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嗜酸性粒细胞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戴交帅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78例,分为EOS比例=0组,EOS比例>0组;降钙素原(PCT)≥2 ng/mL组,PCT<2 ng/mL组.结果:EOS比例=0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PCT定量显著高于EOS比例>0组(P<0.05).PCT<2 ng/mL组与PCT≥2 ng/mL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EOS比例和WBC计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可评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从而及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故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韦庆凡;覃江;韦克暖

    目的:本文通过对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症统计分析,掌握导致其发生的诱导因素,进一步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导致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诱导因素有很多,所以要求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避免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继而提高结石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 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监测与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关联分析

    作者:魏军;钟群琼;刘飞;董锐

    目的 评估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筛检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患者,治疗方案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1h以及手术开始2h分别对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筛检试验进一步评估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 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诊断整体上优于临床常规应用的“感染+ SIRS”诊断,且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诊断以及临床常规应用的“感染+SIRS”诊断均优于血清降钙素原以及内毒素单独检测的诊断(均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对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存在关联,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方法及效果观察

    作者:张朝贤;黄宇珞;郑周达;林天旗;刘洪杰;杨明根

    目的 探讨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防治方法及其防治效果.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70例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防治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防治,试验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治疗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比较两组防治效果.结果 试验组94.3%患者对防治效果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试验组94.3%对防治方法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较高,手术后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并早期、足量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时解除合并因素等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恤症的防治效果观察

    作者:吕高飞;文曙光;曾春明;李羽佳;蒋磊

    目的 观察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临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体有效率95.0%、临床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实施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预防与针对性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危害,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糖尿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作者:李淑桓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尿源性浓毒血症的急救方案及效果.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急救处理方法,探讨具体的急救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死亡病例1例,占比4.55%,其余患者均经急救处理后好转,预后良好.结论 对糖尿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采取积极的急救处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炎性症状,降低病死率,促进疾病尽快好转.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旭敏;潘铁军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204例行PCNL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0例,女64例.年龄29~75岁,平均49岁.术前尿培养阳性率为14.7% (30/204);血肌酐46~340 μmol/L,平均(87.9±33.9) μmol/L.结石直径1.0~7.0 cm,平均(2.3±0.8)cm,其中鹿角形结石51例.204例均行PCNL,其中采用标准通道84例,微通道12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组204例手术时间23~219 min,平均(68.4±26.9) min.术后9例(4.4%)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男2例,女7例.年龄20~73岁,平均(52.6± 15.2)岁.术前尿培养阳性7例.血肌酐67~ 134 μmmol/L,(85.4±24.8) μmmol/L.结石直径1.8 ~ 3.5 cm,平均(2.5±0.6)cm,其中鹿角形结石5例.采用标准通道5例,微通道4例.手术时间47~219 min,平均(86±53) mi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术前尿培养阳性、鹿角形结石及手术时间>90 min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6.001,95%CI:1.190~ 30.276)、术前尿培养阳性(OR=19.647,95%CI:3.918~98.562)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相关(P均<0.05). 结论 女性、术前尿培养阳性是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

  • 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尿源性脓毒血症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海民;彭波;王光春;李伟;顾闻宇;姚旭东;郑军华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改善上尿路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9例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资料,其中进行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9例为试验组,未进行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比例、平均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尿路感染方面,试验组术前存在尿路感染的比例为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P<0.05).在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方面,试验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预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降钙素原[(62.5 ±11.6)μg/L 与(57.3 ±7.0) μg/L]、C反应蛋白[(49 ±8)mg/L与(41 ±9)mg/L]、血白细胞计数[(2.8 ±0.2)×109/L与(1.2 ± 0.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9 ±1.1)与(1.9 ±0.8)]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20 ±4)g/L与(11 ±2)g/L]、血小板计数[(47 ±13)×109/L与(26 ±7)×109/L]、纤维蛋白原[(1.8 ±0.6)g/L与(0.7 ±0.5)g/L]、血气分析中的标准碳酸氢根水平[(9.0 ±1.9) mmol/L与(4.0 ±1.1)mmol/L]上升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改善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

  • WAVE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兔尿源性脓毒血症肺组织内的表达关系

    作者:张学齐;袁也晴;魏育英;郭吉楠;黄东龙;田素萍;杨江根;张轶庠

    目的 探讨WASP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1(WAVE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兔尿源性脓毒血症肺组织中表达上调中的关系.方法 30只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组(US组).采用肾盂内高压法制备家兔尿源性脓毒血症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于术后12h、24 h、36h检测家兔肺组织WAVE1蛋白表达水平及肺组织中HMGB1含量及HMGB1 mRNA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US组肺组织HMGB1含量、HMGB1mRNA表达活性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S组肺组织中WAVE1 80.00%(12/15))呈强阳性表达,在Sham组肺组织中,WAVE1 86.67%(13/15))呈低表达或不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源性脓毒血症急性肺损伤中WAVE1与HMGB1可能具有相关性.

  • 肾输尿管腔内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余家俊;郭永连;李国灏;朱晨曦;王勇;万志华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腔内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医院收治的肾输尿管腔内微创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中临床表现、术后实验室化验结果,对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例患者中轻微脓毒血症患者42例、严重脓毒血症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58例患者痊愈出院,均无明显后遗症,另外4例患者因自身原因,救治无效后死亡,治愈率为93.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女性、患有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手术时间>1h及尿源性脓毒血症并发感染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女性、术前尿培养结果阳性、手术时间>1 h是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女性、术前尿培养结果阳性、手术时间>1 h是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邱来春;王金霞;王先技;王洋;汪超军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6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 、性别 、糖尿病 、结石大小 、术中冲洗液用量 、手术时间 、泌尿系感染 、肾积水程度 、术前抗菌药物应用 、尿常规结果 、尿培养结果等资料.结果 60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36例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为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 、女性 、合并糖尿病 、术中冲洗液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是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年龄 、性别 、糖尿病 、术中冲洗液用量 、尿常规阳性有关,因此应当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术后严密监测 、加强治疗,防止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进展.

  • 尿源性感染导致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TREM-1的检测评价

    作者:陈化磊;卓小岸;肖劲逐;车宪平;古军;胡鑫明;徐磊

    目的 探讨血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4例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医院行腔镜手术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入院24 h后、术后1 h、术后1、3、7 d检测s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同时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各项指标的差值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评分,记录两组患者30 d内存活情况.结果 入院24 h后、术后1 h、术后1、3、7 d研究组sTREM-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PCT、CRP和IL-6相比,sTREM-1诊断尿脓毒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TREM-1(r=0.859,P<0.01)、PCT(r=0.732,P<0.01)、CRP(r=0.502,P=0.025)和IL-6(r=0.431,P=0.032)与APACHEⅡ均存在明显正相关性;114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31例,病死率为27.19%;死亡组sTREM-1、PCT、CRP和IL-6峰值浓度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sTREM-1浓度与尿源性脓毒血症死亡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TREM-1峰值浓度(r=-0.651,P<0.01)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sTREM-1在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指导意义.

  • 感染可能性评分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筛查预测效果分析

    作者:赵明;何锦华;金珊;李月明;易虎

    目的 研究分析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对于行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筛查预测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输尿管软镜术治疗的196例患者,以炎症反应作为诊断标准,遵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108例与试验组88例,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并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以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对IPS评分在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筛查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中88例患者共培养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2株占80.39%、革兰阳性菌20株占19.61%,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PCT、CRP以及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I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患者CRP及WBC水平均有所升高,应用IPS评分可有效鉴别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对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在临床预测筛查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作者:

    关键词:
  • 临床药师对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张建伟;朱朝霞;宋明辉;张荣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实践.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术后感染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而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结合文献资料和自身专业知识,建议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尿培养、血培养结果均转为阴性;通过药学监护,有效避免了凝血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到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制订合理、有效的药学监护方案,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团队中的作用,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 上尿路结石腔内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体会

    作者:关礼贤;崔学江;徐勋;张湛英

    目的 探讨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既往行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NL)术后并发脓毒血症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尿源性脓毒血症病程进展快,症状重,经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均获得痊愈.结论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前控制尿路感染、术中低压灌注,术后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非常重要.

  • 连续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深泉;黎鉴飞;陈以明;吴保忠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中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基础上结合连续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肾功能及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经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在48 h后基本趋于稳定,感染检测指标与SCr均有下降,治疗72 h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为11d,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尿源性脓毒血症重在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术前应规范抗感染治疗,术中密切观察,出现血压下降、寒战或创面异常出血等应立即终止手术,及时采取液体复苏并应用连续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流,可降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炎性介质水平,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 微造瘘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原因与护理对策

    本文通过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得出结论:针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高危因素,护理人员应掌握疾病的特点与规律,早期发现并判断休克指征,积极纠正休克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伍宏亮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399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尿培养阳性率、糖尿病、息肉有无、结石大小和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术后23例(5.76%)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男性9例,女性14例(11例处于围绝经期),年龄39~78岁,平均(50.8±16.5)岁;手术时间47~ 197 min,平均(62.8±23.5)min;术前尿培养阳性16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11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均未输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0岁)、女性、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60min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有关(均P<0.05),而结石大小、息肉有无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无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长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相关(均P<0.05).结论 女性、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长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生物标志物对尿源性脓毒血症临床预警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澄村;程帆;宁金卓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近年来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但是仍未有金标准.在日常工作中临床医师对于如何判断和救治尿源性脓毒血症往往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功能.内毒素、降钙素原、可溶性CD14亚型等生物标志物是现今研究较多的标志物,其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起到了很好的预测作用,这些生物标志物对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预警和预后发挥着重要的价值.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