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

胃肠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위장병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125
  • 国内刊号: 31-17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萧树东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改良大鼠离体肝脏灌注模型在供肝冷保存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施少军;郑建新;秦天;李小康;薛峰;夏强

    背景:供肝冷保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建立稳定的冷保存再灌注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目的:建立适用于综合评价供肝质量的改良大鼠离体肝脏灌注模型,为供肝冷保存研究提供合适的离体再灌注模型.方法:1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正常获取供肝后进行离体灌注90 min,实验组供肝经30 min热缺血后获取,冷保存24 h后再行离体灌注.离体灌注期间监测灌注液转氨酶水平、电解质浓度和pH值;以压力感受器监测供肝门静脉压力;以超微自由基探针监测肝组织过氧化氢(HPO)水平.灌注结束后记录胆汁流出量,检测供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水平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供肝AST、ALT水平、门静脉压力和HPO水平明显增高,胆汁流出量显著减少,肝组织Cu/Zn SOD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供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和肝细胞凋亡相对较轻.结论:经热缺血和冷保存后,供肝的肝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均明显降低.本研究构建的改良大鼠离体肝脏灌注模型可有效监控和评估大鼠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情况.

  • 胰管支架对伴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作者:贾国法;单红;吴丽颖;张迪;王金芝;王晓天;朱良松

    背景:胰腺炎是ERCP的主要并发症,多个危险因素累加会增加发生风险.研究显示临时胰管支架可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预防伴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PE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接受ERCP且具备1项及以上PEP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胰管支架置入组(观察组)和未置入胰管支架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24 h、48 h血淀粉酶水平和PEP发生率.结果:共29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观察组147例,对照组1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ERCP疾病谱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PE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1%对16.0%,P<0.05),术后4 h、24 h、48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9.2%对54.7%,P>0.05).结论: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可降低伴有PEP危险因素患者的PEP发生率,尤其可降低P E P的严重程度,但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并未下降.

  • 食管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5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艳梅;刘卉;沈小春;兰春慧;陈东风;崔红利

    背景:食管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并不常见,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目的:探讨食管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6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175例食管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病因、好发部位、发病季节、治疗方式、预后等.结果:175例食管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男女发病之比为3.5:1,73.1%的患者为中老年患者.食管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病因为贲门撕裂综合征(46.9%)、食管癌(23.4%)、食管溃疡(12.6%)和食管异物(12.0%),食管下段是常见的出血部位(70.9%).51例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142例(81.1%)患者经治疗后好转或治愈,27例(15.4%)患者死亡.结论:食管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出血病因以贲门撕裂综合征多见,常见的出血部位为食管下段.药物联合内镜下治疗是大部分食管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

  • 胃黄色瘤与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作者:熊秋棠;王志峰;何浪;张娅

    背景:胃黄色瘤是一种少见的胃部良性病变,确切病因不明.研究发现胃黄色瘤患者多合并萎缩性胃炎.目的:探讨胃黄色瘤与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的10645例患者,采集人口统计学、临床、内镜、组织学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患者胃黄色瘤检出率为2.9%.胃黄色瘤患者的平均年龄和萎缩性胃炎检出率(47.9%对16.6%)显著高于非胃黄色瘤患者,且胃黄色瘤患者胃黏膜萎缩程度更为严重(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校正OR=1.349,95%CI:1.042~1.747,P=0.023)和萎缩性胃炎(校正OR=3.892,95%CI:3.076~4.924,P<0.001)是胃黄色瘤的独立危险因素.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黄色瘤检出率亦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7.9%对1.8%,P<0.001).对性别、年龄匹配的胃黄色瘤与非胃黄色瘤患者的分析表明胃黄色瘤独立于性别、年龄而与萎缩性胃炎相关(P<0.001).此外,胃黄色瘤患者中,合并萎缩性胃炎者的多发性胃黄色瘤检出率显著高于未合并萎缩性胃炎者(32.0%对13.8%,P<0.001).结论:胃黄色瘤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以及萎缩性胃炎及其严重程度有关.萎缩性胃炎可能是胃黄色瘤的病因之一,而胃黄色瘤可能是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118例小肠出血临床回顾性分析

    作者:匡怡;汤琴;刘念;崔红利;陈东风;赖姝婕

    背景:小肠出血病因复杂,检查方法各有局限,因此难以及时确诊并治疗.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治方法和转归.方法:连续纳入2006年10月-2016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确诊的小肠出血患者1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小肠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以黑便为常见(41.5%),其次为暗红色血便、粪隐血阳性、鲜红色血便和不明原因贫血.良恶性肿瘤(43.2%)、血管病变(28.0%)和炎症性病变(15.3%)是小肠出血的主要病因.经胶囊内镜、结肠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全消化道钡餐、多层螺旋CT(MSCT)、CT小肠造影(CTE)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后,41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7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栓塞治疗,2例行内镜治疗,56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均成功止血;11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因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小肠出血的首要病因是肿瘤,其次是血管病变和炎症性病变.胶囊内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高,MSCT临床应用广.除常规治疗外,外科手术、介入和内镜治疗亦为小肠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

  •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李梦颖;马晨;焦晨阳;陈卫昌

    背景: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有研究指出,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可用于胃癌的筛查.目的:探讨血清PG和G-17水平筛查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11例患者,以67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和Hp-IgG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PGⅠ水平、PGR显著降低(P<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胃癌组PGⅠ水平、PGR均显著降低(P<0.01),G-17水平显著升高(P<0.01).根据ROC曲线,PGⅠ、PGR和G-17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佳界值分别为74.74 ng/mL(敏感性88.3%,特异性78.0%)、6.59(敏感性87.0%,特异性73.8%)、13.02 pmol/L(敏感性54.2%,特异性84.4%).PGR和G-17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GⅠ、PGR和G-17联合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84.4%.结论:血清PGⅠ、PGR、G-17可作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指标.PG联合G-17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单独血清P G或G-17更高.

  • 低浓度葫芦素-I诱导胃癌细胞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李建;肖修玲;李彦;邹晓平;邓超

    背景:葫芦素-I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强大的抗癌作用,但其在胃癌中是否同样具有抗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估低浓度葫芦素-I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低浓度葫芦素-I处理人胃腺癌细胞株AGS和HGC-27,采用CCK-8试验和集落形成试验评估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转换相关蛋白表达以及caspase-3/PARP细胞凋亡途径、STAT3、GADD45α和JNK/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低浓度葫芦素-I可在不抑制STAT3信号通路的情况下发挥强大的胃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此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实现的.机制研究发现葫芦素-I可通过上调GADD45α和激活JNK/p38 MAPK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胃癌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葫芦素-I抗胃癌作用的新机制,证明葫芦素-I是一个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化疗药物.

  • APRI、FIB-4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晓辉;张新;游云;蒋丽丽;赵金;阿依古力·阿不力米提;聂占国

    背景:APRI、FIB-4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不高,尤其是对显著肝纤维化(F≥2).无创肝纤维化模型联合诊断已成目前研究的热点,但APRI联合FIB-4的诊断价值尚不明确.目的:探讨APRI、FIB-4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0月新疆军区总医院1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肝生化、血常规,行肝穿刺活检.计算APRI、FIB-4,绘制ROC曲线,确定APRI、FIB-4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临界值,建立APRI和FIB-4联合诊断的模式.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APRI、FIB-4逐步升高,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和FIB-4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770.FIB-4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优于APRI.APRI联合FIB-4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优于两者单独使用,且模式二的诊断特异性、准确性优于模式一.结论:APRI、FIB-4联合可提高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

  • 肠道菌群影响大脑途径的研究进展

    作者:詹红丽;王雯

    肠道菌群在促进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发现肠道菌群不仅调控肠道活动,还可影响宿主的脑功能和行为.早期研究表明,改变肠道益生菌可导致脑功能的变化以及情绪的主观反应.对肠道菌群影响脑功能的研究不仅可深入了解自闭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可拓展对脑活动调控机制的认识.本文就肠道菌群影响大脑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LncRNA与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裴昕屿;陈宗浩;周宇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缺少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lncRNA在炎症反应和炎症性疾病中表达异常,可通过调节多种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激活,参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l n c R N A与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创诊断和评估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顾天翊;陆伦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长期大量饮酒和其他损伤肝脏因素所引起的以肝脏脂肪沉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诊断有助于鉴别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同时可对NAFLD病变程度进行分级并延缓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无创诊断和评估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日本早期胃癌内镜筛查和诊断现状

    作者:梁静;王凤梅;谷口清章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日本的早期胃癌内镜诊治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诊治现状和标准值得我们了解和学习.本文回顾了大量日本内镜学者的研究论文、经验总结,以及近年来日本在早期胃癌内镜筛查、诊断方面的流行病学数据,对日本早期胃癌的内镜筛查流程和要求、内镜诊断标准和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分析了日中两国在早期胃癌内镜筛查和诊断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李焱冬;王晔;丁士刚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质性肿瘤,其中以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为常见.GI-NEN发病率逐年增高,但临床疗效不理想.近年GI-NEN的药物治疗研究已取得一系列进展,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干扰素、mTOR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化疗药物等.此外,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为转移性G I-N E N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就近年G I-N E N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以黑便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胃霍奇金淋巴瘤1例

    作者:陆伟;潘志刚

    病例:患者男性,67 岁,主因"解黑便 2 d"于 2015 年 7月 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2 d 起无明显诱因解成形黑便,每日 1次,每次量约 200 g,伴头晕、乏力、上腹部不适.入院当日解黑便 2 次,总量约 300 g,伴晕厥,无四肢抽搐、偏瘫等,于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后稍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后,门诊拟"消化道出血,胃癌"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欠佳,体质量无明显变化.5年前有类似"解黑便"病史.

  • 胃黏膜异型增生的诊治策略

    作者:薛猛;王良静

    目前临床上针对胃黏膜异型增生的诊断分级有不同的标准,新型内镜技术和分子标记物的出现,可以辅助异型增生的病理分级.对于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是选择内镜下切除还是保守随访观察,临床上亦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拟就胃黏膜异型增生的诊断分级和治疗选择进行评述.

胃肠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