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广东社会科学》城乡邻里关系对比及新农村和谐社区构建

时间:2018-01-29 16:27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一、传统农村的邻里关系传统农村的邻里关系,是一种熟人关系。人们在同一地域共同生活,每个人都是在熟人社会中长大,彼此天天见面,构成了一个“面对面的社会”,即熟人社会,人们之间以道德为约束,形成了一种以诚信、互助和仁爱为纽带的友好关系,邻里互相帮扶,和睦相处。这种关系的形成与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传统有关,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人口流动性小,人员比较固定。一个村落多是祖辈因某种原因聚居至此,儿孙继承祖上遗业,人口在这个地方一代代繁衍而成。一个村庄,除了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这种正常的、自然的人口代谢外,外来流动人员很少,社会结构非常稳定。每个孩子都是族人及村民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的眼中没有陌生的面孔,人和人的关系是紧密、稳定和熟悉的其二,共同的农耕工作需要。同一村庄的农民依靠同一片土地维持生存,90% 以上从事相同的农耕劳动,每家人口差别不大,每户所耕种的土地面积也基本相等,都不很大,形成所谓小农经营,需要在水利和耕种等方面进行合作,人与人之间容易形成稳定的互帮互助的协作关系。

  其三,共同的社会生活形成了独特的乡俗文化。

  在乡俗社会,人们共同生活,有着共同的情感经历,记忆中保持着共同的社会经验,人与人之间存在相互信任的关系,遵从相同的道德标准,形成大家都遵守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礼俗,就是独特的乡俗文化。农村社会从熟悉到信任,从信任到形成固定的规矩,从做事守规矩到心中有规范,就是熟人社会特有的信用文化和道德范畴,每个人在这个熟人社会都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都享受这种可靠关系所创造的和睦相处、亲密融洽的轻松。

  二、城镇居民邻里关系特征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城镇人口越来越多,流动性越来越大,居住空间也越来越立体化、孤立化和封闭化。随着居住格局的改变和人口的流动迁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陌生、冷漠和功利化,住在城镇的居民越来越有生活在陌生社会的感觉,甚至住在上下楼或同一层楼隔壁的邻居,多年互不认识,不相来往。现代城镇邻里陌生关系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人口流动性大,居所不固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外来务工人员因经济能力有限,多数无力在就业城镇买房,加上工作的不稳定性,居住场所经常变迁,不仅在同一城市搬迁,甚至在不同城市搬迁。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中村的改造,住房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居住在同一小区的人员也不固定,人口来源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其二,职业的差异性和独立性。城镇居民从事不同的职业,在不同的单位从事不同的工作,职业分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相互之间的职业互助性和协调性大大减少,人与人之间在缺少职业共同语言的前提下,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更少。

  其三,生活的独立性。城镇居民居住空间更加封闭,生活设施更加完备和独立,生活上相互依赖很少,这种封闭的居住格局使相互之间的必要交往减少,降低了相互了解和认识的几率,大家可以互不影响地独立生活。

  其四,情感淡漠和安全需要。城市社区是个陌生人的社区,人们来自四面八方,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持有多样的价值观,遵守不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缺乏相互认同感,人与人之间较难建立诚信关系,这就导致城市居民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人家庭利益观。出于安全的考虑,人与人的交往更加保守,邻里关系更表面化和复杂化。虽在同一社区居住,但对社区的公共事务并不十分关心,甚至缺乏公德心,道德对行为的束缚力大大减弱。人们之间情感淡漠,认为邻里之间的人情关系是个负担,在处理邻里关系时更加功利化和程式化,“宽容、理解、信任”的理念基本不存在。

  其五,城市人的洁癖病减少了相互串门的频率。

  城市人因居住空问有限,人口密度较大,流动性较高,对卫生的要求较高,相对隐私和封闭的居住空间,总害怕被外人侵扰或因外人的到来带来脏乱和细菌。因相互之间都怕打扰,即使同一单位的熟人之间也很少串门,城市邻里相互串门的频率与农村相比就很低,更不会像农民那样端着饭碗去别人家吃饭唠嗑,邻里关系因而更加疏远。

  三、城乡邻里关系对比从乡村到城镇,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在逐渐减少。传统社会乡邻之间长期、稳定、纯朴的邻里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互相之间保持可靠的信任,人们之间按“规矩”办事,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和约定,甚至连法律、法规都是多余。但现代城市社会和社区因人员构成的复杂性,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信息传递,人际关系淡漠,人与人之间谈不上基本的信任。

  从乡村到城镇,道德对行为的约束在逐渐减弱。

  乡土社会是礼治秩序的社会,每个人从教化中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养成了个人的敬畏感,都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在处理和他人关系时,凭个人的本能和良知,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现代社会从地缘和居住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社会组织构架,由熟人社会进入到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一个匿名社会,人在陌生的环境,容易漠视和摆脱在本村、本社区那个熟悉环境约定俗成的道德约束力。有数据显示,天津市的流动人口犯罪率是9.33% ,而常住人口犯罪率是0.36% 。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的比例较高,基本上说明了在熟悉的生活共同体中人际约束在较好地发挥作用,人的道德自律性较高,超出这个范围,相互的监督关系不存在了,人就会暴露出自利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在现代社会即陌生人的社会,如果缺乏有效的外在约束,再加上道德自我内控的环境变更,人会更多地显示出机会主义倾向,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导致严重的道德危机。

  从乡村到城镇,纯朴的民风在逐渐消失。农村社会的乡风民俗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基因,反映了同一地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精神风貌。

  新型农村社区是对农村村落的现代整合,多种产业并存,也是小城镇的雏形,是向着现代城镇转变的过渡性阶段。农民的职业身份和生活方式在进城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传统的农业信仰传承的农事节日和仪式在逐步消失,与农耕生活相关的风俗习惯、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房屋建构、饮食起居、衣物饰品、民间工艺等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特别是体现中国农民尊老爱幼、仁爱、善良、勤奋、节俭、敬业等传统美德的民间信仰、社会礼节、民间故事、谚语、传说等非物质文化的乡风民俗也在逐渐淡化或消失。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规则性的软约束力,丢失了纯朴的乡风民俗会影响乡村社区人们之间的文化认同,破坏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建设的良性规约。

  四、新农村和谐社区的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土改、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又一次触动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将对农村乡邻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在实现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需要构建新型的邻里关系,这种新型邻里关系要力求保持传统乡土社会的乡俗文化基因,尽量避免城市邻里关系的淡漠化和功利化。

  其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村民从原来平面开放式的院落住进立体封闭式的公寓房时,活动空间相对变小了,人与人之问的交往方式也从平面转向立体,相互之间的交往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和便捷。为搭建公共活动空间,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中,需要增加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如公共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等,让居民从家中走出来有地方去,并能够经常参与一些互动娱乐活动。公共开放的交往场所为居民保持经常的联络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构建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

  其二,提高社区的综合服务能力。新型农村社区大部分是由多村合并形成,原有村落的社会基层组织被改变,这就需要组建新的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共同体,并在完善公共服务、促进政治民主、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上下工夫。 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要从购物、教育、医疗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而且在传统节日、地方特色风俗和婚丧嫁娶等各项社会礼节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做好服务和保障,让这些优良乡风民俗不因为人们居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遗失。新型农村社区应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汇中心,通过继承和创新,培育既具备现代民主法制观念又具有传统知礼立德的社会新风尚、文明新乡风。

  其三,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诉求表达渠道。

  新型农村社区大多是在多个行政村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不仅居住状态发生了变化,还面临土地流转、村级集体企业重组、集体资产整合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并激化矛盾。

  信息的有效披露、及时传递和相互沟通是相互信任关系建立的关键,必须建立畅通的农民利益诉求机制,完善社区民主建设体系,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等各种民主权力,发挥政府规划的引导作用,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对农民利益诉求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农民的满意度、积极性和凝聚力,构建政治民主、管理有序的基层社区居民自治体系。

  其四,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打造具有本地特色传统文化品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本地区特有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的优势,保持本地区的农村特色和风貌,避免“千区一面”。对物态的文化载体,如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百年老街、历史名村、名胜古迹、天然景观等,要给予重点保护;对村民的各种民俗活动,要进行科学的规范与引导。开发一些别具风格的民俗文化和观光旅游项目,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外地游客来观光游览,增加就业和收入,还可以增强村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会更有意识地保护本地优良的乡风民俗,提升传统道德文化的感召力和教育作用。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传统和谐邻里关系的维系,不仅让世代躬耕垄亩的农民在自己的家园享受到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就地实现城镇化,还保留了传统的乡风民俗及传统道德对行为的约束力,为现代法制体系下的和谐社区建设筑起了另一道防线。

  本文是节选自《广东社会科学》的社科论文,感谢你的阅读!如果有更多发表社科类期刊问题的可以免费咨询我们线上的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