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教师论文发表

时间:2018-08-21 13:57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陈 点击:

  360期刊网提醒您教师论文发表选择期刊时要仔细辨别期刊,确认是否是合法期刊,以下是选择期刊的辨别方法,供您参考借鉴:

  1、通过主管主办单位辨别。

  正规刊物大多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通过主管主办单位辨别。

  2、通过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询。

  通过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询不能确定的刊物,确定是否正规合法。

  3、是否具备双刊号。

  正规刊物都具备双刊号,ISSN号—标准刊刊号,期刊号—CN号。

  4、了解期刊级别和收费标准。

  刊物级别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但相差不会很大。

  教育类职称晋升离不开专业实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师论文发表时可以选择相关主题进行撰写论文,360期刊网给您介绍以下范文:

  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几个策略分析

  从2001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起,新课改活动便在中小学教学中逐渐全面展开,也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的推动、改革作用:新课改唤醒了中国教育文化精神;新课改为我国课程理论及课改理论注入了新活力,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课程与教学现状,又探索出了一套崭新的课程改革推进机制;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因此备受全社会关注。

  然而,我们应注意到新课改仍有不可为之处:首先,新课改无法根本解决深层次的教育问题,诸如应试教育依然猖獗,学生学业负担依然过重,教师专业素质依然偏低,学校办学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质量依然不均衡。其次,新课改无法或甚少改变教育思想的理论形态与其现实形态之间的巨大反差。[1]例如,由于参与研制课标和编写教材的工作者多为高校专家、教材内容呈现城市化或精英化现象、因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带来的对课程与教学资源的高要求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占有的教育资源不均等现象,进而造成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业水平的不均等。第三,新课改也无法完全保证自身设计的无误性。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认清形势实施创新教学,依然高举课改的牌子,用着应试的法子。

  顺应时代的召唤,紧跟变革的步伐。新课改的时代召唤无法阻挡。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首先应积极发挥新课改的可为作用;而对于新课改的不可为之处,教师个人无法改变教育政策或课程标准,则应更加关注自身的可作为之地——课堂。关上教室门,整个课堂属于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自由范围内,教师如何发挥主导性作用以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繁重的工作、学习压力下,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如何在课堂“舞蹈”,如何发展自身,这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反思自我,关注并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具体分析有如下四大关键环节:

  一、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基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势科学理论指出,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这里的势即梯度、即斜率、即导数、即比例。信息势的关注点是“差别×联系”,着眼于“差别最大而联系最紧密”。[2]故教师应尤其注重在平时学习途径中构建及完善其知识结构,以营造充足有效的信息势;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教师具有的信息量,这又决定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营造的教育信息势;强大的教育信息势不仅能感染学生,更能促进个人的更好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教师不仅要追求专业知识结构的高度和深度,以提高个人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注重博学习、广涉猎,融会贯通构建、运用跨学科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实践科学素养,不断进行自身知识量的拓展、质的深化及结构的优化。

  二、组建“学习共同体”,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学习共同体中,成员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共同体中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3]美国学者乔伊斯和肖沃斯的教师同伴指导研究也证实了同伴指导所产生的效果:“同伴指导的成员可以更好地运用新策略,并且能更恰当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4]王夫子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认识过程,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或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作好的教学、有效的教学。[5]例如,教学观摩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给教师提供一个走近优秀教师、走进优秀教师课堂、全方位观摩优秀教师教学的机会。“同课异构”也是通过“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途径。“同课异构”通过让不同的老师讲相同的内容,促使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向其他同行学习,促使个人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学习共同体”以教研活动为载体,鼓励教师从自身寻找教学的增长点,更新其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

  三、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行动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教育实践工作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共同合作,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勒温认为,“这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首先,教育行动研究可以促使教师之间协同探究问题,相互情感支持,并进行专业对话,有效改善教师教学的孤立情境;其次,教育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专业社群建立,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与其它教师、决策人员、学术研究社群成员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他人等交互批判、反复检核、辩证对话,形成教育共识,免除教师个人心中的偏见,并达成共同的理解、协同的行动策略。第三,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与其它教师、决策人员、学术研究社群成员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他人等交互批判、反复检核、辩证对话,形成教育共识,免除教师个人心中的偏见;并达成共同的理解、协同的行动策略。通过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学校与教室成为富有专业气息的学习环境,这对教师发展的社会化、教学工作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化均有极大的贡献。

  四、树立教师良好人格形象,优化教师专业成长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的一言一行常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又不易消除的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个人良好的教学修养,尽可能发挥课堂优势,使课堂成为学生感知与参与的窗口,成为老师的思想与智慧集中体现并向学生展示与吸引他们参与的绚丽舞台,成为学生的潜能被开发并与老师的想法相碰撞产生更多火花的广袤空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复杂多样的人,其劳动是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教师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特别强调:一切教学工作应以教师的人格为根据。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 人格的形象。[6]

  教师个人教育修养、个人魅力将不可避免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以自己为起点,走进专业自省,不断发现自我,强大自我,悦纳自我,雕塑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建立专业自信,强化专业自尊,实现专业自主,全方位、多方面树立良好人格形象,增强个人魅力,优化个人专业成长,有效完成的教学任务,完美实现教育理想。

  文学大师闻一多先生说过:“文学创作应该像是戴着镣铐跳舞,镣铐是格律,我们要跟着格律走,却不受其约束,要戴着镣铐舞出自己的舞步。”教师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育是一份特殊的事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在此过程中变得更加完善;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认识到并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当教师关注了、实现了良好的专业成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即使戴着现行教育体制的“镣铐”,也依然能够步伐轻盈,舞出最美的舞蹈。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1.

  [2]李德昌.教育学理论的逻辑缺失与重建途径.教育探索[J].2010(10).

  [3]尚茹.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新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7(01):141-142.

  [4]杨超,夏惠贤.同伴指导——教师自我培训的新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05).

  [5]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360期刊网是长期运营良好的期刊发表机构,如果有更多教师论文发表相关问题可以咨询我们360期刊网线上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