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국제부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870
  • 国内刊号: 12-13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脐带形态学异常对胎儿结局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张凡

    脐带是胎儿和胎盘组织之间的重要连接,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纽带.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脐带形态学异常可引起胎儿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如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或死亡,以往有报道脐带异常新生儿病死率为28.5%,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脐带异常非常重要.综述脐带形态学异常与胎儿结局的关系,发现脐带长度异常、脐带缠绕、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附着异常、单脐动脉等均能导致胎儿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 B-Lynch缝合法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应用

    作者:刘惠娜;史惠蓉;赵先兰;张瑞涛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中出现产后出血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应用B-Lynch缝合法止血(观察组),40例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止血(对照组),将2组有效率、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B-Lynch缝合法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 血管生成素与妊娠

    作者:翁丹;尹国武

    血管生成素(Angs)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组促血管生成的调节因子,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其在血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ng-1和Ang-2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浸润,妊娠过程中,胚胎的植入和肿瘤的浸润过程是相似的,Angs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2受体(Tie-2)在胎盘和胎儿中都有表达,对胚胎的植入、胎盘血管的生成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妊娠过程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血管生成障碍,将会导致胚胎植入失败或妊娠并发症等的发生.对Angs对妊娠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妊娠期疾病的诊断、治疗.

  • 经阴道注入重组白细胞介素17对正常妊娠CBA/J孕鼠的影响

    作者:柳红杰;曲洪美;马宏仲;殷伟红;于丽丽;周小娇;王文娟

    目的:观察经阴道注入重组白细胞介素17(rIL-17)对正常妊娠CBA/J孕鼠(CBA/J雌鼠×BALB/c雄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其在诱导母胎免疫排斥中的作用.方法:将6~8周龄清洁级CBA/J(雌)和BALB/c(雄)近交系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妊娠模型CBA/J孕鼠未作任何干扰.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正常妊娠模型CBA/J孕鼠,于受孕第1天麻醉状态下经阴道注射50 μL PBS.rIL-17组:正常妊娠模型CBA/J孕鼠,于受孕第1天麻醉状态下经阴道注射50μL rIL-17.受孕后第14天观察胚胎丢失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鼠蜕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10的表达.结果:给予正常妊娠模型孕鼠外源性rIL-17,能引起其胚胎丢失率明显增加,且蜕膜TGF-β和IL-10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与PBS组相比,胚胎丢失率及TGF-β和IL-10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注入rIL-17能够引起正常妊娠模型CBA/J孕鼠胚胎丢失率增加,并引起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 双胎妊娠并发胎儿畸形70例临床分析

    作者:赖彩芹;王晨虹;杨莹;李玉哲;鞠叶兰;程黎

    目的:对2011-2013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引产或分娩的70例双胎并发胎儿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方法:描述孕产妇及胎婴儿的基本临床特征,并分别按受孕方式和绒毛膜性质分为自然受孕组和人工受孕组、单绒毛膜组和双绒毛膜组,比较不同分组的妊娠结局和畸形胎婴儿的主要临床特点.结果:65.71%的孕产妇年龄≥30岁,单绒毛膜双胎占64.29%,人工受孕与自然受孕例数基本相当.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1.42%,前5位是早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选择性生长受限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单一系统畸形占89.33%,前5位是心血管畸形、骨骼肢体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唇腭裂和神经系统畸形.结论:双胎并发胎儿畸形孕产妇年龄多在30岁以上,并且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偏高.双胎畸形中以一胎畸形多见;畸形类型以心血管畸形、骨骼肢体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为多;单一系统畸形比多系统畸形常见.心血管畸形中尤以室间隔缺损多见.因此,对于30岁以上并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双胎妊娠孕妇,必须加强其产前胎儿畸形的筛查,尤其是应专注于检查胎儿的心血管系统、骨骼肢体和泌尿生殖系统.

  • 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miR-203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煜;陈秀娟;李光鹏;王丽岩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和蜕膜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蜕膜化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14例(分泌期组),正常妊娠早期蜕膜组织16例(早孕组),自然流产蜕膜组织18例(流产组),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3组miR-203的表达量以及候选靶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的mRNA表达量.结果:分泌期组miR-203的表达量高于早孕组和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2R在早孕组表达量高,在流产组表达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03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IGF2R的差异表达对蜕膜化以及早期妊娠的评估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替比夫定防止134例胎儿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研究

    作者:陈鸿;王丰;陈鹏

    目的:替比夫定阻断妊娠中晚期胎儿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确诊为合并慢性乙肝的妊娠中晚期患者134例,基于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48例).妊娠22~32周,治疗组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足月分娩时均抽取脐带血检测乙肝全项,24 h内给新生儿各注射乙肝疫苗10μg及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同时序贯给予乙肝疫苗免疫.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孕周、HBV拷贝数、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替比夫定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分娩时HBV拷贝数下降,肝功能好转,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均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HBV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新生儿肝功能均正常(P>0.05).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1年后H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CMH=0.067 8,P=0.794 5).结论:口服替比夫定阻断乙肝宫内感染治疗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妊娠期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

    作者:吕丽贤;张陈彦;赵敏英;郭丽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提高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围生期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对13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健康教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一套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行健康宣教.结果:13例患者经过严密观察病情、健康教育及采取各种治疗措施全部治愈,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预防疾病措施,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健康恢复,可大程度地确保母婴安全.

  • 对ASCCP 2012年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管理指南的解读(二)

    作者:王荣敏;彭晶晶;尤志学

    宫颈癌病因明确,发展过程中存在较长的可逆性的癌前病变期,是可通过医学干预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和推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而对癌前病变的管理及干预是阻止浸润癌发生的重要环节.结合美国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2013年颁布的《2012年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全球共识指南》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方式进行解读.新版指南更清晰提出各级别CIN的分层处理及CIN治疗后的联合随访的价值,对指导临床规范化处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 微小RNA与卵巢癌研究进展

    作者:李明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长度约21~23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病和进展有关,如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等.miRNA在卵巢癌中异常表达,与其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和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标记物,并为化疗耐药分析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现就目前研究多的miR-200家族,let-7家族及miR-199a在卵巢癌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miR-124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芳丽

    微小RNA(microRNA,miRNA)足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互补结合产生转录后沉默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种肿瘤的发生与miR-124表达异常有关,miR-124在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侵袭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抑癌作用.研究发现,miR-124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系及实体组织中均呈低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关于miR-124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其相关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对miR-12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叶酸受体α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亮亮

    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R)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偶联蛋白,包括FRα、FRβ、FRγ三种,其中FRα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在肿瘤细胞膜表面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近年研究表明,FRα多表达于腺癌,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恶性间皮瘤等.已有研究显示,FRα通过参与叶酸代谢、雌激素受体调控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FRα在妇科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仍存在许多争议,且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针对FRα在妇科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 miR-199a在卵巢癌中表达下调及其对卵巢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越;王落巧;林其德;张殊

    目的:检测miR-199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卵巢癌中参与的功能,初步探讨miR-199a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上皮性卵巢癌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15例以及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和1组具有不同侵袭能力的卵巢癌细胞株中miR-199a的表达;构建miR-199a的逆转录病毒质粒pMSCVpuro-miR-199a并筛选稳定过表达miR-199a的SKOV3细胞株;分别用CCK8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过表达miR-199a的SKOV3细胞在增殖、侵袭及迁移方面的改变.结果:miR-199a在卵巢癌组的表达低于良性卵巢肿瘤组(P=0.001),miR-199a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 (P< 0.05),且在SKOV3中表达低(P<0.01);与转染空载质粒SKOV3细胞相比,稳定转染pMSCVpuro-miR-199a质粒的SKOV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力均降低(P<0.000 1).结论:miR-199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并在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 黄冈市部分地区宫颈癌防治知识普及现状与分析

    作者:张玲;况元元;饶永红;聂世书;张燕;梅进华;汪娟

    目的:调查黄冈市团风县及浠水县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普及情况,探讨提高本市宫颈癌认知水平的方法与措施.方法:通过对黄冈市团风县及浠水县农村妇女发放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表,统计防治知识知晓率,获取宫颈癌防治知识途径及拒绝参加宫颈癌普查的原因.结果:高龄、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婚姻不稳定、流动人口、既往无生殖道感染疾病妇女为低知晓率人群,团风县及浠水县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51.4%和35.6%,团风县总知晓率高于浠水县(P<0.01).通过医院、社区讲座,公共卫生宣传栏、宣传册及医生面对面教育获取知识所占比例分别为30.9%、33.2%和27.0%.没有症状不愿意做检查及查出后有心理负担所占比例分别为50.0%和27.7%.结论:需针对低知晓率人群及偏远地区进一步加大健康宣教力度,通过医院、社区讲座,公共卫生宣传栏、宣传册及医生面对面教育扩大宣传力度.

  • Matriptase与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丽芳;项双卫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造成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种蛋白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等.近来研究发现一种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Matriptase可通过激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蛋白酶活化受体2和前列腺蛋白酶原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与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而Matriptase有望成为恶性肿瘤一个新的诊断和治疗靶标.综述Matriptase与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 宫颈癌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

    作者:刘田雨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宫颈癌肿瘤微环境包括宫颈癌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外基质等成分.对于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的宫颈癌,HPV可通过激活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促进宫颈癌变.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2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其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并与微环境中多种成分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此外,多种免疫细胞包括郎格汉斯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也参与了宫颈癌微环境的构成,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宫颈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宫颈癌提供依据.综述近年宫颈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自噬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洪萍;万安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机体细胞自噬活性变化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对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宫颈上皮细胞自噬活性变化对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尚无定论,此外有关自噬与宫颈癌化疗药物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综述自噬影响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新研究报道,以及自噬与宫颈癌化疗药的研究,进一步了解自噬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途径提供参考方向.

  • 人附睾蛋白4检测早期卵巢癌

    作者:谷维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三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年轻化趋势明显且死亡率高居首位,如何提高卵巢癌患者早期检出率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传统卵巢癌标记物——糖类抗原125(CA125)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并且在一些妇科良性疾病中也出现非特异性的升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检测指标.近年来颇受瞩目的血清标记物——人附睾蛋白4(HE4)成为了早期诊断卵巢癌的焦点,相比于CA125,HE4在大多数非卵巢恶性肿瘤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并且单独检测HE4或联合CA125在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等方面更具优势,现已在国外和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现对HE4的发现、发展和临床应用及其与CA125构建的卵巢恶性肿瘤发病风险模型(ROMA)作综述.

  • 脂质代谢紊乱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石蕊

    血浆中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磷脂、胆固醇及其酯、游离脂肪酸等.脂质代谢紊乱一般是TG升高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自从1994年发现瘦素以来,脂质代谢传统作用(比如提供能量、合成激素等)以外的作用逐步被发现.如脂质代谢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具有相关性;血浆中三酰甘油的升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但尚未发现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胰岛素抵抗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脂质代谢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途径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脂质代谢过程相关物质,如瘦素、脂联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具有相关性.

  • 化疗导致卵巢功能损伤的防治进展

    作者:赵丽苹;许天敏;杨如琳

    化疗是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可能会导致女性患者卵巢功能损伤.卵巢功能损伤导致的闭经、不孕、血管舒缩症状、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等问题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并对其社会心理和性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寻找减少卵巢损伤、保留患者生殖和内分泌功能的相关防治措施十分重要.总结相关文献,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胚胎冻存和卵母细胞冻存、卵巢组织冻存、细胞凋亡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中医中药治疗等保护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的方法进行综述.

  • 胎物残留误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一例

    作者:杨海艳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9岁.因人工流产术后2个月余,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持续低水平升高,于2012年4月26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4 d/30~37 d,末次月经2012年1月10日,足月产1次,小孩健存,人工流产4次,末次人工流产2个月前,前次人工流产1年前.2012年2月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未测hCG值,2012年2月7日及2月14日于外院甲B超示:宫内探及一囊样结构,大小约24 mm×40 mm×18mm,内见卵黄囊,直径约8 mm,未见明显胚芽.提示:宫内早孕,胚胎停育可能性,但未测hCG.

  • 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系统评价

    作者:黄静;李力

    目的:系统评价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DVT)相关预防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及CNKI、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截至2014年9月30日,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的参考文献,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DVT相关预防措施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项随机对照研究共3 1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2项研究肝素组DVT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RR=0.59,95%CI为0.36~0.96);但是对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预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4.08,95%C为0.71~23.53).②3项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组与对照组在预防DVT的发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6,95%CI为0.05~0.47),仅有1项研究报道了PE,在低分子肝素组及对照组均为0例.③5项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组与肝素组在预防DVT的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为0.43~2.23);其中有4项研究显示两者对于PE的预防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1.70,95%CI为0.44~6.63).④2项研究对低分子肝素联合机械预防(包括弹力袜或者气压治疗)与单独使用机械预防进行比较,2种方法预防DVT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5,95%CI为0.04~0.68).结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采取相应的血栓预防措施是必要的,但目前治疗上仍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案,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全面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指导.

  • 年龄、绝经状态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作者:陈瑛

    目的:探讨年龄、绝经状态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450例(绝经过渡期女性123例,绝经后女性327例),年龄45~65岁、未应用过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测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450例患者Hcy水平为5.7~45.4μmol/L,平均(8.4±3.1)μmol/L.不考虑绝经状态和绝经时间,体质量指数(BMI)未分层和分层后,不同年龄的女性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考虑年龄因素,不同绝经状态和绝经时间的女性,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年龄和BMI后不同绝经状态和绝经时间的女性He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67,P>0.05).结论:不考虑绝经状态和绝经时间,不同年龄组血清Hcy水平存在差异,将BMI进行分层后,年龄仍然影响同型Hcy水平.但校正年龄和BMI后,血清Hcy水平与绝经状态无关.在绝经后妇女中,Hcv水平并不随着绝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 CD147、MCT1及MCT4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宝月;瞿全新;顾安康

    目的:探讨CD147、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MCT4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宫颈病变患者92例,其中宫颈癌43例(宫颈癌组),CIN 34例(CIN组,CIN Ⅰ 12例、CINⅡ11例、CINⅢ11例),15例正常宫颈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47、MCT1、MCT4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CD147 、MCT1、MCT4阳性表达率,宫颈癌组高于CIN组(均P<0.05)和对照组(均P<0.05),CIN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CINⅡ~Ⅲ组高于CIN Ⅰ组(均P<0.05).在宫颈癌组中,CD147、MCT1阳性表达率,年龄≤35岁组低于年龄>35岁组,Ⅰ~Ⅱ期组低于Ⅲ~Ⅳ期组,高分化组低于中低分化组(均P<0.05);MCT4阳性表达率,年龄≤35岁组低于年龄>35岁组,高分化组低于中低分化组(均P<0.05),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宫颈病变组织中,MCT1和CD147的表达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加权的Kappa=0.774,Z=10.126,P<0.001).MCT4和CD147的表达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加权的Kappa=0.909,Z=1 1.628,P<0.001).MCT1和MCT4的表达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加权的Kappa=0.797,Z=10.383,P<0.001).结论:CD147、MCT1、MCT4的表达在宫颈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CIN及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作为判断低级别CIN进展为高级别CIN及宫颈癌的高危客观指标,对于有CD147、MCT1、MCT4高表达的高级别或低级别CIN患者均应予以积极治疗及密切随访.

  • 雌激素上调SIRT1抗衰老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红艳;岑加萍;刘元伟;邓妙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及其蛋白家族,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去乙酰化酶,先在酵母中发现.哺乳动物中Sir2相关酶1(SIRT1)与其同源性高,被认为是长寿蛋白,通过能量限制来发挥抗衰老作用.在多种组织器官中SIRT1通过与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的相互作用调控多种生理过程,如调节能量代谢、脂质氧化及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而延缓衰老.既往研究表明雌激素在抗衰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雌激素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激活目的基因而发挥抗衰老作用.而近期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通过多条旁路途径上调SIRT1的表达而延缓细胞衰老.综述雌激素上调SIRT1的表达途径以探讨雌激素抗衰老机制.

  • 氯米芬-补佳乐-黄体酮胶囊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作者:葛红雨;佘野;李汉章;刘会焕;李振玲

    目的:探讨氯米芬联合补佳乐、黄体酮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天津市北辰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科门诊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氯米芬100 mg口服,连续5d;观察组在给予氯米芬100 mg的基础上,适时补充补佳乐与黄体酮胶囊,同时阴道超声监测排卵;2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6%,妊娠率为3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3.33%,妊娠率为16.67%.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胎妊娠3例,对照组无双胎妊娠.2组均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结论:氯米芬联合补佳乐适时补充黄体酮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促排卵方案用于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

  • 雌激素对去势大鼠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岑加萍;张红艳;黄坚;刘元伟;邓妙;张治芬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雌性SD大鼠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从而研究其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将33只3个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去势实验组(11只)开始用戊酸雌二醇(E2)+0.9%氯化钠溶液按0.21 mg/kg灌胃,去势对照组(1 1只)、假手术组(1 1只)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12周后腹主动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E2、卵泡刺激素(FSH),处死大鼠后快速摘取心脏、肝脏、脑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织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mRNA水平.结果:去势实验组和假手术组血清E2水平高于去势对照组,血清FSH水平低于去势对照组(均P<0.05);去势实验组端粒酶活性的△A值高于去势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去势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端粒酶的活性均为阴性,△A值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势实验组大鼠心脏、肝脏和脑组织TERT mRNA △Ct值低于去势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P<0.05),而去势对照组和假手术组TERT mRNA △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雌激素可以显著提高去势雌性大鼠端粒酶活性及TERT mRNA水平,进而发挥其抗衰老作用.

  • 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与肠道假丝酵母菌同源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夏艳;陆琴;陈美新;金志军

    目的: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RVVC)与肠道假丝酵母菌同源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进一步研究,从临床探究RVVC与肠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之间菌株的移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3月RVVC患者进行外阴阴道分泌物和肛拭子分离菌株采集鉴定,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双阳性患者的分泌物和肛拭子分离得到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同源性测定,分成同源患者与非同源患者.分别对两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分为2组:A组(同源全身治疗组)与B组(非同源全身治疗组)采用氟康唑口服并联合外用硝酸咪康唑栓进行治疗;C组(同源局部治疗组)与D组(非同源局部治疗组)外用硝酸咪康唑栓进行治疗.4组患者痊愈后(以微生物学疗效评定:念珠菌镜检和念珠菌培养均阴性,其中A、B组加测肠道假丝酵母菌)巩固治疗半年,随后进行1年随访,观察4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共入组160例RVVC患者,其中RVVC同源性患者110例,非同源性患者50例.达到治疗效果后进行随访,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为10.7%;而C、D组的复发率较高,分别为70.4%和69.2%.首次的复发时间和复发程度方面,A组患者优于其他3组,而C、D组的患者情况相对严重.此外,对复发患者的双阳性以及部分双阳性患者的同源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全身治疗组复发患者中同源性患者所占比例较低,而局部治疗组复发患者中的同源性比例较高.结论:RVVC与肠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之间菌株的移行可能与部分RVVC患者久治不愈关系密切.

  • 子宫内膜息肉的性状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及对息肉恶变的影响

    作者:胡小美;关铮;周丽;李洁;范军振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性状与异常子宫出血间的关系及不同因素对息肉潜在恶变及恶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且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住院患者754例,分析并总结息肉的数目、大小及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将息肉患者按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与恶变或潜在恶变组,比较分析不同因素与息肉恶变及潜在恶变的关系.结果:75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38.59%(291/754)的患者并发出血症状,多发息肉与单发息肉并发出血的概率分别为44.26%(135/305)和34.74%(156/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P<0.01).449例单发息肉患者中,直径>10 mm和直径≤10 mm息肉并发出血的概率分别为38.69%(106/274)和28.57%(5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5).此外,75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22例(2.92%)发生癌前病变,24例(3.18%)发生癌变.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期、息肉直径>10 mm、息肉多发、异常子宫出血4个因素对息肉恶变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当息肉直径>10 mm或多发时,患者出血概率增大.异常子宫出血、息肉直径>10mm、息肉多发、绝经期等是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

  •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立岩;周晓;刘爱红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妊娠12周内的95例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正常妊娠的92例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2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低T4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TPOAb(+)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稽留流产有弱相关性(列联系数分别为0.21和0.22).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TPOAb(+)与稽留流产有一定的关系,提示开展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对降低稽留流产的发生率有一定临床意义.

  • 荧光转染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美行;唐宁宁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病因学与治疗学机制研究进展仍不尽人意,创建合适的动物模型对病因学研究及实验治疗效果评估至关重要.荧光转染法因能构建无创简便的模型,近年来逐渐成为EMs模型建立上的新方向.对依靠该方法进行体内与体外EMs模型的建立,模型建立时荧光转染过程中转染材料与载体选择、荧光颜色的选取,以及模型建立后的观察与测定中仪器的选用、定量与动态测量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EMs动物模型的研究改进提供参考.

  • 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与围绝经期的关系

    作者:周之伟;王文娟;白文佩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必需的游离脂肪酸之一,花生四烯酸及其产物在调节人体炎症反应、血管弹性、白细胞功能、骨的重塑和血小板活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新近研究发现,花生四烯酸在绝经后女性血液中的含量会发生变化,花生四烯酸及其产物与绝经后高血压、肥胖和骨质疏松等疾病有关.此外,饮食因素对绝经后血液花生四烯酸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就围绝经期前后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变化及其可能机制和绝经后妇女饮食与体内花生四烯酸变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 葛根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严斌;马骏;刘大庆;杨蓉;马庆良;王育

    目的:研究葛根在盆底韧带组织中对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 1月绝经后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PFD患者60例.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Ⅰ~Ⅱ度患者为轻度者(30例),Ⅲ~Ⅳ度患者为重度者(30例).将轻度者和重度者随机分配,术前给予葛根治疗60 d者为用药组(30例),其中Ⅰ~Ⅱ度15例,Ⅲ~Ⅳ度15例;未使用任何外源性雌激素患者为对照组(30例),其中Ⅰ~Ⅱ度15例,Ⅲ~Ⅳ度15例.术中取宫骶韧带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Weigert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比较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的形态,再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和图像分析检测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韧带组织在光镜下HE染色及Weigert染色可见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表达,且用药组比对照组两者染色均更深、更均匀,数量更丰富,分布更密集.②对照组中轻度者的韧带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的表达率均高于重度者(P<0.01).③用药组中轻度者和重度者的韧带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可通过增加盆底组织细胞外基质中作为主要成分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含量,增强盆底结缔组织的强度,从而能改善PFD的症状,为葛根作为治疗PFD的有效药物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依据.

国际妇产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