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高校教育管理》探析厦门高校和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13-11-25 10:51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文化被视为一个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因为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并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并抛弃不符合需要的部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拥有着丰富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想要更好地发展与进步就需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因为通过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它的导向性、凝聚性与激励性的作用可以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通过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依靠它提供思想动力和创新源泉,可以为社会思想的变革和中国的发展做充足的准备。
 
  闽南文化是产生、存在、发展及传播在闽南地理区域上并直接反映这一地理区域历史背景下人们生存方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闽南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的问题愈发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笔者以高校工作者的视角,结合厦门理工学院的实践深入探析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一、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 — 厦门高校的第四大职能(一)时代赋予的使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虞舜之时我国便有“上庠”,随后出现的国学(太学、国子监)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都是古人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样的机构即我国古代的“高等院校”,而“高深领域的知识”即文化;因此“高等院校”的出现天然地承担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回顾我国的近代历史,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在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及鲁迅、李大钊、毛泽东等进步学者创新民主思想的传播上也自然地发挥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真正作为高校职能的提出是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首次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的第四大职能,并强调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讲话深刻地指出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是高校的基本功能,更是崇高使命;也指出了高校的全部活动的基础势必围绕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而展开,即高校实现其文化理想与使命的有效途径便是在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的过程里着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那么对于厦门高校而言,发挥闽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就是要发挥其对闽南文化的传承作用—— 自觉地继承闽南传统文化、延续闽南文化血脉、秉承闽南文化理念、维护闽南文化传统和保证闽南文化长远发展;就是要发挥其对闽南文化的创新功能——适应国际形势与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积极探寻闽南文化中的新意,摒弃闽南文化中的糟粕,跟随时代的发展合理地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借鉴,在交流中永葆闽南文化的生生不息。
 
  (二)自身特有的优势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历史和社会赋予高校的必然的使命,厦门高校在体现自身文化职能的同时作为闽南区域的教育文化中心,其还扮演着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角色。厦门高校之所以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在于其还具有以下的优势:首先是地理特质上,厦门高校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可以传承与创新闽南文化。厦门高校地处闽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厦门市,不可避免地在自然、人文环境上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如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单从他们的命名上就可判断出其所在的地域是闽南,是闽南侨胞文化的历史产物。因此,凭借着与闽南文化在地缘上所形成的密切关系,厦门高校在对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具备了便利性。其次,厦门高校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有助于其传承与创新闽南文化。相对于其他区域的机构而言,厦门高校作为独特的社会组织与文化机构在获取历史文献资料或进行田野调查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如厦门理工学院设有的厦门地方史研究所、厦门大学设立的台湾研究中心可较为便利地进行闽南文化的文本资料搜集与整理,发掘非物质文化的资源等。第三,厦门高校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研究闽南文化的高层的教学研究人员。他们研究闽南文化,发掘闽南的文化资源,进而通过学术创新的方式来促进闽南文化发展。他们是传承与创新闽南文化的精英,是保护与发展闽南文化的重要的专业的力量。
 
  二、厦门理工学院的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机遇的把握厦门理工学院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的机遇,得益于国家政策上的重视。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下文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提出:“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扩大闽台文化交流合作? ?探索建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闽台教育合作。
 
  加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挖掘和拓展闽南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海峡两岸同胞感情为文化纽带作用。”政策的出台,可以说为厦门理工学院这所海峡西岸上的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时机并激发了充足的动力。相应地,2009年7月日,中共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了《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这份《实施意见》是对国务院《意见》的有效补充和细化,对厦门理工学院而言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生存的需求厦门理工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其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是立足之本、生存之需。厦门理工学院的前身鹭江职业大学,是福建省最早的全日制职业技术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后成为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的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因此,作为一所因厦门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本科高校,厦门理工学院必须立足于当地、服务于地方,自觉地为厦门地区的闽南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服务;必须主动适应厦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以落实其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而且,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厦门理工学院凝炼办学特色、创立学校文化品牌的关键也在于依靠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只有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开发等方式来实现高校自身的特  色发展,才能真正地实现学校与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理念的制定厦门理工学院三十多年来所秉持的“特区精神”和升本后提出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亲产业”的办学定位无不体现着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的发展策略。厦门理工学院还利用地理位置上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办学体系。特别是作为在中国大陆高校中第一个提出建设“亲产业大学”理念的高校,厦门理工学院主动构建与闽南地区的产业、行业、企业资源共享,尤其是围绕闽南地区的产业导向和产业价值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而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深度合作、互动共赢的联合体。
 
  (四l模式的探索厦门理工学院主要是依靠自身优势、借助本地资源和聚集优秀的教学人员,通过构建闽南特色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闽南特色人才的方式,以实现其对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在挖掘闽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自身优势成立了一批以研究闽南文化项目为主体的研究所。厦门理工学院已建成的闽南文化和闽南语研究所、厦门地方史研究所、闽商与家族企业研究所、闽台金融发展研究所,他们将闽南方言、闽南历史、风俗习惯和民间信仰等作为研究重点,在确立起学术导向的同时获取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闽南文化项目的研究体现学校的学术特色,开辟了学校的学术创新生长点,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创新平台。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引起社会各界对闽南文化的关注,更有助于深化对闽南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此外,厦门理工学院正计划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闽南文化交流合作的网络平台以推动建成网上闽南文化资料库和展览馆等,以扩大闽南文化的传播渠道与影响范围,使闽南文化传播得更广。
 
  2.构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厦门理工学院在开发闽南当地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设有关闽南文化的课程或是在相关课程中引入闽南文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开设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必修与选修课程,通过这种教师教学常态化与学生选学灵活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激起学生热爱闽南文化的热情和践行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的思想。例如,将闽南文化作为人文学科相关专业的课程来设置:闽南语课程现已成为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空乘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教授闽南方言为主,同时向学生讲授闽南风俗人情,引导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强化闽南方言的学习。又或者部分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融入闽南文化,如针对厦门理工学院土建专业的学生增设“嘉庚风格”建筑的研究性课程;音乐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南音”、闽南童谣等的艺术鉴赏课等这些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地受到闽南文化的熏陶,同时自发地传承闽南文化,更有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闽南文化进行创新。
 
  3.融闽南文化教学于全校的公共理论课中,能在更大范围内扩大闽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例如,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时教师根据学校地理历史特点在教学大纲中适当渗入闽南文化特色并组织参观厦门市的历史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纪念碑等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如此,更是以此为契机要求学生搜集闽南地区近现代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爱国人士、革命先烈的典型事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加深认识和理解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闽南文化教育。
 
  4.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需要有一大批专业的人才,因此建立一支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的教学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厦门理工学院将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处和教师发展中心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选派担任闽南文化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训练,逐渐将其发展成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拥有雄厚知识储备和扎实专业知识技能、有志于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的优秀教师队伍。
 
  5.利用闽南文化资源,营造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厦门理工学院逐步地在校园环境上建造一些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楼台亭阁或石雕等人文景观。或在校园文化中增加闽南文化色彩,通过厦门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园的实训教学或校团委的社会活动等方式把闽南企业中的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对接,激发广大学生在学业上的拼搏、进取精神;聘请闽南创业成功人士为客座教授指导学生创业活动,聘请海外侨胞举办爱国、爱乡讲座等,让学生能与名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直接地了解闽南文化深厚的内涵。此外,厦门理工学院委托校内社团组织积极举办闽南文化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或在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里举办具有闽南文化习俗的活动,尤其重视在“第三学期”的社会实践中,开展与闽南文化密切相关的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趋全球化和不断提高的现代化程度,许多地域文化的特色逐渐消失,在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上厦门高校仍需高度重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此才能在实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出贡献。
 
  本文节选自《高校教育管理》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