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

胃肠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위장병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125
  • 国内刊号: 31-17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萧树东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胶囊内镜消化道转运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霖;王春晖;胡仁伟;胡兵

    背景:胶囊内镜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能否在电池耗尽前完全通过小肠是决定胶囊内镜检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华西医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426例连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胶囊内镜胃转运时间(GTT)和小肠转运时间(SBTT)的影响因素.结果:319例受检者完成全段小肠检查,检出病变317例,中位GTT和SBTT分别为33.3 min和330.5 min.在性别、年龄、小肠清洁程度和阳性诊断四个变量中,年龄与GTT呈正相关(OR=1.007,95% CI:1.001 ~1.013,P=0.032),小肠清洁程度与GTT(OR=0.874,95% CI:0.768~0.994,P=0.040)和SBTT(OR =0.769,95% CI:0.640 ~0.924,P=0.005)呈负相关.62例受检者胶囊内镜滞留于胃中,其中61例经口服多潘立酮片或胃镜推送后进入小肠.结论:较好的小肠清洁程度能缩短胶囊内镜的消化道转运时间.检查中应实时监测胶囊内镜通过情况,必要时可采取口服促动力药或胃镜推送以获得更短的转运时间.

  • 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作者:姚雪洁;吴小平

    背景:对于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是否优于胶体果胶铋胶囊,目前尚无相关的临床研究.目的:比较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与胶体果胶铋胶囊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 2013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初治的12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标准三联方案以及胶体果胶铋胶囊+标准三联方案,评估比较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以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溃疡(84.6%对55.6%)、十二指肠溃疡(84.8%对62.1%)2周末症状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4周末症状消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溃疡治疗总有效率(98.2%对84.0%)、总体Hp的PP根除率(89.5%对72.7%)和ITT根除率(81.0%对6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胶体果胶铋胶囊.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sCD40早期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一凡;陈卫昌;杨璇;钱夷婷;栾富娟

    背景:CD40是免疫应答中的共刺激分子,通过与其配体CD40L结合,参与介导免疫调节信号.研究显示在多种疾病状态下,外周血和体液可溶性CD40 (sCD40)水平异常增高.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入院早期血清sCD40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72例住院AP患者(MAP 44例,SAP 28例),以ELISA法检测入院24h内血清sCD40水平,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以ROC曲线评价早期血清sCD40对AP以及AP相关急性肺损伤(ALI)的诊断效能.结果:AP组入院24h内血清sCD4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SAP组又高于MAP组,并与入院24 h内血清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3,P=0.000).血清sCD40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佳诊断界值为≥29.45 pg/mL;预测AP相关ALI的AUC为0.808,诊断效能明显高于APACHEⅡ评分(AUC=0.733)、Ranson评分(AUC=0.648)和血清CRP(AUC =0.625),佳诊断界值为≥47.96 pg/mL.结论:早期检测血清sCD40有助于早期识别AP、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测AP相关ALI的发生.

  • 体内外高脂对肝脏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隋永恒;连敏;华静

    背景:炎症-免疫系统活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炎性小体介导的促炎细胞因子活化在NAFLD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体内外高脂处理对肝脏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正常饮食组(对照组),喂饲16周后处死小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以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正常饮食组小鼠肝细胞,分别以含饱和脂肪酸[棕榈酸(PA)]、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0A)]、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培养液培养,以油红0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质沉积.以real-time 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和肝细胞中的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和NLRP3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小鼠肝组织内可见空泡样脂肪变性.PA、OA和DHA组肝细胞内可见中-大量脂质沉积.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小鼠肝组织内NLRP3、caspase-1、IL-1β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A组肝细胞NLRP3和IL-1β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HA组NLRP3和IL-1β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OA、DHA组caspase-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A组NLRP3蛋白表达较脂多糖(LPS)组升高,DHA组NLRP3蛋白表达较LPS组降低.结论:肝内脂质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沉积可引起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表达升高,促进肝脏局部炎症反应和NAFLD进展,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表达,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 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的meta分析

    作者:张明明;方田;张静;于成功

    背景:肠道菌群失调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益生菌制剂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目的:评价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Wiley Onli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选取关于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分别采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进行评估.结果:共27项RCTs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ALT(WMD=15.08,95% CI:6.67 ~ 23.49,P=0.000 4)、AST(WMD =5.24,95% CI:0.75 ~9.73,P=0.02)水平和血氨(SMD=0.35,95% CI:0.16~0.54,P=0.000 3)、内毒素(SMD=0.75,95% CI:0.55 ~0.96,P<0.000 01)含量,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WMD=0.97,95% CI:0.47 ~1.48,P=0.000 1),缩短数字连接试验(NCT)反应时间(WMD =24.03,95% CI:4.06~44.00,P=0.02),降低肝性脑病(HE)(RR=0.48,95% CI:0.26~0.89,P=0.02)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RR=0.53,95% CI:0.38 ~0.74,P=0.000 2)发生率.对肝硬化合并HE的亚组分析显示,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HE患者的血氨和内毒素含量.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降低HE和SBP的发生风险,对肝硬化合并HE有明显治疗作用.

  • CC趋化因子受体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叶小研;钟英强

    炎症部位白细胞聚集和活化是炎症性肠病(IBD)的重要特征,趋化因子受体是趋化白细胞的重要调节因子.在IBD中,多种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上调,触发多种炎症反应.本文就CC趋化因子受体(CCR)在IBD中的作用及其作为IBD治疗靶点的可能性作一综述.

  • 丁酸盐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艾静;王承党

    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以及细菌代谢产物改变等因素参与IBD致病过程.近年,细菌代谢产物丁酸盐因在IBD发病过程中发挥保护肠道黏膜屏障、抗炎症反应、预防IBD相关肿瘤发生等作用而备受关注.本文就丁酸盐与IBD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龚帅

    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诊断技术,可将组织放大1000倍,能同时观察组织表面形态学结构和细胞甚至亚细胞水平,提高了普通白光内镜的病理诊断速度和准确性,达到了实时“光学活检”的目的.pCLE通过内镜钳道进入体腔进行检查,较整合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pCLE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时丽平;孙秀威

    结直肠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显示其发生、发展与免疫状态有关.Foxp3属叉头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分化、发育,可在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Foxp3+ Treg细胞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 Smurf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晓玲;曹勤;蔡瑜;沈锡中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属于泛素蛋白水解酶途径中的一种E3泛素连接酶.研究发现Smurf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并不单纯依赖于泛素连接酶活性,亦可通过其他方式参与细胞增殖、凋亡、衰老、迁移等过程,从而调控肿瘤的发展.本文就Smurf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十二指肠腺类癌合并十二指肠和胆道梗阻1例

    作者:黄晨;范一宏;蔡利军;吕宾

    病例:患者男,80岁,因“上腹部胀痛2月余,加重伴呕吐、黑便16 d”于2013年4月15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呈持续性,进餐后明显,无头晕、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16 d前患者腹痛加重,伴呕吐、黑便,至当地医院就诊,腹部B超检查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胰头周边可见多枚低回声结节,大3.9 cm ×2.6 cm,建议进一步检查,遂转至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漏诊1例

    作者:王金芝;吴丽颖;朱良松

    病例:患者男,45岁,因“便血10余日”于2012年11月13日收治入院.患者便血呈暗红色或柏油样,1~2次/d,每次量约50~ 100 mL,不含血块,不伴呕血,无腹痛、腹胀、反酸、嗳气.外院给予抑酸对症治疗48 h后行电子胃镜检查示“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患者发病前无特殊药物、食物服用史,无慢性肝炎病史以及饮酒不良嗜好,体重无明显变化.

  • FOLFOX、XELOX方案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

    作者:吴梅青;周旭坤;李平;罗毅;刘顺顺

    背景:单一的手术、放疗、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疗效均欠佳,近年来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MDT)越来越受重视.目的:探讨术前FOLFOX、XELOX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2月~ 2013年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或XELOX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54例患者纳入研究,FOLFOX组29例,XELOX组25例.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 23例,疾病稳定(SD) 15例,疾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RR)为55.6%(30/54),FOLFOX、XELOX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OLFOX组(P<0.05),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FOLFOX组(P<0.05).45例患者经腹腔镜切除肿瘤,9例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未切除肿瘤,FOLFOX、XELOX组间手术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XELOX组术后病理分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FOLFOX、XELOX方案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作者:徐萍;徐敏

    背景: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胰腺囊性病变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但鉴别不同类型的胰腺囊性病变仍是临床的棘手问题.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纳入2003年1月~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4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假性囊肿13例、潴留囊肿4例、先天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性肿瘤(SCN)9例、黏液性囊性肿瘤(MCN)1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7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3例.49例患者中16例患者无症状,其余33例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13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均有急、慢性胰腺炎或外伤病史,3例IPMN患者血清CA19-9升高.B超、CT、MRI/MRCP、EUS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24.5%、32.7%、61.1%、100%.4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分别行内引流术、囊肿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以及节段性胰腺切除术.结论:胰腺囊性病变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MRI/MRCP作为无创检查手段,应广泛用于囊性病变的诊断和评估,EUS可作为进一步检查手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治疗胰腺囊性病变的关键.

  • 粪菌移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云生;王子恺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其发病率、复发率和严重程度逐年升高.CDI治疗手段有限,特别是针对复发性CDI的抗菌药物治疗面临诸多棘手的问题.粪菌移植(FMT)近来重新引起关注,对治疗复发性CDI显示出很好的疗效;此外,FMT在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方面也应用较多.但现阶段FMT的临床应用和普及仍存在诸多问题.

  • 内镜下局限性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清除难治性胆总管结石:单中心169例经验总结

    作者:杨小明;胡冰;潘亚敏;高道键;王田田;吴军;叶馨

    背景:近年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内镜下乳头大气囊扩张(EPLBD)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胆总管大结石或难治性结石的清除.目的:评价局限性EST联合EPLBD用于清除直径≥10 mm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1年10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内镜下取石术的患者,结石直径≥10 mm,取石方法为局限性EST联合EPLBD(气囊直径≥12 mm).分析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内镜操作及其结果.结果:共169例患者行171例次取石,平均年龄69.3岁(19 ~ 97岁),结石直径和气囊直径中位数分别为15 mm和13 mm.结石一次性清除163例次(95.3%),使用机械碎石(ML)66例次(38.6%),且ML使用率随结石直径增大而升高(P<0.01).伴有乳头旁憩室患者与不伴乳头旁憩室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7.3%对93.8%)、ML使用率(36.5%对40.2%)和并发症发生率(2.7%对6.2%)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7例患者共发生8例次并发症,包括轻度或中度出血4例次、微小穿孔 1例次,轻度胰腺炎2例次,胆管炎1例次.结论:局限性EST联合EPLBD用于清除胆总管大结石是有效、安全的,尤其是对难治性结石患者.

胃肠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