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两次历史性转变

时间:2013-05-21 09:29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两次历史性转变,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如何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没有现成答案可供参考的课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革命实践和理论的探讨与摸索,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1949年9月29日,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国家性质确定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按照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中国革命之所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之所以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原因在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在于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保守和反动的势力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毫无疑问,这种认识对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恢复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这种理想化的模式主要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具有教条化的理解以及苏联模式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此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权利’承认生产资料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社会主义则把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财产。在这个范围内,也只是在这个范围内,‘资产阶级权利’才不存在了。” 显而易见,列宁在这里是把非公有制经济理解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因而列宁“新经济政策”只不过是根据现实的需要被迫实行的对资本主义的让步。也正因为如此,“新经济政策”注定不能够长久。而当苏联依靠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并在抵抗外来人侵中显示出强大力量的时候,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愈加被神圣化了。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的是贫穷落后、民族危亡的旧中国,通过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共成立后的第一要务。建国以后,在东西方对峙的国际局势下,“一边倒”战略成为必然的选择。在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指导以及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下,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迅速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占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尽管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提出“以苏为鉴”的口号,尽管毛泽东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也曾提出:“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L4J43 ,中共其他领导人如陈云在八大上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社会主义市场是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的思想,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因此,消灭市场交换,消灭贫富差距,实行“一大二公三纯”(即规模越大越好,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所有制关系上越纯越好)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了实践中的必然趋势。然而,生产力的发展却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内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下允许适当的非公有制成分的存在。这种发展要求与传统的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不兼容造成了党内的意见分歧。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非公有制成分和市场经济的存在只能说明中国仍然存在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而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能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呢?因此,党内的一些关于发展的正确意见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对此保持警惕,强调阶级斗争,发展问题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说:有句古语,“纲举目张”,纲就是主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且逐步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主题,就是纲。提起了这个纲,一切都有统属了。

  值得注意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并不是否认社会主义需要发展,而是要用阶级斗争来指导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防止资本主义的发展,即所谓“抓革命,促生产”。但是,对于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来说,有哪样东西不可以被冠之以资本主义或是封建主义的帽子呢?所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观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拒绝吸收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必然导致阶级斗争的扩大化,阶级斗争抑制甚至取代了发展。这种模式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状况。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国民经济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更是没有表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却表现为一种贫穷的社会主义。最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指出:“一味追求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和企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进生产力发展,必然会遭受挫折。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认为这个前提就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恩格斯也认为:“社会主义??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王效: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两次历史性转变。面对僵化的体制和贫困落后的国家面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起了新一轮的解放思想运动。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_8 Jl∞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体现在人民的富裕上面。而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理论,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重新认识市场经济、资本和资本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社会主义要赢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必须利用市场经济、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对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全盘西化的危险,邓小平同样旗帜鲜明地提出,既要坚持改革开放,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百年也不能动摇。

  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没有人能够利用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占有别人的劳动,劳动产品虽然也有交换,但不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整个社会生产按计划进行。这些设想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确实有某些类似的地方。但是,它们的原则差别在于,这种初步的设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实践证明,中国这样的经济社会状况(党的十三大把这个状况概括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具备实行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条件。另外,马克思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有关设想看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末尾,马克思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设想,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为此,马克思还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但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却提醒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 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邓小平所面对的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

  邓小平所说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主要就是针对我国贫穷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的。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做出了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从而实现了发展观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顺利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带来的消极后果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分化的日益严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注意到了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思想。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到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对于地区间的差距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也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措施。但在摆脱贫穷落后、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之下,唯国内生产总值(GDP)倾向仍然十分严重,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冲动之下,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社会成本过高,限制了发展潜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念到了需要实现又一次转变的历史关头。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矛盾日渐显露,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充分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科学发展观提升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此,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形成了共识,并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实质是人的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这里,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人的解放从本质上进行了揭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产主义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是人的解放与世界和谐的高度统一。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符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哲学思考。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了人对物的占有。然而,仅专注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却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它必然导致GDP主义盛行,人成了提高GDP的工具和牺牲品。这种发展观虽然是人们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和环节,但却没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的要求。这种发展观在生产力水落后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它相对于传统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和封建制生产关系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当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它必将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替代。

  当前,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马克思所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正确选择,代表  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是迈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重要步骤。所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符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顺应了民心,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四、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转变坚持的原则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束缚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发展转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以经济增长为特点的发展让位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这两次发展观的重大转变,反映了这几十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与时俱进,验证了中国共产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是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而转变的。如果说建国头30年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迟迟得不到更新是因为束缚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话,那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就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发展观的历史性转变。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但它更是反映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背后的人的因素:人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依靠,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无一不是关注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转变是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转变: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这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力,公有制在经济领域的控制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等方面。无论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条件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为特征的发展观,还是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或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丝毫没有放松对这三个基本社会领域的控制力,从而保证了在发展过程中的正确方向。

  其次,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这个前提之下,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生产力的发展。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虽然在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中国建设中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是,其出发点仍然是要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对此,平曾经说:“不是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邓小平吸取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靠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并不是要放弃发展,而是继续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但是发展要更加讲求质量和效益,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主义框架内的发展观,对于建国之初迅速稳定国家政治经济局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只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就发展为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的工业大国。到了2l世纪,当我们面临着世界范围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及世界范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只有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才能够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够得到真正体现。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