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外科学

国际外科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국제외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96/R
  • 国内刊号: 谷俊朝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ijs@cmaph.org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部手术后乳糜漏的诊治进展

    作者:胡勋;李生伟

    腹部手术后乳糜漏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患者由于丢失大量蛋白质及淋巴细胞,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严重者可致死.关于腹部手术后乳糜漏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方法3大类,保守治疗对绝大多数患者有效,为首选措施,若无效可行手术治疗,均失败时可考虑其他特殊治疗办法.本文就腹部手术后乳糜漏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经皮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伤椎植骨、小关节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疗效研究

    作者:贺旭;马雪峰;刘恺;马鹏飞;阮烨

    目的 探讨经皮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伤椎植骨、小关节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确诊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经皮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伤椎植骨、小关节植骨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后正中人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术,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触觉、伤椎高度、运动、Cobb's角.对患者进行6个月电话随访,应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ASIA)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观察疗效.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观察组触觉、伤椎高度、运动、Cobb's角指标治疗1个月之后较术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59.4±17.3)分,(58.8±16.6)分,(55.8±23.6)分,(54.5°±21.4°)]提升的幅度优于对照组[(75.6±14.9)分,(72.4±14.5)分,(76.8±23.3)分,(76.2°±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随访神经功能恢复状况(9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伤椎植骨、小关节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明显解除患者的脊髓压迫情况.

  • Multiloc髓内钉与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许猛子;周君琳;宋华伟;孟令鑫;王东;刘洋

    目的 对比分析Multiloc髓内钉与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骨科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排除3例高能量损伤合并多处骨折患者,排除1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及1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终纳入29例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至术后12个月.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组13例(锁定钢板组)及闭合复位Muhioc髓内钉内固定组16例(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至术后24h血红蛋白变化、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3、6、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锁定钢板组年龄为(65.7±9.3)岁,髓内钉组年龄为(65.6 ±11.1)岁.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50 ±17)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53) ml,术前至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为(26 ±8) g/L,术后24 h视觉横拟评分为(3.4±0.8)分.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为(119±13) min,术中出血量为(130±25) ml,术前至术后24h血红蛋白变化为(11 ±5) g/L,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为(2.3±0.5)分.两组病例均未见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等.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锁定钢板组术后3个月为(76.0±11.6)分,术后6个月为(78.0±13.4)分,术后12个月为(88.0±12.1)分,髓内钉组术后3个月为(85.0±9.7)分,术后6个月为(87.0±8.9)分,术后12个月为(89.0±10.3)分.两组病例在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tiloc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术后3个月及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优于锁定钢板组.结论 Multilock髓内钉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式,熟练掌握后,相比锁定钢板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早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 钢板内固定和人工韧带修复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损伤效果分析

    作者:喻伟;沈小辉;刘志刚

    目的 对比分析钢板内固定和人工韧带修复两种不同手术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急症创伤外科收治的84例粉碎性锁骨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损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原则,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2例,实施人工韧带修复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7.5±22.0) min,(101.2±24.1) ml,(11.2±3.1)个月,(19.4±6.1)d;对照组分别为(53.5±35.4) min,(200.1±55.3)ml,(18.4±7.8)个月,(32.4±7.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观察组的各项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21.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工韧带修复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到粉碎性锁骨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损伤患者当中,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STAT3与E-cadherin在食管鳞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王琰;陈豫民;徐夏;江海

    目的 探究STAT3与E-cadher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相关性,以及在食管鳞癌上皮间质转化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RT-qPCR方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STAT3与E-cadherin的表达;以癌/癌旁正常组织相对表达量表示STAT3与E-cadherin在mRNA水平表达的差异,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简单随机法抽取其中4例食管鳞癌患者组织标本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3株食管鳞癌细胞株中STAT3与E-cadherin表达,筛选其中高表达的1株进行转染,利用STAT3小干扰RNA作为实验组,以双链无义RNA转染作为对照组,检测STAT3、E-cadherin表达水平变化,并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实验组细胞迁移与侵袭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结果 5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TAT3相对表达量为1.87 ±0.71,E-cadherin相对表达量为0.63 ±0.28,癌旁组织STAT3为0.56 ±0.45,E-cadhenn为2.01 ±0.68;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食管鳞癌中STAT3相对高表达、E-cadherin相对低表达程度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相关(P<0.05).其中抽取的4例患者,癌组织中STAT3表达比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高,分别为0.28±0.06、0.05±0.02,P<0.05,而E-cadher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对应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0.27±0.07、0.59 ±0.09,P<0.05.选取高表达的EC109作为实验用食管鳞癌细胞株,RT-qPCR结果显示,STAT3小干扰RNA转染组较其对照组中STAT3表达明显减少,分别为0.85±0.24、3.01 ±0.20,P<0.05,同时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分别为2.69 ±0.29、0.36±0.16,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转染STAT3小于扰RNA片段成功抑制STAT3蛋白表达后(分别为0.09±0.04、0.32 ±0.18,P<0.05),EC109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明显上调(分别为0.75 ±0.11、0.15 ±0.05,P<0.05).下调STAT3表达后,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细胞株EC109中STAT3小干扰RNA转染组迁移率、侵袭细胞数与对照转染双链无义RNA组对比均下降,故下调STAT3表达后迁移、侵袭能力均减弱(P<0.05).结论 在食管鳞癌中,STAT3转录因子可以通过介导E-cadherin表达,影响上皮间质转化表型,从而影响肿瘤迁移与侵袭.

  • 含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植骨材料在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中的应用

    作者:张道鑫;韩庆斌;李新志;陈文瑶;李猛

    目的 探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植骨材料(骨优导)在治疗股骨髓内钌术后骨不连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骨科2008年8月-2016年8月49例股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n=23)和对照组(n=26),试验组采用骨优导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对照组采用自体骨植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伤口并发症、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平均影像学愈合时间和术后9个月时的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系统评分.所有患者随访12 ~24个月.随访方式分为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骨折愈合前主要为门诊随访,骨折愈合后主要为电话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9个月时记录患者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等.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为(138.7±34.6) min,术中失血量为(315.4±52.8) ml,伤口并发症为0例,住院时间为(8±3)d,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为5分,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70.5±32.5) min,术中失血量为(367.2±56.4) ml,伤口并发症为3例,住院时间为(13±2)d,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为8分,这些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 ~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痊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影像学愈合时间分别为(4.9±2.5)、(5.2±2.8)个月,术后9个月随访时的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系统的优良率分别为95.7%、96.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植骨材料(骨优导)植骨和自体骨植骨比较,前者具有操作简捷、创伤小、并发症少、成骨活性高、植骨效果好、成骨活性与自体骨相当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行之有效的方法.

  • 白细胞介素18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梅亮亮;丁贤

    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定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来探讨白细胞介素18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6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初步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20例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0例(包括肺炎、脓性等)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结核性胸膜炎组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8水平;采用酶速率法测定腺苷脱氨酶.比较两组之间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及腺苷脱氨酶的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白细胞介素18入院水平为(520.5±42.6) pg/ml,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平均水平为(174.5±12.7) pg/ml(P<0.05),且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经正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3、7、10 d胸腔积液的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下降至(425.5±27.5)、(368.4±21.7)、(208.9±15.9) pg/mL,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18在治疗7d后明显低于入院时的水平(P<0.05).结论 白细胞介素18的产生可能是导致结核性胸膜炎的因素,或许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炎性胸腔积液及观察治疗效果的免疫指标.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尉鹏;夏清华;唐学虎;朱黎明

    目的 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对肝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0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52例(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53例(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记录手术过程中各项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IgA、IgG、IgM并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x2检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73.71±11.62) min、(60.73±6.88) ml、(24.38±3.72)h、(37.21±2.79)h、(5.68±1.78)d、(6 600±1 600)元,对照组分别为(118.48 ±25.52) min、(121.24±13.29) ml、(32.77±4.46)h、(56.85±5.81)h、(9.29±2.89)d、(4900±1 100)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4、4.183、3.397、3.245、3.489、2.938,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GGT均显著升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6、IL-8、CRP均显著升高,且术后第1、3、5天实验组TNF-α、IL-6、IL-8、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实验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IgM与术前相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IgM与术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术后第1、3、5天对照组IgA、IgG、IgM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77%(3/52)显著低于对照组15.09% (8/5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Z =5.118,P=0.000).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疗效可靠,创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肝功能明显升高但可迅速恢复,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明显,对免疫功能几乎无影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严重骨质疏松Kummell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玉宝;任龙喜;王洁颖;刘波

    目的 研究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随严重骨质疏松的Kummell病患者临床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7月就诊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的23例伴严重骨质疏松的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住院期间术后第1天进行评价、术后3个月及1年门诊复查随访.所有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Oswesa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椎体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后凸角度及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门诊复查随访12 ~24个月,平均随访(18.1±5.6)个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平均视觉模拟评分为(8.4±1.5)分,术后1d、3个月及1年分别为(2.2±1.1)分、(3.1±1.7)分及(4.6±2.0)分,均P <0.001.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平均Oswesa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为(70.1±10.5)分,术后1d、3个月及1年分别为(27.4±7.9)分、(36.6±8.1)分及(46.5±9.3)分,均P<0.001.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a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术后1d及3个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椎体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百分比分别为(44.4±6.9)%、(50.1±6.3)%和(88.2±4.1)%,术后1d分别为(65.5±5.0)%、(66.2±5.7)%和(89.3±3.7)%,术后3个月分别为(63.8±7.4)%、(64.6±5.0)%和(88.1±3.9)%,术后1年分别为(57.8±6.3)%、(63.0±6.7)%和(87.1±4.2)%,术后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百分比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椎体后缘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术后1d及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角度术前25.0°±7.5°,术后1d显著下降到16.5°±4.1°(P=0.001),术后3个月显著下降到18.2°±5.8°(P =0.032),但是术后1年后凸角度增大到21.3°±8.1°(P=0.051).2例患者出现无症状的椎体周围骨水泥渗漏,5例患者出现相邻椎体骨折,其余患者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及相邻椎体骨折.结论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尽管远期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和椎体后凸畸形恶化,但是短期内能够提供脊柱稳定性并缓解疼痛,利于患者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主动脉弓上动脉损伤救治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茂华;金星;张十一;种振岳;吴学君

    目的 分析采用不同救治方式治疗主动脉弓上动脉损伤的初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23例弓上动脉损伤患者(男性18例,女性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开放手术治疗组),13例患者采取腔内治疗(腔内治疗组),1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所有存活的患者进行了1~ 60个月的电话或门诊随访,对治疗后的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进行了评估记录,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30 d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30 d内,开放手术治疗组的患者,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发生了脑梗死,但均在30 d内恢复正常.腔内治疗组的患者无死亡及脑梗死发生,但1例患者术后30 d内发生了闭塞.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4±1.1)h及(1.0±0.4)h](P<0.01)及术后住院时间[(8.3±3.0)d及(2.5±1.0)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开放手术及腔内治疗的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病死率分别为11.1%及0(P=0.4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及7.7%(P=0.26),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66.7%(6/9)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及92.3%(12/13)接受腔内治疗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对于主动脉弓上动脉损伤,腔内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略低,腔内治疗为修复弓上动脉损伤的重要方式,在抢救弓上动脉损伤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腔内术后内漏病因分析

    作者:刘澄;乔彤

    1991年Parodi首次实施了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1].EVAR具有“微创”的优点,并具有相对理想的早期和中期疗效,但是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远期仍存在瘤腔增大甚至破裂的风险,导致以上变化常见的原因就是EVAR术后内漏[2].本文将结合笔者经验,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7年12月EVAR术后内漏86例肾下型AAA的危险因素及处理策略作一分析总结.

    关键词:
  • 颅外段假性颈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两例病例报道

    作者:李立强;谷涌泉;佟铸;张建;李建新;郭连瑞;崔世军;齐立行

    颅外段颈动脉瘤(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ECAA)是一种罕见的动脉局部扩张性病变,仅占外周动脉瘤的0.4%~4.0%,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真性动脉瘤和头颈部创伤等原因导致的假性动脉瘤[1].其中假性颈动脉瘤更为少见,发病率为0.07%,经历过头颈部创伤的患者约25%出现假性动脉瘤,病死率极高,可达30%[2].ECAA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局部压迫、瘤体破裂大出血、瘤内血栓脱落导致脑梗死,因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腔内治疗修复ECAA操作耗时短,创伤小.2015年8月-2016年5月笔者团队采用血管腔内技术修复2例颅外段假性颈动脉瘤,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脾动脉瘤的手术及腔内治疗

    作者:尹黎;刘震杰;沈来根

    脾动脉瘤是常见的内脏动脉瘤,一般定义为脾动脉的异常扩张,且大动脉直径>1 cm.脾动脉瘤在内脏动脉瘤中为常见,占所有内脏动脉瘤的60%[1],在腹部血管瘤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及髂动脉瘤[1-2].育龄妇女脾动脉瘤发病率不足0.1%;相比之下,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脾动脉瘤发病率为7% ~ 20%[3].等待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中,有8%~13%的患者由于门脉高压、门脉分流导致脾动脉瘤[4].脾动脉瘤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较多,男女比例为1∶4,且80%患者发病年龄>50岁[1].近年来,随着血管腔内治疗的广泛开展,脾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其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血管腔内治疗、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复合手术等.本文就脾动脉瘤的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优缺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
  • 药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深明;姚陈;何榕洲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已成为我国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动脉硬化闭塞,肢体长期血供不足,患者常出现跛行症状,形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些患者甚至进展为严重的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据报道,有3%~10%的人群受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相关症状的影响,年龄大于70岁者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15%~20%[1-2].40% ~ 50%的CLI患者因治疗无效而不得不截肢,而其中约20%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3].

    关键词:
  •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亚晶;李春民;张望德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全身粥样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疾病可能会进展为严重的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表现为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终导致截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卫生统计汇总报道显示心脏疾病全因病死率为21%、脑血管疾病全因病死率为11%、呼吸系统疾病全因病死率为5%,而PAD的全因病死率为22%[1].据相关研究估计,在中国下肢PAD人数将超过1 600万人[2].

    关键词: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处理

    作者:朱锋;戈小虎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降低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但术后远端破口的问题,往往制约了患者远期生存率[1].尽管TEVAR一期封堵了主动脉第一破口,但IRAD注册研究TEVAR术后主动脉扩张发病率为62.7%[2].TEVAR初目的是防止夹层破裂和内脏及肢体缺血,临床终点由TEVAR后主动脉重塑所决定,因为远端破口直接影响主动脉重塑和破裂事件的发生,所以远端破口是TEVAR术后需要关注的问题[3].本文旨在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处理方法,以远端破口处理的必要性、远端破口的整体解决方案、远端破口的局部解决方案3个方向为论点,结合本中心研究和既往临床资料分别论述.

    关键词:
国际外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