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放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对患者肾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震

    目的 探究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对患者肾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量及置管时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IL-6、CRP水平均较术前有所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 S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够有效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减轻术后早期肾损害程度.

  • 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应用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作者:郭宇文;朱一辰;张超;张健;田野

    目的 了解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是否能有效应用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脏的缝合操作.方法 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有27例肾脏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抽签分为两组,A组(n=12)在剜除肾脏肿瘤之后,采用普通抗菌涂层薇乔缝合集合系统及肾脏实质创面,B组(n=15)则使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合线(Ⅴ-Loc180)缝合.采用t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对两组患者从一般人口学资料、肿瘤大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12例,平均年龄62.0岁,肾脏肿瘤平均直径2.6 cm.RENAL评分(6.3±0.8)分,热缺血时间28 min,手术时间(137±20.2) min,1例术中中转开放,术中出血量(79.1±48.5) mL.B组患者15例,平均年龄61.3岁,肾脏肿瘤直径3.3 cm,RENAL评分(6.5±0.5)分,热缺血时间(22.8±3.8) min,手术时间(120±15.7) min,2例因肿瘤较大腔镜下缝合困难中转开放.在肾脏热缺血时间方面,B组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Ⅴ-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且能显著缩短术中肾脏热缺血的时间,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腹腔镜下零缺血肾癌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干思舜;王磊;叶剑青;田毅君;曲发军;储传敏;杨炜;崔心刚

    目的 探讨T1期肾癌术前DSA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行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9月13例T1 N0 M0期肾癌术前由同一介入科医师行肿瘤供血动脉DSA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栓塞后1~15 h由同一个泌尿外科医生行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13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2例因术中出血较多行肾动脉主干暂时性阻断,阻断时间分别为8、12.5 min,其余11例均按预期顺利完成手术,无输血.平均手术时间82 min(48~125 min),平均出血量130 ml(40~260 ml).术后病理均为肾透明细胞癌.13例术后平均随访14.5月(12~18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结论 T1期肾癌术前DSA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行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对于孤立肾肿瘤、肾功能不全以及引起肾功能下降的慢性病患者是较好的选择,值得推广.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细胞癌

    作者:刘青林;陈建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在T1a期肾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7年9月我科对119例T1a期肾癌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肾动脉阻断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3例因术中出血、2例因肿瘤位置暴露困难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9~236 min,(112.6±16.2)min;肾缺血时间19~43 min,(28.6±9.2)min.术中出血20~137 ml,(74.7±41.5)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11 d,(4.2±1.2)d.术后继发性出血11例,经止血、卧床后好转;尿漏2例,半卧位、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好转;切口感染2例,通畅引流加强换药后愈合.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8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4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未分类肾细胞癌4例;3例手术切缘阳性.83例随访6~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复发2例,2例切缘阳性者1例术后17个月因车祸死亡,1例术后12个月肾上腺转移,经沟通后采取靶向药物治疗.结论 LPN治疗T1a期肾脏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对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温力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对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炎性反应因子和肾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24h血肌酐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能够显著减轻手术创伤,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因子,从而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减轻对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 运动处方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康复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李琼琼;皮红英

    目的 探讨运动处方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6年2-6月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79例,将其随机分为运动处方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按照泌尿外科围术期常规方法处理;运动处方组引入“运动处方”理念,由康复科医生、泌尿外科医生及护士组成康复小组,制订患者的运动处方,并监督患者执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日和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常规组42例,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53.93±13.12)岁;运动处方组3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50.54±12.7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腹腔镜入路和手术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异(P均>0.05).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运动处方组分别为(30.24±8.20)h和(2.70±1.05)d,常规组为(42.59±7.15)h和(3.74±0.77)d,运动处方组均显著早于常规组(P均<0.05).患者术后第2天腹胀发生率运动处方组为35.14%,常规组为59.52%;术后平均住院日运动处方组为(4.35±1.95)d,常规组为(5.33±1.56)d;术后第3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运动处方组为45.86±5.50,常规组为54.48±6.75,运动处方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运动处方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康复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日,加速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 OPN与LPN治疗肾肿瘤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路璐;李小顺;何丽萍

    目的:比较开放肾部分切除术( OPN)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LPN)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肾肿瘤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8例。观察组患者行LPN,对照组患者行OPN。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对两组患者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31±4) min 比(18±3) min],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90±17) mL比(140±29) mL],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38±22) min 比(176±36) min,(38±9) h 比(62±16) h,(14±3) d比(22±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酐数值分别为(71±9)μmol/L、(72±8)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手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酐数值分别为(90±9)μmol/L、(88±9)μmol/L,均高于治疗前(P <0.01),手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未出现术后大出血、尿瘘等重大并发症,观察组出现腹膜损伤9例,肾周少量血肿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对照组出现腹膜损伤8例,肾周少量血肿9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LPN治疗肾肿瘤临床疗效稳定,与OPN相比,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疗效与OPN相当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肾肿瘤较为理想和安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 腹腔镜下零缺血免缝合钬激光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启飞;车翔宇;姜涛;张志伟;郑伟;陈骁驰;陈峰;吴广圳;汤奇祯;郑磊;李泉林

    评价腹腔镜下零缺血免缝合钬激光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该项技术在缩短术中肾脏缺血时间、减少肾脏组织损伤范围等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零缺血”技术即术中不阻断肾动脉,“免缝合”技术即不用传统的缝线方式缝合肾脏创面止血,而是通过钬激光烧灼创面达到止血目的.根据笔者所在医院初期开展的腹腔镜下零缺血免缝合钬激光肾部分切除术及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情况,“零缺血”技术可大程度减少肾脏热缺血时间,避免肾功损害,“免缝合”技术可有效减少肾脏组织损伤范围,“钬激光”应用于肾部分切除术,一方面可进行术中止血,避免对肾脏创面的缝合,另一方面相比传统的缝线缝合方式,钬激光对肾脏组织的损伤范围更小.将“零缺血”、“免缝合”、“钬激光”三种技术同时用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大程度避免术中肾功损害、减少肾脏组织的损伤范围.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该项技术安全可靠,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减少肾脏组织的损伤范围.

  • 比较三种不同的肾部分切除术对总肾功能和分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良;钱华;李小光;曹岩

    目的 比较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腹腔镜零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三种不同术式对总肾功能和分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一科行手术的肾癌患者共91例.其中,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组(非腹腔镜组)22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组(腹腔镜组)62例和腹腔镜零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组(零阻断组)7例.对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手术部位)、手术指征(肿瘤直径、核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阻断时间、术后拔除肾周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水平(Scr)、尿素水平(BUN)、肾小球滤过率水平(GFR)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间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指征中三组的肿瘤直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非腹腔镜组大;三组的手术时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3),其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三组的手术阻断时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腹腔镜组的手术阻断时间长;三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3),其中非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长;核分级、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拔出肾周引流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手术前后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不同的肾部分切除术在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区别.本研究为临床进行肾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数据.

  • 3D打印联合术中超声在腔镜下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作者:储传敏;刘溪;潘秀武;黄海;干思舜;叶剑青;崔心刚;王林辉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3D打印技术及术中超声精确定位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术中超声定位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15例,术前均采用CT三维影像重建并用Formlab Form1+ 3D打印机进行3D模型打印.所有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5.7±10.5)岁,肿瘤直径(2.8±1.0) cm,腹侧3例、间侧12例,均为单发肿瘤.统计分析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病理和切缘以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5.0±20.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2.8±3.5)rnin,平均术中出血量(87.3±15.8)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6.7±1.0)d.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手术切缘均阴性,13例患者为透明肾细胞癌,2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随访(23.7±11.8)个月,未见持续肾功能恶化,无肿瘤复发.结论 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能明确肿瘤位置及毗邻关系,通过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控制手术风险.利用3D打印肾脏模型宣教能改善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简化术前谈话流程.进一步通过术中超声对肿瘤切除方案进行修正及优化,可减少肾血管和集合系统的损伤,达到保证切缘阴性和肾功能大化保留的临床效果.

  • 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技术在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李鹏;杨庆;肖成武;纪家涛;徐斌;陈俊明;刘冰;叶华茂;王林辉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术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因肾恶性肿瘤入院,并接受同一术者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术(10例)和肾动脉主干阻断术(13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肾功能等临床参数的影响.结果 与肾动脉主干阻断术相比,采用超选择分支阻断术者手术时间延长[(257.60±22.03) min vs (199.08±36.70) min,P<0.05]、术中出血量增多[(220.00±57.01) mLvs (71.54±30.51)mL,P<o.05]、术后切口平均引流量增加[(113.33±24.82) mL vs (68.08±28.88) mL,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大出血、尿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在血管阻断时间相当的条件下[(28.60±8.17) min vs (27.85±6.16) min],超选择分支阻断术对肾功能的损害小于肾动脉主干阻断术,接受分支阻断处理的患者术后早期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后者[(3.14±7.22)%vs (15.26±9.53)%,P<0.05].结论 超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术对肾功能损害低于传统的肾动脉主干阻断术,有利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早期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拓志勇;魏秀丽;夏勇;邵林海;兰海河;汪洋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将入院的8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后腹腔镜组患者予以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开放组患者则予以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红蛋白(Hb)、肌酐(Cr)水平、生存率与远期生存质量.结果 后腹腔镜组患者下床时间、肾窝引流总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开放组;术后Hb水平显著高于开放组,Cr水平显著低于开放组;1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开放组;术后1年躯体领域与角色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组,疲倦、疼痛与失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比较,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恢复效率更高,远期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更优.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活动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的探讨

    作者:蔡金花;王荣;王雪静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绝对卧床的时间及早期活动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分别列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绝对卧床2周,观察组术后绝对卧床7d,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便困难发生率、术后住院日与总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住院日显著缩短,患者术后自我舒适感提高,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提前,总住院费用降低,排便困难发生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可缩短至7d,且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加速患者康复、不增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活动、舒适卧位护理的证据应用

    作者:洪含霞;向爱华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LPN)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舒适卧位的循证护理方案.方法:遵循JBI循证证据应用模式,实施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证据应用、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基于现有的佳证据,制定了4条审查标准,并将证据融入现行的护理常规,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证据应用前后比较,患者回室后即刻血红蛋白与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差值、回室后24 h疼痛评分、回室后72 h引流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了患者术后失眠发生率(P<0.05)、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P<0.01)及肠功能恢复时间(P<0.01).结论:基于循证证据应用的实践护理,规范了护理人员LPN术后护理行为,促进患者恢复,但该质量审查项目仍然需要进行持续质量审查,以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畅

    目的 比较分析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及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9例老年局限性肾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应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近期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对照组热缺血时间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肌酐水平及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效果相当,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 腹腔镜术中超声在中央型肾肿瘤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董德鑫;李汉忠;严维刚;纪志刚;张玉石;张学斌;徐维锋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LUS)在中央型肾肿瘤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LUS协助下行LPN的10例中央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B超、CT和/或MR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肿瘤,肿瘤均位于肾实质内,无明显外凸.男6例,女4例,年龄10~62岁(平均45.4岁),5例位于肾中部,1例位于肾上极,4例位于肾下极,肿瘤直径1.1~3.5 cm,平均直径2.6 cm.结果:腹腔镜术中超声对肿瘤位置、大小、边界和血供进行实时定位,确定肾肿瘤切除的范围,切除后再次复查超声,保证切缘阴性.术后病理回报:肾细胞癌9例,肾素瘤1例,所有切缘均阴性.结论:术中LUS可提供实时影像,协助手术医师准确定位包埋于肾皮质的中央型肾肿瘤,对肿瘤进行实时评估,减少术中出血,保障切缘阴性,为手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 Hem-o-lok结扎夹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尚吉文;邢念增;闫勇;王剑华;常巍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减少打结的方法.方法:2005年3月~2008年3月,对22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肾细胞癌15例.为临床分期T1a期;良性肿瘤7例.术前放置F5输尿管导管,阻断肾蒂或肾动脉,锐性切除肿瘤,用线尾带Hem-o-lok结扎夹的2-0可吸收线缝合肾实质及集合系统,术后注射美蓝检查是否漏尿.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平均大小为3.2(1.4~4.6)cm,平均手术时间为110(85~27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为33.2(14~55)min.估计出血量平均为197(30~1000)ml.1例中转开放手术,行肾切除术.无术后出血及漏尿发生.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夹简化了缝合过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打结替代方法.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内生型复杂肾囊性病变的临床探讨

    作者:董德鑫;刘广华;肖河;黄钟明;荣石;纪志刚;李汉忠

    目的:探讨肾内生型复杂肾囊性病变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诊治的7例内生型复杂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LUS)协助下行LPN.男2例,女5例;年龄33~59岁,平均41.2岁;2例位于肾中部,2例位于肾上极,3例位于肾下极;囊肿直径2.5~3.5 cm,平均2.9 cm.Bosniak分型:Ⅱ型1例,ⅡF型3例,Ⅲ型2例,Ⅳ型1例.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在LUS协助下成功进行LPN.手术时间65~110 min,平均72 min;术中出血量20~80ml,平均42 ml;肾动脉阻断时间16~24 min,平均19.2 min.手术前后血肌酐无明显变化.术后病理结果肾透明细胞癌7例,所有切缘均阴性.结论:对于位于肾实质内部的内生型复杂肾囊肿,LUS可以协助手术医师行LPN,能完整切除肾实质内部的内生型复杂肾囊性病变,无论病理结果为良性还是恶性,均达到治疗目的.

  • 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溪;王德胜;曲发军;吕建敏;黄海;王林辉;徐丹枫;崔心刚

    目的:分析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共12例肾脏肿瘤患者运用预留缝线法在肾动脉无阻断条件下行LPN,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4.75(39~71)岁,肾脏肿瘤位于右侧7例、左侧5例,肿瘤直径1.95(1.5~2.5)cm.术前R.E.N.A.L评分为低危4.7(5~7)分,ASA评分为1.58(1~2)分.经后腹腔入路,采用预留缝线法行肾动脉无阻断下肾部分切除术:在肿瘤边缘1 cm左右正常肾实质的位置预缝合一根1-0倒刺线,不收紧缝线,放置一旁备用.剪刀在预留缝线与瘤体之间分离肿瘤,配合使用吸引器边吸边切.若出血较多则对已预留缝线进行牵拉或收紧止血,出血仍无法控制时利用该缝线直接对已切除肿瘤部分暴露出的肾创面进行连续缝合修补至出血可控,重复至肿瘤完整切除;若出血量尚可,则直接完整切除肿瘤,后用预留的线缝进行肾实质的缝合修补.结果:12例患者均利用预留缝线方法完成肾动脉无阻断LPN术,手术全程无肾血供临时阻断,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5.8(70~150)min、术中出血量85.8(40~150)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手术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11例患者为透明细胞癌,1例乳头状细胞癌.术后未见尿漏、切口感染、高热等并发症,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3.5(3~5)d、住院时间5.3(4~7)d.随访6~12个月,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预留缝线法能在不额外增加手术步骤情况下,确保无阻断LPN手术顺利完成,增加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使患者避免热缺血所致肾功能损伤,从“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获益.

  • 比较后腹腔镜下节段性与全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对术后患侧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昊;陈方敏;石家齐;李登宝;陈程

    目的:对比后腹腔镜节段性肾动脉阻断(SRPN)与普通全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LPN)对术后患侧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治疗的80例局限性肾肿瘤(SR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患者行SRPN,另45例患者行LPN.术前行肾动态显像及GFR检查,测得患侧GFR值;术后通过电话随访,每3~6个月复查肾动态显像及GFR,监测术后患侧GFR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35例行SRPN患者术后患侧GFR和术前患侧GFR分别发现2例(2/35,5.71%)、3例(3/35,8.57%)下降,下降均值分别为(0.36±0.22)、(3.96±1.45) ml/min;而45例LPN患者术后患侧GFR和术前患侧GFR分别发现25例(25/45,55.56%)、30例(30/45,66.67%)下降;下降均值分别为(6.28±0.82)、(11.47±3.22)ml/min(P<0.05).术后随访12、18、24个月,SRPN患侧GFR与术前比较,下降分别为31.4%(11/35)、42.8%(15/35)、45.7%(16/35),下降均值分别为(8.52±2.16)、(11.02±2.23)、(13.55±2.68) ml/min;LPN分别为86.67%(39/45)、88.89% (40/45)、93.33%(42/45),下降均值分别为(12.68±3.84)、(17.73±4.82)、(20.24±4.96) ml/min(P<0.05).结论:SRPN在术后早期(3~6个月)能大限度地保护患肾功能,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远期(12~24个月)随访,两种术式患侧GF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SRPN在远期保护肾功能有个体化特点;通过两种术式术后患侧GFR的比较,说明SRPN是治疗SRM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