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王绵之运用对药特色探要

    作者:邱祖萍;曹杰

    王绵之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善治疑难杂症,尤以方剂学研究称道杏林.他学验俱丰,临证既重规矩准绳,又不落旧套.立法遣药重视疏导气机升降出入,主张顺应肺脾肾三焦之相互生理关系而调治.处方独具匠心,且以擅长运用对药而为人称道.20世纪80年代,笔者有幸亲聆教诲,对先生临床遣用对药之规律有所领悟.今摭拾一二,以飨同道.

  • 施今墨对药应用平性药配伍的规律探讨

    作者:孙冰;邓家刚

    通过对名老中医施今墨先生常用371对对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施今墨先生用药的两个非常显著特点:一是十分注重寒热、升降、气血、收散等药相反相成、双向调节的关系;二是喜用善用平性药,有39.89%的对药应用了平性药,有些类型甚至高达66.67%.重点从平性药对药分布情况.平性药与寒凉药、温热药配伍情况,寒热平"三性"之间配伍规律三个方面分析探讨施今墨先生有关平性药的配伍用药规律.

  • 茯苓对药配伍应用

    作者:杨金萍;宋春霞

    茯苓甘淡性平,补而不腻,利而不峻,与他药配伍成对,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配补药益健脾之效;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配寒药则寒,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除形成药对外,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方是简单的复方,能体现方剂配伍中的阴阳、君臣、补泻等对药关系,且方只二味,药简力捷.茯苓的对药配伍研究,对于中药配伍、方剂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门成福运用对药治疗肾虚血瘀证复发性流产的经验

    作者:白慧敏;门波

    目的:总结门成福教授辨证使用对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进行总结.结果:门老认为滑胎的病机在于肾气亏虚,肾虚则封藏失职,系胎无力;久病瘀血阻滞胞脉,新血不生,气血失和,胎元失养.肾虚血瘀为病机,补肾活血是治疗的大法.临证擅用菟丝子配续断、当归配丹参、桑寄生配阿胶、熟地黄配山药、白芍配川芎、巴戟天配淫羊藿、木香配砂仁等对药,疗效显著.结论:门师运用对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经验可资借鉴.

  • 田玉美教授对药探析

    作者:杨磊

    目的:总结田玉美教授运用对药的经验,分析田老运用对药思路及对药配合应用的原理.方法:通过侍诊过程中田老口述、抄方所见、病案整理、疗效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对田老常用对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田教授常以黄精配合欢皮、杜仲配补骨脂、白术配车前子、香附配旋覆花、川芎配蔓荆子、山茱萸配五味子、白术配泽泻等,或相辅为用,或相反相成,临床疗效显著.结论:田教授对药的应用配伍巧妙,可资后学.

  • 李七一教授治疗心力衰竭临证对药

    作者:赵惠

    李七一教授治疗心力衰竭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对药的应用尤具特色.笔者作为李七一名中医工作室成员,跟随李师门诊抄方,整理病案.现将其治疗心力衰竭的临证对药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 生黄芪配炙黄芪李七一教授认为,心力衰竭虽病位在心,但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早期常表现以心肺气虚为主,进一步发展表现为气阴两虚或心肾阳气亏虚,总以气虚贯穿疾病的始终.心力衰竭的标实多为瘀、水、痰阻塞,为本虚标实.早期心肺气虚,无力行血,导致血瘀;心衰逐渐发展,病及脾肾,脾虚不运,水湿内生,肾虚气化无权,导致水湿内聚;加之血瘀日久,“血不利则为水”,故标实中主要为水湿致病.在治疗中选用生、炙黄芪,其中生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炙黄芪补气升阳,益元气,温三焦.二者配伍,共奏补益元气,利水消肿,标本兼治之功.同时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常出现的自汗盗汗、反复外感也有益气、敛汗、固表等作用.

  • 刘启泉运用对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

    作者:郝旭曼;刘启泉;王志坤;石芳;郭烁;孙建慧

    刘启泉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虽病机复杂,但不外气机阻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阻络、胃阴亏虚,提出“热毒血瘀”是胃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在临床上擅长运用对药治疗.刘启泉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常用对药有:延胡索配川楝子,石菖蒲配郁金,白花蛇舌草配半枝莲,当归配三七粉,生牡蛎配浙贝母,沙参配麦冬.

  • 乔成林运用对药治疗肾病经验

    作者:李星瑶;蔡子墨;叶冰玉;安鹏;张爱军;石兴民;董盛;吴喜利

    乔成林教授根据肾病的临床证候特点及实验室检测指标,临证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辨治理念,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形成了“治水必先温通”“温阳兼祛邪,善后重温补”等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学术思想.乔成林教授常选用金樱子配芡实、女贞子配墨旱莲、黄芪配当归、杜仲配川续断、黑附子配生大黄、白及配茜草、生地黄配栀子、白僵蚕配蝉蜕、地龙配水蛭、蒲公英配连翘等治疗肾脏病,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肾病 对药 乔成林
  • 郑邦本常用对药举隅

    作者:牟方政;郑邦本;余宗洋;魏大荣

    郑邦本老师常用黄芪60 g配伍益母草15~30 g治疗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灵芝30 g配刺五加15 g对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证尤为有效,常用于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的治疗;苏子10 g配地龙10 g降气止咳平喘,常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木香10 g配伍槟榔10 g行气宽肠,治疗腹胀、肛门坠胀疗效显著;益母草15 ~30 g配生山楂30 g活血通经,治疗月经量少、痛经、不孕症等;半枝莲30 g与垂盆草30 g清热利湿退黄,退黄与降酶并举,常用于治疗肝功能异常湿热证;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10 g配伍骨碎补15 g补肾强筋骨,用于骨质疏松、骨折术后愈合不佳、脑萎缩等病;穿山甲5~10g配鹿角片5~10 g治疗乳腺增生、输卵管不通疗效显著;怀牛膝15 g配刘寄奴30 g治疗血瘀阻络引起的关节疼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骨关节损伤疾病.上述对药为郑老师经过长期临床验证,效如桴鼓,具有可重复性,如能在辨证基础上正确运用,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 李培训治疗肿瘤对药举隅

    作者:单盼盼

    李培训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结合肿瘤患者特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用药经验,喜用对药,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如党参和黄芪、黄芪和知母、半枝莲和半边莲、川芎和当归、夏枯草和半夏、杏仁和川贝母.除上述对药外,还应用其他对药,如苦参和女贞子、旋覆花和代赭石、玄参和牡蛎、女贞子和墨旱莲、黄芪和浮小麦、焦三仙和鸡内金、金银花和连翘、牡丹皮和丹参、姜黄和郁金等.需根据临床辨证加减应用.

    关键词: 肿瘤 对药 李培训
  • 沈洪运用对药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作者:史文彬;沈洪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型复杂多样,沈洪教授在运用对药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沈洪教授采用百合与乌药、广郁金与枇杷叶、黄连与苏叶、香附与蒲公英、薏苡仁与白花蛇舌草、黄连与木香等药物配伍来治疗慢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对药 沈洪
  • 应用施氏对药治疗精神疾病心得

    作者:林虹;李翔

    由施今墨先生门生所著<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记载了施今墨数十年临床经验之精华,其中所载的解郁疏肝之理气药对、化瘀行血之活血药对以及安神安眠之宁心药对对于治疗各类精神疾病疗效显著.

  • 常用对药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杨俊;江胜

    对药的合理应用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还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组方水平和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现将部分常用对药的应用简述之.

  • 对药在治疗脘腹痛中的运用

    作者:王捷虹;秋增超

    通过对常用药对黄连配吴茱萸、高良姜配香附、苏梗配佛手、白芍配枳实、白芍配甘草、枳实配槟榔、蒲黄配五灵脂、三棱配莪术、乳香配没药、乌贼骨配浙贝母的方义用药比较、适应症进行探讨,并例举验案以证之,介绍了个人的临床经验,有益于脘腹痛的辨证治疗.

  • 对药柴胡、黄芩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吕沛宛

    柴胡、黄芩相伍,苦辛入里降散,寒辛达表解热,升降出入通三焦,达里出表解结气、散郁热.

  • 吕玉娥副主任医师运用对药、对穴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经验

    作者:孟莉莉;吕玉娥

    吕玉娥副主任医师认为子宫腺肌症痛经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以肾气虚为本,寒凝气滞血瘀为标,临床上本虚标实多见,治疗当以补肾气、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采用对药、对穴结合,标本同治.常用对药为柴胡、白芍,当归、川芎,赤芍、白芍,橘核、荔核.针灸选穴以任脉为主,常用对穴为关元、气海,中极、子宫,合谷、三阴交,气海、天枢.

  • 王自平教授运用对药临证经验举隅

    作者:辛松根

    王自平教授为河南中医学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教学及临床工作,对治疗妇科疑难病症造诣颇深.王师认为,治疗妇科杂症,谨守病机,虚实兼顾,各司其属.“药对”不同于方剂,更具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运用十分广泛;且有的有协同作用,有的有互消其副作用,有的可产生特殊效果,运用临床,有较好疗效.

  • 中药对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作者:马丙祥;马新

    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西医治疗多选用以氟哌啶醇、硫比利为代表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但因副作用较多不宜持久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大优势,可以减少复发率,且毒副作用少。临床运用中有不少固定组合的对药或组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文中对中药对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进行介绍,以探讨对药组合的理论依据,提高中医治疗抽动症的临床疗效。

  • 金庆江常用对药临床经验

    作者:王鑫

    “对药”不同于方剂,更具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运用十分广泛,具有协同作用,可相须为用,也可相使,亦可相杀.金庆江教授临证注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西医病机互参,对药的运用上注重贴合病机,匠心独妙.金庆江教授常用药对有:薄荷、桔梗;蝉蜕、木蝴蝶;苍耳子、辛夷花;蒲公英、金银花;苦丁茶、川芎;延胡索、徐长卿;海螵蛸、瓦楞子;川黄连、煨木香;乌梅、白残花;独活、桑寄生;合欢皮、夜交藤;枸橘李、壁虎;桂枝、浮萍.

  • 孙建芝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药分析

    作者:孙慧君;金先红;金瑾;高洋

    孙建芝教授认为,胸痹之病,本虚标实。本虚为宗气亏虚,标实乃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于血脉。胸痹虽为本虚之证,但绝非单纯的虚证,而总属本虚标实。在治法治则上,孙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博采众长,在胸痹的辨证论治中选用有针对性的对药(包括:丹参,檀香,砂仁;丹参,川芎;黄芪,川芎;蒲黄,五灵脂;人参,五灵脂;瓜蒌,薤白;石菖蒲,远志;党参,麦冬,五味子;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加减治疗,提高了胸痹治疗的临床疗效。

269 条记录 10/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