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教育论文论我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探究

时间:2014-07-09 10:35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近几年,由于我国高考考生数量的减少,高职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录取的分数在不断下降,呈现出与“三本”院校抢生源,甚至个别院校在不要求高考分数的情况下直接录取考生的局面。内蒙古自治区近两年来的高考最低出档线仅为160分。这些以较低分数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较之普通高校学生有较大差距,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较大难度。我院在近几年录取的学生,分数也普遍不高,同样也存在类似问题。因而,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客观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即是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之路。
 
  一、学生日常行为现状1.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就目前的客观实际来讲,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所致,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学不会”,对大学的学习难度和任务量很难适应。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听不懂课。有的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自己所选择的的专业,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进而缺乏学习动力,大多都在混日子。
 
  2.自理能力差,不会合理规划时间高职院校学生自理能力差,缺乏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长期以来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敦促,自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不强。
 
  有不少学生不会合理规划时间,业余时间被大量浪费。不同程度存在着上网、晚归、甚至是夜不归宿。
 
  3.兴趣爱好较少,业余活动内容单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广泛的兴趣爱好,加之一部分学生不太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加之主动参与意识较差,形成了活动与参与之间的明显反差。另外,由于所组织的活动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意志,因而活动的单一性也是学生参与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影响到了课外活动的实际效果。
 
  4.适应能力与交往能力不够,易产生心态失衡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不够的问题。一些学生来校一年多还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当遇到一些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时,则会产生心态失衡,有的甚至会发生意外事件。与此同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愿与老师交流沟通的现象。
 
  有问题只是与同学或老乡交流,不愿与老师沟通。
 
  对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加上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心里孤傲,目标缺失,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整日哀叹“没劲’’、“无聊”,在学生中产生出负面影响。
 
  二、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分析面对现实中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加以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更需要我们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目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管理,轻引导。长期以来,在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工作中,一直延续着强调管理的思想观念,而忽视思想引导。试图用僵硬的制度框架将学生束缚住,但往往又事与愿违,收效甚微。
 
  二是教育学生的针对性欠缺。面对现实中的高职学生,我们在实际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针对性欠缺的情况。教育者所想的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难以让学生产生心理触动,进而内化为实际行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者却难以解决。久而久之,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让所实施的教育工作作用降低。另外,不能够深人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了解认识学生,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多数还是沿用过去的老方法和手段,难以取得学生的信任,使思想教育工作多数停留在表面,时效性不强。
 
  三是学生教育管理者的素质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的普遍状况是,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动力,目标不明确,眼高手低。存在这些问题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知识方面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问题,工作的责任感不强,能力不够,缺乏深入生活的基础,多数只是凭借过去的经验办事。试想这样的状况能产生好的效果吗?加之,有些时候缺乏全局观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应付各种事件。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同时,教育工者自身对这项工作缺乏敬业精神,或许还有个人利益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长期在一个较低水平徘徊,也是不争的事实。
 
  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近几年来,我院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提出“关爱教育”的育人理念,在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中融人对学生的全面关爱。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立足“三格培育”(对广大团员青年体格、人格、品格的培育),坚持“四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实施“五关爱”(政治上关心学生成长、学习上关心学生进步、生活上关心学生实际困难、心理上关注学生健康、毕业时关注学生高质量就业),探索、总结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完善引领学生成长的三大教育体系,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生日常修身教育体系、格调高雅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1.加强学生思想状况研究认真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研,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对于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减少学生的不适应,有效开展调查研究。学院将调研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利用开学初、重大事件发生后、重要节庆日采取座谈会、学生谈心、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把握整理学生关心关注的舆情信息,做好收集和整理,为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深入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院官方微博、学生组织官方微博建设和学生网上互动交流,及时发布学院信息;在学生信息反馈、行为动向方面及时掌控,确保学生思想稳定。根据院系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分级、分类、分阶段开展思想调研工作机制。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困难生、留级生、心理问题生、民族学生等不同类型学生调研,发现各类学生的不同问题,主动研究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帮扶措施,做到教育管理和帮扶服务相结合。深入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条件。学生的教育管理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效。
 
  2.培养积极向上的“三观”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政治理论素养不高、时事政治关注较少的特点。
 
  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如: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积极开展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契机,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演讲、读书、征文主题教育活动;在清明节、国庆节开展祭奠先烈和烈士陵园扫墓等活动。将枯燥的理论宣讲变为灵活多变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极大提高。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为载体,不断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用身边的同学带动自己。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校育人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日常修身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日常修身教育将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培养合格的高职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以促进学院学风建设为目标,以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为重点,开展以“行为文明、教室文明、食堂文明、宿舍文明和网络文明”为内容的校园基础文明活动。通过周围的环境和身边的同学来约束个人的言行,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学生的精神风貌有了明显的改进。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星级文明班级和星级文明宿舍的创建,打造了一批富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先进集体,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规范了个人行为、提高了学生文明素养,有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4、强化文化素质活动,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深入开展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的校园活动,积极打造校园品牌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力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学生特长,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心理健康节、大学生体育节、学生公寓文化节、读书月、法制安全教育月、社团文化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校园活动的育人功能。
 
  为突出高职院校特点,校园文化活动必须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学院应积极开展各类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努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意识和积极性,通过技能大赛,形成以赛促学的良好局面,为学生拓展学习能力发挥作用。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各类专业技能大赛。通过参与全区“挑战杯”大赛中和全国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开阔个人视野,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今后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为学生多方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积极与社会进行对接,带领学生走进工厂、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使学生在社会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增长才干,树立信心。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现在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要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特别是要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继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培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得到感受,愿意从主观上去努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更应当肩负使命,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得到发展。
 
  本文是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