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국제부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870
  • 国内刊号: 12-13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保守性手术控制剖宫产术严重产后出血的效果

    作者:冯碧波;翟建军;蔡昱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捆扎术与宫腔填纱术控制剖宫产术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失败原因. 方法:将135例剖宫产术严重产后出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子宫捆扎术组(捆扎组,65例)和宫腔填纱术组(填纱组,70例),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捆扎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填纱组(P<0.05);2组术后出血量、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捆扎组胎盘因素中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出血者的止血成功率低于填纱组(P<0.05),子宫过度伸展因素出血者的止血成功率高于填纱组(P<0.05);2组产妇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经量减少、痛经及宫腔粘连和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改良子宫捆扎术术中出血量少,操作时间短,对子宫过度伸展性因素出血的止血效果更佳;而宫腔填纱术适用于胎盘因素出血者,临床处理应个体化.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作者:李婧;陆玮玮;盛祝梅;张治芬

    目的:探讨孕妇和新生儿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IGFBP-3与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探究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30例, 根据胎儿出生体质量与胎龄关系的分类诊断标准将胎儿出生体质量水平分为3组:小于胎龄儿(SGA)组15例,适于胎龄儿(AGA)组162例,大于胎龄儿(LGA)组53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集中测定孕妇血清、新生儿脐血血清胰岛素、IGF-Ⅰ、IGF-Ⅱ、IGFBP-1和IGFBP-3水平.结果:3组孕妇血清和新生儿脐血血清胰岛素、IGF-Ⅰ、IGF-Ⅱ、IGFBP-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GA组大于AGA组,AGA组大于SGA组(均P<0.01),母血血清IGF-Ⅱ和脐血血清胰岛素、IGF-Ⅰ、IGF-Ⅱ水平为胎儿出生体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论:母血血清IGF-Ⅱ和脐血血清胰岛素、IGF-Ⅰ、IGF-Ⅱ可能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

  • 代谢组学在围生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罗林丽;罗东

    代谢组学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技术及数据分析手段对样本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分析,获得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特征性代谢物谱,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母体血浆、尿液和羊水中特征性的代谢物谱可预测胎儿畸形,母体血浆代谢组学可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和类型,胎盘和脐血代谢组学可用于胎儿宫内缺氧和发育状况的预测,阴道代谢组学可预测早产的发生. 代谢组学技术对研究孕妇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妊娠合并双侧卵巢重度水肿一例

    作者:贺国丽;崔开颖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18岁,停经47 d,腹胀7 d,因外院B型超声(B超)发现卵巢肿瘤,于2014年2月8日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 末次月经2013年12月21日,平时月经基本规律,未婚,有性生活2年,孕1产0.查体:体温36.2℃,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68 mmHg(1 mmHg=0.133 kPa). 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下腹部稍隆起,无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在脐耻之间隐约可触及质中界限欠清、稍可活动的无压痛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

  • 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洪娟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多脏器损害性疾病,其发生率约为5%~8%,其特征是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进而可能会导致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子痫、HELLP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和溶血)、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子痫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各种病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继而多种血管活性因子、炎性因子和凝血因子调节异常,从而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 关于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缺氧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免疫调节异常学说、遗传学说和血管内皮损伤学说等. 随着对PE的深入研究,对其发病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

  • 阿司匹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中的应用

    作者:吴珈悦

    妊娠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为高凝状态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产科并发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故抗凝治疗非常关键.SLE孕妇由于体内免疫复合物沉积和系统炎性反应损伤了胎盘结构,造成子宫胎盘灌注不良,从而导致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比值的失衡,这与胎盘血栓血管性病变密切相关. 阿司匹林通过调节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平衡,抑制血小板活性,扩张血管,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以及预防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推荐SLE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高危产妇在整个孕期使用低剂量(40~160 mg/d)阿司匹林.血小板聚集实验是监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效果的重要指标.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安全性仍未知.肝素/低分子肝素可根据产妇有无复发性流产史和血栓史联合使用.

  • 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郭秀荣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代谢异常性疾病. 近年来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妊娠前及妊娠期进行合理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孕妇体质量,减轻心血管系统负担,降低血压,提高孕妇氧储备. 目前关于妊娠期间的运动形式、强度、持续时间以及运动期间如何有效进行胎儿监护仍有争议. 运动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到安全、舒适,妊娠晚期的孕妇更适合选择无负重的运动形式. 正常孕妇每天进行3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且在运动期间应通过胎动、宫缩等来判断运动是否过度. 运动疗法可显著降低孕妇的血糖水平,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进展.

  • EMs生育指数对Ⅲ~Ⅳ期EMs合并不孕术后非AR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晓虹;曾荔苹;何芳;沈雪歌;汤惠茹;吴瑞芳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中重度(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不孕术后非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Ⅲ~Ⅳ期EMs合并不孕患者48例,按照EF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随访其妊娠结局. 结果:48例患者术后2年累积非ART妊娠25例(52.1%),术后6个月非ART妊娠20例(41.7%),术后7~12个月非ART妊娠4例(8.3%),术后13~24个月非ART妊娠1例(2.1%),随访不同时间段非ART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01,P=0.000).术后2年累积非ART妊娠率与EFI评分及术后是否使用促排卵治疗有关(P<0.05),而与r-AFS分期无关(P>0.05). EFI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1(95%CI:0. 527~0. 834,P=0.033).通过ROC曲线确定的EFI预测术后2年内非ART妊娠的临界值为5.5分(约登指数大),其预测的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42.9%. 结论:EFI对于中重度EMs合并不孕患者术后非ART妊娠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宫颈托预防早产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欢;包怡榕;瞿晓娴

    宫颈托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早产治疗方法,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压紧宫颈管并改变其角度有关.宫颈托类型多样,近年临床上Arabin托较常用,其半球形设计与阴道穹窿结构相似,可尽量包绕宫颈至内口.宫颈托放置术前应根据孕妇的临床情况和宫颈形态选择合适的型号. 目前诸多国内外研究显示宫颈托在早产高危人群如宫颈机能不全、双胎中的防治效果显著,可延长分娩孕周、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减少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与阴道用孕激素及宫颈环扎术等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宫颈托的不良反应少,主要为阴道排液增多,此外其具有取放方便、无需麻醉,无侵入性且花费低等优点. 目前由于缺乏大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其疗效.

  • 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和血管阻力及分级的特点

    作者:庞玉兰;薛红霞;焦彤;李慧东

    目的:探讨具有相似形态特征不同病理性质的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分级的特点,以及两者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7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76例卵巢浆液性肿瘤患者,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3组:良性组30例,病理结果为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囊内可见分隔或乳头样实性组织,不包括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组24例,病理结果为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Ⅰ期癌组22例,病理结果为浆液性囊腺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卵巢癌分期为Ⅰ期癌.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CDU)检测RI和三维能量多普勒(3D-CPA)血管分级,评价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血流特点,并与MVD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同病理性质的卵巢浆液性肿瘤的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08,P<0.001),其中Ⅰ期癌组高于良性组和交界性组(P<0.001);3组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6,P<0.001),其中良性组高于交界性组和Ⅰ期癌组(P<0.001),交界性组与Ⅰ期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3D-CPA血管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3,P<0.001),其中良性组以Ⅰ级血流为主(63.3%),交界性组和Ⅰ期癌组以Ⅱ、Ⅲ级血流为主(分别为70.8%、100%),良性组与交界性组和Ⅰ期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交界性组与Ⅰ期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4>0.017). 3D-CPA血管分级与MVD呈正相关(rs=0.794,P<0.01),RI与MVD呈负相关(r=-0.786,P<0.01). 结论:RI和3D-CPA可用于术前评估肿瘤血管血流特点,辅助用于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卵巢浆液性肿瘤的病理分型.

  • 子宫阔韧带内良性间皮囊肿一例

    作者:李琛;李龙;冀静;王月玲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30岁, 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4个月, 于2015年4月27日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既往无结核病史、手术史、吸烟史和家族遗传病史. 月经史:初潮13岁,经期3 d,周期28 d,末次月经:2015年4月21日;生育史:2000年足月自然分娩一男活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 及明显包块. 专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未见异常. 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形态规则,表面光滑,活动度好,无压痛.

  • 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宇;白晶;李爱军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和患者预后及术后随访肿瘤标记物. 结果:患者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阑尾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术后常规病理结果证实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ⅠA期,术后便秘好转,随访至今2年3个月复查肿瘤标记物未降至正常,但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 结论: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卵巢肿瘤,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对于伴有严重便秘患者应排除该类肿瘤,同时术后一定要进行比较全面的免疫组化检查.

  • 7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丽;邱丽华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收治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病例进行分析,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BOTs,分析BOTs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4年3月—201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治的72例BOTs患者的病史资料. 结果:患者诊断年龄为(46.4±17.3)岁,≤40岁的患者占41.7%(30例);绝经患者占30.6%(22例);65.3%(47例)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术前CA125升高(>35 U/L)者占50.9%(29例),CA199升高(>37 U/L)者占31.6%(18例). 浆液性(38例)、黏液性(31例)BOTs包块直径中位数分别为80 mm和185 mm;黏液性BOTs包块直径大于浆液性BOTs(P<0.001). Ⅰa期患者占72.2%(52例),Ⅱ~Ⅳ期患者占16.7%(12例). 术后6例患者复发,COX回归分析显示BOTs复发率只与初次手术方式有关(P=0.045).结论:BOTs患者较年轻,术前准确诊断率低,但常早期诊断,预后较好,然而有一定复发率及恶变率,长期随访必不可少. 初次手术方式是影响BOTs复发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否影响患者的生存期还需长期密切随访观察.

  • 宫腔镜诊断宫腔良恶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菡菲

    宫腔内病变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繁多复杂,性质难定,临床上多以异常子宫出血为常见就诊主诉,如何尽早确定宫腔病变的良恶性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为宫腔病变良恶性的鉴别提供了更加直观和准确的诊断方法,而且通过宫腔镜手术治愈的宫腔内病变也逐渐增多,尤其对有保留生育功能意愿的育龄期女性,宫腔镜手术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子宫全切,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对临床及社会有重要意义.

  • 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发病机制和诊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杨;周先荣

    卵巢甲状腺肿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单胚层分化的成熟畸胎瘤,其主要由甲状腺组织构成. 良性卵巢甲状腺肿的恶变率低,为0.5%~5%. 恶性卵巢甲状腺肿(MSO)与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分子发病机制,如BRAF (B-Raf proto-oncogene)、RAS (retrovirus-associated DNA sequence) 基因点突变,RET/PTC (RET proto-oncogen/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基因重排等. 因MSO临床罕见,目前仍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一些肿瘤专家主张用原发性甲状腺癌的病理标准作为MSO的诊断依据. MSO一旦确诊后,应行全面的手术分期和术后的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全甲状腺切除或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体外照射等. 临床观察发现MSO预后均较好,且术后辅助治疗起重要作用. 术后需要长期随访,血清甲状腺球蛋白、131I全身扫描是检测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特异性指标.

  • 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陆欣怡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近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进步,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已经实现. 标准的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为包括全子宫和双侧输卵管、卵巢在内的切除手术. 新发展的机器人手术平台为要求甚高的传统腹腔镜手术提供了可选的高级技术,并能使更多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外科手术治疗中联合腹、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分期手术以及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一直是热点话题. 关于包括淋巴结清扫在内的全面分期手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益处仍存在争议. 对目前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定义、预后因素及新的手术治疗进展和一些正在被纳入的新技术进行综述.

  • 子宫外盆腔浆液性癌的起源

    作者:赵婷

    子宫外盆腔浆液性癌包括卵巢浆液性癌、输卵管浆液性癌、腹膜浆液性癌.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将卵巢浆液性癌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浆液性癌,两者临床特征、预后及分子特征完全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大量证据表明前者由卵巢的良性囊肿如浆液性囊腺瘤、内膜样囊肿等经交界性肿瘤逐步发展而来,而后者起源不明确. 传统观点认为高级别浆液性癌起源于卵巢上皮,但对因携带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易感基因(BRCA)突变行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的患者手术标本行病理检查,可发现其输卵管伞端存在上皮内癌灶,可能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前驱病灶. 输卵管浆液性癌及腹膜浆液性癌患者的临床及分子特征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相似,且输卵管伞端也可见上皮内癌灶,故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输卵管浆液性癌、腹膜浆液性癌可能均起源于输卵管伞端的上皮内癌灶.

  • maspin和p5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齐斌;郑秀;吴荔香;宋一一;孙蓬明

    目的:探讨maspin和p5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22例正常妊娠者,82例葡萄胎者(经随访35例发生恶变),11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maspin及p53的表达. 结果:葡萄胎未恶变组与正常早期妊娠组比较、葡萄胎恶变组与葡萄胎未恶变组比较,masp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在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6 cm组maspin表达分别低于血β-hCG≤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6 cm组(P<0.05),而在血β-hCG>105 U/L及卵巢黄素化囊肿>6 cm组中p53表达升高(P<0.05),maspin与p53的表达有关(P<0.05).35例葡萄胎恶变者中,maspin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预后评分≥7分组的表达较<7分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解剖学分期Ⅲ期组中的表达较Ⅰ~Ⅱ期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aspin的表达下调及p53的高表达可能是葡萄胎恶性转化的早期事件, 两者的联合检测可能对预测葡萄胎恶变及预后判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 卵巢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泉锋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分化潜能、高增殖能力和耐药性4个特点. 卵巢癌是病死率高、预后差的妇科恶性肿瘤. 由于部分卵巢癌细胞亚群具有干细胞特性,肿瘤较易产生化疗耐药性. 很多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亚群存在于小鼠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中,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及耐药性. 因此,深入了解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表面标记以及如何靶向定位,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就卵巢癌干细胞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2015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关于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规范》解读

    作者:刘晓娟;范爱萍;薛凤霞

    2015年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 有关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诊治指南与2010年版相比变化不大,诊断上仍采用3个标准,即低标准(minimum criteria)、附加标准(additional criteria)和特异标准(special criteria). 治疗以采用广谱、经验性抗生素为主.以下是2015年美国CDC关于PID诊断与治疗的指南.

  • 宫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单极电切术治疗宫腔疾病的Meta分析

    作者:范蜀东;杨文先;鄂琪敏;肖超

    目的:评价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单极电切术治疗宫腔疾病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和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0篇文献,共4 418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单极电切术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电解质和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单极电切术均可完成临床常见宫腔操作,但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血液电解质指标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 598例妇女围绝经期症状调查

    作者:王亚凡;封纪珍;李素芳;梁建梅;毛丽梅;刘晓旭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有关围绝经期症状及相关症状年龄分布.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98例40~65岁石家庄市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Greene评分. 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例对象进行双能X线右前臂远端骨密度检查.结果:绝经平均年龄(48.38±5.36)岁.绝经症状发生率84.1%,45岁后骨密度显著下降,56岁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逐渐增加.围绝经期妇女所处年龄段不同其症状也不同.46~50岁多见潮热出汗;61~65岁多见肌肉关节痛、复发性生殖泌尿系统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绝经及其相关疾病给妇女生理和心理带来很大困扰,在进行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治疗中不能忽视这些相关疾病的防治,应根据不同年龄制定防治措施.

  • 生物补片法人工阴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初探

    作者:赵艳红;李留霞;张颖;赵艳萍;李娇娇;李灵燕;刘艳霞;郭瑞霞;边爱平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法人工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uster-Hauser syndrome)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2例MRK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12例生物补片法人工阴道成形术(观察组)和30例腹腔镜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对照组)的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脏器损伤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2组的人工阴道长度均>8 cm,宽度均容2指松,弹性良好.观察组术后3个月阴道腔表面完全黏膜化即可性生活,对照组完全黏膜化需要6个月,并且阴道炎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2组各分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物补片法人工阴道成形术与腹腔镜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MRKH综合征的方法,生物补片法手术更简便、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性生活启动更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完全性子宫纵隔31例临床诊治经验分享

    作者:李文敏;马葆荣;郎玉萍

    目的:探讨完全性子宫纵隔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手术切除完全性子宫纵隔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5.2±6.4)min,平均出血量(16.5±3.8)mL;除1例子宫穿孔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自然流产率由术前87.1%(27/31)明显下降至术后5.0%(1/20),足月妊娠率由术前0上升为术后79.2%(19/24). 结论:完全性子宫纵隔通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结局,安全可靠.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进展

    作者:阿斯燕·努斯拉提;林开清;徐开红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较罕见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可能引起患者严重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继续妊娠存在子宫破裂、危及患者生命可能. 目前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缺乏统一认识. 甲氨蝶呤(MTX)等单纯药物治疗大出血风险高,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清宫术创伤小但若适应证把握不明易导致大出血;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可减少大出血,但费用贵且不良反应多;宫、腹腔镜作为新型微创手术其有效性需要更多的临床考证;经腹或经阴道局部病灶切除加修补术治疗的同时可修补瘢痕,但手术创伤大,应作为上述治疗失败的补充治疗.一线治疗方案仍需要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宫腔操作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对宫颈成熟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王俊;鄂琪敏;肖超

    目的:评价宫腔操作前米索前列醇通过不同给药途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时限为自建库至2014年10月. 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 提取资料和评价文献质量后, 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2 5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3种给药方式两两比较均提示其宫颈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道给药后宫腔操作用时少于口服给药(P<0.05),但扩张宫颈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含服后扩张宫颈耗时和宫腔操作用时均少于阴道给药(均P<0.05).在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口服及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后腹泻与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给药(均P<0.05),舌下给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给药(P<0.000 1);此外,各种给药途径子宫痉挛收缩、阴道出血、发热、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3种给药途径在促宫颈成熟方面无差异;考虑避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建议在宫腔操作前采取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

  • Vaspin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

    作者:柴义青;刘洁

    目的:研究Vaspin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8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确诊的PCOS患者200例为PCOS组, 对照组选取非PCOS且无糖代谢异常的200例正常体检者. 观察2组Vaspin rs2236242位点基因多态性基因频率的差别. 结果:2组Vaspin rs2236242位点A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8,95%CI:0.51~0.91,P=0.009). 共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显示,TA基因型(OR=0.51,95%CI:0.33~0.79,P=0.002)和AA基因型者(OR=0.47,95%CI:0.23~0.95,P=0.035)的PCOS发病风险低于TT基因型者. 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显示,TA+AA基因型者PCOS发病风险低于TT基因型者(OR=0.50,95%CI:0.33~0.77,P=0.001). 隐性遗传模型分析显示,AA基因型与TT+TA基因型者PCOS发病风险相似(OR=0.71,95%CI:0.37~1.38,P=0.317).结论:Vaspin rs223624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PCOS发病有关,等位基因A及AA、TA基因型对PCOS发病可能起抑制作用.

  • 《2015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关于阴道炎症的诊治规范》解读

    作者:王辰;范爱萍;薛凤霞

    常见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T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三者是阴道分泌物异常常见的致病原因.明确诊断需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和实验室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测包括pH 值测定、氢氧化钾(KOH)和生理盐水湿片显微镜检查、培养法及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AT) 等.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综述参考文献要求为作者亲自阅读的公开发行的国内外文献,以30篇左右为宜,以近3年内期刊文献为主. 外文文献参照PubMed格式著录.

  • 本刊部分定稿文章实现数字优先出版

    作者:

    为了缩短重点文章的报道时差,及时传播信息,本刊2012年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署了数字优先出版协议. 凡具有国家级或省市级等基金资助的论文以及本刊编辑部重点约稿文章,待定稿后,经编辑部与作者双方协商可以另签署一份数字优先出版授权协议,在纸质版出版前以数字出版形式优先发表,供读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阅读. 数字出版等同于正式出版.

  • 本刊文题、摘要、关键词、图表、统计学方法和符号写作规范

    作者:

    文题:各类稿件文题要求鲜明、简洁、确切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20字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各类体裁稿件均应附英文的文题及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 本刊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方法

    作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本刊自2012年始实行新的层次标题编号方法,即对文献的每个章节均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所有章、节均从1开始连续编号,节的编号旨在所属章、节范围内连续,如下所示:1……;1.1……;1.1.1……;2……;2.1……;2.1.1……以此类推,请作者在投稿时参照执行.

国际妇产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