将报告病例中的多种感染状态进行分类,从而准确掌握我国乙肝实际发病水平.

  • 中国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控制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李黎;梁晓峰

    中国的病毒性肝炎以甲型肝炎(甲肝)和乙型肝炎(乙肝)为主,占病毒性肝炎的绝大部分.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甲、乙肝疫苗接种率逐步提高,这两种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性正在减小.本文对当前中国甲、乙肝流行与控制现状做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归纳.文中还将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乙肝免疫和流行状况进行了比较.以利于专业人员对海峡两岸病毒性肝炎总体状况的了解.另外,对当前WHO乙肝控制的设想和中国甲、乙肝的防控策略进行了描述.

  • 2015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李倩;刘瑶瑶;马建新;张政;聂黎;邱倩;庞星火;张卫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常住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流行情况.方法 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朝阳区常住人口(居住6个月及以上)家庭中1 ~ 70岁人群,调查问卷同时采集静脉血3~5 ml进行乙肝三项检测.结果 完成调查13 229人,HBsAg阳性率为2.68% (354/13 229)(标化率2.37%)、HBsAb阳性率47.05%(6 230/13 229).北京市户籍人群HBsAg和HBsAb阳性率(2.20%;44.54%)均低于外地户籍人群(3.51%;51.51%).乡村居住人群HBsAb阳性率(44.91%)低于城市居住人群(48.91%).男性HBsAg和HBsAb阳性率(3.15%;48.85%)均高于女性HBsAg阳性率(2.36%;45.93%).随调查人群年龄上升,HBsAg阳性率逐渐上升,HBsAb阳性率逐渐下降.15岁及以下儿童中乙肝疫苗调查接种率为98.13%,15岁以上人群乙肝疫苗调查接种率为38.66%.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3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35 ~ 45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较高并且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提示我们需要加强35 ~45岁人群乙肝防控工作.

  • 浙江省上虞市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鑫培;章兴祥;贾杰;范建强;万丽君;朱方亮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上虞市1~59岁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现状,评价实施大规模乙肝疫苗(HepB)接种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64人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ELISA方法检测了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上虞市1~59岁人群HBsAg、抗-HBs、抗-HBc 阳性率分别是5.57%、53.46%、32.83%,1~14岁人群HBsAg 阳性率为1.37%.做过创伤性美容、经常去洗浴场所(足浴店)修脚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拔牙、补牙、洗牙等口腔诊疗史,经常去理发店修面、修体毛或刮胡须是HBV自然感染的危险因素.与199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47.80%(x2=7.12,P<0.01).结论 接种HepB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 2004-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报告情况分析

    作者:宋育麟;骆田斌

    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04-200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年报现状.方法 对全区2004-2008年乙肝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嘉兴市秀洲区2004-2008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08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7.71/10万,分别低于2004年全国报告乙肝发病率低水平的50/10万和2006年乙肝监测点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乙肝发病率的78.44/10万.结论 2004-2008年乙肝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存在乙肝报告"虚高"现象.

  • 1991-2007年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特征分析

    作者:徐旭卿;林霞;曾蓓蓓;刘碧瑶;何凡

    目的 分析1991-2007年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特征.方法 对浙江省1991-2007年乙肝疫情资料、病例报告质量调查资料等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浙江省乙肝撤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40岁发病占66.43%;发病职业人群以农民为主,占44.42%;民工发病构成逐年上升.2005-2007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15岁儿童发病率明显低于15岁以上成年人的发病率.各级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低,仅为49.11%.结论 浙江省乙肝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应在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报告质量.

  • HBV和HC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宗燕;张洁利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HBV)和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 ~2015年12月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一科434例临床资料完整的HBV和HCV相关性HCC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特征.结果 434例HCC患者中,男女之比为6:1,45~59岁患者所占比例高,为55.30%.其中,93.55%的患者为HBV感染者,"小三阳"感染模式多,为56.23%;确诊HCC时87.19%的HBV感染者已进展为肝硬化.HCC患者中,甲胎蛋白(AFP)阳性患者占70.97%,大于200 ng/ml者占47.93%.HCC大体分型中结节型肝癌所占比例高,为31.80%;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显示,C期(进展期)肝癌所占比例高,为49.54%.淋巴结为常见的肝外转移部位,发生率为14.98%,门静脉为常受侵犯血管,发生率为5.99%.结论 中年男性、HBV和(或)HCV感染后肝硬化及HBeAb阳性患者为肝癌高危人群,应加强HCC的筛查.

  •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

    作者:王春江;陈金军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然是我国一个非常严峻的健康问题,虽然近10余年抗-HBV治疗药物推陈出新、策略日新月异、试验性研究结果层出不穷,主要的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解决.例如,如何选择疗效评价的适替代标志(optimal surrogate marker)、如何提高干扰素治疗应答率、是否可以给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制订确定的治疗期限、如何预防和减少以及更早发现耐药突变等等.HBV病原学,包括病毒核酸和抗原的检测,对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不可或缺,下面分别就HBV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方面的进展作一个简单总结.

  • 浅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对策

    作者:马光华;孙孝荣

    目的:研究分析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以及控制措施.方法:根据相关流行病症的控制方法,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与未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前的乙肝发病率做对比.结果:在实施有效预防以及控制对策后,我国2008年7月到2013年2月年间的平均发病率为32.5/10万,同未接受预防控制是的发病率57.12/10万,实施预防控制后,发病率显著下降.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预防以及控制,可对乙肝病症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宁蒗县2015-2017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作者:张龙林

    目的:了解并分析宁蒗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宁蒗县2015-2017年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仔细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人群分布等流行性特征.结果:2015-2017年累计报告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共有556例,年均发病率为64.84/10万(40.21/10万~89.82/10万);职业分布中农民的发病率居首,占发病总数的85.40%;学生发病人数也居高;发病年龄集中在20-55岁,共有316例发病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结论:乙肝携带率高,传染源不易管理,传播途径不易切断;人群防病意识不高,乙肝防治任务艰巨.

  • 2011年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变化情况

    作者:张莉;申娟娟

    目的:研究2011年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变化情况,评价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情况.方法:检索卫生部通报的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以2010年数据作对比,计算并分析2011年我国乙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结果:2011年各月发病率较一致,且均大干2010年各月发病率;金年各月乙型病毒性肝炎所占全国报告病毒性肝炎比例保持在80%左右.1-3月各月乙型病毒性肝炎所占全国法定报告传染性疾病比例较其他月份高.结论: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仍较高,其防控工作任务艰巨;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其他病毒性肝炎发病一样,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

  • 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的影响效果观察

    作者:张凤莉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跟踪的乙肝患者124例,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乙肝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乙肝预防知识评分、自愿接种疫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有积极作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乙肝预防知识,是值得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方法.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控制对策分析

    作者:高颖

    分析探讨乙肝的预防及控制问题,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家庭 、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同时使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之一.

  • 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周勋

    目的 探讨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初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初次治疗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毒学、血清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初治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乙肝肝硬化合并布氏杆菌病1例

    作者:余建洪;张肃川;徐雪梅;游春芳

    乙肝肝硬化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为在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乙肝肝硬化可并发细菌性腹膜炎,但是合并布氏杆菌的血流感染非常罕见,我院于2017年4月20日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马耳他布鲁氏菌,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农民.因"发热1 +月"于入院,入院前1 +月无明显诱因发热,具体体温不详,伴持续性腰骶部和头枕部痛以及阵发性上腹痛,并出现纳差、厌油、口干及水样便,大便次数为2次/日.患者自行口服"退烧药",症状无明显改善.10天前,患者以上症状基础上,纳差加重,并出现四肢抽搐,遂到我院就诊.患者既往饮酒史20+年,每日200+克,吸烟史10+年,每日10+支,乙肝肝硬化1 +年.

  •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

    作者:杨全翠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对患者的两对半检验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有41例患者为大三阳,比例为41.0%;有25例患者为小三阳,比例为25.0%.结论:给予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检验,有助于病情的确诊及治疗.

  • 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控制效果分析报告

    作者:谢清玲

    目的 调查分析1~59岁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简称为乙肝)感染现状以及患者血清免疫水平,评价免疫预防的效果,为改进免疫控制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次随机抽取我县所在区3000例,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每份血液样本的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结果 血清抗-HBs阳性率随年龄逐渐下降,1~4高为54.44%,1~14岁为48.67%,15~59岁为13.96%,比较差异显著(Χ2=387.0412,P=0.000);HBsAg阳性率岁年龄逐渐上升,1~4岁低为1.60%,1~14岁为3.47%,15~59岁为10.00%,比较差异显著(Χ2=31.3174,P=0.0000);HBV感染阳性岁年龄逐渐上升,1~4岁低5.60%,1~14岁为12.27%,25~59岁为48.80%,比较差异显著(Χ2=313.7026,P=0.000);农村和城区血清抗-HB、HBsAg、HB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男性和女性血清抗-HBs、HBV感染阳性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HBsAg阳性率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自我县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人群的免疫水平明显提高,HBV感染率也明显下降,15岁以下的人群免疫水平也显著提高,避免抗原携带率也达到了国建的控制标准.

  •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文明

    目的:研究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中心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时选取同一时期5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胆醇(CHO)、 总胆汁酸(TBA)、 血蛋白(ALB)、 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值检测,分析评估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醇(CHO)、 总胆汁酸(TBA)、 血蛋白(ALB)、 且碱性磷酸酶(ALP)指标水平值均明显区别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胆醇(CHO)、 总胆汁酸(TBA)、 血蛋白(ALB)、 且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值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区别,存在异常现象,因此可以成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快速准确确定患者病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610 条记录 2/81 页 « 12345678...80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