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MRI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结果分析

    作者:梁铁茹;孟庆斌

    目的 分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别应用MRI与CT进行诊断的结果.方法 从2011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治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CT诊断,研究组行MRI诊断,分析两组患者应用MRI与CT检查的诊断情况,包括诊断符合率以及误诊率.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误诊率为40.74%,明显高于研究组的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2例患者被误诊为功能性囊肿或囊腺瘤,研究组中3例被误诊为双侧附件炎症.结论 临床上针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应用MRI与CT技术均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相较于CT,MRI诊断的符合率更高,误诊率更低.

  • 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468例分析

    作者:王娟;叶健;何科峰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正常子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内异症病灶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盆腔粘膜等处,故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丽琴

    目的:分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138例,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术后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与患者年龄、术前不孕年限、不孕类型、r-AFS分期、术前AMH水平、GnRH-a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应更加重视术后GnRH-a治疗的研究,并分析不同药物使用周期对于不同分期患者妊娠状况产生的影响。

  • 腹腔镜及心理干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

    作者:郭冬梅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心理干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 对仁济医院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而接受腹腔镜治疗的123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随访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率.结果 完成102例随访,随访率为82.9%(102/123例),术后总妊娠率为49.0%(49/100例,其中2例因避孕未计算).术后干预组的妊娠率为66.7%(34/5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15/49例,P<0.01);术后24周内的妊娠率为87.8%(43/49例),显著高于术后25周~1年的12.2%(6/49例,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术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及生育保健指导,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妊娠率.

  • 活血消异方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复发的病例研究

    作者:王娜娜;赵瑞华;夏文艳

    目的:研究活血消异方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6例,给予活血消异方并于术后第1个月经周期第1-5天进行第1次访视,治疗期间每个月经周期访视1次至术后12月.术后3、6、9、12个月分别评价复发情况、妊娠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纳入66例患者中,脱落6例,共60例纳入统计;术后6个月内可能是保守术后复发的高发期,以25-29岁复发数多;活血消异方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保守术后12个月内总复发率13.3%(8/60);单纯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术后12个月内总复发率12.0%(6/50),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浸润型的术后12个月内总复发率11.1%(1/9),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盆腔腹膜型的复发率高,术后12个月内总复发率100%(1/1);r-AFS分期中Ⅲ、Ⅳ期患者的复发率较高,术后12个月内总复发率17.8%(8/45);60例病例中,有生育要求的患者26例,术后12个月内总妊娠率为61.5%(16/26);本方对病患术后3个月血清CA125水平有一定下调作用;仅有1例患者出现服药后不适,与患者药物性肝炎病史有关.结论:活血消异方对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保守术后复发有效且安全,以单纯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佳.

  • 异位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附65例临床病例小结

    作者:黄虹;吴献群;梅乾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证,近年其发病有上升趋势.我科应用自制药异位胶囊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现做如下资料小结.

  • 活血化瘀法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

    作者:汤景霞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可调理患者的全身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实施.

  • 散结镇痛胶囊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占华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常合并痛经和不孕.腹腔镜常用于诊断和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2002年8月-2005年8月,笔者对本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盆腔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采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轻,现报告如下.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疗效观察

    作者:张文静;王风兰;周晓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保守性手术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40例,12.5 mg/d;孕三烯酮组40例,2.5 mg,一周2次,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20例,不用药物巩固治疗,定期随访.结果 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85.0%、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复发率(7.5%、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 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 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对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作者:庄素莲;牛志宏;冯云

    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 adenomyosis )。子宫腺肌病好发于育龄妇女,通过MR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人群发病率为8%~27%[1];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合并有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为79%[2];在不孕中心就诊患者中的发病率为54%[3]。子宫腺肌病引起不孕发病率较高,引起不孕机制不清,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涉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肌层蠕动异常,盆腔及局部微环境的改变等。目前子宫腺肌病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相关的机制有血管形成、免疫异常、凋亡异常及激素代谢紊乱等,本文就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对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作一综述。

  • 腹腔镜下子宫峡部断端会师吻合一例

    作者:翟敬芳;徐梅;高建武;张蓓;李妍雨

    患者女,23岁,未婚,因“月经未来潮,规律性下腹痛7年,加重1年”于2013-4-18入院。本病例特点:患者月经未来潮,近7年来患者开始出现间断性下腹痛,约1~2个月发作一次,伴腰酸,行彩超检查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近1年来腹痛频繁,约15~30 d发作一次,疼痛呈持续性下腹胀痛,能自行缓解,偶有服用芬必得来缓解,3d前患者再次出现腹痛,呈持续性胀痛,门诊拟“生殖道畸形?”收住。追问病史,患者5岁时有骨盆外伤及会阴撕裂伤手术史。体格检查:T 37℃,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 mm Hg,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步入病房,查体配合。全身皮肤黏膜无黄疸、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无压痛。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活动自如。妇科检查:外阴:大小阴唇发育正常,处女膜完整,尿道开口于阴道上壁近出口处黏膜,尿道开口于阴道口内?处女膜是否完整?于阴道上壁出口处隐约可见黏膜凹陷瘢痕,肛腹诊:宫体前位,如孕2+月大小,活动欠佳,压痛明显,双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于子宫后方可扪及直径约8 cm大小边界尚清包块,活动差,轻压痛。辅助检查:我院彩超检查示:双侧输卵管积液,宫腔积液声像;子宫后方包裹性积液,大小约83 mm×48 mm。CA12599.17 U/ml。我院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膀胱顶部受压,骨盆倾斜。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入院诊断:(1)子宫峡部断裂?(2)经血潴留?(3)卵巢巧克力囊肿?(4)生殖器发育畸形?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3-4-22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陈旧性子宫颈峡部横断裂伤会师+双侧输卵管造口及通液+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术中探查见子宫如孕2+月大小,质地不均,表面见多处紫蓝色结节,子宫表面见弥漫泡状及膜状渗出,膀胱子宫陷凹处腹膜似有疤痕,陷凹变浅,双侧输卵管积液扭曲呈腊肠状,粗直径3 cm,与同侧卵巢粘连于子宫后壁及直肠前壁,分离粘连,暴露双侧输卵管伞部,予双侧输卵管伞部造口,术前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阴道窥开见宫颈稍小,发育尚正常,探针前位方向探入,仅探及3.0 cm处即感到阻力较大,在腔镜监护下于探针顶端薄处切开,分离探针周围组织见宫颈肌层组织,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充分游离子宫体下段,见下段组织,切除一薄层宫体下部断端盲端达黏膜层,见到陈旧性经血流出,在腔镜下下压宫体,再次探针加压向盆腔方向探入并突破上段宫颈残端,用扩宫棒依次扩张宫颈达7号,改用16号气囊导尿管子宫颈探入,在腔镜下将导尿管自子宫体下部断端插入宫腔,气囊充气,自导尿管向宫腔注入加有美蓝的生理盐水,见双侧输卵管伞部先有积血排出,后有美蓝液体溢出。间断缝合宫颈及宫体下部,连续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电灼宫体部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术毕宫腔置导尿管一根,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予以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切口拆线愈合佳,术后1周拔除宫腔内尿管出院,出院诊断:陈旧性子宫峡部横断伤,经血潴留,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双侧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粘连。术后予人工周期(补佳乐+黄体酮胶囊)2个月,月经来潮,术后1个月月经来潮后予输卵管通液示:通畅。现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无腹痛,月经规律,复查彩超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后腹腔异位妊娠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邢晨芳;胡守容;农丽录;刘延花

    患者女性,36岁。因胚胎移植术后50 d,腹痛2 h,于2013年6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 d,经期7 d,孕3产0,自然流产2次。2010年10月因输卵管粘连行腹腔镜、双侧输卵管造口术。2012年4月,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炎性疾病行宫腔镜检查术+诊断性刮宫术+双侧输卵管造口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末次月经为2013年3月30日。2013年4月17日在外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术移植3枚新鲜胚胎。移植术程顺利,术后无异常。移植术后第17天,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呈阳性。实验室检查:术后第32、35、41、49天患者血清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测值持续下降,分别为10860.3 IU/L、17217.9 IU/L、16360.0 IU/L和6000.0 IU/L。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张静

    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过程中需要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患者临床恢复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内容以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用药的研究

    作者:朱英杰;马庆芬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近几年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尤其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主要表现为盆腔痛、月经失调、不孕等,现大多应用腹腔镜来治疗,腹腔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易复发,现术后辅助用药较多,本文综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常用药的作用机制。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输尿管走形异常3例

    作者:李墨林;赵丽嫣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患,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输尿管EM少见,其发病率仅占EM患者的1%左右,但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日益开展,输尿管的损伤有增多趋势[1],并且主要发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盆腔粘连的患者进行子宫手术过程中[2].本文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EM患者在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发现EM导致的输尿管走形异常的3例进行分析,目的是加深对输尿管EM的认识,提高输尿管EM的诊断治疗水平.分析如下.

  • 残角子宫腺肌病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同侧肾缺如1例

    作者:任保辉;申志茜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9岁,因"痛经15年,发现子宫发育异常4年"于2006年6月24日入院.患者14岁月经初潮后即伴有痛经,以右下腹为重,并呈渐进性加重.月经周期不规律7/30~45 d,月经量中等,未诊治.

  • 腹腔镜手术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甘霏霏;张敏旗;叶丽霞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按照试管助孕前是否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A(未行腹腔镜手术)及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各48例;另选同期48例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为对照组B.三组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助孕.比较三组患者受孕情况、试管与妊娠情况、促性腺激素(GN)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受孕率、自然流产率分别为50.00%、20.83%,对照组A分别为41.67%、25.00%,对照组B分别为52.08%、14.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获卵率、卵子成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但低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1、22.457、7.005、7.664,P<0.05).三组患者GN使用总量、GN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可能需要先实施腹腔镜手术,但手术治疗患者会对机体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GN的使用量增加,手术是否提高助孕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该类患者需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助孕时期与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孕年限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合理选择,进一步提高妊娠率,减少流产率.

  • 子宫腺肌病的诊治进展

    作者:祝云平

    正常情况下子宫肌层内可有少许子宫内膜组织,当内膜侵入肌层达一个高倍视野以上时即为子宫腺肌病.本病多发于30~50岁经产妇,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15%~45%患者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内异症的疗效研究

    作者:吕莎;许晓晓

    目的 探讨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不同方式的联合应用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疗效.方法 137例中、重度内异症患者,随机分为甲组(53例)、乙组(47例)和丙组(37例).甲组患者术前术后各使用醋酸亮丙瑞林3个月;乙组患者直接行腹腔镜手术,根据术中情况术后使用醋酸亮丙瑞林3~6个月;丙组患者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三组术中情况及疗效.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乙组和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和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三组患者失访7例,随访率为94.89%.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95.74%,均高于丙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甲组与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用药期间潮热、盗汗和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甲组复发率均低于乙组和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使用GnRH-a有利于手术的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使用GnRH-a能有效抑制内异症复发.

  • 复发性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再次手术治疗47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秀青;刘丽俊;王婧瑶;李桂荣;高丹丽

    目的 探讨复发性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RPEM)再次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5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RPEM患者47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并与首次手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组痛性结节28例,首次手术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36,P =0.004);再次手术组行腹腔镜手术25例,首次手术组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9,P=0.007);再次手术组手术时间(106.4±41.0)min、术中出血量(143.2±118.3)ml,首次手术组分别为(78.4±26.4)min、(70.6±68.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95、3.660,P均<0.01).结论 RPEM粘连广泛而且致密,再次手术应小心分离粘连,注意周围解剖关系,且尽量恢复盆腔器官正常解剖及生理状态,减少术后粘连.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是提高疗效及预防复发和再次手术的关键.

8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