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时间:2018-09-03 11:20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陈 点击: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经济发展越快,通货膨胀可能越严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通货膨胀成为经济领域研究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此360期刊网整理了以下这篇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的经济类论文,供经济领域在职人员撰写论文参考。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如同孪生兄弟,经济发展越快,通货膨胀也越严重。因此,为了探究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从成本因素、货币因素、需求拉动因素和外部输入因素四个因素与通货膨胀进行相关度分析,找出与通货膨胀相关的几个因素,从而相对 应地提出治理措施[1]。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缩减指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注意和广泛争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新一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上。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需求拉动的原因,也有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结构性原因[2]。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对于粮食和肉禽等的消费需求,以及外汇占款、投资泡沫、资产泡沫所导致的强劲货币需求。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主要是国内猪肉和粮食等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目前对于上述产生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的程度和重要性还不清楚,而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在归纳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定量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3]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的背景

  1、形成背景

  自纸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就成为社会发展中反复出现的经济现象,表现为一段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相对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4]。通货膨胀本身就是物价方面异常的表现,严重危害着产出、就业、收入和国际收支等其它几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还会引起政治危机,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08年经济危机后,受消费信心和出口受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曾一度陷入低迷状态,中央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投资4万亿用以刺激经济,加大对基础性设施的投资,这对当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政策措施的时滞效应也为后来通货膨胀的爆发埋下了隐患。2010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劳动力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价格一度高升,再加上国外充足的流动性影响,CPI和PPI同时进入上升通道,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2、主要特征

  (1)当前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结构性通货膨胀,本是指生产要素要求在工资和价格等方面保持一致,导致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现在也用来描述价格变化过程中的结构性差异。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三大价格指数涨幅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中间产品价格涨幅,而后者又高于最终产品价格涨幅。2003至2006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往年分别上涨了4.8%,11.4%,8.3%,6%;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了21.3%,61.1%,41.9%,3%;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了11.2%,31.9%,11.8%,11.5%。其二,农村价格幅度上涨高于城市价格上涨幅度。2003年1月)2007年10月,只有4个月份的城市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期比低于农村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期比;两者差额平均为0.66%,最高达到1.9%。自从2006年1月以来,农村价格上涨与城市价格上涨的差距还在拉大[5]。

  (2)当前通货膨胀是非平衡型通货膨胀。非平衡型通货膨胀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相同。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非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集中于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上涨高于非食品价格上涨,非食品价格上涨有限。2003-2006年的4年间,食品价格上涨比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分别要高出2.3%,6%,1.1%和0.8%。2007年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比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高出6.5%。其二,食品价格上涨,又主要集中于猪肉、粮食和食用植物油、肉禽蛋等价格的上涨上。在食品的CPI指标体系中,总共包含粮食、肉禽及其制品等16类。食品的这些类别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价格的上涨相互影响、相互传递,没有明显的高低大小区别。但是,总的来说,猪肉、粮食和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及其加工制品价格上涨幅度要高于其他食品价格涨幅[6]。

  (3)当前通货膨胀基本上是温和的,但是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通货膨胀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因此,到目前为止,当前价格水平的上涨还属于温和性的通货膨胀。当前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还较小,但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4)通货膨胀导致国内货币贬值,但是在国际上对美元等主要货币升值。通货膨胀所引起的货币贬值与通常意义上的货币贬值的区别在于,前者导致一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而后者是指国与国之间货币相对价值的下降。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货膨胀导致国内货币贬值,但是国际上对美元等主要货币升值。

  (5)当前通货膨胀属于预期型通货膨胀,但是不可预期的因素逐渐增,此外,城镇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快速下降。通货膨胀预期和物价满意度一般很难估计,但是可以使用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对全国城镇储户进行的抽样调查来进行对通货膨胀预期和物价满意度的估计。中国人民银行采用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每年2月、5月、8月、11月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同时进行。每次样本量为2万件。根据调查对象对问卷中有关问题的回答,构造物价预期指数和物价满意指数。根据居民预期未来3个月物价与现在情况的比较,对居民的物价预期进行赋值:回答上升、基本不变和下降的分别赋值1,2,3。物价预期指数等于居民物价预期的实际取值之和除以当居民全部预期物价下跌时取值的和后乘以100。该指数越高,居民认为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越小,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二)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1、货币因素

  米德尔顿·弗里德曼有一个著名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而我国近期的通货膨胀也配合了这一结论。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信贷投放剧烈扩张。2008年全国银行新增贷款达到创记录的7.4万亿元,是原计划的1.5倍。2009年货币投放量进一步增大,新增人民币贷款就达到9.59万亿元,属有史以来天量。2010年我国总体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贷款额增加了7.95万亿元,比2009年少增1.65万亿,但仍超出了年初预定的7.5万亿目标。天量的信贷在货币的乘数效应的作用下,使得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数量成倍的增加,流动性过剩充斥经济运行之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经济中就会出现叠加效应,通货膨胀上行压力陆增。由于货币政策在传导的过程中具有时滞效应,当时的物价水平虽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到了2010年下半年,前期天量信贷的效果幵始显现,物价水平显著上涨,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不断提升。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广义货币余额的增长目标为17%,但截止到2010年底同比增长率达到19.7%,广义货币余额为725851.79亿元人民币;而当时我国GDP的实际增长速度为10.3%,中间9.4%的差距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

  2、成本因素

  从成本推动层面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增高。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我国约40%的国际石油依存度必然导致石油类产品价格到国内商品价格传导的速度更快。但是,到目前为止,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还不是非常明显。一方面,我国对能源和部分初级产品的价格管制,使得能源进口价格的增长不会立刻反映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对过剩产能进行消化,这使得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增长不会立刻反映到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来。从成本推动层面看,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劳动力供求出现结构性趋紧和政府加快步伐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工资上涨压力将增大。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全国平均劳动报酬增长率已连续7个季度超过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总水平。

  3、需求拉动因素

  (1)追求经济增长引发过度投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9. 9%的平均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的投资过热倾向,在带来投资过剩和生产力浪费的同时,也导致了经常性通胀压力的存在。

  (2)消费需求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回暖,全国多个地方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居民购买力水平整体提高,消费需求量增加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调整。由于对质量和营养价值的日益关注,人们在餐桌上迅速增加了对肉蛋禽等食品的需求,这类食品的供应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逼近0.5,超过国际警戒线0.4的水平,收入最高的20%人群与最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差距约为18倍,且差距仍向纵深发展。首先,农民收入较低,商品不能很好的流通到农村,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偏高。其次,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占有社会财富比例过快增长。由于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工资增长到一定程度,劳动的供给量会达到最大,也就是说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对劳动的供给就会减少。城镇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已经高到足够使其对实体经济的劳动供给几乎为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活劳动的缺失,从物质财富的创造量和生产过程的能动性协调层面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造成负面影响。另外,这个阶层对财产性收入和消费档次的不断追求,造成资产价格上涨和奢侈品市场旺盛。这样实体经济中有效供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的同时,虚拟经济中投机性因素也致使流动性进一步过剩。

  4、输入性因素

  输入性因素引发通货膨胀又称输入性通货膨胀,主要产生于开放经济条件下,是指基于国际因素,通过国际传导而引起的国内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主要包括贸易及资本途径,或价格与货币供给量途径。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一国通货膨胀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中,输入性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大。输入型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与汇率制度及对外依存度等因素相关:一国实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中,汇率弹性越强,其遭受输入性因素影响越小,但由于一国汇率受诸多因素影响,因而不能完全阻断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仍可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此外一国国内与国际联系越密切,对外依存度越高,其受输入型因素的影响越大。

  三、我国近期通货膨胀成因的数据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1、数据来源

  本着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本论文所选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研网、中国统计年鉴、央行网站和发改委网站。由于我国近期通货膨胀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为了避免指标间高度相关所导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从众多指中筛选出几个综合的影响指标。指标的选取主要从成本推动因素、需求拉动因素、外部输入因素和货币量因素这四个方面考虑,共搜集2010年2月到2011年11月关于16个指标的352个数据。

  图1 2010年2月到2011年11月期间内主要变化曲线

  表3-1 调查数据表 年月 CPI C1 C2 C3 C4 C5 C6 D1 D2 D3 M1 M2 M3 M4 F1 F2 2010102.121.110.101.125.107.25.514.8102.年210.3 22.1 56.5 45.7 10.8 26.8 1.99 7 9 7 3 4 5 3 4 14 月 2010102.118.112.102.125.10.322.425.216.6-1.8102.年311.5 108 18 66.9 24.2 4 75 6 3 6 6 9 5 3 9 31 月 2010102.121.12 113.103.124 108.18.5 48.4 30.4 10.421.423.916.53.8 102.

  年48 55 月 8 3 6 8 8 7 6 24 2010103.126.116.103.123.109.10.520.916.717.1102.年512.2 18.7 45.9 48.4 5.15 1 3 9 6 4 4 1 9 5 6 02 月 2010102.121.112.103.119.110.10.318.415.117.3101.年610.8 18.3 39.3 43.9 6.18 95 15 6 67 52 09 9 6 4 2 05 月 2010年7月 103.118.111.103.110.17.616.717.0101.8.48 112 17.9 34.2 38 9.82 4.05 3 08 5 1 41 1 5 5 24 2010103.118.110.102.110.110.19.215.217.2-0.4101.年87.47 18.4 31.6 34.3 9.54 18 54 4 45 22 05 1 1 2 4 15 月 2010103.123.110.103.108.110.18.818.916.516.6101.年97.1 29.5 25.1 9.58 1.59 61 05 1 21 25 65 4 7 3 4 14 月 2010104.125.109.103.108.112.18.619.218.5101.年108.09 28.9 22.9 9.87 16.8 2 37 25 5 79 85 59 4 8 8 17 月 2010105.135.108.104.109.115.10.819.415.616.8101.年119.7 18.7 28.5 34.9 3.36 12 35 3 66 76 87 1 6 7 1 14 月 2010104.138.106.104.109.115.18.918.616.2101.年129.47 19.1 18.8 17.9 9.77 5.65 59 98 8 91 14 05 4 8 6 5 月 2011104.143.106.105.108.115.16.717.321.312.6101.年19.68 19.9 37.6 9.22 6.75 91 3 5 8 74 83 8 1 8 4 63 月 2011104.146.10.3106.106.108.117.11.615.723.315.5102.年215.3 2.3 9.37 3.96 94 65 8 2 59 93 76 3 3 8 7 11 月 2011105.150.10.5105.106.109.119.17.416.624.416.9102.年330.8 35.8 9.49 8.32 38 18 3 6 39 89 25 4 4 2 1 7 月 2011105.154.10.4104.105.111.119.17.115.326.316.6103.33.6 29.8 9.78 8.93 年434 96 2 7 46 6 13 2 7 1 5 2

  月 2011105.152.10.1104.105.111.118.15.029.717.1103.年516.9 37 19.3 9.62 5.63 51 88 8 4 41 67 37 8 8 2 6 月 2011106.154.10.5104.105.111.119.17.615.830.217.5-4.1103.年638.4 17.9 9.73 36 18 5 4 57 97 76 9 6 8 6 7 6 月 2011106.158.10.9104.105.112.119.17.114.627.817.1-0.4103.年733.2 20.4 9.34 45 3 8 5 85 56 55 6 6 2 1 5 5 月 2011106.157.10.6104.105.112.117.13.528.017.0103.年817 35 24.4 9.21 0.28 15 8 3 4 39 7 65 8 5 6 8 月 2011106.103.104.112.116.17.713.0-2.7103.年9157 9.96 37.4 17 9.04 20.9 16.7 07 8 56 29 49 5 6 8 9 月 2011105.153.103.103.111.113.17.216.718.517.5-1.1103.年108.04 37 15.8 9.03 5 53 1 1 33 37 5 3 8 4 6 7 月 2011104.155.102.101.109.107.17.216.216.317.4103.年115.06 36.4 13.8 8.79 3.6 22 1 4 12 28 27 7 1 7 4 4 月

  2、变量选取

  为验证上面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实证部分采用因子分析法来找出影响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所用的软件为SPASS17.0。基于相关的理论支持,在每个因素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作为变量,并对有些变量进行了合并和计算处理。

  (二)因子分析

  1、数据的标准化与模型总体检验

  表3-2 指标的选取 因素类型 CPI 指标分类 通货膨胀程度 经济增长和增发货币 货币因素 外汇冲销派生货币

  指标名称 CPI M1 M2 M3 M4 指标具体内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月度GDP增长率 M2增速 外汇储备同比增速 货币乘数

  C1 C2 C3 成本推动因素 价格水平 C4 C5 C6 消费需求 需求拉动因素 投资需求 出口需求 输入因素 经济因素 D1 D2 D3 F1 F2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 职工工资增速 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H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燃料,动力价格指数(RMPI) 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指数(API)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新增固定资产增速 出口额增速 进口原油价格增速 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为了消除原始变量量纲的影响,把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运用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Xi?Ui Zi=,i=1,2,3??p

  ?i实施标准化以后,把CPI序列作为因变量,其它变量为自变量,多重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R2=0.992,表明模型总体拟合度很好,且方差分析表显示P=0.000表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近期通货膨胀能用我们所选的变量很好的进行解释。检验的结果显示KMO值为0.705,Bartlett's球形检验P值为0.000,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能够继续做因子分析。

  2、提取主成分与因子旋转

  通过提取的主成分信息可以找出特征值大于1的4个主成分,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5.11%,也就是说这4个潜在因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85.11%。其中,第一个方差贡献达到了46.54%,说明第一个主成分可以解释近期通货膨胀的绝大部分,第四个主成分解释比例十分低。

  表3-3 主成份信息 成份 1 2 3 4 5

  表3-4 因子载荷矩阵

  初始特征值 合计 方差% 累计% 提取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 累计% 旋转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 累计% 7.446 46.540 46.540 7.446 46.540 46.54 6.419 40.119 40.119 2.728 17.049 63.599 2.728 17.049 63.599 2.769 17.306 57.425 2.282 14.265 77.854 2.282 14.265 77.854 2.694 16.835 74.260 1.160 7.253 85.107 1.10 0.822 5.137 90.244 7.253 85.107 1.736 10.847 85.107 宜顺论文网www.13Lw.com

  因素类型 CPI 标准化后指F1 标 ZCPI 0.895 0.940 -0.075 -0.928 0.514 -0.486 0.734 -0.343 -0.283 -0.614 -0.742 -0.775 -0.595 -0.007 -0.247 0.831 F2 -0.277 -0.126 -0.136 0.073 -0.740 -0.528 -0.543 -0.309 0.807 -0.045 0.028 0.301 0.120 0.340 -0.652 0.368 F3 0.026 -0.35 0.961 0.261 0.366 0.634 0.271 -0.16 0.467 0.255 0.517 0.142 0.670 -0.033 0.056 0.258 F4 -0.155 -0.118 -0.003 0.045 -0.146 0.139 -0.144 0.747 0.038 0.487 0.106 0.379 0.100 -0.769 0.237 -0.159 成本推动因ZC1 素 ZC2 ZC3 ZC4 ZC5 ZC6 需求拉动因ZD1 素 ZD2 ZD3 货币因素 ZM1 ZM2 ZM3 ZM4 输入因素 ZF1 ZF2 采用最常用的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在4个主成分下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解释因子。从表3-4旋转后的各公因子载荷中可以看出,变量在各个因子上的载荷很集中,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更明确。代表成本推动因素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HPI)和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指数(API)在公共因子F1上载荷分别为0.940、0.928和0.734,在所有变量的载荷中是较高的,因此把定义为成本因子。在因子F2中,代表消费需求拉动因素的新固定资产增速在所有变量的载荷中最高,可以将其归为需求因子。代表货币因素的外汇储备同比增速在因子F3上载荷为0.670,相比其他变量较高,可称为货币因子。表示包括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CPI和进口原油价格增速这两个变量在四个因子上的载荷都很低,不能归为一类因子,表明近期通货膨胀与国际因素的相关性较低。进一步观察还可以发现,代表通货膨胀水平的CPI在各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895、0.277、0.026和0.155,可见因子F1和F,对CPI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即近期通货膨胀受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影响最大,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成本推动。由于因子F3上的载荷只有0.026,货币因素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力度十分低,从而外汇储备同比增速与CPI的相关性较低。

  四、治理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通货膨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经济结构方面。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协调、流通渠道不畅通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等表现,单纯用政策手段不能解决深层的经济结构问题,结构性问题还必须依靠改革和制度性建设。

  (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结构性供给短缺是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这就须要在兼顾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化升级。合理确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和权重,打破第二产业投资过热、第一产业投入不足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改变资源投入向工业部门倾斜的格局,使资源更多地流向其他产业。

  2、深化资源要素价格形成体制改革,加快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理顺价格关系,改变资源配置扭曲的局面,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还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管理,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可替代新资源的研发。

  3、统筹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不仅有利于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巨。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本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滞后和产业结构失衡的结果,若想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还得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才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根本上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的长期深层次原因。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要彻底解决中国式通胀,必须要解决由分配结构偏斜引致的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分配关系,是稳定货币供给、遏制通货膨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郑文姜.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动态分析[D].湖南大学,2012:Ⅱ—Ⅱ.

  [2] 李霞. 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D].复旦大学,2012.

  [3] 姚大鹏. 对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4]https://baike.https://www.njliaohua.com//link?url=160xz29Q_1hKofYeVHoVq9cxviSYO5wBQaB-mYoCMO_5t7vhDUTsyGNpNDITLY1d

  [5] 吴军,田娟. 结构性通货膨胀解析——基于当前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 金融研究,2008,09:91-100.

  [6] 陆曼.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360期刊网是长期运营良好的期刊发表机构,如果有更多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相关问题可以咨询我们360期刊网线上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