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

精神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sychiatry 정신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9346
  • 国内刊号: 37-14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208
  • 曾用名: 山东精神医学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精神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王汝展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与童年期创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耿峰;董毅;韩丽娟;谢军;谢思思;刘寰忠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能力受损情况及其与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患者组),健康对照206例(正常对照组).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对两组的自我怜悯能力进行测定,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Beck抑郁量表(BDI)评估患者的童年期创伤水平、精神症状及抑郁症状.结果 患者组SCS-C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CTQ中情感虐待因子分与PANSS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P<0.01),SCS-C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与BDI 评分呈负相关(P<0.01),CTQ各因子分均与BDI评分呈正相关(P<0.01).患者组CTQ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因子分与SCS-C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P<0.01),CTQ性虐待因子分与SCS-C总分及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因子分呈负相关(P<0.01).在控制BDI评分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CTQ情感忽视因子与SCS-C总分及自我友善因子分仍呈负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我怜悯能力受损,童年期创伤经历尤其是情感忽视可能会对患者的自我怜悯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 非药物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孙凤环

    目的 探究非药物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非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于干预后第12周末对精神病症状进行评定,采用可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表(RB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入组时降低(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RB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入组时升高(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WCST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入组时降低(P<0.05),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均较入组时升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WCST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药物治疗对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 早发或晚发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史晓宁;赵茜;路亚洲;张玲

    目的 比较早发(发病年龄≤25岁)与晚发(发病年龄>25岁)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对早发和晚发抑郁症患者人口学及病史资料进行比较.相关数据分别采用Mann-Whitney检验、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和协方差分析.结果 早发组114例,晚发组358例.与晚发组相比,早发组病程更长,发作次数更多,更多患者无配偶、无业,较少伴有慢性躯体合并症,更多使用心境稳定剂(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早发抑郁证与无配偶、无业、更多使用心境稳定剂、长病程有关(P<0.01).结论 早发抑郁与晚发抑郁的临床特征有显著差异,疾病危害更明显.

  • 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高红锐;高慧;顾燕;白丽娟;盛嘉玲;王勇;陈俊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以及性激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的单一用药者,氯丙嗪组51例,氯氮平组67例,作为研究组,健康对照组60例,于同一时间检测甲状腺激素以及性激素水平,并分析研究组激素水平与病程、服药时长、症状等的相关性.结果 氯丙嗪组首发年龄、服药剂量(均折合为氯丙嗪量)均高于氯氮平组(P<0.01).三组FT4、T3、PRL、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氯丙嗪组和氯氮平组FT4、T3、PR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氯丙嗪组的PRL水平高于氯氮平组和对照组(P<0.01).患者FT3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呈负相关(P<0.05),FT4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T3与PANSS阴性量表分呈负相关(P<0.05). E2与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长期住院经单一用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氯丙嗪、氯氮平)的甲状腺功能紊乱,PRL水平明显升高,氯丙嗪对PRL的影响高于氯氮平,低E2水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属性标志.

  • 慢性酒依赖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志强;王黎;徐向东

    目的 探讨慢性酒依赖患者的血尿酸(SUA)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0例慢性酒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定SUA.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根据认知功能的差异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慢性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MMSE总分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而SUA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记忆力、语言功能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 SUA是影响酒依赖患者记忆和语言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中慢性酒依赖患者SUA水平与其认知功能呈负相关.高SUA水平对慢性酒依赖患者的记忆和语言功能有显著影响.

  • 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孙振晓;刘化学;焦林瑛;周涛;杨洛宁;范金云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61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症状及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30.57%、 37.40%,焦虑症状共病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6.02%.逐步回归分析揭示,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疾病诊断、文化程度及性别(P<0.01);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支持、文化程度、疾病诊断及病程(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症状及抑郁症状较常见,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护亲属的负担及生活质量相关调查研究

    作者:艾宪英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护亲属的负担及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照护者负担量表( ZBI)对老年病房住院的91名患者亲属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的婚姻与照护者WHOQOL-BREF 总分及心理领域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年龄与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的病程与照护者WHOQOL-BREF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患者的收入与照护者WHOQOL-BREF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患者的收入与照护者ZBI总分及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均呈负相关(P<0.01).照护者WHOQOL-BREF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ZB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 .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患者婚姻、病程、收入和ZBI总分对WHOQOL-BREF总分及心理领域评分有预测作用(P<0.01);患者病程、收入和ZBI总分对WHOQOL-BREF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及环境领域评分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 有关医疗卫生部门及社会领域各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减轻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护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医疗护理服务水平.

  • 上海青浦区流浪乞讨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风险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吴建英;汪晓晖;沈全荣;陶冬芳;李辉;陈萍;卢国强;鲍晨曦;吕钦谕;易正辉

    目的 探讨上海市青浦区流浪乞讨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风险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市青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59例,基线评估一般资料,分别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及精神病人安全风险评估表评估精神症状及安全风险.结果流浪乞讨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风险评估高风险达100%,有明显攻击行为者占81.4%,多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发生;患者以规范药物治疗少,文化程度低,男性为主,其中精神分裂症者居多.入院后第4、8周末PANSS、MOAS、风险评估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入院后第8周末PANSS、风险评估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入院后第4周末降低(P<0.05),入院后第8周末MOAS总分及言语攻击、自身攻击因子分均较入院后第4周末降低(P<0.05).结论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风险高,攻击行为主要与其精神症状相关,药物规范治疗可以改善相关症状并减少风险.

  • 首发抑郁症患者外周血microRNA-12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袁梅菊;毕雪飞

    目的 观察血清微小RNA-124(miR-124)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表达差异及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探讨患者血清miR-214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首发抑郁症患者(病例组)100例和健康对照(对照组)30例,治疗前测定所有参与者外周血清 miR-214表达水平及病例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在治疗后第1、2、4、8周末再次测定病例组miR-214表达水平,研究终点再次评定病例组HAMD评分;根据HAMD减分率将患者分成4组,A组(减分率≥75%)、B组(50%≤减分率<75%)、C组(25%≤减分率<50%)、D组(减分率<25%).比较病例组与健康人群外周血清miR-124表达水平的差异及病例组在治疗前后 miR-124水平的变化,分析治疗效果不同的4组miR-124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病例组miR-12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8周末miR-124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miR-124表达水平低于B组、C组、D组(P<0.05),D组miR-124表达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着miR-124表达水平异常升高,miR-124表达水平与抑郁症的诊断、治疗效果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精神分裂症患者短时和瞬时记忆因子与精神症状严重性的关系

    作者:郭丽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短时和瞬时记忆因子与精神症状严重性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首发组57例,慢性组55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两组精神症状严重情况,同时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的短时和瞬时记忆量表评估两组短时和瞬时记忆情况.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首发组PANSS阳性症状评分高于慢性组,而阴性症状评分低于慢性组(P<0.05).首发组WMS图片回忆、视觉再认、联想学习、倒背数字评分均低于慢性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WMS图片回忆、视觉再认、联想学习、倒背数字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均呈负相关,而与阴性症状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短时和瞬时记忆因子与精神症状严重性存在密切相关,且与阳性症状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阴性症状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安全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洁;白录东

    目的 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安全性及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32例首发或复发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肌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分别在基线及治疗后第2、5、9、13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 患者自治疗后第2周末始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基线均有所改善(P<0.05),自第5周末始PSP评分较基线均有所改善(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改善更显著.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75%,但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起效迅速,可有效改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且安全性高.

  • 现实疗法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作者:王赟;郑云凤;杨世昌

    目的 通过现实疗法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探讨现实疗法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作用.方法 抽取离异家庭学生(离异家庭组)和正常家庭学生(正常家庭组)各60人,采用中学生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IIFTAS)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进行评定.从离异家庭组中随机抽取30人(试验组)进行现实疗法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3、4周末采用IIFTAS、CSSMSS进行测查.结果 正常家庭组CSSMSS问题解决、积极合理化解释因子分均高于离异家庭组(P<0.05).正常家庭组CSSMSS发泄情绪因子分低于离异家庭组(P<0.01).干预前后试验组IIFTAS社会不良影响、自卑倾向和人际关系困扰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试验组CSSMSS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合理化解释和逃避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实疗法对于改善离异家庭中学生的焦虑情绪、掌握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明显效果.

  • 度洛西汀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

    作者:严贵亮;段建荣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7例糖尿病伴发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用度洛西汀系统治疗,对照组用帕罗西汀系统治疗,共4周,于基线及治疗后第1、2、4周末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结果 治疗后第1、2、4周末,研究组SDS、SAS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基线时降低(P<0.05),治疗后第2、4周末,对照组SDS、SAS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基线时降低(P<0.05).治疗后第1、2、4周末,研究组SDS、SAS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可有效、快速、安全的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焦虑患者.

  •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孙菲菲;卢庆华;钟耕坤;高广超;张金玲;章笑天;代贝贝

    目的 综合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在精神科的现状与研究趋势.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篇名精神科,检索字段为不良事件、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意外事件、突发事件,检索时间不限,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405篇文献.近十年发文量365篇,占文献总量的90.12%;第一作者分布在全国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江苏省发文量多,共50篇,占12.35%;收录文献数多的期刊为《中国民康医学》(53篇)占文献量的13.09%;文献研究主题以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等为主.结论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针对精神科患者的研究领域相对稳定.相关文献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地区分布较为分散,核心期刊量不足,起引领作用的核心作者群体目前尚未形成,精神科护理人员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有待提高.

  • 延续性护理措施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任静;韩增英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抑郁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并施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功能失调性评定量表(DAS)与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比两组干预后功能失调性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DAS各因子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研究组DAS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各因子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研究组SF-36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功能失调性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其人际关系、孤独感的相关性

    作者:范青;原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其人际关系、孤独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测验(IAT)、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Q)、情绪-社交孤独感问卷(ESLI)对46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根据IAT的测试结果,将全部样本分为研究组(存在网络依赖的大学生)和对照组(正常大学生),对两组的IRIOQ、ESL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样本中,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12.10%,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研究组的IRIDQ、ESL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较为严重,与其人际关系、孤独感有关.

  • 抑郁障碍的认知理论研究进展

    作者:刘超;钱丽菊;曹中昌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目前,其病因解释有遗传、脑影像及心理病因解释等.对于抑郁障碍的解释影响力较大的理论之一是认知理论,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代表性较强的认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包括贝克认知理论、Abramson的无望理论和反应风格理论,为下一步认知理论发展提供背景研究资料和研究方向,开发有效的临床心理干预措施.

  •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研究现状

    作者:林明婧;厉萍;卢庆华

    非自杀性自伤是指个体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身体组织的一种行为.青少年是非自杀性自伤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从流行学调查结果看国内普通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高于西方.但国内研究者对其关注并不多、相关研究较少.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个性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三个方面.解释自伤的动机和原因的理论模型很多.国内关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病学、症状学研究结果丰硕,但关于非自杀性自伤的病因学、治疗等方面研究甚少.未来研究可以考虑进行非自杀性自伤的病理生理、治疗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 胃肠源性非正常免疫激活与精神疾病病理机制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和西波;毛富强;禚传君

    胃肠源性非正常免疫激活所导致的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非正常肠道微生物诱导的免疫激活作用影响大脑,从而诱发大脑生理病理改变,继而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目前研究显示采用先进技术,可以捕获到异常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导致的肠道通透性增加所产生的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可能是免疫介导的精神病理机制的相关因素.目前业已证明肠源性细菌脂多糖、食物源性抗原以及外啡肽相关的免疫激活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中可以检测到异常变化.本文对目前已经发现的标记物进行总结综述,综述结果显示胃肠微生物-脑轴功能异常通常是精神疾病的一个相关因素,胃肠功能与脑功能之间的异常交互作用与精神病学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 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危险因素综述

    作者:胡喜娥;王超贤;朱婷;吴雅静;李红政;王秀超;汤泉;刘旭峰;武圣君

    精神分裂症前驱期是指首次行为改变开始到首次精神病发作前的阶段,表现为偏离正常范围的思维、情感及认知等症状.了解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进行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对于防治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因、脑形态与功能、社会与环境以及心理学等方面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进行归纳总结,阐明该疾病可能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为寻找更有效的临床筛查方法提供依据.

  • ZNF804A基因多态性对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帕利哌酮血药浓度的影响

    作者:苏邹;丁迎;陈婷婷;徐寅;王程强

    目的 探讨ZNF804A基因多态性对帕利哌酮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自动药物浓度分析仪测定106例口服帕利哌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药浓度,直接测序法检测ZNF804A rs1344706 的基因型.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基因多态性对帕利哌酮血药浓度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日剂量、基因多态性对帕利哌酮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106 例患者ZNF804A rs1344706 不同基因型对应的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TT型血药浓度低于GG型、GT型(P<0.05).患者的性别、日剂量、ZNF804A rs1344706G/T多态性均是影响帕利哌酮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ZNF804A rs1344706 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血药浓度有关,TT型患者可能需要加大起始剂量.女性患者可能需要采取相对较小的起始剂量.

  • 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与抑郁症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平亮亮;程宇琪;许秀峰

    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是与抑郁症(MDD)发病机制有关的一个重要的候选基因,其中位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的rs4570625 位点已经被反复研究.本文就TPH2基因rs4570625 位点与抑郁症及遗传影像学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精神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