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IK细胞治疗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初步研究

    作者:樊素珍;姚丽;赵晓丽

    目的:分析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妇科肿瘤患者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27例化疗后接受CIK细胞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培养后的CIK细胞回输给患者,观察比较生存期,26例单纯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CIK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且不良反应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K细胞治疗可以明显延长妇科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牛膝多糖刺激的DC联合CIK细胞对SW480的杀伤作用研究

    作者:周智东;夏大静

    从中药材牛膝中提取牛膝多糖(ABPS),用ABPS和/或SW480肿瘤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CIK)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进行杀伤试验,研究ABPS刺激的DC联合CIK细胞的抗肿瘤效果.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成DC和CIK细胞.①把DC分成4个组合:单纯DC组作为对照组,ABPS刺激DC实验组(ABPS刺激的质量浓度为50 mg·L-1),SW480肿瘤抗原刺激DC实验组,ABPS(50 mg·L-1)和SW480肿瘤抗原联合刺激DC实验组,流式检测比较各组DC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6,CD11c,CD40,HLA-DR的阳性率的差异(每组均为6例样本).②以上述4个组合的DC与CIK细胞以1∶5比例混合共同作为效应细胞;以SW480肿瘤细胞株为靶细胞,设置效靶比分别为30∶1,20∶1及10∶1,进行细胞杀伤活性试验,用CCK-8试剂盒检测、比较各组细胞杀伤活性的差异.③ELISA检测并比较上述细胞杀伤活性试验中效靶比为30∶1的实验组各反应孔(3个复孔)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2,IL-12p70,IL-17及TNF-α的分泌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①ABPS和SW480肿瘤抗原联合刺激的DC表面CD80,CD11c,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的DC(P<0.05);CD86,CD40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DC实验组(P<0.05),与其他实验组无显著差异.②在效靶比分别为30∶1,20∶1及10∶1细胞杀伤活性试验中,ABPS刺激的DC+ CIK细胞组、SW480肿瘤抗原刺激的DC+ CIK细胞组对SW480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DC+ CIK细胞组(P<0.05);ABPS+ SW480肿瘤抗原+DC+ CIK实验组对SW480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③效靶比为30∶1的细胞杀伤活性试验中,ABPS+ SW480抗原+DC+ CIK细胞组上清液中IL-12p70,TNF-α的分泌水平高于其他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17的分泌水平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ABPS刺激的DC+ CIK细胞对SW480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ABPS和SW480肿瘤抗原共同刺激DC能协同CIK提高对SW480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

  • CIK细胞免疫治疗对肿瘤患者血清LDH、ADA水平的影响

    作者:童春玲;金小玲;钱留军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治疗对肿瘤患者血清腺苷脱氢酶(ADA)、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入我院诊疗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行CIK细胞免疫治疗(观察组),另外70例未行此类治疗(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LDH、ADA水平,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DH、ADA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DH、ADA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血清腺苷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在临床工作中要考虑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患者血清LDH、ADA的影响。

  • 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CIK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宏良;黄泳立;杨耀林;田华琴

    目的:探讨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肺癌患者30例,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常规加入CIK细胞时,实验组加入肺积方扶正组份含药血清,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小鼠血清.检测并比较两组CIK细胞免疫表型、CI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①在细胞培养的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中CD3+、CD56+细胞百分比比较有差异,P<0.05.②效靶比为5: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13.42±3.74)%和(12.78±3.75)%,P>0.05;效靶比为10: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24.42±4.67)%和(21.89±5.32)%,P<0.01;效靶比为20: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54.65±8.15)%和(50.06±9.12)%,P<0.05.结论:肺积方拆方之扶正组份天冬、薏苡仁、北沙参有助于提高CIK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可能在提高免疫力中起重要作用.

  • 自体及健康人CIK细胞治疗临床恶性肿瘤的比较

    作者:李壮;董晨辉;徐祥;何静;黄宏;郭韡;邢伟;王爱民

    目的 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cells)体外抗瘤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n=12)和健康人(n=1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IFN-γγ、CD3 Ab、IL-1和IL-2体外诱导获得CIK,锥虫蓝染色检测体外增殖,CCK-8检测抑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PCR分析CIK在患者外周血的代谢,后比较近期疗效.结果 健康人CIK较患者CIK体外增殖快、CD3+ CD56+比例高且抑瘤效应强(P<0.01),能在患者外周血中存在5~8周并有效改善其免疫机能,两者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健康人CIK治疗恶性肿瘤高效可行,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进展期胃癌术后CIK细胞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要跟东;霍红旗;李鹏;刘爱民;王海东;张灿

    目的 评价CIK细胞联合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分为CIK细胞与化疗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观察血培养和输注过程患者的临床情况以评价CIK细胞输注的安全性,流式细胞分析检测体内T细胞亚群,比较临床近期疗效,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结果 自体CIK细胞治疗过程中个别病例主要出现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未见明显毒不良反应;CIK细胞输注后CIM+/CD8+比值增高,NK表达比率增高(P<0.05);近期临床疗效,CIK与化疗联合治疗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41.03%vs 18.92%,61.54% vs 56.76%),(P<0.05);单纯化疗组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期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单纯化疗组术后总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联合治疗组为39个月.结论 CIK细胞与化疗联合治疗是进展期胃癌术后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近期疗效明显,并且可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崔玉忠;王洪敏;王盛

    目的 观察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本院肿瘤科就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6).胸腔积液引流净后,治疗组胸腔灌注CIK细胞联合IL-2,连续3d;对照组灌注IL-2联合顺铂,隔日1次,连续3次.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50%(21/24),完全缓解率54.17%(13/24);对照组有效率57.69%(15/26),完全缓解率42.31%(11/26).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均增加(均P<0.05).不良反应比较显示,治疗组发热的发生率较高,而对照组胸痛、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高(均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均增加(均P<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IL-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

  •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时靖;马甜甜;刘华胜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方法在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传统治疗基础上有了更多的进展,主要集中于细胞免疫治疗的方面,其中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的免疫治疗对肿瘤患者的疗效肯定,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好的抗肿瘤特性及重建与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的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以化疗为主、恶性度相对较高的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方面,DC-CIK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呢?本综述检索2012至2018年的中英文文献并进一步聚焦于18篇关于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型文献,深入系统分析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特点和应用,发现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如果进一步规范流程、统一方案,其疗效会更加明显.为此,本文就DC和CIK细胞生物学特征、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POEMS综合征治疗研究新进展

    作者:樊文静;吴涛;白海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浆细胞异常增多的多系统受累的副瘤综合征,治疗大多为大剂量化疗后干细胞移植.近几年,为了提高POEMS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出现了更多的试验治疗方案,如免疫调节剂、烷化剂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等.来那度胺对于难治复发的POEMS综合征以及内分泌病变明显的患者效果明显,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POEMS综合征的方案.本文分别阐述免疫调节剂、烷化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干细胞移植、蛋白酶体抑制剂以及单克隆抗体对于POEMS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就POEMS综合征治疗的新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含胸腺肽增强免疫的自体CIK细胞输注联合小剂量IL-2方案治疗老年人B-CLL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蔡力力;杨洋;杨波;朱宏丽;卢学春;张文英;于睿莉;迟小华;王瑶;代汉仁;韩为东;范辉;李素霞;刘洋;冉海红;林洁;脱帅;脱朝伟;张峰;曹军平;姚善谦

    本研究评价含胸腺肽增强免疫的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输注联合小剂量IL-2方案治疗老年人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CLL)的安全性及疗效.以胸腺肽α1作为增强免疫方案,用法为1.6 mg/d,皮下注射,14 d为1个周期.采集5例B-CLL老年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每周采集1次,分别在应用胸腺肽α1前和应用1个周期后各采集3次,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及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观察对比应用胸腺肽α1前后CIK细胞在扩增数量、效应细胞扩增倍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体外杀瘤活性的变化.5例患者在接受胸腺肽α1治疗后开始进行自体CIK细胞联合小剂量IL-2方案免疫治疗,具体为:胸腺肽α1 1.6 mg/d,皮下注射,隔日1次;每次回输CIK细胞数为(4 -6)×109个,回输后应用IL-2 1 mU/d,皮下注射,第1 - 10天.28 d为1个疗程,动态观察CIK细胞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肿瘤相关生物学指标、疾病缓解情况及感染频次、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胸腺肽α1增强免疫治疗后体外诱导CIK细胞在扩增数量、效应细胞扩增倍数、比例及体外杀瘤活性4个方面均明显高于胸腺肽α1治疗前(P<0.05).5例患者共接受46个疗程的CIK细胞联合IL-2治疗,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5例患者一般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CD3+、CD3+ CD8+、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感染频次减少,程度减轻(P<0.05);3例由部分缓解(PR)达到完全缓解,1例由疾病稳定(SD)达到PR,1例由疾病进展达到SD.结论:含胸腺肽增强免疫的自体CIK细胞联合小剂量IL-2方案治疗老年人B-CLL安全有效.

  • 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例高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常城;杨波;张琳;朱宏丽;卢学春;郭搏;蔡力力;韩为东;王瑶

    本研究旨在观察低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科于2006-2012年收治2例80岁以上老年AML患者(M4型和M6型),均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这2例患者先后采取单用自体CIK细胞输注、地西他滨或(和)自体CIK细胞方案治疗,系统观察了2例CIK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相关指标(血液学反应、输血频率、白血病相关基因表达、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用自体CIK细胞输注和单用地西他滨治疗相比,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方案可减轻骨髓抑制程度,降低输血频率及输血量,延长部分缓解持续时间,同时表达的白血病相关基因减少,生存期显著延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老年AML患者安全有效.

  • PHA诱导的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谋珍;白俊;李峰松;刘雅莉;李敏敏;李燕鸿;张连生

    本研究探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效应细胞含量和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影响并分析其差异.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甲、乙两组,其中甲组用传统培养方法从PBMNC制备的传统CIK细胞,乙组采用PHA诱导单个核细胞制备获得的新型CIK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每3d统计各组细胞培养体系中细胞活率和细胞绝对值,并在培养至第15天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免疫表型,统计CD3+ CD56+、CD3+ CD8+和CD3+ CD4+细胞占各培养体系总细胞数的比例;同时用CCK-8试剂盒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采用PHA诱导制备新型CIK细胞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更能促进细胞增殖(P<0.05),且细胞活率都保持在90%以上.两组CD3+ CD8+、CD3+ CD56+细胞比例都显著升高.与传统方法比,新方法的CD3+ CD8+细胞升高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CD3+ CD56+细胞提升比例不存在差异,同时CD3+ CD4+下降的比例也不存在差异.效靶比为5:1、10:1、20:1、40:1时,PHA诱导制备的新型CIK细胞比传统方法制备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更强(P<0.05),且随着效靶比的升高两种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力的差异明显性也增加.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PHA可明显提高CIK细胞的增殖能力,调高CD3+ CD8+细胞的比例,增强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这为白血病及其他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一种新来源的CIK细胞和可靠依据.

  • 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洋;杨波;蔡力力;冉海红;于睿莉;迟小华;朱宏丽;李素霞;刘洋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感染发生、血红蛋白和输血依赖以及对自然病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例患者共接受46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治疗,回输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CD3+、CD3+ CD8+、CD3+ CD56+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 <0.05);CIK细胞治疗可以有效减少AML患者的感染发生(P<0.05),缩短高热持续时间(P<0.05);在疾病稳定期,CIK细胞输注可以减少患者红细胞的输注量(P<0.05),稳定血红蛋白水平;CIK细胞输注虽不能改变病程的转归,但在患者疾病进展期以及终末期,采用化疗联合CIK治疗可使患者病情一度平稳,延长生存时间.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对本组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

  • DC-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体外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作者:魏绪仓;翟欣辉;韩秀蕊;杨娣娣;赵文理

    本研究探讨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表明: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 CD8+、CD3+ CD56+ 细胞比率较相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天,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水平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水平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增加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抗白血病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抗白血病免疫治疗手段.

  • 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特异性体外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作用

    作者:主鸿鹄;徐开林;潘秀英;刘军权;陈复兴;黄一虹

    为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冻融抗原(CL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对特异性抗白血病的作用,将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CLA致敏,再与CML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CML细胞,K562细胞和Raiji细胞的杀伤活性(CIK+CLA-DC组),与未致敏的DC+CIK(CIK+DC组),CIK组及CIK+CLA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效靶比为25:1时细胞杀伤活性强,在该效靶比下,4组细胞对自身CML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68.8±14.2)%,(52.5±9.4)%,(20.7±7.5)%和(24.2±8.7)%.CIK+CLA-DC组杀伤活性强,与其余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IK+DC组比CIK组杀伤活性强(P<0.01);CIK组与CIK+CL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IK+CLA-DC组在效靶比为25:1时对自身CML细胞,K56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68.8±14.2)%,(14.6±6.2)%和(12.7±10.2)%,与K562细胞和Raji细胞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IK对CML患者自身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活性;CIK与CML-DC共培养组对自身CML细胞杀伤活性比CIK组强;CIK与CLA抗原致敏CML-DC共培养组具有强的杀伤活性.CLA抗原致敏DC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 PHA对CIK细胞增殖和细胞毒作用影响的研究

    作者:秦福丽;张绍林;孙慧;席雨人

    为了探讨植物血凝素(PHA)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含自体血浆的培养液培养CIK细胞和PHA先刺激24小时的PHA-CIK细胞.用51Cr释放法检测两种细胞对K562细胞、食管癌细胞和初治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幼稚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较强,且PHA-CIK细胞强于CIK细胞(P<0.05).两种细胞对不同靶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能力.在效靶比为20:1、10:1时,PHA-CIK细胞对K562细胞和初治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幼稚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CIK细胞(P<0.05).结论:PHA增加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可作为生物治疗应用于临床.

  • 抗体介导的高效CIK(AMHE-CIK)细胞体外诱导的数种优化方案的比较研究

    作者:殷雪;徐鑫;赵瑶;王占聚;王海英;胡振波

    目的:比较几种体外诱导和扩增抗体介导的高效CIK (AMHE-CIK)细胞的方案,寻找短期内获取大量具有肿瘤杀伤效应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用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经CD3抗体激活后,分别添加不同的细胞因子(IL-2,IL-4,G-CSF,GM-CSF,IFN-γ,TNF-α)于体外培养14 d,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依据流式细胞术所测得的各组细胞的表型结果,分别筛选出诱导DC的协同刺激因子和诱导CIK细胞的协同刺激因子;再依据添加不同细胞因子将细胞分成对照组、IL-2组、1组(试剂A:IL-2、IL-4、GM-CSF;试剂B:IL-2、G-CSF、IFN-γ和TNF-α)和2组(试剂A:IL-2、IL-4、GM-CSF;试剂B:IL-2、G-CSF、IFN-γ、TNF-α和IL-4),体外培养7d,记录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为CD3+CD56+和CD3+ CD8+细胞比例.结果:经过7d体外诱导培养,对照组和另3组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1.57±0.01、4.17±0.16、5±0.47和7.17±0.2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各组CD3+ CD8+双阳性细胞分别为13.96±0.23%、26.33±0.55%、36.83±0.34%和35.88±0.16%,后3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组和2组均明显高于IL-2组(P<0.05).各组CD3+ CD56+双阳性细胞分别为11.03±0.28%、29.31±0.60%、39.96±0.38%、和29.33±0.54%,后3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组明显高于IL-2和2组(P<0.05).结论:本研究优化得到的1组细胞培养方案可显著诱导抗体介导的高效CIK细胞数量的增殖和有效杀瘤细胞(CD3+CD56+和CD3+CD8+)的增殖.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可诱导bcr-abl阳性的K562细胞凋亡

    作者:岑溪南;朱平;石永进;任雅丽;马明信;虞积仁

    表达bcr-abl的K562细胞能抵抗不同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为了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能否诱导表达bcr-abl的K562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术DNA亚G1期分析法比较了CIK和化疗药物(喜树碱和VP-16)诱导K562及CEM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RT-PCR检测显示K562细胞表达bcr-abl融合基因mRNA,单独K562细胞对照组、K562/喜树碱组及K562/VP-16组均未见亚G1期峰,K562/CIK组亚G1期峰值为38.1%;单独CEM细胞对照组未见亚G1期峰,CEM/喜树碱组亚G1期峰值为23.5%,CEM/VP-16组亚G1期峰值为32.3%,CEM/CIK组亚G1期峰值为45.4%.结论:喜树碱和VP-16不能诱导表达bcr-abI的K562细胞凋亡,而CIK细胞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提示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可能在CML病人异基因骨髓移植及移植后淋巴细胞输注中起重要作用.

  • 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洋;包尔宁;杨波;卢学春;朱宏丽;韩为东;王瑶;代汉仁;姚善谦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集6例老年M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刺激因子培养,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天为1个疗程.观察CIK细胞回输后患者体内效应细胞的比例变化、不良反应以及对感染的发生、血红蛋白水平和对输血依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IK细胞治疗后CD3+、CD3+ CD8+、CD3+ 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有效地减少了MDS患者感染的发生,缩短了高热时间.在疾病稳定期,CIK细胞输注可减少红细胞的输注量,稳定血红蛋白水平,但不能改变MDS向高危亚型转化的自然病程.结论: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老年人MDS安全有效.

  • Immune Cell SR对冻存PBMNC诱导培养CIK的效果研究

    作者:马冬磊;林科佳;陈晨;魏宗科;魏志璋;罗晓玲;王宇环

    目的:探讨Immune Cell SR(血清替代物)在冻存复苏后PBMNC诱导CIK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效果,为免疫细胞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个新的策略.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短期冻存后复苏并诱导培养CIK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亚群,并用Calcein-AM/PI双染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冻存后PBMNC中在对照组未能正常扩增,与新鲜组相比,2% SR组细胞扩增倍数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5% SR组、10% AP组与新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存前后CD3+、CD3+ CD8+、CD3+ CD56+细胞亚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培养后,各组间CD3+、CD3+ CD4+、CD3+ CD8+、CD3+CD56+、CD3-CD56+亚群及体外杀伤活性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5% SR替代自体血浆可以很好地诱导冻存的PBMNC培养CIK细胞,且无外源性蛋白,安全可靠,为免疫细胞冻存技术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条件.

534 条记录 1/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