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高教发展与评估》对后工业化时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3-08-31 10:00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目前,包括江苏在内的我国发达省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后工业化时代的主要标志有三:一是人均GDP须达9000美元左右;二是产业结构转型,农业比重很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三是消费结构变化, 消费结构中耐用品和服务消费比重不断上升,住房、轿车、教育、保健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后工业化时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比较迫切,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对社会诸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作为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一体的职业教育,正在从外延式规模发展转向加强内涵建设,需要通过自身的转型发展,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前做好人才储备,从而助推经济的迅速发展。

  1紧贴产业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专业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来设置的,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后工业化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加快,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简单的技能操作性工作岗位将缩减,取而代之的是技术附加值高、专业性强的岗位。另外,很多原有技术领域、职业、岗位消失了,许多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岗位涌现了,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紧贴产业调整专业设置。

  1.1认真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职业教育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应该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结构及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时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认真研究产业链变化带来的人才需求链的变化。以我市为例,近年来.泰州全面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两步并作一步走.“十二五”期间,将着力打造以装备制造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和若干个新兴产品集群为主体的“l+3+N”产业体系。

  1.2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根据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充分调研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区域范围内人才需求链的变化,从而确定专业调整方向,改造传统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培育新兴专业、优化主干专业、淘汰落后专业,提高专业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就我市而言,当前,职业教育要围绕装配制造、新能源、医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加强焊接技术应用、船舶制造与修理、模具制造技术、光伏技术应用、制药技术、药品食品检验、电子与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相关专业建设。还要根据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比重增大的特点,研究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加强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影像与影视技术等相关专业建设。

  同时, 根据人才需求变化要控制会计、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

  1.3 主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后工业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教育将提上议事日程,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终止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一方面,专业设置要注重中高职衔接。

  通过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为中、高职毕业生继续发展提供通道。今年,我省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5市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的试点工作,中高职衔接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培训服务。根据社会需求,大力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建设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使学习与知识更新逐步成为公民普遍的生活方式。

  2改革创新激活职业教育发展内涵后工业化时代,人们用于自我发展的教育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教育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职业教育必须以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通过自身的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掌握娴熟的技能,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为纽带组建涵盖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中职学校的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实行“抱团”发展,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校企合作, 由行业、企业根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与学校共同制订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双方共同实施,把学生的实习延伸到企业,把企业的部分生产引到学校。建立以贡献为导向,行业、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每个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计算机、图书、实验实习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分析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 根据专业特点,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堂上,要体现能力为本位, 起灌输式、封闭式、单向式的教学转化为开放式、 启发 动式的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重 学 教师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3探索新型专业教育方式现有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体系尚不能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信息化特点,如电子信息技术基本上还是与其它各专业并行的一个“专业”,没有体现它“化”入各行各业这个根本性的特点。后工业化时代是一个学科交融的时代,如生物信息学、环境信息学、金融工程学等。原有的学科界限变得模糊了,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积极探索新型的专业教育模式,尝试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2.4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来提高工l作效率、降低成本和研发新产品,是每个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创新不仅仅是工程师、技术专家的事一线员工一项小小的合理化建议、一项不起眼的工艺改进,却对企业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这就显示出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后工业化时代,产业链中,研发、设计、销售、分销等高端环节获得的利润占整个产品利润的90%一95%,而低端加工环节只占5%一10%,销售、分销环节的产业利润率远高于加工制作环节。对应到人才培养环节。因此,职业学校迫切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课程,加强实践,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熟技能、会经营” 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条件保障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展示专业实力和品牌效应,彰显特色,实现从学校到岗位零距离对接,真正改变职业教育是无奈选择的局面,应成为后工业化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

  3.1搭建服务平台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地位,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对话协商工作平台,密切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联系,实现劳动就业、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有机协调。通过建立职业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充实专业技术人才、劳动力、实验实训和职工培训四大资源库,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及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

  根据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 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适时调控与优化专业布局,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3.2做强实训基地政府应从财力和人力上保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持续性,促进职业教育从适应到推动,进而到引领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其重要体现就是建立与专业发展相适应、与企业岗位相吻合的融教学实训、社会培训、产品生产、技能鉴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确保设备功能、实习工位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实训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重要平台。

  3.3优化师资队伍一方面,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允许职业学校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前来任教或做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和轮训力度,推进职业教育“名师工程”、“教学团队工程”,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改革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经济上、技术上、科研上与国际国内先进生产力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3.4推进教学信息化后工业化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因技能教学的培养特点,考虑安全、设备昂贵、实习耗材等因素,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化设备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完善的教学和管理信息化平台和现代化的仿真实训教室,服务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一批信息技术素养水平高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开展数字化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实践教学、计算机仿真系统和师生学习交互平台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真正用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学校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 结束语总之,后工业化时代,职业教育要通过自身的转型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增强自身吸引力,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本文节选自《高教发展与评估》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