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外科学

国际外科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국제외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96/R
  • 国内刊号: 谷俊朝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ijs@cmaph.org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肝包虫病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作者:罗涛;吴传友;龚建平;李屈进

    肝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蚴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分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肝包虫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术后仍有较多的并发症.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多种治疗方式运用于临床,肝包虫病的治疗呈百花齐放之势.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亦广泛运用于临床,其治疗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包虫病的原理、安全性及有效性、适应证及相关优势、并发症及缺陷,并展望未来介绍了目前的研究方向,充分肯定了未来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肝包虫病的治疗价值,对临床从事肝包虫病诊治的医师有一定帮助.

  •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尧;张宝;麻勇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集肝窦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与自噬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肝切除、肝移植等肝脏外科手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围手术期安全具有显著影响.然而,迄今为止,其具体的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临床上也始终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因此,对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以及防御举措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新文献报道,对该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 急性胆囊炎病情程度与血浆C-反应蛋白的关系

    作者:董浩;刘宁;田党锋

    目的 揭示C-反应蛋白与《东京指南》评分的相关关系及其对急性胆囊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东京指南》标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39例.根据标准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分组,分别为Ⅰ级(450例)、Ⅱ级(260例)、Ⅲ级(29例)患者.自入院收治以来,测量并记录患者C-反应蛋白值,并与分组级别做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胆囊炎各个分组间C-反应蛋白值平均值差异显著,3个组的C-反应蛋白值分别为18.74 mg/L、135.67 mg/L和257.43 mg/L,Ⅱ级患者与Ⅰ级患者的边界值为72.54 mg/L,Ⅲ级患者与Ⅱ级患者的边界值为195.85 mg/L,且C-反应蛋白值随着急性胆囊炎级别的增加而增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后,C-反应蛋白与急性胆囊炎分级相关(P<0.01).结论 C-反应蛋白可作为急性胆囊炎分级的相关预测指标,Ⅱ级患者与Ⅰ级患者的C-反应蛋白边界值为72.54 mg/L,Ⅲ级患者与Ⅱ级患者的C-反应蛋白边界值为195.85 mg/L,为《东京指南》评判临床急性胆囊炎的分级提供了评判辅助,为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推广意义.

  • 肝硬化组织来源纤维母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作者:赵亚磊;张开明;孙玉岭;李文奇;张言鹏;赵一璞

    目的 建立肝硬化组织来源纤维母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探讨体外培养纤维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等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肝硬化组织来源纤维母细胞,通过显微摄像、细胞计数研究其形态学变化及生长特性,用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细胞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对所得细胞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2h内组织块贴壁良好,1周左右可见组织块周边有单个的胞体较大的肝细胞样细胞游出,2周左右可见梭形或三角形纤维母细胞游出.传代后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潜伏期短,纤维母细胞生长性状稳定,3、4、5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细胞表达FSP1、波形蛋白呈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0.6±1.0)%和(91.2±4.1)%.结论 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纤维母细胞,此方法简便、高效、稳定,培养的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学特性.

  • ALPPS可能是治疗预留肝体积不足的伴门静脉癌栓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孟翔飞;段伟东;陈永卫;陈书德;韩旭;马天如;暴雷;潘颖威;何蕾;卢实春

    目的 提供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应用于门静脉癌栓病例中的经验,初步探讨其在门静脉癌栓病例治疗中的价值和进一步发展方向.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例应用于门静脉癌栓的ALPPS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基本信息、术前门静脉癌栓分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ICG试验结果、预留肝体积、预留肝体积增长率、两期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情况等关键临床数据,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ALPPS手术.根据门静脉癌栓的程树群分型,Ⅱ型1例,Ⅲ型2例.一期术前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A级,ICG R15平均为7.3%(4.2%~11.0%),平均预留肝体积387 ml(333 ~484 ml).两期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24.7 d(9~50 d),平均预留肝体积的增长率为50.3% (24.4% ~ 82.3%).术后Clavien-DindoⅢ级以上的并发症1例,未出现死亡患者.截至2017年2月,2例患者因肿瘤复发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生存情况良好.解剖二期手术标本,均见癌栓坏死.结论 对于门静脉癌栓Ⅱ型和Ⅲ型的低预留肝体积患者,ALPPS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癌栓、提高根治性切除率的有价值的手术方式,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等治疗方式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神经导航下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李玉呈;齐文涛;段晓春;武永康

    目的 比较神经导航下行脑室穿刺腹腔引流术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积水在脑室端分流管放置位置的准确率,以及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积水患者40例.术前已征得家属同意,由家属自愿选择手术方式,18例在神经导航下行脑室穿刺腹腔引流术(A组),22例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在脑室端分流管放置的位置,即游离于侧脑室额角和平齐Moro孔的准确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术后及时复查头颅CT查看脑室端分流管的位置情况,并在患者出院后医院门诊定期随访3~ 24个月.患者术后及时复查头颅CT发现,A组脑室端分流管位置达到设定位置有16例,没有达到设定位置有2例,准确率为88.89%;B组有8例达到设定位置,未达到的有14例,准确率为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94.4%和86.4% (P >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分流管堵塞、分流过度与分流不足等.随访期间,A组出现过度分流1例;B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分流管堵塞4例、过度分流1例、分流不足2例.两组患者经引流管压力调整或者拔管后重新置管后均恢复良好.A组所有并发症发病率为5.56%,B组为36.36%;A组与B组分流不足差异无统计18.18% (P >0.05).结论 学意义(P>0.05);A组没有出现分流管脑室端堵塞,B组分流管脑室端堵塞出现4例,其发病率为神经导航引导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比传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室端分流管放置到设定位置的准确率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上有一定的优势.

  • 急性胆管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文清;刘东斌;刘家峰;梁阔;徐大华;王悦华;仝小刚;郑亚民;江华;李非

    目的 探讨急性胆管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评估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54%)患者行一期缝合,46例(46%)患者行T管引流.结果 100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缝合组显著短于T管组(96.72 minvs123.00 min,P=0.001),术中出血量缝合组与T管组相比显著减少(27.13 mlvs38.48 ml,P=0.009).缝合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57 dvs2.33 d,P=0.003)与术后住院时间(6.19 dvs9.20d,P=0.000)均显著短于T管组.两组术后腹腔总引流量(309.22mlvs212.46ml,P=0.070),引流时间(3.96 dvs4.02 d,P=0.875),术后胆漏发病率(9.3% vs0,P=0.060),出血率(5.1%vs2.2%,P=0.6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胆管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严格掌握适应证后,与T管引流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 对ALPPS手术实用性与安全性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作者:陈莹;程石

    目的 通过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和传统二阶段手术(TSH)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综合评价这两种手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查找2013-2016年关于ALPPS手术和TSH手术临床相关文献资料.运用Revme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作为评价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作为评价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异质性检验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为P <0.05),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在异质性较高的情况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经过筛查,4项研究共312例手术符合纳入标准.将两组手术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ALPPS组FLR增长率明显高于TSH组(MD =24.78;95% CI:0.63 ~48.94;P=0.04);且ALPPS组FLR增长时间较TSH组显著缩短(MD=-26.55;95%CI:-37.13~-15.97;P<0.05);ALPPS组术后严重并发症(≥Ⅲb)的发病率要高于TSH组(OR=2.47;95%CI:1.14~5.36;P =0.02);而ALPPS组和TSH组术后病死率没有明显区别(OR=2.43;95% CI:0.94~6.31;P =0.07).结论 ALPPS手术较TSH手术可以更好地在较短时间内使预留残肝体积增长到安全切除范围,且两组术后病死率无明显差别,但ALPPS较TSH术后严重并发症(≥Ⅲb)的发病率仍然很高.

  • 肝内胆管细胞癌淋巴管新生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顾劲扬;夏强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类起源于二级胆管及其分支上皮细胞的原发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位列肝脏恶性肿瘤第二位,约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3%,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10% ~ 15%,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由于ICC具有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早等特点,患者就诊时往往因肝外淋巴结广泛侵犯而错失手术时机,即使根治性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也仅为20%~40%[2].因此,ICC淋巴结转移被公认为国际性难题,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3].

    关键词:
  •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传海;荚卫东

    联合肝脏分隔与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首次报道后,就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ALPPS是近些年来新提出的一种手术方式,其可以有效促进肝脏体积增长,缩短两次手术时间间隔.同时,此手术方式能够将剩余肝脏体积不足且肿瘤分期较晚的不可切除肝肿瘤变成可切除.ALPPS并未改变肝肿瘤生物学特性,且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远期疗效尚待证实.此外,尽管ALPPS是近些年来肝胆外科技术的创新突破,但其作为标准术式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还比较低,对于恶性肿瘤疗效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对照证实,因此,此术式应用与发展一直备受争议.

    关键词:
  • 末梢门静脉栓塞联合计划性肝切除术

    作者:李江涛;金赟;彭淑牖

    据统计,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占全球一半以上[1].肝切除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残余肝体积不足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制约肝切除的主要瓶颈[2].为了解决这一临床问题,近年来涌现出了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PLLS)等新技术.

    关键词:
  • 鼻源性脑脓肿一例诊治分析

    作者:孙枢文;张恒柱;王晓东

    脑脓肿多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少数也可为真菌或者原虫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青少年多见.而鼻源性脑脓肿则因其感染菌来源于鼻腔及鼻窦,是神经外科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故对于鼻源性脑脓肿的诊断与治疗变得尤为重要.本组病例为1例鼻窦炎诱发脑脓肿的青少年患者,该患者的诊疗过程对帮助我们了解该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肝尾状叶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介入栓塞后二期手术切除一例分析

    作者:党晓卫;李松;张弓;李海;刘优优;付坤坤;许培钦

    肝尾状叶位置深在,血管丰富,当手术切除尾状叶肿物时存在撕裂下腔静脉引起致命大出血的风险,因此历来被肝胆外科医师视为风险大的手术之一.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对于有明确症状、体积较大或不能排除恶变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5年3月收治1例肝尾状叶巨大FNH患者,采用了一期介入栓塞二期手术切除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就该病例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介绍如下.

    关键词:
  • ALPPS的发展衍变、问题争议及未来展望

    作者:王强;马宽生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被誉为近年来肝胆外科领域具有革命突破性的技术之一[1].经典ALPPS的技术要点包括:在一期术中,切除预留剩余肝组织(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中的病灶后结扎患侧门静脉,离断患侧和健侧间肝组织,放/不放塑料袋包裹患侧肝叶后关腹.术后影像学复查了解FLR的变化,一般6~9d后实施二期肿瘤切除[2-3].ALPPS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促进FLR增长(可达40% ~160%)[1-4],使原来无法切除或者处于可切除边缘的肝癌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这一瞩目的临床现象吸引了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
  • 联合肝脏切除术治疗Bismuth Ⅲb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技术要点

    作者:吕少诚;潘冰;贺强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起源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至左右肝管之间的恶性肿瘤,占胆管癌患者的40% ~ 60%,5年生存率为15% ~36% [1-2].早期发现肿瘤和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关键,也是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途径[3].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联合肝脏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技术为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R0切除率和生存期带来了积极效果[4].目前联合左半肝及尾叶切除的扩大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已经成为治疗Bismuth Ⅲb型患者的标准术式.本文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例行联合肝脏切除的BismuthⅢb型患者的资料,详细介绍该分型患者的评估及手术技巧.

    关键词:
  •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胡三元;展翰翔

    电视腹腔镜手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于1991年实施了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过25年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得到了普及,手术范围从初简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到目前临床开展越来越多复杂、高难度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等手术,从有空间的腹腔镜手术到无腔隙制造腔隙的腔镜甲状腺、乳腺手术.随着外科医师经验的积累、器械设备的改进和发展,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日益显著,已成为普通外科绝大部分手术的标准或佳术式.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野放大清晰等优势,但同时腹腔镜手术由于其手术入路、操作的特殊性及学习曲线等原因,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甚至是灾难性并发症,如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损伤导致的死亡,需要引起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1-2].笔者结合自身25年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就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探讨,为广大从事腔镜外科的医师,特别是年轻医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 二步肝切除的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扬;汪国营;冯啸

    肝切除术是目前根治性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为达到切缘阴性减少肿瘤复发,有时需要进行大范围肝切除,但大范围肝切除会增加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风险.剩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是评估能否实施大范围肝切除术的重要指标,FLR不足是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增加了大范围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1].

    关键词:
  • 肝切除术的研究进展(摘译)

    作者:谷俊朝

    使用Glissonian方法进行三维腹腔镜解剖性肝8段切除Three-dimensional laparoscopic anatomical segment 8 liver resection with glissonian approach [J].[韩国] Jang JY,Han HS,Yoon YS,et al.Ann Surg Oncol,2017.DOI:10.1245/s10434-017-5778-6.[Epub ahead of print]背景 对于肝癌而言,在手术中进行解剖性肝切除与非解剖性切除具有更多的肿瘤学益处.解剖性切除的基本概念是防止肿瘤通过门静脉或静脉血流扩散.由于技术困难,很少有报道进行腹腔镜解剖性肝8段切除.本研究报道了腹腔镜解剖性肝8段切除操作技术,使用三维影像成像了中、右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方法 1例61岁男性在6年前被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关键词:
国际外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